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鈴自幼熟讀四書五經通史,剛剛朱允常說的這段話出自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一篇,而這句話是出自春秋時期的商聖範蠡勸說大夫文種的話。是諷刺君主隻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話。


    不過朱允常說完這句話後,秋雨鈴卻停下了腳步。


    秋雨鈴問道:“既然是這樣的話,那麽你該怎麽辦?相對於雲哥哥,你才是最有威脅的。”


    朱允常走到了秋雨鈴的麵前,他撫摸了一下秋雨鈴的額頭說道:“好了,不用擔心我了,我是雍王,開國十王之一秦王的後人,皇帝是無權削除我的爵位的。況且我還沒有立嗣,皇帝也不會殺我,皇帝還要留著我控製驍果軍,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日後如果有緣我們還會見麵的。”


    秋雨鈴因為背著樓雲,不能抱拳,她便深鞠一躬說道:“既然這樣,雍王爺保重。”


    朱允常抱拳說道:“保重!照顧好他。”


    秋雨鈴一步三回頭,直到走到了營帳之外,她才加快自己的腳步離開。


    秋雨鈴看得出朱允常承受的壓力,朱允常替樓雲抵擋下了一切。


    說心裏話,朱允常對於未來自己如何,心裏也沒有底。秋雨鈴剛剛說的沒錯,相對於樓雲,朱允常這個藩王才是對新君最有威脅的,新皇最不可能放過的人就是自己。


    李瓊來到了京城之中,她從手下之人的口中知曉了一切。


    她的計劃再度全盤落空。


    本來她調動了朱允常的大軍越過草原直襲京城,但是卻被朱允常的一道令牌攔下了。


    不過此時的她還沒有輸,隻是丟掉了一個先機而已。


    李瓊的計劃一共有三個,隻要完成一個,她就能大獲全勝。


    第一個便是潛入宮中用李複替換掉朱瞻基,然後登基稱帝。


    第二個便是她與景心蓮交換身份,策動朱允常的軍隊東進,隻要朱允常的軍隊兵臨城下,那麽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


    最後一個便是策動方龍梟,李瓊的摘星樓一直蟄伏在暗處,而天英會在南方經營多年。李瓊的計劃是得到方龍梟的支持,然後在天英會控製的轄區之內在建一個大明,之後知會朝中被削藩的藩王們,大家一同舉事。到時候李複雖然成不了皇帝,但是做一個列土封疆的諸侯王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隻可惜,她三個計劃全部都被挫敗了。


    天宇公子與樓雲挫敗了她的第一個計劃,現在李複被軟禁了起來。


    朱允常挫敗了她第二個計劃,朱允常的軍隊被朱允常大令指揮,將部隊開回了原本的駐地,而現在朱允常領著大軍駐紮在了豐台大營,現在就算是她的大軍到,提前一步進關,躲下山海關控製權的朱允常,也可以據關而守活活拖垮,那些輕裝上陣的軍隊。


    而第三個則是被慕容政挫敗的,雖然方龍梟是被夜觴,淩虛子,妙音等人聯手所殺,但是事情的關鍵就在慕容政的身上,是慕容政利用一些渠道向淩虛子,妙音透露了克製化解先天罡氣的辦法。


    也就是純陰內力可以化消掉先天罡氣的防護這件事,淩虛子那邊慕容政利用自己的妻子向其透露,而妙音那一邊,他則是讓一個愛慕自己的女弟子去辦的,這個人就是南宮璃以前的跟班祿蓉。


    祿蓉愛慕慕容政,這一次慕容政主動相求,她自然是樂此不疲了。而且作為補償慕容政還給了她一宿春宵的機會,當然這件事是背著嵐琪的。


    在慕容政的幫助下,江湖群俠破解掉了方龍梟的護體真氣,最終方龍梟慘死夜觴的刀下。


    現在李瓊的三個計劃全都是竹籃打水,她現在有些絕望了。難不成自己機關算盡最後卻落得一場空?


    這個時候李瓊的腦海之中,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建文帝,建文帝肯出山相助是魚妃請他的,建文帝也是為了幫助自己的女兒和兒子消除執念,才放下自己的清修,來京城幫助他們的。


    李瓊想起了之前建文帝對她說的話。


    建文帝曾經對李瓊說過,得名心者的天下,應天順民者方可為君。


    比起自己,燕王,他的叔叔朱棣的確比他更適合做皇帝。


    建文帝自己忘記了一件事,那就是應天順民。當時大明初建,雖然根基已穩固,但幾次征討蒙古,加上修繕皇陵民力遭到了很大的壓榨。


    而就在這個民怨沸騰的時候,建文帝執行削藩政策,挑起了兵戈戰火。


    加上地方豪強打著朝廷的名義橫征暴斂,而燕王打出的旗號又是靖難。百姓們自然都會站在燕王那一邊,然後幫助燕王除掉皇帝身邊的奸臣,這樣他們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而李瓊則是想靠著自己的謀算重新奪回這一切,已經過上安定日子,休養生息的人民也是不會準許她這麽做的。


    民心不所向那麽這場爭奪就毫無意義。


    而建文帝遁入空門之後,也已經參透人生,既然可以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的日子,這個皇帝誰來做,都是一樣的。


    現在建文帝明白了當年他的父親,太子朱標對他說的話。


    當年朱標引用孟子教育自己的兒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皇帝天子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他也是個人,天子天子,天下之子,天子的心中不應該隻有自己,有天子享受到富貴榮華,而是應該心係萬民。以民為本。


    朱標還對自己的兒子說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隻可惜一心改革的朱瞻基卻忘記了父親的話,最終自食惡果招來了燕王主導的靖難之役。


    他也不想再讓自己的女兒,兒子重蹈自己的覆轍。


    佛語曾說過,不入紅塵焉敢說看破紅塵。


    既然自己的兒子和女兒看不破的話,建文帝索性就幫他們一把。相信這一次他們姐弟兩人會看清一切的。


    建文帝也曾經將這些話告知過李瓊,李複,但卻被兩人當成了耳旁風,甚至他們姐弟兩人都認為父親得了失心瘋。


    雖然現在李瓊敗了,但是李瓊還有一張可以翻盤的不敗皇牌。


    劍影雲波


    劍影雲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影雲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舜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舜君並收藏劍影雲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