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府裏,張燕翼與吳必行在一間密室裏,桌上擺著酒菜,點著兩支白色的長蠟燭,張燕翼兩人各坐在一邊;吳必行明白,自己的機會來了,吳必行放下酒杯,徐徐問道:“大人,你是不是有了決定?”


    “是的,興州的大軍是我大夏立身之根本,此次被金人挾持出戰,我實在是難以看好。”張燕翼抬起頭來,在這個問題之上,他不準備隱瞞吳必行:“聶兒孛堇的本領是有的,但也就是領軍打仗的本事不錯,可惜此人野心太大,一心做一番大事業出來,這樣的人,當真有能力與楊誌較量不成?”


    吳必行已經聽過了這件事,眼中露出嘲諷的光芒說:“前門驅虎,後門迎狼,金國對我們同樣虎視眈眈,隻是離得遠,國人感覺不到罷了;李彥仙將靈州的前線經營得鐵桶一般,這次進攻也許有些收獲,但應該無法根本。”


    “看來你也不糊塗。”張燕翼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說:“金人在糊弄皇上,哄他高興,此舉一旦不能殺敵,必定隻有傷己,我們需要早作打算。”


    “大人準備行動了?”吳必行炯炯有神地看著張燕翼,張燕翼遲疑了片刻,一咬牙道:“大夏興許傾覆就在眼前,有的事不得不考慮,我幫我送一封信到韋州,直接去麵見楊誌。”


    吳必行一愣:“這行嗎?”


    張燕翼冷冷地說道:“你們不是一直有聯係嗎?”


    吳必行想要爭辯,張燕翼卻擺了擺手說:“我沒有怪你,吳家在大夏敗落,想要另尋生路,也是人之常情;你能等我到現在,沒有考慮其他東西,我已經是萬分的感激了。至於楊誌那邊,你盡管放心,他是一個胸有丘壑的人,你隻要聽他安排便是。”


    張燕翼話說到這個份上,吳必行無話可說,再說現在的西寧州已經是座大軍營,吳必行也沒有把握能夠潛進去找到武鬆,反而是韋州,畢竟不是前線,應該把守得稍微鬆一點。一個時辰以後,兩人已經在興州城外,吳必行換了一身商人的衣服,憾然回頭看著興州城那巍峨的城牆,還有皇宮裏仿造西域宮殿造出來的圓頂和塔尖,心中不禁有點苦澀,這一去,還不知道能不能回來。


    “必行,十裏相送,終有一別。”張燕翼笑了笑說:“我終究還是伸手了,希望能落一個善終,你也不需要再回來了,按照我們說好的傳出消息就可以了。”


    吳必行有些慚愧的低下頭,原先他以為張燕翼是想利用自己,沒想到張燕翼說完整個計劃以後,吳必行才知道張燕翼早知道自己把家人送到了韋州,自己可以黃鶴一去不複返;張燕翼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希望我們到時候能在大宋一起喝酒。”


    吳必行一怔,然後笑了起來:“大人將心放到肚子裏吧,楊誌一定能替我們想到這樣的辦法,我的家人在韋州,你都知道了,估計楊誌早就知道。”


    吳必行曉行夜宿,從小路越過宋夏的邊界來到韋州,到了城門口沒有廢話,直接說自己是楊誌的手下,要去置撫司拜見楊誌;正在巡邏的李橫是吃了一驚,不過問清楚吳必行是從興州來,李橫不敢耽擱時間,連忙把吳必行送到楊誌在韋州的辦事房。楊誌沒見過吳必行,但是曉得這個人,也清楚吳必行的家眷就在韋州;楊誌一邊派人去接吳必行的家人,一邊在接見了吳必行。


    吳必行帶來兩份禮物,一個是賀蘭山的兵力布防圖,另一個是西夏原飛龍營指揮使李殘的下落;李殘指揮著西夏鐵衛和禦營的一張間諜網,李殘本人的掩飾身份就是洛陽的大商人李岩。楊誌一看李岩這個名字就有點熟悉,急忙找來趙季陵詢問,趙季陵不知道李殘的身份,但是看到洛陽李岩的名字便說:“這是王似大人推薦的一個商人,原本我們這次增兵後,需要幾個大商人負責供給,李岩便是其中一個。”


    原來如此,一個國家的底蘊果然不可小覷,西夏都到了這個地步,還是有翻盤的可能;楊誌完全能夠想象李岩會怎樣在供給上做手腳,趁機打聽自己軍隊的消息,露出一絲冷笑道:“知道這家夥在哪兒嗎?”


    “長安。”趙季陵調查過這些商人的底細:“他在秦州、長安有分號,現在已經是郭琰的座上賓。”


    楊誌讓趙季陵去把蔡隨天找來,趁無人的時候問吳必行:“張燕翼是否做了決定?”


    “是的,張大人希望回到大宋,留我在這裏傳遞消息。”吳必行見楊誌安排事情沒有回避自己,心神大定;楊誌點點頭說:“我也需要你出麵。”


    蔡隨天跟著趙季陵進來,楊誌介紹吳必行說:“蔡大人,這一位是吳昊的後人,給我們帶來了一份很重要的情報,洛陽李岩就是西夏原飛龍營指揮使李殘,指揮著一個情報網。我想你和趙大人回一趟秦州,讓鄆王除掉李殘。”


    趙季陵和蔡隨天都是一愣,他們可都知道吳昊是什麽人,也對楊誌以前的一些消息恍然大悟;蔡隨天斟酌著問道:“你打算怎麽辦?”


    楊誌直言不諱地說:“吳必行棄暗投明,家人已經全部到了韋州,我想任命他為置撫司的虞侯,還望鄆王批準;另外吳、張兩家是世交,鄆王要是能赦免張家的罪行,我想用吳必行去聯係張燕翼。”


    楊誌後麵的話不用點明,張燕翼現在是西夏極樂堂的負責人,要是投奔大宋,戰場上的好處不用多說,西夏一大半的秘密就不是秘密;蔡隨天和趙季陵急忙應諾一聲,等楊誌寫了公文以後,立即帶著公文出發,王剛派了一百騎兵護送。


    趙季陵第四天就回到韋州,帶來了趙楷的三封親筆信,分別是給楊誌、吳必行、張燕翼的,趙楷就一個意思,既往不咎,任命吳必行為虞侯、甘州團練使,要楊誌立即與張燕翼接觸,允諾張燕翼為西涼府知府、河西防禦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鈒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雲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雲客並收藏鈒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