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看到事情得以解決,趙纓絡出麵見了郭琰;郭妃不在,趙纓絡散發出來的氣場讓郭琰忐忑不安,作為世家的家主,郭琰對於楊誌這樣平民出身的人物一直有種看不起的心理,但是對於皇家的人莫名的敬畏
“郭琰,當時為什麽參與這件事?”趙纓絡絲毫沒有調侃的味道,反而像是在討論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郭琰愣了一下,艱難的笑了笑,縮了縮腦袋,仿佛被什麽東西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尷尬地說:“我希望能成為鄆王的另一支胳膊。”
“你既然說出了張孝純,那麽張孝純肯定是保不住了。”趙纓絡平心靜氣地點了點頭說:“如果張孝純下了大獄,你的心願也算是達成了,我們說個親戚之間的約定,雲中、河東的生意日後我們不參與,你也不要妨礙南北行在河中、永興軍路的生意。”
張孝純父子在河東的影響力不亞於趙楷,這次張孝純要是倒下去,不知道多少商家會受到牽連,多少生意會出現真空期;對於生意人來說,絕對是個機會。趙纓絡的表態,讓這塊蛋糕完全成為郭家、曹家的囊中之物,郭琰、曹千裏大喜;至於說不要對付南北行,現在這架勢,給郭琰兩個膽也不敢亂來。
郭琰正在承諾的時候,蔡隨天麵帶焦灼地快步走了進來,楊誌很奇怪,蔡隨天可不是個遇事就慌的主,問道:“隨天,出了什麽事?”
“出事了。”蔡隨天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我師父他們負責監視張孝純,剛剛傳來消息,張孝純父子已經帶著一千多騎逃跑了,我師父苦戰身亡。”
快活劉死了,那個帶著笑容睿智的高手死了,張孝純還是真有點東西;蔡隨天緊張的聲音,讓楊誌心裏產生了一絲急躁,楊誌察覺自己的情緒不對,深吸一口氣問:“汾陽的軍隊有沒有叛亂?”
張孝純的兒子張灝是汾陽的知府,管理著一支五萬人的軍隊,要是這時候動起來,對於定北軍來說可是一場動亂;好在蔡隨天的回答讓人放心:“種師閔和呂頤浩預先有所準備,汾陽軍隊雖然是張灝的嫡係,但是解潛部在南北關,要是大軍叛逃根本出不去;張灝選擇了一條小路,隻帶著一千多人走了,留在汾陽叛亂的餘黨已經被呂頤浩鎮壓。”
看上去形勢很好,不過楊誌更加疑惑,其實說張孝純勾結金人隻是郭琰的一麵之詞,就算趙楷去質問什麽,張孝純還是有很多辦法來推脫的;可是張孝純現在這樣的行為就是等於承認自己與金人勾結,而呂頤浩雖然是幹練之臣,動作未免太快了一點。帶著一份不安,楊誌問道:“鄆王是不是有什麽吩咐?”
蔡隨天點頭道:“是的,鄆王的意思,要種彬前往汾陽坐鎮,出任河東副留守,兼管汾陽、澤州等地。”
呂頤浩畢竟是文官,運籌帷幄沒有問題,但是要想真正鎮住河東的那些驕兵悍將,消除掉張家的影響,呂頤浩就差了一點;可是種彬沒問題,種家在西北的名聲不是假的,種彬本人也是名將。看書窩
楊誌和趙纓絡差不多同時笑了起來,趙楷這一手漂亮,不管楊誌是怎麽想的,趙楷的這個動作,都會讓其他人以為楊誌會對種彬下手;楊誌笑著問:“需不需要讓種彬帶點軍隊過去?”
蔡隨天心裏委屈,你們郎舅兩個不要都這麽聰明好不好,這件事趙楷完全可以喊楊誌去當麵說清楚,讓自己傳話,趙楷就是為了那點不確定性;而楊誌對趙楷的心思洞悉無疑,卻懶得主動跑一趟。蔡隨天低聲說:“鄆王的意思是種冽知渭州,種冽的那支騎兵跟隨種彬去汾陽,從汾陽調相同數目的軍隊到陝西。”
種冽手下的騎兵可是有七千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光戰馬和騎兵的裝備也不是一點點錢,趙楷果然打得好算盤;連郭琰都笑了起來,楊誌當場拒絕說:“出征在即,人可以給,但是戰馬不行,最多兩千匹戰馬。”
蔡隨天不在乎地說:“我就是一個傳信的,最後怎麽樣,你們自己去商議。”
趙纓絡笑著插話說:“大軍調動,不是一句話就行的,郭大人,我為郭妃準備了一批禮物,麻煩你一並帶回去。”
看了禮單,都是貴重之物,郭琰心中狂喜,原以為天師府被鏟除,自己即將麵臨的滅頂之災,就這樣平安的度過去了,由此可見趙楷還是維護自己的,而楊誌夫婦終究是不得不買趙楷這個鄆王的位置。郭琰心中主意打定,日後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要攀定鄆王這棵大樹,坐穩永興軍路經略使的位置。
蔡隨天跟著郭琰一起走了,楊誌送到門口,望著遠去的馬車,楊誌這才轉過身,,慢吞吞地往公主府裏走,楊誌已經想清楚了,趙楷明麵上要的騎兵隻是一個討價還價的段子,但是種彬走後,誰出任秦鳳路經略使,反而是一件大事。種彬走了,種家並沒有走,留下的還是種冽這個不清頭的家夥,要是新上任的經略使與種冽起了衝突,種師閔與種彬的臉上也不好看。
楊誌回到客廳,趙纓絡還在,趙季陵正恭恭敬敬地在一邊答話,表情凝重,似乎遇到了大麻煩;楊誌隨口問道:“怎麽了?”
趙季陵等到楊誌坐下,才心事重重地說:“楊帥,王爺的想法不簡單。”
“就這事……”楊誌心裏一鬆,隨口說了半句,眉頭頓時蹙起來,趙季陵站的角度和自己不一樣,看見的東西必然不一樣,上位者的好處就是可以肆意詢問,楊誌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優勢:“趙大人,你是怎麽看的?”
趙季陵合計了一會兒說:“張孝純父子逃走對楊帥你來說是好事,郭琰的身份能力,與張孝純是不可比擬的,原因就出在這裏,張孝純怎麽會去投奔金國,從他的品行來說,與金國發生聯係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其中的原因不是那麽簡單。”
“郭琰,當時為什麽參與這件事?”趙纓絡絲毫沒有調侃的味道,反而像是在討論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郭琰愣了一下,艱難的笑了笑,縮了縮腦袋,仿佛被什麽東西狠狠地敲打了一下,尷尬地說:“我希望能成為鄆王的另一支胳膊。”
“你既然說出了張孝純,那麽張孝純肯定是保不住了。”趙纓絡平心靜氣地點了點頭說:“如果張孝純下了大獄,你的心願也算是達成了,我們說個親戚之間的約定,雲中、河東的生意日後我們不參與,你也不要妨礙南北行在河中、永興軍路的生意。”
張孝純父子在河東的影響力不亞於趙楷,這次張孝純要是倒下去,不知道多少商家會受到牽連,多少生意會出現真空期;對於生意人來說,絕對是個機會。趙纓絡的表態,讓這塊蛋糕完全成為郭家、曹家的囊中之物,郭琰、曹千裏大喜;至於說不要對付南北行,現在這架勢,給郭琰兩個膽也不敢亂來。
郭琰正在承諾的時候,蔡隨天麵帶焦灼地快步走了進來,楊誌很奇怪,蔡隨天可不是個遇事就慌的主,問道:“隨天,出了什麽事?”
“出事了。”蔡隨天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我師父他們負責監視張孝純,剛剛傳來消息,張孝純父子已經帶著一千多騎逃跑了,我師父苦戰身亡。”
快活劉死了,那個帶著笑容睿智的高手死了,張孝純還是真有點東西;蔡隨天緊張的聲音,讓楊誌心裏產生了一絲急躁,楊誌察覺自己的情緒不對,深吸一口氣問:“汾陽的軍隊有沒有叛亂?”
張孝純的兒子張灝是汾陽的知府,管理著一支五萬人的軍隊,要是這時候動起來,對於定北軍來說可是一場動亂;好在蔡隨天的回答讓人放心:“種師閔和呂頤浩預先有所準備,汾陽軍隊雖然是張灝的嫡係,但是解潛部在南北關,要是大軍叛逃根本出不去;張灝選擇了一條小路,隻帶著一千多人走了,留在汾陽叛亂的餘黨已經被呂頤浩鎮壓。”
看上去形勢很好,不過楊誌更加疑惑,其實說張孝純勾結金人隻是郭琰的一麵之詞,就算趙楷去質問什麽,張孝純還是有很多辦法來推脫的;可是張孝純現在這樣的行為就是等於承認自己與金人勾結,而呂頤浩雖然是幹練之臣,動作未免太快了一點。帶著一份不安,楊誌問道:“鄆王是不是有什麽吩咐?”
蔡隨天點頭道:“是的,鄆王的意思,要種彬前往汾陽坐鎮,出任河東副留守,兼管汾陽、澤州等地。”
呂頤浩畢竟是文官,運籌帷幄沒有問題,但是要想真正鎮住河東的那些驕兵悍將,消除掉張家的影響,呂頤浩就差了一點;可是種彬沒問題,種家在西北的名聲不是假的,種彬本人也是名將。看書窩
楊誌和趙纓絡差不多同時笑了起來,趙楷這一手漂亮,不管楊誌是怎麽想的,趙楷的這個動作,都會讓其他人以為楊誌會對種彬下手;楊誌笑著問:“需不需要讓種彬帶點軍隊過去?”
蔡隨天心裏委屈,你們郎舅兩個不要都這麽聰明好不好,這件事趙楷完全可以喊楊誌去當麵說清楚,讓自己傳話,趙楷就是為了那點不確定性;而楊誌對趙楷的心思洞悉無疑,卻懶得主動跑一趟。蔡隨天低聲說:“鄆王的意思是種冽知渭州,種冽的那支騎兵跟隨種彬去汾陽,從汾陽調相同數目的軍隊到陝西。”
種冽手下的騎兵可是有七千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光戰馬和騎兵的裝備也不是一點點錢,趙楷果然打得好算盤;連郭琰都笑了起來,楊誌當場拒絕說:“出征在即,人可以給,但是戰馬不行,最多兩千匹戰馬。”
蔡隨天不在乎地說:“我就是一個傳信的,最後怎麽樣,你們自己去商議。”
趙纓絡笑著插話說:“大軍調動,不是一句話就行的,郭大人,我為郭妃準備了一批禮物,麻煩你一並帶回去。”
看了禮單,都是貴重之物,郭琰心中狂喜,原以為天師府被鏟除,自己即將麵臨的滅頂之災,就這樣平安的度過去了,由此可見趙楷還是維護自己的,而楊誌夫婦終究是不得不買趙楷這個鄆王的位置。郭琰心中主意打定,日後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也必須要攀定鄆王這棵大樹,坐穩永興軍路經略使的位置。
蔡隨天跟著郭琰一起走了,楊誌送到門口,望著遠去的馬車,楊誌這才轉過身,,慢吞吞地往公主府裏走,楊誌已經想清楚了,趙楷明麵上要的騎兵隻是一個討價還價的段子,但是種彬走後,誰出任秦鳳路經略使,反而是一件大事。種彬走了,種家並沒有走,留下的還是種冽這個不清頭的家夥,要是新上任的經略使與種冽起了衝突,種師閔與種彬的臉上也不好看。
楊誌回到客廳,趙纓絡還在,趙季陵正恭恭敬敬地在一邊答話,表情凝重,似乎遇到了大麻煩;楊誌隨口問道:“怎麽了?”
趙季陵等到楊誌坐下,才心事重重地說:“楊帥,王爺的想法不簡單。”
“就這事……”楊誌心裏一鬆,隨口說了半句,眉頭頓時蹙起來,趙季陵站的角度和自己不一樣,看見的東西必然不一樣,上位者的好處就是可以肆意詢問,楊誌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優勢:“趙大人,你是怎麽看的?”
趙季陵合計了一會兒說:“張孝純父子逃走對楊帥你來說是好事,郭琰的身份能力,與張孝純是不可比擬的,原因就出在這裏,張孝純怎麽會去投奔金國,從他的品行來說,與金國發生聯係都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我認為,其中的原因不是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