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千裏及時地停住了話語,劉子羽卻沒有一點驚訝的表情,高山流水,聞弦歌而知雅意,西北民風強悍,大宋也好,西夏也好,誰的拳頭大誰才是強者;若想成為強者,第一個條件就是把自己變成不擇手段的人,楊誌是如此,鄆王也是如此。所以楊誌麵對太原的一次次緊逼,沒有絲毫的火氣,甘心做一個磨刀石,專門磨趙楷那把刀,這不是知音是什麽。
曹千裏、劉子羽再度啞然無語,如果是這樣,說明那個吳玠也是聰明無比的人,很早就看穿了這件事的本質,難怪會被楊誌看重;曹千裏終於搖頭,看看劉子羽,繼續說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已經看到兩個想要兼得的人,劉子羽,你呢?”
劉子羽依舊沉默不語,按照他過去的脾氣,劉子羽早就爆了,會說出無數聖人的經典來指責那些人的錯誤;但經曆了戰火的洗禮,劉子羽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很多,對很多事情也有了新的理解。劉子羽站起來,衝著曹千裏深深一拜說:“曹大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後麵仗怎麽打,決定權在楊帥,我隻想熊掌,不想那條魚。”
曹千裏欣然說:“楊誌不問太原真相,不處置吳玠,是知道唯有團結,才能戰無不勝,並不是他缺乏膽量和魄力。楊誌讓你領軍是一個機會,希望你能把握住,至於太原的那些東西,你根本無需考慮。”
劉子羽躬身稱是,告辭而去;可是曹千裏並沒有放下擔子的輕快,他對宥州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劉子羽是否聽得進自己的話。對於楊誌的想法曹千裏還是琢磨不透,曹千裏可不相信一切會這麽簡單,楊誌是一個有包容心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手段迅猛的梟雄。
曹千裏最關心的還是戰況,不管自己是什麽真實想法,既然到了宥州,就隻能把鄆王的差事完成。曹千裏喊曹駝子進來鋪開地圖,與曹駝子圍著地圖看了半天,仔細推衍楊誌兩路大軍的行軍路線;曹駝子指著安樂川的位置說:“那裏有條大河,李察哥的先鋒部隊就是在這裏吃個大虧,先鋒五千騎全軍覆沒,才造成李察哥在後麵一係列的被動。從太原的兵部分析,嶽飛等人肯定非常熟悉安樂川的地形,牛皋的騎兵才能偷襲得手,嶽飛才能設伏。”
楊誌南線的將領都不是出自西軍,靈州更是這些人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一個個能如此熟悉地形,不外乎就是有好的向導,原本就生活在靈州的人。可曹千裏知道孟鉞是絕不會把自己的網絡交出來的,那麽幫助楊誌的就是另外一批人,也就是說,楊誌組建了另外一張情報網。這個情報網或許無法做出什麽大舉動,但是對於地形的熟悉是足夠了。
曹千裏有點遲疑地說:“會不會是晁蓋留了一手?”
晁蓋被孟鉞趕走,把整個人馬留給了孟鉞,但要是晁蓋私下還隱藏了一批人,這也說得通,比較沒有誰是聖人,別人打了自己的左臉,還把右臉再湊過去。按照晁蓋那種火爆脾氣,沒有當場翻臉已經是十分克製的事情了。90看
明月當空,繁星閃爍,曹千裏望著窗外的月色忍不住搖頭:“駝子,我是不是現在變得畏畏縮縮,沒有了往日的豪氣?”
曹駝子朗聲說道:“家主現在不再是一個閑官,一步走錯,不知道多少人會跟著倒黴,自然無法象過去那樣瀟灑。正如鄆王和楊誌,兩人現在越來越殺伐果斷,也是被環境所逼。家主,小人的意思是無需多慮,我們隻要呆在宥州就算完成任務,至於楊誌打下去是勝是敗,與家主無關,家主不用管。”
曹千裏歎了一口氣說:“可惜我沒有這樣的覺悟,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對很多事情越來越看不開,有時候非要等個結果出來。我相信人性的自私,楊誌武功、心機都非同尋常,自然清楚鄆王要對付他的後果,我敢肯定,楊誌為了生存,不會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任由別人宰割。”
楊誌肯定不願做任人擺布,但是楊誌還能如何?隻是這個問題太大,曹駝子都不敢問出聲,隻好小心翼翼地問:“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事實真如家主所猜測的那般,豈不是上天送給家主的一個機會?”
曹千裏微微一笑說:“我和楊誌一樣,都是那曬太陽的河蚌,哪裏能做得了漁翁;假如我們真做了漁翁,那會讓我們在鄆王麵前顯得太突出。楊誌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越來越不肯退讓。王侯將相對於楊誌來說已經不算什麽,按我估計,楊誌恐怕連青史留名都不在意,看重的是善始善終。”
曹駝子呆了呆,他從小就生長在曹家這樣的豪門,眼光見識都是一流的,自然清楚善始善終,才是當官中最難的一個境界;多少顯貴少年得誌,最後卻蹉跎終老,想要善終靠的不僅是才能,還有運氣。有的權貴因為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一步步誤入歧途;有的權貴為了心底那點理想,心甘情願走上一條不歸路,楊誌現在才多大,以後還有幾十年的路等著他去走。
曹駝子回過神看見曹千裏的眼光,頓時曉得曹千裏在等著自己的分析,支吾著說:“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而楊誌是一個例外,他似乎早就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麽,殺出汴梁去幽州臥底,跟隨種師道北伐,協助鄆王到太原起兵,每一步似乎都是預料在先。”
“說得好。”曹千裏稱讚了一聲說:“楊誌不說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每次在這樣的大事上都給人一種運籌帷幄、胸有成竹之感,難道這次與太原的爭鬥會例外?張孝純等人若是自信可以將楊誌玩弄於股掌之間,那麽最後吃苦頭的肯定是張孝純他們,通知下麵的人,在宥州的時候不要和任何人接觸,沒我的同意不許離開驛館。”
曹千裏、劉子羽再度啞然無語,如果是這樣,說明那個吳玠也是聰明無比的人,很早就看穿了這件事的本質,難怪會被楊誌看重;曹千裏終於搖頭,看看劉子羽,繼續說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已經看到兩個想要兼得的人,劉子羽,你呢?”
劉子羽依舊沉默不語,按照他過去的脾氣,劉子羽早就爆了,會說出無數聖人的經典來指責那些人的錯誤;但經曆了戰火的洗禮,劉子羽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很多,對很多事情也有了新的理解。劉子羽站起來,衝著曹千裏深深一拜說:“曹大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後麵仗怎麽打,決定權在楊帥,我隻想熊掌,不想那條魚。”
曹千裏欣然說:“楊誌不問太原真相,不處置吳玠,是知道唯有團結,才能戰無不勝,並不是他缺乏膽量和魄力。楊誌讓你領軍是一個機會,希望你能把握住,至於太原的那些東西,你根本無需考慮。”
劉子羽躬身稱是,告辭而去;可是曹千裏並沒有放下擔子的輕快,他對宥州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也不知道劉子羽是否聽得進自己的話。對於楊誌的想法曹千裏還是琢磨不透,曹千裏可不相信一切會這麽簡單,楊誌是一個有包容心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手段迅猛的梟雄。
曹千裏最關心的還是戰況,不管自己是什麽真實想法,既然到了宥州,就隻能把鄆王的差事完成。曹千裏喊曹駝子進來鋪開地圖,與曹駝子圍著地圖看了半天,仔細推衍楊誌兩路大軍的行軍路線;曹駝子指著安樂川的位置說:“那裏有條大河,李察哥的先鋒部隊就是在這裏吃個大虧,先鋒五千騎全軍覆沒,才造成李察哥在後麵一係列的被動。從太原的兵部分析,嶽飛等人肯定非常熟悉安樂川的地形,牛皋的騎兵才能偷襲得手,嶽飛才能設伏。”
楊誌南線的將領都不是出自西軍,靈州更是這些人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一個個能如此熟悉地形,不外乎就是有好的向導,原本就生活在靈州的人。可曹千裏知道孟鉞是絕不會把自己的網絡交出來的,那麽幫助楊誌的就是另外一批人,也就是說,楊誌組建了另外一張情報網。這個情報網或許無法做出什麽大舉動,但是對於地形的熟悉是足夠了。
曹千裏有點遲疑地說:“會不會是晁蓋留了一手?”
晁蓋被孟鉞趕走,把整個人馬留給了孟鉞,但要是晁蓋私下還隱藏了一批人,這也說得通,比較沒有誰是聖人,別人打了自己的左臉,還把右臉再湊過去。按照晁蓋那種火爆脾氣,沒有當場翻臉已經是十分克製的事情了。90看
明月當空,繁星閃爍,曹千裏望著窗外的月色忍不住搖頭:“駝子,我是不是現在變得畏畏縮縮,沒有了往日的豪氣?”
曹駝子朗聲說道:“家主現在不再是一個閑官,一步走錯,不知道多少人會跟著倒黴,自然無法象過去那樣瀟灑。正如鄆王和楊誌,兩人現在越來越殺伐果斷,也是被環境所逼。家主,小人的意思是無需多慮,我們隻要呆在宥州就算完成任務,至於楊誌打下去是勝是敗,與家主無關,家主不用管。”
曹千裏歎了一口氣說:“可惜我沒有這樣的覺悟,隨著年紀的增大,我對很多事情越來越看不開,有時候非要等個結果出來。我相信人性的自私,楊誌武功、心機都非同尋常,自然清楚鄆王要對付他的後果,我敢肯定,楊誌為了生存,不會把自己的性命交給別人,任由別人宰割。”
楊誌肯定不願做任人擺布,但是楊誌還能如何?隻是這個問題太大,曹駝子都不敢問出聲,隻好小心翼翼地問:“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若事實真如家主所猜測的那般,豈不是上天送給家主的一個機會?”
曹千裏微微一笑說:“我和楊誌一樣,都是那曬太陽的河蚌,哪裏能做得了漁翁;假如我們真做了漁翁,那會讓我們在鄆王麵前顯得太突出。楊誌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越來越不肯退讓。王侯將相對於楊誌來說已經不算什麽,按我估計,楊誌恐怕連青史留名都不在意,看重的是善始善終。”
曹駝子呆了呆,他從小就生長在曹家這樣的豪門,眼光見識都是一流的,自然清楚善始善終,才是當官中最難的一個境界;多少顯貴少年得誌,最後卻蹉跎終老,想要善終靠的不僅是才能,還有運氣。有的權貴因為對權力和財富的貪婪,一步步誤入歧途;有的權貴為了心底那點理想,心甘情願走上一條不歸路,楊誌現在才多大,以後還有幾十年的路等著他去走。
曹駝子回過神看見曹千裏的眼光,頓時曉得曹千裏在等著自己的分析,支吾著說:“很多人都是迫不得已而為之,而楊誌是一個例外,他似乎早就知道後麵會發生什麽,殺出汴梁去幽州臥底,跟隨種師道北伐,協助鄆王到太原起兵,每一步似乎都是預料在先。”
“說得好。”曹千裏稱讚了一聲說:“楊誌不說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每次在這樣的大事上都給人一種運籌帷幄、胸有成竹之感,難道這次與太原的爭鬥會例外?張孝純等人若是自信可以將楊誌玩弄於股掌之間,那麽最後吃苦頭的肯定是張孝純他們,通知下麵的人,在宥州的時候不要和任何人接觸,沒我的同意不許離開驛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