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沈墨打算帶著胖道人去和武湟在峽穀口匯合,然後前往太和山。


    至於穆師瑤、趙普法、鳩摩尊者以及殺生道果則留在五髒觀。


    現在五髒觀已經和周圍的山勢深深結合在一起,並有殺生道果看守門戶,屆時閻羅殿主等人就算再來,一時半會間也難以攻下。


    因為有了沈墨的默許,五髒觀的詭異力量會外來者進行壓製,至於趙普法等人,則不受限製。


    這是一種得天獨厚的主場優勢。


    這次見了太和道人之後,沈墨會再回般若寺一次。


    雖然魔佛惡體按照曆史還有三年不到的時間才會降臨,但沈墨也得弄清楚,魔佛惡體滅亡般若寺的具體原因。


    在武湟對他的敵意消失之後,沈墨也能深深體會到又一個恐怖深沉的惡意正在不斷擴大。


    他清楚知曉,那定然是來自魔佛。


    這次的危機感比此前武湟的還要強烈,但又暫時遠在天邊、遙不可及。


    一路前往太和山,沈墨終於有時間觀察一千五百年前的風土人情。他和武湟沒有著急地上太和山。


    見太和道人是一件大事,兩人均自要將身形調理到最佳的狀態。


    因此一路上不疾不徐。


    且能遊覽大好河山。


    兩人路上有時談論修行之道,恍若至交,有時候卻沉默無言,好似陌路,看得胖道人頗有迷惑。


    他明明看得出兩人絕對有非比尋常的關係,可是沈墨和武湟,除開修行之外,竟然別無話題。


    但他仍能體會到沈墨和武湟之間,有種類似他師父和其他師叔師伯之間的親厚兄弟之情。


    這兩位當世頂尖的強者,俱是罕逢敵手的大人物,聯袂上太和山。饒是胖道人對本門極度自信,心裏也隱隱有些不安。


    萬一師祖突發奇想,出門遠遊,那樂子可就大了。當然,胖道人根本不擔心師祖年事已高,會突然坐化之類的事。


    其實沒有煉神之前,正常壽命也不過一百歲,煉神之後,壽命能到一百五十歲至三百歲左右,三百算是一個極限,不過有幾種極為罕見的秘法可以突破這個極限,譬如枯禪神功。


    但如果成就天人,相傳能得至少五百之壽。


    雖然煉神之後的修行,對胖道人依舊十分神秘莫測,但他師父偶爾說過,煉神之後,壽命的事。


    起初太和山弟子對煉神之後的壽命不甚了了,畢竟太和山才創立百年不到。


    曾有不少新入門的弟子杞人憂天,擔心過祖師年事已高,會不會突然羽化。便有資曆深的弟子舉了例子,因為太和道人憐憫農戶,加上修煉習武,一開始消耗巨大,因此會時常讓山下的農戶送蔬菜和柴火上山,讓他們有穩定的收入。


    如此,山下的農戶都過世了兩三年代人,可太和道人依舊清明強健。所以新入門的弟子還在杞人憂天,擔心祖師羽化的時候,年紀大,卻還沒煉神的老太和弟子,已經開始擔心會死在祖師前頭了。


    別說是三代四代弟子,即使胖道人的師父師叔師伯們,都有如此憂慮。


    甚至師祖偶爾還發牢騷,對胖道人的長輩們說道:“你們要努力修行啊,我真怕我死的時候,都沒一個徒弟給我送終。”


    祖師似乎一點不避忌死亡這個沉重的話題,但對有沒有徒弟送終就比較在意,觀念屬於比較傳統的。


    可惜,即使太和山的修煉法已經比較淺顯,且能由淺入深,徐徐漸進,但煉神這道天關,依舊難以逾越。


    因此胖道人等弟子,也會去尋找其他機緣。


    這讓太和道人也覺得自己創造的修煉法有許多不足,他還試想過,若能創造出一邊修煉一邊改善人的天資、根骨、悟性的法門就好了,這些年,太和道人也在往這個方向嚐試。


    一路不疾不徐,到了太和山外。


    武湟忽地止住腳步,沈墨同樣如此。


    武湟替沈墨做主,對胖道人道:“你快回山稟報你的長輩,說即將有惡客上門,此行不見太和道人,我是誓不罷休。”


    他對見太和道人一麵是十分渴望,但又不想為難沈墨,所以到了太和山山腳下,決定自己來做惡人,至於胖道人欠沈墨的救命恩情,自然又另當別論。


    胖道人終於脫離魔爪,隻好朝沈墨一拜,然後急忙上山。


    至於武湟在山腳下止步,乃是因為時隔多日的朝廷圍剿,再次出現。他可不想這群陰魂不散的蒼蠅,打攪他見太和道人的興致。


    “兄弟,你等我去收拾掉那群宵小,待我破敵之後,咱們一起上山。”武湟斬釘截鐵,往左前方而去,化為陰影巨潮。


    而那邊也暴露出毫不掩飾的殺機,人眾足有上千,個個非凡。


    大周朝廷出動這樣的精銳,也絕不是僅僅因為武湟不收斂神力造成天災的緣故,恐怕還有別的原因存在。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是非。


    沈墨不怕是非恩怨,但他也沒必要摻合進去。


    而且武湟也不需要他的幫助。


    沈墨不是第一次來太和山,他從地牢出來之後,就曾來過太和山潛修,離開龍虎山之後,又去過一次。


    跨越一千五百年歲月,沈墨又至太和山。


    這是煉神之後的第三次。


    一千五百年之後的他,來到一千五百年前的太和山,雖然明知是幻境,沈墨依舊感到了歲月真實存在。


    他眼中浮現出一千五百年前的太和山,歲月逆轉,一幕幕出現在沈墨麵前。


    他仿佛在刹那間跨越了時空,頓時一千五百年歲月倒流而過。沈墨仿佛神遊了時空,天地精氣源源不絕進入他的身體,最終他眼中的太和山再不是太和山,而是一個巨大的道人身影。


    沈墨幾乎要屈服在道人身影之下,成為一個虔誠的信徒。


    他終究沒有屈服,身子挺立。


    太和山在他眼中逐漸恢複原狀。


    可是沈墨卻知曉,他已經見到了太和。


    仙路盡頭誰為峰,一見太和道成空!


    沈墨不吝於給太和這無上裝逼的讚美,因為太和道人確實值得。


    他以為隻是短暫的失神,實則已經過去大半個白天,夕陽已經落下,一輪圓滿的明月懸掛高空。


    前方是清澈透亮的湖水,在月光下靜謐迷人。


    隻是這樣的風景,一旦看久,就會司空見慣,初見的動人,會大大削弱。


    沈墨更知道,無論人生有什麽樣的精彩,一旦成為慣常生活的部分之後,就沒有動人之處了。


    他突然意識到太和道人有種深深的寂寞。


    因為沈墨仍舊能對宇宙的神秘報以敬畏,並不時能感受到來自修行進步的喜悅,且能不斷探索那些天地玄理的精彩,可這些神秘、精彩,早已成為太和道人的一部分。


    當宇宙的奧秘已經對他敞開懷抱,隨時隨刻都在領略時,那麽就等於一個朝思暮想的女神,對你成天地不著寸縷,一開始你可能還會欣喜若狂,久而久之,就沒有任何衝洞的興致了。


    如果要解決這個辦法,那就隻有換個美女。


    他突然明白,為何太和道人會在千多年前突然羽化,那不是羽化,而是去往另一個世界,太和道統的覆滅,有沒有可能是整個道統都隨著太和道人離開這個世界了呢?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沈墨心緒萬千,可是道心又陷入一種至靜至極的體會裏,動靜顯得如此協調。


    這種至靜至極的境界,更是他和穆師瑤朝暮相處兩日後的新鮮體會,此刻自然而然展現出來。


    劍心通明的至靜至極心境,意思是在任何錯綜複雜的情況下,依舊能在紛擾的念頭中,保持清醒,做出正確的抉擇。


    這不是絕對的理智,因為雜念猶在,可是雜念不會對自己的行動造成幹擾,正如人專注做一件事,即使外界嘈雜依舊,但也能吸收外界的信息,並對其做出反饋。


    就很玄乎。


    見過太和道人的巨影之後,沈墨雖然感觸良多,可此時至靜至極的心境裏,依舊生出一陣空虛、寂寞。


    他期盼已久的太和道人確實見到了,可滿足願望之後的空虛隨之而來。他意識到,如果有一天他達成長生不死的願望之後,真能迎接長生不死之後的空虛、寂寞嗎?


    得道難,守道更難。


    正如有錢人說自己不開心,煩惱很多,普通人肯定嗤之以鼻,但事實確實如此,因為有錢滿足了普通欲望之後,就想要找更高層次的刺激,可是滿足之後,當其習以為常,那就不值得欣喜了,事後自然會有說不出的空虛寂寞,於是會找更強烈的刺激,甚至逐漸變態。


    所以越是厲害的修煉者,也越容易變態。


    或者選擇出世,四大皆空,杜絕人世間的欲念紛擾。


    他陷入思索之後,突然感到數人的接近。


    “侯爺,我們是大內密探,可否讓我們跟你說一件事。”


    沈墨回過神,他才想起自己在幻境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代替皇帝出家的侯爺。


    魔佛法印對這個身份隻是略微提及,本以為是背景板,現在難道又要開什麽隱藏支線劇情?


    難道是關於武湟的?


    沈墨首先提醒自己,武湟可是他至親至厚的好兄長!


    read3();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嶗山棄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非仙既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非仙既道並收藏從嶗山棄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