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又怎麽樣?難道別人可以留在西北,就是馬伸不能,要是這樣,我們定北軍的麵子往哪擱!”楊誌沒有絲毫的困惑,笑嘻嘻地對登門拜訪的張孝純說;張孝純上任陝西轉運使後,隻是在上任的那天與楊誌見了一麵,後來從不登門,有事情都是讓轉運副使朱武傳話,今天是第一次找上門來,楊誌的心裏充滿著戒備。
馬伸前往綏州上任,是最近西北的一個大新聞,有人說鄆王趙楷有恃無恐,有人說定北軍囂張跋扈,就連範致虛都來找過楊誌詢問;楊誌隻是裝作自己忙於籌備婚禮,推脫不清楚太原和潤州的事情。張孝純坐在楊誌左邊,苦笑道:“問題是這個馬伸的身份很有問題,天子使節,若沒有足夠的回報,難以向各方交待,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康王的人會以此攻擊我們定北軍,搞不好我們會深陷其中。”
張孝純資曆甚高,早就對楊誌十分抵觸,隻是這次吃了憋不敢造次;楊誌聽出張孝純話裏有話,淡淡地說:“張大人,事態沒有這麽嚴重,我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張孝純卻不能同意楊誌的說法,從袖中掏出一枚令牌和一封書信說:“鄆王有心更上一層樓,這樣的結果絕對不行,所以讓我來傳信給楊帥,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大宋前途,不容我們有半點懈怠。楊帥希望在經濟上拖垮西夏是個好計策,但是時間太長,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鄆王希望楊帥揮師北上,夏州、靈州、賀蘭山,三者取一,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張孝純心中有些得意,得罪上司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領導要是想給你穿一雙小鞋,幾乎是眨眼間的事情,就是楊誌位高權重也不能避免。作為前河東安撫使和現在的陝西轉運使,張孝純清楚兩地的物資都消耗巨大,可以說支撐不起一場長期的戰爭,但是鄆王就是要楊誌出兵;由於鄆王已經把馬伸派到綏州,楊誌不出兵就是不替主分憂。
聽到這裏,楊誌對鄆王趙楷的評價又提高了一個高度,讀書人開始無恥,著實讓人防不勝防;說到底,馬伸的事情是小事,鄆王的計劃是大事。楊誌心裏是不舒服,伸手接過令牌和書信看起來,趙楷在信裏是用了商量的口氣,但是要求楊誌出兵的堅定在每個字句中都表達得清清楚楚。
楊誌看完信,微微一笑說:“馬伸前來河東,恐怕還在過長江的時候,西夏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現在正在枕戈以待;不過為了定北軍的前程,陝西可以單獨出兵。隻是雲中壓力巨大,麵對金國和西夏的兩麵夾擊,估計徐徽言抽不出軍隊協助,我意先取賀蘭山與靈州,既然在這個節骨眼開戰,不如打個痛快,趁著春天拿下賀蘭山,利用山中的資源補給。張大人,明天我就將需要的物資清單送到轉運司。”
楊誌在大原則上沒有絲毫的動搖,張孝純隻能點頭稱是,隻是對於楊誌想把補給困難的難題交給轉運司,張孝純心中早有準備,把麻煩扔出去:“沒問題,本官已經和鄆王說了,將去太原催辦各種物資款項,前線需要的物資會督促朱武等人辦理。”31
楊誌沒想到張孝純被逼的急了,出了這麽一個昏招,這樣推卸責任的把戲太過明顯,張孝純賭的就是自己兵敗;隻不過張孝純不知道自己的一層打算,誰能笑道最後,就是看各自的手段了。楊誌收起笑容說:“張大人,轉運司怎麽安排,本官管不了,但若是影響了大軍的行動,我會參你一本。”
“當然,該我們轉運司的事絕不會推卸,楊帥放心。”張孝純安慰楊誌,他是官場上的老油子,也怕楊誌年輕氣盛,非要大家撕破臉,這和鄆王趙楷的本意就會產生差異;要是真弄得不可開交,張孝純還是有些擔心自己,畢竟楊誌的身份在這裏,陝西可以沒有自己,但是不能沒有楊誌。
張孝純說完,不等楊誌端茶送客,就匆匆起身告辭;楊誌急忙讓人把嶽飛、牛皋等人找來商議,種彬在渭州,朱武在轉運司,一時間來不了。嶽飛聽說大喜:“師兄,現在中原沒有動靜,正是我們圖謀靈州的機會,我來負責一路軍馬。”
嶽飛在靜州的表現實在驚豔,楊誌不在的一年多時間,扛住了西夏和金國的夾擊,最後還配合徐徽言的大軍攻打綏州;更難得的是這個態度,不惜已身,肯冒風險,身居高位依舊是一個不放棄原則的熱血青年。牛皋等人對嶽飛的認同感大增,不過楊誌在軍中威望無二,他們更重視楊誌的態度。
“聖上與鄆王都是這個態度,我們是不能躲的,我決意出兵,但是物資糧草可不是小數目,這錢總不能讓我自己掏腰包吧!”楊誌目露精光說:“但是西夏畢竟是一國,底蘊不是我們成立半年的陝西置撫司可以比,我們如果硬撐下去,搞不好就惹一身的腥,興許付出許多辛苦,把兄弟們的命都交代了。所以我們要想一個可行的方案。”
“哈哈,楊帥放心,這道我們肯定過得去。”牛皋天生就是一個樂天派:“就算我們單獨與西夏對上,也可以從宥州攻打夏州,從西寧州攻打靈州,從河州出兵賀蘭山。”
“不妥。”嶽飛肯定地說:“最容易打的是靈州,隻要占領靈州,就可以以逸待勞,等待西夏軍從興州和賀蘭山的反撲,將其一一擊破。致於夏州,太原方麵肯定有想法,想趁夏州偷襲宥州或者綏州的時候,抄了西夏軍的後路,重演攻占綏州一幕。”
嶽飛的眼光果真是沒有問題,看來就像很多後世的名家評論那樣,嶽飛的短板就是在情商和原則上;楊誌頷首說:“嶽飛和我的看法一樣,所以,我不打算動用各地的主力軍馬,讓楊沂中、劉琦、曲端恪守一方,調集牛皋、李橫、傅選、吳玠、徐文、劉子羽六軍作為主力出征,嶽飛統領火器、重騎等軍。”
馬伸前往綏州上任,是最近西北的一個大新聞,有人說鄆王趙楷有恃無恐,有人說定北軍囂張跋扈,就連範致虛都來找過楊誌詢問;楊誌隻是裝作自己忙於籌備婚禮,推脫不清楚太原和潤州的事情。張孝純坐在楊誌左邊,苦笑道:“問題是這個馬伸的身份很有問題,天子使節,若沒有足夠的回報,難以向各方交待,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康王的人會以此攻擊我們定北軍,搞不好我們會深陷其中。”
張孝純資曆甚高,早就對楊誌十分抵觸,隻是這次吃了憋不敢造次;楊誌聽出張孝純話裏有話,淡淡地說:“張大人,事態沒有這麽嚴重,我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張孝純卻不能同意楊誌的說法,從袖中掏出一枚令牌和一封書信說:“鄆王有心更上一層樓,這樣的結果絕對不行,所以讓我來傳信給楊帥,此事事關重大,關乎大宋前途,不容我們有半點懈怠。楊帥希望在經濟上拖垮西夏是個好計策,但是時間太長,不確定的因素太多,鄆王希望楊帥揮師北上,夏州、靈州、賀蘭山,三者取一,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張孝純心中有些得意,得罪上司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領導要是想給你穿一雙小鞋,幾乎是眨眼間的事情,就是楊誌位高權重也不能避免。作為前河東安撫使和現在的陝西轉運使,張孝純清楚兩地的物資都消耗巨大,可以說支撐不起一場長期的戰爭,但是鄆王就是要楊誌出兵;由於鄆王已經把馬伸派到綏州,楊誌不出兵就是不替主分憂。
聽到這裏,楊誌對鄆王趙楷的評價又提高了一個高度,讀書人開始無恥,著實讓人防不勝防;說到底,馬伸的事情是小事,鄆王的計劃是大事。楊誌心裏是不舒服,伸手接過令牌和書信看起來,趙楷在信裏是用了商量的口氣,但是要求楊誌出兵的堅定在每個字句中都表達得清清楚楚。
楊誌看完信,微微一笑說:“馬伸前來河東,恐怕還在過長江的時候,西夏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現在正在枕戈以待;不過為了定北軍的前程,陝西可以單獨出兵。隻是雲中壓力巨大,麵對金國和西夏的兩麵夾擊,估計徐徽言抽不出軍隊協助,我意先取賀蘭山與靈州,既然在這個節骨眼開戰,不如打個痛快,趁著春天拿下賀蘭山,利用山中的資源補給。張大人,明天我就將需要的物資清單送到轉運司。”
楊誌在大原則上沒有絲毫的動搖,張孝純隻能點頭稱是,隻是對於楊誌想把補給困難的難題交給轉運司,張孝純心中早有準備,把麻煩扔出去:“沒問題,本官已經和鄆王說了,將去太原催辦各種物資款項,前線需要的物資會督促朱武等人辦理。”31
楊誌沒想到張孝純被逼的急了,出了這麽一個昏招,這樣推卸責任的把戲太過明顯,張孝純賭的就是自己兵敗;隻不過張孝純不知道自己的一層打算,誰能笑道最後,就是看各自的手段了。楊誌收起笑容說:“張大人,轉運司怎麽安排,本官管不了,但若是影響了大軍的行動,我會參你一本。”
“當然,該我們轉運司的事絕不會推卸,楊帥放心。”張孝純安慰楊誌,他是官場上的老油子,也怕楊誌年輕氣盛,非要大家撕破臉,這和鄆王趙楷的本意就會產生差異;要是真弄得不可開交,張孝純還是有些擔心自己,畢竟楊誌的身份在這裏,陝西可以沒有自己,但是不能沒有楊誌。
張孝純說完,不等楊誌端茶送客,就匆匆起身告辭;楊誌急忙讓人把嶽飛、牛皋等人找來商議,種彬在渭州,朱武在轉運司,一時間來不了。嶽飛聽說大喜:“師兄,現在中原沒有動靜,正是我們圖謀靈州的機會,我來負責一路軍馬。”
嶽飛在靜州的表現實在驚豔,楊誌不在的一年多時間,扛住了西夏和金國的夾擊,最後還配合徐徽言的大軍攻打綏州;更難得的是這個態度,不惜已身,肯冒風險,身居高位依舊是一個不放棄原則的熱血青年。牛皋等人對嶽飛的認同感大增,不過楊誌在軍中威望無二,他們更重視楊誌的態度。
“聖上與鄆王都是這個態度,我們是不能躲的,我決意出兵,但是物資糧草可不是小數目,這錢總不能讓我自己掏腰包吧!”楊誌目露精光說:“但是西夏畢竟是一國,底蘊不是我們成立半年的陝西置撫司可以比,我們如果硬撐下去,搞不好就惹一身的腥,興許付出許多辛苦,把兄弟們的命都交代了。所以我們要想一個可行的方案。”
“哈哈,楊帥放心,這道我們肯定過得去。”牛皋天生就是一個樂天派:“就算我們單獨與西夏對上,也可以從宥州攻打夏州,從西寧州攻打靈州,從河州出兵賀蘭山。”
“不妥。”嶽飛肯定地說:“最容易打的是靈州,隻要占領靈州,就可以以逸待勞,等待西夏軍從興州和賀蘭山的反撲,將其一一擊破。致於夏州,太原方麵肯定有想法,想趁夏州偷襲宥州或者綏州的時候,抄了西夏軍的後路,重演攻占綏州一幕。”
嶽飛的眼光果真是沒有問題,看來就像很多後世的名家評論那樣,嶽飛的短板就是在情商和原則上;楊誌頷首說:“嶽飛和我的看法一樣,所以,我不打算動用各地的主力軍馬,讓楊沂中、劉琦、曲端恪守一方,調集牛皋、李橫、傅選、吳玠、徐文、劉子羽六軍作為主力出征,嶽飛統領火器、重騎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