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0年(公元1663年),一月十五日。


    天下在同一輪圓月的照耀下,都在慶祝元宵節。


    華夏廣播電台為了打響開播的名氣,他們派遣數支記者團隊前往帝國各大藩屬國,調查這些藩屬國受到經濟危機影響的情況。


    幸福都是對比出來,百姓看到藩屬國因為經濟危機,出現的種種情況。


    百姓自然對自己現在的遭遇,有了更強的忍受能力。


    至於藩屬國處理問題能比帝國好,華夏廣播電台沒有一個人相信。


    記者周海拿著照相機,拍攝著趙國黃金港的場景。


    他從天津港出發,那時看到天津港蕭條的景象,他就以為這是最蕭條的景象,大部分船都在港口中停靠,根本就沒有幾艘船出海貿易。


    比這種情況還蕭條的景象,那就是老一輩兒口中,上個朝代的情況。


    對於周海這種新生代來說,隻是幾十年前的事情,談論起來仿佛是數百年前的事。


    周海看到黃金港,這座趙國最繁華的港口,他才知道什麽是真正的蕭條。


    整個黃金港,隻有數艘小型的漁船,大型貨輪一艘都看不到。


    幾艘小漁船在偌大的黃金港中遊蕩,給人一種荒涼的感覺。


    這種場景才是真正的蕭條,完全看不到一點希望。


    周海找了一家茶館,他邊品茶邊整理腦海中的思路。


    他確定思路之後,拿出筆記本,開始記載他看到的真實情況與感想。


    華夏廣播電台,這是帝國新型的傳媒機構,它可以通過聲音把信息廣泛傳播出去。


    他人在海外,隻能用文字記載,回到國內經過上級審核之後,才能刻錄聲音,最後形成節目。


    刻錄聲音的膠片價格昂貴,再加上龐大的刻錄設備,周海根本不可能隨身攜帶。


    這個節目主講海外藩屬國內容,一些內容需要審核。


    哪怕是提前刻錄好,一旦審核不通過,那也需要重新處理。


    周海在海外,通過文字傳遞信息,還更加的方便。


    它可以直接通過電報和在京城的上級聯係,及時調整文稿和采訪內容。


    周海的鋼筆尖在紙上沙沙的寫著字。


    【大華帝國的商人正在歡慶朝廷出台新政策,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帝國眾多的藩屬國,這些地方的商人卻與半年之前,帝國很多商人的感受類似。


    帝國運往各大藩屬國的貨物,一般是通過海運這種便宜便捷的運輸方式。


    由於港口的遠近不同,運輸時間大概是一到三個月之間。


    算上庫存訂單與運輸延時,半年之後的現在,正是各大藩屬國經濟危機最為嚴重的時刻。


    帝國出現的經濟危機的原因主要是商品供應過量。


    這些藩屬國的工業體係還不健全,他們大部分都是依附於帝國的工業體係。


    帝國的工業體係崩潰,依附於帝國工業的藩屬國工業,他們很難獨自發展。】


    周海寫完內容,他剛想起身離開,他就看到在一群侍衛的保護下,一個壓迫感十足的青年人,向他所在的方向走了過來。


    他看到很多趙國本地人,看到這位青年人的第一時間,他們立刻把目光收回,臉上露出恭敬的表情。


    周海卻沒有一時一號懼怕的表情,他以平常的心態與這名青年對視。


    這名青年來到周海麵前,他客氣的說道:“你就是從帝國遠道而來的旅人。”


    周海詫異的說道:“茶館中這麽多客人,我們的容貌和穿著打扮,都沒有太大的差別,你怎麽能一眼就認出我不是趙國人。”


    這名青年笑著說道:“就憑你問出這句話,我就知道你不是趙國人。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趙國世子蘇敬鴻。”


    周海站起身,他很平靜的拱了拱手,客氣的說道:“原來是秦國公,敬仰!敬仰!”


    他來趙國調查,肯定要提前做好準備,知曉趙國的權貴都有哪些人。


    周海不會招惹這些權貴,他更不會給這些權貴獻媚。


    他的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不需要對這些藩屬國權貴低眉順眼。


    蘇敬鴻客氣的說道:“周記者,我能坐在這裏和你聊一聊嗎?”


    周海客氣的說道:“秦國公願意和我這個小記者聊一聊,那我真是三生有幸,求之不得。”


    周海了解到對方的身份,他對於自己的身份泄露,一點都不意外。


    一般人不了解他的身份,但趙國的權貴能直接調閱海關記錄,肯定會對他的身份有所了解。


    他來趙國是光明正大走官方途徑,又不是偷渡來的黑戶。


    蘇敬鴻坐在位置上,他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求教道:“你是華夏大學的高材生,又是帝國新興媒體的記者,對於帝國的一些情況肯定有所了解。


    我想問的問題是貿易相關的問題。


    我們從帝國訂購大量的商品,定金都已經給付,這些公司突然倒閉了。


    按照帝國的程序,這件事情應該怎樣處理?”


    周海聽到蘇敬鴻的問題,他笑了起來,這個問題的答案他知道。


    帝國在數月之前,有很多商人遇到類似的問題。


    帝國對於這些事情,解決辦法已經非常明確。


    周海客氣的回答道:“秦國公,帝國的法律對於公司破產,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


    公司欠下的債務,公司資產無法償還,那就會追索股東的財產。


    這種情況下,隻要稍微有可能的公司,他們都不會選擇破產。


    但因為三角債問題和銀行抽貸問題太嚴重,很多公司無法繼續堅持下去,隻能進行破產清算。


    隻要簽訂合同,這份交易就受到帝國法律保護。


    趙國下訂單的公司,可以依照帝國相關法律,申請對方公司及其股東,償還自己的欠款。


    隻要公司名下有資產,或是公司股東有資產,帝國的法院就會執行他們的財產,償還給債權人。


    這樣做可以挽回一些損失,但很多工廠倒閉,他們已經沒有財產可執行,特別是對於遠在趙國的人來說,相關的程序比較麻煩。


    你們趙國想要采購商品,還有一個辦法,更加適合趙國。


    你們作為債權人,可以主張破產的公司,用倉庫中積壓的商品償還債務。


    帝國很多破產的公司,因為破產的太過倉促,公司的廠房或是倉庫積壓大量的商品。


    清盤的公司處理這些商品,他們還需要額外支付成本。


    債權人如果主張索要這些商品,相關的程序會簡化許多。


    這樣做能夠保留你們最大的利益。”


    周海以趙國的視角,給他們出主意,保留趙國最大的利益。


    他還需要在趙國采訪很長時間,特別是要了解底層的工人和農民,他們的生活變化。


    他想要采訪到這種內容,隻靠自己會非常辛苦,如果有趙國的權貴配合,那就容易很多。


    他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那也不會胡亂出主意。


    蘇敬鴻聽到周海這樣說,這是他完全不了解的領域。


    他就負責從帝國購買商品,這是一個油水非常大的事情。


    他負責這個事物,那些兄弟們都非常眼紅,想盡辦法找他的茬。


    現在帝國因為經濟危機,大量的工廠破產,他們訂購上千萬兩銀幣的貨物,因為企業破產等多種原因,無法繼續發貨。


    這筆資金太過龐大,蘇敬鴻造成了這麽大的窟窿,肯定會被他那些兄弟們攻訐。


    他現在隻能想盡辦法,挽回趙國的損失。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把這些貨物運到趙國。


    趙國因為工業品短缺,不隻是食宿方麵出現了問題,趙國正在蓬勃發展的工業,因為缺少關鍵的零件或是原料,隻能選擇停產。


    停產的公司越多,趙國百姓對於經濟危機的來臨就越加恐慌。


    解決這種惡性循環的辦法,那就是讓外來的力量打破循環。


    帝國運過來的關鍵零部件、工業原料與添加劑,那就是趙國最希望獲得的東西。


    蘇敬鴻隻要解決這件事,虧空的事情就有圓過去的借口。


    畢竟帝國出現經濟危機,這是誰都想象不到的突發事件。


    他臨機應變,能做到這種情況,已經是非常不錯的表現。


    蘇敬鴻起身拿出一張名片,感激的說道:“聽君一席話,解決我心中的猶疑。


    這是我的名片,周記者在趙國遇到事情需要幫助,都可以打這個電話號碼。”


    周海雙手恭敬的接過這個名片,趙國秦國公蘇敬鴻的名片,對於他來說,真的很重要。


    蘇敬鴻了解到自己想了解的情況,他就離開了這個茶館。


    周海因為他剛才與趙國秦國公聊的內容很有代表性。


    他的記性很好,立刻把剛才聊天的內容記載到筆記本上。


    ……


    蘇敬鴻一刻都不想等,他了解到帝國怎樣處理破產公司的資產,立刻發電報給趙國設立在帝國的大使館。


    他讓大使館出麵,解決國內現在遇到的問題。


    蘇敬鴻處理完這件事情,他頓時感覺很輕鬆,長時間積壓的事情,終於解決了一件。


    他還有很多工作沒有完成,現在還不能休息。


    蘇敬鴻前往內閣,領取近段時間趙國各地發生的變化。


    他剛來到內閣,就看到首相程德佑一臉落寞的表情,無奈的發著歎息。


    蘇敬鴻連忙上前詢問道:“程首相,你這是怎麽了?”


    程德佑首相無奈的說道:“我們之前,隻是從報紙上了解帝國大量失業的情況。


    誰能想到現實中,這些人真的失業,會鬧出極大的亂子。


    現在我們能做的事情,那就是盡力保障更多的就業崗位。


    但隨著工業的停擺,崗位不隻是沒有增加,還在繼續萎縮。


    我們能想出來的政策,已經全部公布出去。


    商人們不止沒有留住,反而還在加速逃離。”


    蘇敬鴻聽到這個情況,他也感覺非常無解。


    他對於內閣政策的具體情況,沒有過多的參與其中。


    蘇敬鴻作為嫡長子,但他還有那麽多兄弟。


    想要爭奪國君的位置,那就必須要能服眾。


    一名能夠服眾,還事事都參與的世子。


    趙王絕不會對這個情況感到滿意。


    但現在對於他來說,韜光養晦更加重要。


    他現在不要過多的引起父王的關注,少做事就不會出錯。


    蘇敬鴻本來不想發言,但他想到不發言,可能會被攻訐,他就提出了一份建議。


    “程首相,帝國已經給出了榜樣,我們完全可以抄帝國的作業。


    這樣做既輕鬆又有效,程首相為什麽不嚐試。”


    程德佑聽到這個問題,他非常無奈的說道:“帝國隻是為了吸納工人,他們就選擇修建三條巨大的鐵路。


    這些鐵路的花費,上千萬兩銀幣以上。


    這種巨大規模的基建,隻能交給朝廷來完成。


    帝國家底豐厚,他們可以輕鬆拿出錢來。


    隻要有錢,就能解決絕大多數難題。


    我們內閣遇到的問題,那就是沒錢。


    這個問題解決,其他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蘇敬鴻聽到程德佑首相說趙國沒錢,這個情況他想反駁也反駁不了。


    他對於趙國朝廷有多少錢,也有著大概了解。


    趙國就不是一個大型的工業國,趙國的工業在某些領域很薄弱。


    趙國的工業布置非常分散,趙國的交通除了鐵路沿線,其餘交通基本等於沒有。


    趙國的企業,他們就是一個個小作坊組成,不是帝國那種集約化產業。


    他隻能附和道:“程首相,我國的工業太過分散了,很難把他們聚集在一起。


    我們即便想救市,那也要樹立幾個典型,讓這些典型公司作為榜樣,帶領其餘的公司發展。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必須通過引導的方式,讓這些商人認識到,跟著朝廷走絕對沒錯。”


    程德佑眼前一亮,開心的說道:“這確實是一個極好的辦法,適合我們趙國的情況。


    我國工業實力整體不強,因為國土廣袤,工業分散到各個地方。


    這種情況下,確實不能照搬帝國的政策。


    我這段時間焦頭爛額,屬於是抄作業都抄不好的差生。”


    程德佑首相自嘲了一句。


    他作為趙國的首相,他是趙國的大管家。


    趙國也受到經濟危機的波及,他這段時間極為憂愁。


    趙國與帝國完全不是同一個體量。


    對於帝國都非常難受的經濟危機,趙國遇到很可能會崩盤。


    全國上下一點都不敢小瞧經濟危機,想以更低的代價,解決經濟危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逐鹿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嘯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嘯木並收藏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