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


    神都附近,一處隱秘的山穀,終年氤氳升騰,迷霧深重。正是小雷音寺入口的位置所在。


    沈墨帶著趙無極、穆師瑤、鳩摩羅什來到山穀。


    一處斷崖之下,閻羅殿主、曹天罡一行人已經到來,共有十個。沈墨還看到了許久未見的“孟婆”。


    但現在不是了斷恩怨的時候,沈墨沒有理會。


    按照地圖指示的方法,山穀的氣機出現變化,斷崖的峭壁出現一座古樸沉重的寺門。


    門匾上有四個玄奧的文字,任何人一見之下,都會懂得它的意思——“小雷音寺”。


    沈墨走到寺門麵前,寺門緩緩打開,但有一層無形的隔膜擋住外人的進入。


    沈墨身上湧出不可窺視的黑暗魔霧。


    “沈墨,激發魔佛法印的氣息,帶我們進去。”


    閻羅殿主等人早已來到沈墨身邊,個個目光聚集在沈墨身上。


    原來要進入小雷音寺,必須有魔佛法印的氣息籠罩著,才能進入。


    話音未落,來自沈墨身上的魔霧將眾人籠罩,寺門生出一股吸力,眾人進入其中。


    隨後寺門緊緊關閉。


    這處山穀的迷霧在陽光照射下,徐徐散開,再無任何異常可言。守在外界的眾人,看到寺門消失,迷霧散去,無論如何都找不到一點小雷音寺入口的痕跡。


    本來還有想跟著蹭進去的高手,也不得不遺憾離開。


    當然,他們離去時,心裏詛咒,希望沈墨等人永遠被困在小雷音寺中。


    …


    …


    從無盡的黑暗中,沈墨緩緩睜開眼,他身處一間禪房裏。來自魔佛法印的許多信息,在他進入小雷音寺的刹那,灌入他的精神識海裏。


    原來這個地方並非真正的小雷音寺,而是當初魔佛精神凝結成的幻境。這片幻境赫然是一千五百年前的般若寺。


    如今的天下第一人,正是那太和道人,一百年前脫離般若寺,在太和山傳下道統。


    一百年前,對方不過是般若寺內一個小小的沙彌,準確的說是般若寺棄徒。


    而如今般若寺的輩分依次排下來是戒玄靈虛。


    魔佛法印的信息告訴他,這片幻境乃是一千五百年前整個時代的投影。所以如今的般若寺雖然處在烈火烹油的盛況,實則距離滅亡的時間已經不遠。


    而且在三年後的一場大劫中,般若寺的人沒有一個幸免,哪怕是俗家弟子也不例外。


    大劫的源頭正是魔佛的惡念。


    沈墨隻有斬殺魔佛的惡念,才能通過這片幻境的考驗,並且能因此開啟魔佛的傳承。


    至於魔佛惡念到來之後,會滅掉般若寺所有人,包括如今的沈墨。


    沈墨甚至能清晰體會到死亡的凶險在道心不斷彌漫。


    他有種現世報的感覺,不久前才考驗了趙無極,現在就輪到他自己了。而且根據魔佛法印的信息,這種傳承開啟過多次。


    但最後沒有人完成整個傳承。


    柴刀的上一代主人同樣在小雷音寺開啟了傳承,可最終還是失敗了。傳承的完成需要許多步,如今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對於沈墨而言,眼下的第一步,也不簡單,不知道其他傳承者的第一步也是如此嗎?


    他是不得而知的。


    眼下的情況,倒是有點無限流下副本的意思。


    沈墨的身份是戒字輩,法號不說也罷。


    戒字輩的高僧共有兩個,沈墨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他的師兄戒晦。晦氣的晦,難怪般若寺會滅亡在他這一代,實在是法號裏有個晦,命運早已注定。


    雖然是戒字輩的高僧,但沈墨的身份年紀很輕。因為他是代替如今的大周天子出家。


    戒晦自然不敢收他為弟子,隻能代替已故的亡師收下沈墨。


    所以沈墨如今的身份,其實也剛到般若寺不久。


    這個開局設定就很像鹿鼎記的韋小寶代替康熙出家那一段。可惜不是輕鬆搞笑路線。


    般若寺的僧人們,除了沈墨之外,沒有人知道,三年之後的他們會全部死於大劫,無一幸免。


    當然,這是幻境,真實世界的他們,本來就死了。


    可人生處處夢幻,又何必較真。


    “不知趙無極、穆師瑤、鳩摩羅什他們身在何處?”


    沈墨消化完魔佛法印的信息之後,想到自己帶進來的三個人。他有五個名額,最後卻空了一個,本來想敲趙普法竹杠的,卻沒有找到他,最後就空置下來。


    他思忖間,外麵傳來一個腳步聲,呼吸悠長,腳步極輕。


    這不是刻意隱藏的腳步聲,而是渾身真炁自然而然運行,令身子極輕導致的結果。


    “師叔,時候不早,我們該上路了。”


    沈墨這個身份是憑空虛造的,但背景來曆魔佛法印還是給他介紹清楚。


    接下來他要代表般若寺去參加清河郡王的六十大壽。因為清河郡王有謀反之意,而般若寺就在清河郡附近,所以皇帝派他這個身份來代替出家,也有就近監視的意思。


    般若寺對皇室親近,屆時清河郡王一有一動,就可借助般若寺的力量剿滅反賊。


    沈墨隨即推開房門,看到一個須眉半白的老僧,正是靈字輩高僧靈觀。這老僧已經年過九十,修煉的是易筋十二勢,乃是般若寺中四大煉神之一。


    “見過師叔。”般若寺禮法森嚴,哪怕老僧是煉神,因為沈墨如今高出一個輩分,見了麵也規規矩矩。


    沈墨頷首:“靈觀師侄,就你我前去嗎?”


    靈觀:“住持還派了十八銅人羅漢隨行,免得路上發生意外。”


    沈墨笑了笑:“是為了保護我而安排的吧,你替我多謝住持師兄的好意。”


    靈觀憨厚地一笑。


    沈墨和他出去,誰知路剛走到一半,寺內鍾聲大響。


    卻是在召集僧眾。


    顯然是發生了一件大事。


    靈觀神情微微異樣,這鍾聲連續響九次,乃是他入寺以來,首次遇到。以往遇上再大的麻煩,也不過響七次而已,九次足以說明事態極其眼中。


    “師叔,弟子先去大殿看看。”靈觀留下一句話,匆匆往大雄寶殿趕過去。


    沈墨心裏一奇,總不會又是鳩摩羅什來拜山吧。


    他理了理衣襟,施施然往大雄寶殿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嶗山棄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仙既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仙既道並收藏從嶗山棄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