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是考點,所以許多現在的小孩子們都不太了解這段過往了。人們把它放在曆史書裏,可是小的時候我一直不解為何把它算作曆史:明明並沒有過去多久啊,我奶奶還經曆過呢,怎麽就算作曆史了呢?難道她老人家也成曆史了嗎?
可是直到我成了調查員,經常要寫厚厚的一疊文件,事無巨細地去拆解一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後分析是什麽造成了這個事件,在此中有什麽經驗和教訓值得學習。我覺得我也有點像個史官一樣,記錄下一些事件,不僅僅隻是為了浪費幾張紙而已,而是希望其他人在看到我的東西的時候,能夠吸取我所領悟的經驗和教訓,好事再接再厲,壞事不要再重蹈覆轍。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曆史,不僅僅隻是記錄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已,而是希望後世可以看看它。畢竟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曆史還不足以形成太多物種進化上的改變。因此古人犯過的混蛋事兒,我們現代人也是完全有著足夠相似的基因去再犯一次的。以史為鑒,才能明白自己要是用著和當年的人們同樣的思維模式去前進,也會栽進同樣的坑裏去。
那是一段正在離我們逐漸遠去的過往,但是它曾傷害、毀滅過整整一代人。而邢大夫隻是那瘋狂歲月之中的一片小小浮萍。飄飄蕩蕩數十載,今日終於來到我的麵前。
一九六六年,一場將曆時十年的浩劫爆發。我至今不知該如何去評論那一場運動,它毀滅了太多東西,好的壞的,都被一並砸爛了。它毀滅了太多東西,令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久久無法從它的影響之中爬出來。時至今日我還能在身邊許多日漸枯萎的老混蛋身上,看到當年被摔爛的道德觀。
當一九六六年開始的時候,我猜當年的邢仕明也才17、18歲的樣子,一切都充滿希望。根據小陳幫我查到的戶籍資料,邢仕明出生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裏(現在已經是個三級城市了。)他將毛主席詩詞連同數理化的書本一並塞進書包裏。辛苦了三年了,他不是讀書就是在家幫忙著活計,小陳告訴我他還有一個妹妹,我想他可能也會幫忙著照顧妹妹。
他不算是特別聰明的那種孩子,但是貴在努力。他不甘心一輩子蝸居在小縣城,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當個大夫,治病救人,受人尊敬。這個理想是崇高的,因此他也努力奮鬥。起早貪黑地學習,終於在高考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成績,成功的被重點大學的臨床醫學係錄取。
要是在現代,我猜他已經訂好了飛機票和旅館,跟小夥伴們一起出去旅遊了。未來充滿光明,他將成為一個醫生,在大城市工作,有著穩定的收入和令人尊敬的身份,一切都是那麽美好。
然而,隨著運動的愈演愈烈。全國的大學在一九六六年的那個秋天停止了招生。給邢仕明留下的,就隻剩一個化為泡影的未來,和一張永不會兌現的錄取通知書。
接著,就是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到農村接收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上山下鄉”運動。其實對於那時的邢仕明來說,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不然的話,他的這一紙錄取通知書,還不知會給他換來什麽臭老九的大帽子呢。
因為當時的文件已經丟失殆盡了,我隻能猜測邢仕明當時就來到了望星村這個地方下鄉。估計當地的村民對他還不錯,讓他在當地一個老郎中開的藥鋪裏麵當學徒。
他還帶著自己的那些嶄新的課本——那是他攢了好久的零花錢,幫人家幹活,一點一點才存下來交夠的書本費,都興衝衝地寫上名字了,卻始終也擺不到大學的課堂裏。於是他就這樣一邊自學課本,一邊幫老師傅幹活,因此學得也是亂七八糟,不成係統,隻是知道些皮毛,但是對於內在深刻的病理機製卻是一竅不通。
運動仿佛永遠都不會結束一般,此時他心中向往的大學裏已經坐滿了光卷英雄和“工農兵學員”。而像他這樣一個家裏沒錢沒勢的最底層的普通孩子,就隻能在農村蹉跎掉人生最寶貴的歲月。
當身處黑夜的時候,我們不知何時會天亮。少數人會醒來,會去打碎窗戶,會去點起火把,而還有像邢仕明這樣無力抵抗的普通人,他們就這樣沉默地在黑夜中睡去。
邢仕明的戶口本上顯示的是他在1973年的時候,跟望星村裏的一個姑娘登記結婚的。那時候的他25歲,正是該結婚的年級,當知青已經7年,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城裏。於是他安頓了下來,當個藥鋪的小店員,娶了一個老婆。
日子過得還不錯,身邊稍微有點關係的知青們,都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回到城裏去了。可是他也不願意回城裏,城裏什麽都沒有。他隻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沒有關係沒有人脈,光靠著知青的資曆找不到什麽像樣的工作。與其在工廠裏麵扛大包,還不如待在這小藥鋪,起碼,還有人叫他一聲大夫。
可是之後呢?我很好奇。運動結束之後,難道他不想再重拾自己被迫擱置多年的醫生夢嗎?
這時多虧小陳靈機一動,幫我查了高考報名信息,果然查到了邢仕明的檔案。他連續兩年報名參加了全國統一高考,可是已經十年過去了,高中時候記住的那些知識早就忘幹淨了。他始終沒有達到任何重點大學的分數線。
我猜他放棄了:他還有家庭要顧,要忙著生孩子了。或許小藥鋪裏的生意還不錯,全村的老少都喜歡找他去看病。這裏讓他挫敗的人生還有那麽一絲的榮譽感。於是他再也沒有回去,一輩子就住在了望星村,從小學徒到了掌櫃的,從掌櫃的成了邢大夫。他在這個小山村裏靠著一星半點自學的醫學知識,在做著他懸壺濟世的美夢。
說實話,此刻我的心情真是無比複雜:一方麵,我作為一個人十分同情邢大夫的遭遇,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另一方麵,我的理智也在告訴我,他這樣的行為就是無證行醫,也沒有足夠的資質,如果真的最後查出來望星村事件有他的疏忽的話,那麽邢大夫難辭其咎。
我相信他是好心的,可惜好心不一定就能做好事。
可是直到我成了調查員,經常要寫厚厚的一疊文件,事無巨細地去拆解一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然後分析是什麽造成了這個事件,在此中有什麽經驗和教訓值得學習。我覺得我也有點像個史官一樣,記錄下一些事件,不僅僅隻是為了浪費幾張紙而已,而是希望其他人在看到我的東西的時候,能夠吸取我所領悟的經驗和教訓,好事再接再厲,壞事不要再重蹈覆轍。
後來我終於明白了曆史,不僅僅隻是記錄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而已,而是希望後世可以看看它。畢竟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人類幾千年的文明曆史還不足以形成太多物種進化上的改變。因此古人犯過的混蛋事兒,我們現代人也是完全有著足夠相似的基因去再犯一次的。以史為鑒,才能明白自己要是用著和當年的人們同樣的思維模式去前進,也會栽進同樣的坑裏去。
那是一段正在離我們逐漸遠去的過往,但是它曾傷害、毀滅過整整一代人。而邢大夫隻是那瘋狂歲月之中的一片小小浮萍。飄飄蕩蕩數十載,今日終於來到我的麵前。
一九六六年,一場將曆時十年的浩劫爆發。我至今不知該如何去評論那一場運動,它毀滅了太多東西,好的壞的,都被一並砸爛了。它毀滅了太多東西,令一代人,甚至下一代人,久久無法從它的影響之中爬出來。時至今日我還能在身邊許多日漸枯萎的老混蛋身上,看到當年被摔爛的道德觀。
當一九六六年開始的時候,我猜當年的邢仕明也才17、18歲的樣子,一切都充滿希望。根據小陳幫我查到的戶籍資料,邢仕明出生在北方的一個小縣城裏(現在已經是個三級城市了。)他將毛主席詩詞連同數理化的書本一並塞進書包裏。辛苦了三年了,他不是讀書就是在家幫忙著活計,小陳告訴我他還有一個妹妹,我想他可能也會幫忙著照顧妹妹。
他不算是特別聰明的那種孩子,但是貴在努力。他不甘心一輩子蝸居在小縣城,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當個大夫,治病救人,受人尊敬。這個理想是崇高的,因此他也努力奮鬥。起早貪黑地學習,終於在高考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成績,成功的被重點大學的臨床醫學係錄取。
要是在現代,我猜他已經訂好了飛機票和旅館,跟小夥伴們一起出去旅遊了。未來充滿光明,他將成為一個醫生,在大城市工作,有著穩定的收入和令人尊敬的身份,一切都是那麽美好。
然而,隨著運動的愈演愈烈。全國的大學在一九六六年的那個秋天停止了招生。給邢仕明留下的,就隻剩一個化為泡影的未來,和一張永不會兌現的錄取通知書。
接著,就是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到農村接收貧下中農再教育”的“上山下鄉”運動。其實對於那時的邢仕明來說,這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不然的話,他的這一紙錄取通知書,還不知會給他換來什麽臭老九的大帽子呢。
因為當時的文件已經丟失殆盡了,我隻能猜測邢仕明當時就來到了望星村這個地方下鄉。估計當地的村民對他還不錯,讓他在當地一個老郎中開的藥鋪裏麵當學徒。
他還帶著自己的那些嶄新的課本——那是他攢了好久的零花錢,幫人家幹活,一點一點才存下來交夠的書本費,都興衝衝地寫上名字了,卻始終也擺不到大學的課堂裏。於是他就這樣一邊自學課本,一邊幫老師傅幹活,因此學得也是亂七八糟,不成係統,隻是知道些皮毛,但是對於內在深刻的病理機製卻是一竅不通。
運動仿佛永遠都不會結束一般,此時他心中向往的大學裏已經坐滿了光卷英雄和“工農兵學員”。而像他這樣一個家裏沒錢沒勢的最底層的普通孩子,就隻能在農村蹉跎掉人生最寶貴的歲月。
當身處黑夜的時候,我們不知何時會天亮。少數人會醒來,會去打碎窗戶,會去點起火把,而還有像邢仕明這樣無力抵抗的普通人,他們就這樣沉默地在黑夜中睡去。
邢仕明的戶口本上顯示的是他在1973年的時候,跟望星村裏的一個姑娘登記結婚的。那時候的他25歲,正是該結婚的年級,當知青已經7年,不知何時才能回到城裏。於是他安頓了下來,當個藥鋪的小店員,娶了一個老婆。
日子過得還不錯,身邊稍微有點關係的知青們,都紛紛通過各種手段回到城裏去了。可是他也不願意回城裏,城裏什麽都沒有。他隻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沒有關係沒有人脈,光靠著知青的資曆找不到什麽像樣的工作。與其在工廠裏麵扛大包,還不如待在這小藥鋪,起碼,還有人叫他一聲大夫。
可是之後呢?我很好奇。運動結束之後,難道他不想再重拾自己被迫擱置多年的醫生夢嗎?
這時多虧小陳靈機一動,幫我查了高考報名信息,果然查到了邢仕明的檔案。他連續兩年報名參加了全國統一高考,可是已經十年過去了,高中時候記住的那些知識早就忘幹淨了。他始終沒有達到任何重點大學的分數線。
我猜他放棄了:他還有家庭要顧,要忙著生孩子了。或許小藥鋪裏的生意還不錯,全村的老少都喜歡找他去看病。這裏讓他挫敗的人生還有那麽一絲的榮譽感。於是他再也沒有回去,一輩子就住在了望星村,從小學徒到了掌櫃的,從掌櫃的成了邢大夫。他在這個小山村裏靠著一星半點自學的醫學知識,在做著他懸壺濟世的美夢。
說實話,此刻我的心情真是無比複雜:一方麵,我作為一個人十分同情邢大夫的遭遇,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另一方麵,我的理智也在告訴我,他這樣的行為就是無證行醫,也沒有足夠的資質,如果真的最後查出來望星村事件有他的疏忽的話,那麽邢大夫難辭其咎。
我相信他是好心的,可惜好心不一定就能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