楊誌神秘地一笑說:“我是在躲避追捕,順便來碰碰運氣,聽徐知常說,陳摶老祖的藏書在少華山,反正我最近沒事,不如多看看,就當遊玩。”


    不錯和尚隻是自己的跳板,楊誌說起謊心中沒有一點負擔,徐知常是楊誌想好的一個橋段,總不能說是蔡京或者自己算出來的吧,不錯和尚既然離開高俅,以後和徐知常見麵詢問的機會極少,即使傳到徐知常耳朵中,有人查問,楊誌大不了再說個理由。


    不錯和尚見楊誌始終隻是讓自己看匣中的箭並不遞過來,無奈將虎翼弓還給楊誌說:“徐知常的消息倒是靈通得很,看樣子陳摶老祖的墓室不是找不到,而是徐知常想留給自己用,得了官職以後反悔了。”


    楊誌笑笑說:“誰知道,不過看這座山不錯,是個風水寶地。”


    不錯和尚讚同說:“好就好在瀑布的數量上,在上麵是六道瀑布,水流激蕩,最後在一個山口出來,按照風水的說法,就是六六大順,雖然比不上九九歸一那種大吉,但是對於山野之人,已經是最高的機遇了。楊誌,你可知道當年為什麽要把書運到這裏來?”


    楊誌很客氣地搖搖頭,不錯和尚歎了口氣,低沉地說:“乾祐三年,後漢隱帝劉承祐與親信李業密謀,企圖一舉鏟除前朝舊將勢力,被王殷、郭威得知。郭威采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劉承祐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群情激憤,從河北出兵攻打開封,論兵力劉承祐遠不如郭威,但是郭威缺錢,正好有人送來曹丕的墓地圖紙,盜墓就成了無奈之舉。陳摶老祖和少林福居大師聞訊趕來遲了一步,隻能利用條件,將墓中出圖的書籍全部運走,包括一些郭威不需要的東西。”


    “郭威出自寒門,成長於軍旅,最大的優點就是不貪。”楊誌往火堆裏添了些枯樹枝說:“可是那些書籍在墓地裏時間已久,就是竹簡恐怕都腐爛了,留下來用處也不會大。”


    不錯和尚微笑起來說:“說得不錯,那是你不知道曹丕這個偽君子是如何地奢侈,書籍共分三種,第一種是金箔書,大部分字跡還是清楚的,少林、軍中共出動了兩百多人,抄錄了兩個月才抄完,以至於金箔送到軍中的時候,郭威已經占領開封,做了獎勵三軍的軍餉;第二種竹簡書都做過防潮處理,和紙書一起被封閉在一個單獨的隔牆裏,就是紙書也沒有出現那種風化的情況,一共六百三十四冊圖書,被陳摶老祖運走,少林留下了兩百七十一冊佛經和山水地理的書籍。”


    楊誌裝作不在意地問:“郭威、柴榮後來沒要這些圖書?”


    不錯和尚肯定地說:“沒要,都有求於陳摶,怎麽可能要這些沒用的東西。楊誌,你


    說說,你為什麽來尋找這些古書?”


    “好奇。”楊誌毫不猶豫地說:“我現在是逃犯,隻能做些自己喜歡而且能做的事情。”


    不錯和尚露出一副不相信的神情說:“是不是徐知常告訴你,這些藏書中曹丕留下了王越劍譜和東方朔的《赤刀譜》、張角注釋的《太平經》?”


    楊誌心中一陣驚駭,王越是三國第一劍手,曹丕都是他的徒孫,真有劍譜可謂是武林秘籍;東方朔的《赤刀譜》是第一次聽說,張角注釋的《太平經》卻是極有可能,《太平經》據說有多少個版本,張角能領導黃巾起義,自然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至於那個傳說中的南華仙翁,很有可能是張角顯示自己天授的一個托。


    楊誌定了定神說:“大師對藏書如此清楚,莫非是陳摶的後人?”


    不錯和尚看楊誌眼中並無自己猜測的貪婪目光,反而有了恐懼之色,暗暗稱奇說:“貧僧是太祖之後,後來太祖在少林寺聽福居和尚所說,就記在自己的筆記中。想福居和尚何等人物,自然不會胡說,楊兄弟,你這樣到處瞎跑是得不到入山的途徑,和貧僧合作如何,找到書籍,《赤刀譜》歸你。”


    不錯和尚曉得楊誌是使刀的高手,家裏又世傳龍雀刀,估摸著楊誌就是為《赤刀譜》而來,其他的東西對楊誌的吸引力恐怕不夠;楊誌淡淡地笑著說:“不敢奢望,那種寶物有德者收之,我聽明白了大師的意思,隻需要大師到時候允許我謄抄十本書就可以了。”


    不錯和尚暢快地一笑說:“是我矯情了,陳摶老祖或許把書送人了也未嚐可知。楊誌,就這樣,除了王越劍譜和張角注釋的《太平經》,你可以任選十本書帶走;謄抄太費時間,而你我缺的就是時間。不過有一個前提,你要和我一起把書送到瓦橋關。”


    瓦橋關位於河北平原中部,因地屬古瓦橋,以地為名,五代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瓦橋等三關便為契丹所有;後周世宗柴榮收複了燕雲十六州中的瀛、莫二州和“三關”,改瓦橋關為雄州。大宋為了防止遼軍南侵,壅塞河北九河中徐、鮑、沙、唐等河流,形成一道沿流曲折八百裏,寬處達六十裏的水上長城。


    如此一來,不僅是南北交兵都限於道路,就是走私等行為也受製於山川地理,就算不錯和尚能找到這批圖書,運輸的問題更大,所以需要高手護送是正常的。快活劉他們的情報沒錯,這也解釋了不錯和尚為什麽在嵩山殺了杜豺的舉動,杜豺是高俅的人,不管不錯和尚如何善待,都是一條喂不熟的狼,肯定會泄密;而藍彬要是參與,就和自己一樣,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好在沒人知道自己就是藍彬的秘密,楊誌暗中慶幸,這是自己火中取栗的唯一依靠;楊誌頷首說:“既然你們是走私,肯定有接應的人,我就送到瓦橋關,但是我不過關,看到雄州城便離開。”


    不錯和尚立即點頭答應,心說到時候怎麽會讓你離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