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對蔡隨天透露的消息也是吃驚不已,六名金國高手死在河東,這絕對不是偶然,至少說明定北軍與金國都沒有忘記對方,都在積極備戰。宋公明出列問道:“蔡大人,那六名金國官員的身份能否透露一下?”
“沒問題。”蔡隨天掏出一張紙說:“這件事鄆王的意思原本在樞密院備檔算了,但是各位大人有興趣,我就介紹一下。遼陽統軍使耶律曷禮質、指揮使蕭別離剌、遙鎮指揮使烏克壽、婆娑府總捕頭李焯已、摩天嶺知寨曹左向、廣佑寺佟思國師。”
宋公明立即聽出了其中蹊蹺的地方:“蔡大人,這些人可都是出自遼陽,而不是河北的各路軍中。”
蔡隨天心生警兆,他是知道楊誌對宋公明評價的,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說:“宋大人,你說的沒錯,這些人在金國並不出名,官銜隻不過是為了替他們在金國行事方便。這六個人其實全部是漢人,譬如遙鎮指揮使烏克壽,就是原來南海三十六島之一白漁島的島主,在江湖上的名字叫烏鐵頭。”
蔡隨天說到這一步已經不需要再說下去了,宋公明籲了一口氣說:“天佑大宋,既然全部是漢人,那麽多半是為了刺探情報而來,河東真的是在大軍威脅之下。”
宋公明的蓋棺定論讓禦史們很難堪,要是承認河東必須麵對金國的威脅,那麽原來的話題就無法說下去;樞密副使李邴走出來,朝宋徽宗施禮說:“聖上,既然問題搞清楚了,不如先議和再說,一切等汴梁的消息再做定論。”
李世輔醒來時,人已經到了白豹城的中軍營,沒想到西夏軍在完全劣勢的情況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定北軍三倍於對手,竟然還說打輸了;好在讓他們絕望的時刻,援軍到了,在絕對的實力對比麵前,西夏軍終於抵擋不住,就是這樣,,更何況這並不是與塞外草原蠻族的不死不休的戰鬥,而是自家內訌,每一個士兵都相信,李世輔也中了一支箭昏厥過去。
李永奇看著兒子,露出一絲笑意說:“你小子命大,閻王爺沒要你,幸虧白豹城是采用的新治傷的法子,你一點箭毒都沒有留。”
李世輔問道:“戰鬥怎麽樣了?那群西夏人怎麽那麽玩命?”
“他們是想殺回靈州去,反正是一死,隻有拚命才有機會。”李永奇唏噓道:“後來我軍占據了製高點,封鎖了道路,大部分的西夏軍放下了武器,連一部分西夏軍官都毫無辦法可想,跟隨士兵們一齊投降。戰事的順利程度出乎我們的意料,連張帥都不敢置信。”
張帥就是張深,鄜延路經略使,李永奇的頂頭上司;李世輔咧開嘴笑道:“爹,那這次你能升官了?”
李永奇看了看左右無人,笑罵道:“你小子盡想歪心事,還是趕緊把傷勢養好吧。下次上戰場小心點,別稀裏糊塗的,讓我一直擔心。至於那個,就看張帥的心情了,畢竟這一次立功的人太多,僧多粥少,誰說得清楚。”腐書網
李永奇心裏其實是愉悅的,這一戰超過了當初童貫四十萬西軍的戰果,上麵已經在說自己將出任一州的兵馬都監,或者是像白豹城這樣重地的知寨;李世輔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爹李永奇是個什麽貨色他太清楚了,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深沉,那一定是封賞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在李世輔的目光中,李永奇拍了拍李世輔肩膀說道:“放心,張帥不是沒有主見的人,用不著我們父子擔心。”
李世輔目光閃爍,終於將壓在心裏的話說了出來:“父親,我想調到陝西的軍隊去,聽說楊沂中那邊正在籌備潑喜軍,你把我說說。”
李永奇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作為張深的心腹,李永奇對上層的爭鬥還是有所耳聞的,楊誌訓練出來的軍隊確實是不敗雄師,但是與太原諸將的矛盾好象越來越深;李永奇搖頭道:“世輔,以你的本事,沒必要去潑喜軍那樣的地方,我不願意你在勾心鬥角中過日子,你還是跟隨我一起上任吧。”
“爹,這不是什麽爭鬥的問題,鄜延軍與其他幾路陝西軍的戰術差距太大,為了以後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楊帥若繼續主政陝西,肯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所以,我選擇去看看。”
李永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慢慢地坐倒在身後椅子上,一眼就看到了取暖的鐵爐;這次定北軍敢於在雪地出兵,這個不起眼的鐵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哪怕是在野外宿營,都能保證帳篷中的溫度。終於,李永奇抬起頭說:“我見到楊宗閔老將軍的時候,會請他給楊沂中寫一封推薦信,你好好養傷便是。隻是你要答應我,去了,就不要管鄜延軍的事,免得被人認為腳踏兩隻船。”
軍中最忌諱這樣的事,李世輔自幼生長在軍營,耳炫目染,心裏門清,一笑道:“我聽你的。”
李永奇緩緩搖頭:“一旦你到了潑喜軍,我沒有機會來慢慢調教你,楊帥最恨給一刀的人,你要忘了鄜延軍的一切,哪怕將來有了分歧,你還是要站在潑喜軍的一方。”
李世輔哼了一聲,並不認可老爹悲觀的看法,李永奇微笑著說道:“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做大事的人。”
李永奇曉得自己說說當然容易,要李世輔認可消化這些內容需要時間,是以李永奇明知李世輔心裏不服氣,而且以後肯定不會照做,依舊沒有什麽擔心,每一個人都是在摔跤以後才有教訓,有楊沂中照應著,李世輔應該不會出現問題。
李世輔咧開大嘴笑了:“就是,爹,我放得下。”
李永奇又好氣又好笑,自己的兒子精明無比,非要裝作腦了缺根弦的家夥,日後在楊誌和楊沂中麵前耍這樣的小聰明,那兩個人自然會教訓他。
“沒問題。”蔡隨天掏出一張紙說:“這件事鄆王的意思原本在樞密院備檔算了,但是各位大人有興趣,我就介紹一下。遼陽統軍使耶律曷禮質、指揮使蕭別離剌、遙鎮指揮使烏克壽、婆娑府總捕頭李焯已、摩天嶺知寨曹左向、廣佑寺佟思國師。”
宋公明立即聽出了其中蹊蹺的地方:“蔡大人,這些人可都是出自遼陽,而不是河北的各路軍中。”
蔡隨天心生警兆,他是知道楊誌對宋公明評價的,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說:“宋大人,你說的沒錯,這些人在金國並不出名,官銜隻不過是為了替他們在金國行事方便。這六個人其實全部是漢人,譬如遙鎮指揮使烏克壽,就是原來南海三十六島之一白漁島的島主,在江湖上的名字叫烏鐵頭。”
蔡隨天說到這一步已經不需要再說下去了,宋公明籲了一口氣說:“天佑大宋,既然全部是漢人,那麽多半是為了刺探情報而來,河東真的是在大軍威脅之下。”
宋公明的蓋棺定論讓禦史們很難堪,要是承認河東必須麵對金國的威脅,那麽原來的話題就無法說下去;樞密副使李邴走出來,朝宋徽宗施禮說:“聖上,既然問題搞清楚了,不如先議和再說,一切等汴梁的消息再做定論。”
李世輔醒來時,人已經到了白豹城的中軍營,沒想到西夏軍在完全劣勢的情況下,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定北軍三倍於對手,竟然還說打輸了;好在讓他們絕望的時刻,援軍到了,在絕對的實力對比麵前,西夏軍終於抵擋不住,就是這樣,,更何況這並不是與塞外草原蠻族的不死不休的戰鬥,而是自家內訌,每一個士兵都相信,李世輔也中了一支箭昏厥過去。
李永奇看著兒子,露出一絲笑意說:“你小子命大,閻王爺沒要你,幸虧白豹城是采用的新治傷的法子,你一點箭毒都沒有留。”
李世輔問道:“戰鬥怎麽樣了?那群西夏人怎麽那麽玩命?”
“他們是想殺回靈州去,反正是一死,隻有拚命才有機會。”李永奇唏噓道:“後來我軍占據了製高點,封鎖了道路,大部分的西夏軍放下了武器,連一部分西夏軍官都毫無辦法可想,跟隨士兵們一齊投降。戰事的順利程度出乎我們的意料,連張帥都不敢置信。”
張帥就是張深,鄜延路經略使,李永奇的頂頭上司;李世輔咧開嘴笑道:“爹,那這次你能升官了?”
李永奇看了看左右無人,笑罵道:“你小子盡想歪心事,還是趕緊把傷勢養好吧。下次上戰場小心點,別稀裏糊塗的,讓我一直擔心。至於那個,就看張帥的心情了,畢竟這一次立功的人太多,僧多粥少,誰說得清楚。”腐書網
李永奇心裏其實是愉悅的,這一戰超過了當初童貫四十萬西軍的戰果,上麵已經在說自己將出任一州的兵馬都監,或者是像白豹城這樣重地的知寨;李世輔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爹李永奇是個什麽貨色他太清楚了,什麽時候變得這麽深沉,那一定是封賞都是板上釘釘的事。
在李世輔的目光中,李永奇拍了拍李世輔肩膀說道:“放心,張帥不是沒有主見的人,用不著我們父子擔心。”
李世輔目光閃爍,終於將壓在心裏的話說了出來:“父親,我想調到陝西的軍隊去,聽說楊沂中那邊正在籌備潑喜軍,你把我說說。”
李永奇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作為張深的心腹,李永奇對上層的爭鬥還是有所耳聞的,楊誌訓練出來的軍隊確實是不敗雄師,但是與太原諸將的矛盾好象越來越深;李永奇搖頭道:“世輔,以你的本事,沒必要去潑喜軍那樣的地方,我不願意你在勾心鬥角中過日子,你還是跟隨我一起上任吧。”
“爹,這不是什麽爭鬥的問題,鄜延軍與其他幾路陝西軍的戰術差距太大,為了以後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楊帥若繼續主政陝西,肯定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出現,所以,我選擇去看看。”
李永奇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慢慢地坐倒在身後椅子上,一眼就看到了取暖的鐵爐;這次定北軍敢於在雪地出兵,這個不起眼的鐵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哪怕是在野外宿營,都能保證帳篷中的溫度。終於,李永奇抬起頭說:“我見到楊宗閔老將軍的時候,會請他給楊沂中寫一封推薦信,你好好養傷便是。隻是你要答應我,去了,就不要管鄜延軍的事,免得被人認為腳踏兩隻船。”
軍中最忌諱這樣的事,李世輔自幼生長在軍營,耳炫目染,心裏門清,一笑道:“我聽你的。”
李永奇緩緩搖頭:“一旦你到了潑喜軍,我沒有機會來慢慢調教你,楊帥最恨給一刀的人,你要忘了鄜延軍的一切,哪怕將來有了分歧,你還是要站在潑喜軍的一方。”
李世輔哼了一聲,並不認可老爹悲觀的看法,李永奇微笑著說道:“拿得起,放得下,才是做大事的人。”
李永奇曉得自己說說當然容易,要李世輔認可消化這些內容需要時間,是以李永奇明知李世輔心裏不服氣,而且以後肯定不會照做,依舊沒有什麽擔心,每一個人都是在摔跤以後才有教訓,有楊沂中照應著,李世輔應該不會出現問題。
李世輔咧開大嘴笑了:“就是,爹,我放得下。”
李永奇又好氣又好笑,自己的兒子精明無比,非要裝作腦了缺根弦的家夥,日後在楊誌和楊沂中麵前耍這樣的小聰明,那兩個人自然會教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