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樓雲與景心蓮僵持,臨水月此時說道:“既然心蓮肯留在你的身邊幫忙,你何必拒她於千裏之外。”
樓雲聽到臨水月這麽說樓雲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多謝心蓮姐了。既然如此,那麽我這裏有些事情想請心蓮姐替我去辦。”
景心蓮說道:“盟主有什麽事情,屬下但憑吩咐。”
景心蓮學的也很快,不過她可沒臉自稱為妾。畢竟她的臉皮要比臨水月薄的多。
樓雲說道:“那麽就請心蓮姐幫我召集中州盟之下的各位掌門,之後廣發英雄帖,還有就是草擬一份討伐天道盟的檄文,畢竟我們要出師有名。”
臨水月說道:“檄文的話,我看還是你自己寫比較好,至於其他的事情心蓮你就去準備吧,既然我們決定要動手了,那麽我們就要先著手開始準備才行。”
景心蓮默默地點點頭,然後轉身離開了。
郭燁說道:“既然如此的話,我也先回去了,中州盟這邊我比景姑娘要熟悉的多,我去協助她,她也好開展這些工作。小雲你真的想好了嗎?”郭燁想要再度確定一下樓雲的決心,無論樓雲做出怎麽樣的選擇都是沒有錯的。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不能猶猶豫豫的,如果猶豫的話,才隻會壞事。
樓雲又想了一下說道:“這件事我們需不需要征求一下亞父的意見?”
郭燁說道:“外麵發生什麽事情父親豈有不知之禮,既然他不露麵這就證明他想讓我們自己解決。我們不必征求他的意見了。”
樓雲點點頭說道:“那麽好吧,既然如此的話,姐夫你就去準備吧。我們的時間不是很多,信上隻給了我十天的時間,這一切的準備下來恐要耗費許多的時間,我們的時間並不寬裕,我現在腦子裏很亂,我不知道我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但是我想讓阿璃和雨鈴平安的回來。至於其他的我也顧不了什麽了。”
臨水月在樓雲的身上看到了公孫無念當年的影子,當年的天涯一劍便是如此,年少輕狂的公孫無念那時一人一劍縱橫江湖罕有敵手,也是如此的意氣風發,隻不過樓雲比他多了幾分書生氣而已。
但是他們兩個當年的處境和現在幾乎是如出一轍,讓公孫無念的人生發生重大改變的便是霓千雪的死。
霓千雪的死讓公孫無念徹底失去了理智,他潛入唐門盜走唐門至寶冥河水,以一丸冥河水之力讓方圓二十多裏的範圍內變為死地。
影響的不單單是這方圓二十多裏的範圍,甚至是範圍外的水,草都被染毒。
而公孫無念那一次造下了數百人死亡,上千人間接喪生的慘劇。
臨水月不想樓雲走公孫無念的老路,她也希望南宮璃和秋雨鈴可以平安回來,不然如果樓雲失去理智的話,她很害怕他會做出什麽危險的事情。
而樓雲的能力可不是公孫無念可以比的,當然這能力不單單指的是武功和謀略。
同樣是鬼穀出身的公孫無念,論起謀略和武功的話都勝樓雲一籌,隻不過能力並不完全是在這後天的方麵,還有先天的。
那就是身份和地位。
公孫無念再強也不過是一介草莽,而樓雲不同,若是以前的話,樓雲這條小鯉魚也翻不起多大的水花,但是現在鯉魚已經越過了龍門變成了蒼龍,而蒼龍一怒翻江倒海。
當然這單憑樓雲一個人是翻不起來的,但是還有一個朱允常。
他們兩個人若是站在一起的話,那麽這個天下或許都將傾覆。
臨水月曾經在朱允常身邊良久,她和朱允常的接觸雖然不是很深,但她卻也看透了朱允常。
雖然都是王爺,但是朱允常和樓雲不一樣,和京城裏那幫王爺也都不一樣,京城裏的王爺們雖然老的還懷有異誌,但是小的卻都已經朽到了骨頭裏了,小王爺們隻知道玩女人,提籠遛鳥聽曲。安逸嫻靜的生活已經徹底磨掉了這些人的雄心壯誌。
而朱允常和漢王朱允勖不同,他們兩個都是有宏圖壯誌的人,也是有實力逐鹿天下之人,朱允常可不喜歡嫻靜淡雅的王爺生活,他對女人也沒有太多的興趣,正如同憐花會,憐花會裏都是女人,可是朱允常染指的就隻有東方玉一人,憐花會之中不止東方玉一個國色天香,牡丹,芍藥皆是傾國之色,而她們兩個入憐花會的目的也並不單純。
她們兩個當年與燕飛雪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帥氣高冷的王爺才加入憐花會的,隻不過她們兩個可沒有燕飛雪這麽愚蠢,她們兩個見自己根本無法吸引朱允常,便另尋他人了。
牡丹的眼光倒是不錯,現在成為了富太太,官太太。而芍藥就沒她那麽幸運了,死了丈夫,死了孩子,自己被禽獸糟蹋了,而且還懷上了禽獸的孩子。
即便這些女人都無法吸引朱允常,可見朱允常鍾情的隻有臨水月一個。
因此臨水月很了解朱允常,朱允常是個癡情之人,他喜歡臨水月的原因也很簡單,隻是臨水月和他的嫂子,已故的秦王妃在相貌上非常的相似。
雖然不敢說一模一樣,但是容貌眉眼之間卻也有六七分的想象,尤其是臨水月生氣時的神情,簡直和她如出一轍。
因為癡情,所以朱允常是個很容易一條路走到黑的人,他認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改變,而且他認定的事情也必須做到。
朱允常知曉北方的邊患,所以他不但將自己的封地守衛的非常好,甚至還將自己的手伸向了草原上,草原上的城堡分割的囚籠便是為蒙古部族的騎兵們準備的,更不用說每年朱允常還會定期派出騎兵放火燒掉,蒙古牧民的草場與草原,然後去他們的水源地投毒。
朱允常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是深惡痛絕的,但是最近這些年皇帝雖然也曾禦駕親征,但是也隻是出於警告而徹底的驅逐消滅,而更多地則是分化安撫的政策。
但是這卻觸犯了朱允常的利益,因為那樣一來北方的蒙古部族們會分裂成很多小部族,之後會有一些部族接受朝廷的冊封或者和親成為朝廷的番邦。
(本章完)
樓雲聽到臨水月這麽說樓雲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我就多謝心蓮姐了。既然如此,那麽我這裏有些事情想請心蓮姐替我去辦。”
景心蓮說道:“盟主有什麽事情,屬下但憑吩咐。”
景心蓮學的也很快,不過她可沒臉自稱為妾。畢竟她的臉皮要比臨水月薄的多。
樓雲說道:“那麽就請心蓮姐幫我召集中州盟之下的各位掌門,之後廣發英雄帖,還有就是草擬一份討伐天道盟的檄文,畢竟我們要出師有名。”
臨水月說道:“檄文的話,我看還是你自己寫比較好,至於其他的事情心蓮你就去準備吧,既然我們決定要動手了,那麽我們就要先著手開始準備才行。”
景心蓮默默地點點頭,然後轉身離開了。
郭燁說道:“既然如此的話,我也先回去了,中州盟這邊我比景姑娘要熟悉的多,我去協助她,她也好開展這些工作。小雲你真的想好了嗎?”郭燁想要再度確定一下樓雲的決心,無論樓雲做出怎麽樣的選擇都是沒有錯的。但是有一點那就是不能猶猶豫豫的,如果猶豫的話,才隻會壞事。
樓雲又想了一下說道:“這件事我們需不需要征求一下亞父的意見?”
郭燁說道:“外麵發生什麽事情父親豈有不知之禮,既然他不露麵這就證明他想讓我們自己解決。我們不必征求他的意見了。”
樓雲點點頭說道:“那麽好吧,既然如此的話,姐夫你就去準備吧。我們的時間不是很多,信上隻給了我十天的時間,這一切的準備下來恐要耗費許多的時間,我們的時間並不寬裕,我現在腦子裏很亂,我不知道我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但是我想讓阿璃和雨鈴平安的回來。至於其他的我也顧不了什麽了。”
臨水月在樓雲的身上看到了公孫無念當年的影子,當年的天涯一劍便是如此,年少輕狂的公孫無念那時一人一劍縱橫江湖罕有敵手,也是如此的意氣風發,隻不過樓雲比他多了幾分書生氣而已。
但是他們兩個當年的處境和現在幾乎是如出一轍,讓公孫無念的人生發生重大改變的便是霓千雪的死。
霓千雪的死讓公孫無念徹底失去了理智,他潛入唐門盜走唐門至寶冥河水,以一丸冥河水之力讓方圓二十多裏的範圍內變為死地。
影響的不單單是這方圓二十多裏的範圍,甚至是範圍外的水,草都被染毒。
而公孫無念那一次造下了數百人死亡,上千人間接喪生的慘劇。
臨水月不想樓雲走公孫無念的老路,她也希望南宮璃和秋雨鈴可以平安回來,不然如果樓雲失去理智的話,她很害怕他會做出什麽危險的事情。
而樓雲的能力可不是公孫無念可以比的,當然這能力不單單指的是武功和謀略。
同樣是鬼穀出身的公孫無念,論起謀略和武功的話都勝樓雲一籌,隻不過能力並不完全是在這後天的方麵,還有先天的。
那就是身份和地位。
公孫無念再強也不過是一介草莽,而樓雲不同,若是以前的話,樓雲這條小鯉魚也翻不起多大的水花,但是現在鯉魚已經越過了龍門變成了蒼龍,而蒼龍一怒翻江倒海。
當然這單憑樓雲一個人是翻不起來的,但是還有一個朱允常。
他們兩個人若是站在一起的話,那麽這個天下或許都將傾覆。
臨水月曾經在朱允常身邊良久,她和朱允常的接觸雖然不是很深,但她卻也看透了朱允常。
雖然都是王爺,但是朱允常和樓雲不一樣,和京城裏那幫王爺也都不一樣,京城裏的王爺們雖然老的還懷有異誌,但是小的卻都已經朽到了骨頭裏了,小王爺們隻知道玩女人,提籠遛鳥聽曲。安逸嫻靜的生活已經徹底磨掉了這些人的雄心壯誌。
而朱允常和漢王朱允勖不同,他們兩個都是有宏圖壯誌的人,也是有實力逐鹿天下之人,朱允常可不喜歡嫻靜淡雅的王爺生活,他對女人也沒有太多的興趣,正如同憐花會,憐花會裏都是女人,可是朱允常染指的就隻有東方玉一人,憐花會之中不止東方玉一個國色天香,牡丹,芍藥皆是傾國之色,而她們兩個入憐花會的目的也並不單純。
她們兩個當年與燕飛雪的目的一樣,都是為了帥氣高冷的王爺才加入憐花會的,隻不過她們兩個可沒有燕飛雪這麽愚蠢,她們兩個見自己根本無法吸引朱允常,便另尋他人了。
牡丹的眼光倒是不錯,現在成為了富太太,官太太。而芍藥就沒她那麽幸運了,死了丈夫,死了孩子,自己被禽獸糟蹋了,而且還懷上了禽獸的孩子。
即便這些女人都無法吸引朱允常,可見朱允常鍾情的隻有臨水月一個。
因此臨水月很了解朱允常,朱允常是個癡情之人,他喜歡臨水月的原因也很簡單,隻是臨水月和他的嫂子,已故的秦王妃在相貌上非常的相似。
雖然不敢說一模一樣,但是容貌眉眼之間卻也有六七分的想象,尤其是臨水月生氣時的神情,簡直和她如出一轍。
因為癡情,所以朱允常是個很容易一條路走到黑的人,他認定的事情沒有人可以改變,而且他認定的事情也必須做到。
朱允常知曉北方的邊患,所以他不但將自己的封地守衛的非常好,甚至還將自己的手伸向了草原上,草原上的城堡分割的囚籠便是為蒙古部族的騎兵們準備的,更不用說每年朱允常還會定期派出騎兵放火燒掉,蒙古牧民的草場與草原,然後去他們的水源地投毒。
朱允常對於北方的遊牧民族是深惡痛絕的,但是最近這些年皇帝雖然也曾禦駕親征,但是也隻是出於警告而徹底的驅逐消滅,而更多地則是分化安撫的政策。
但是這卻觸犯了朱允常的利益,因為那樣一來北方的蒙古部族們會分裂成很多小部族,之後會有一些部族接受朝廷的冊封或者和親成為朝廷的番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