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與晁錯商議過後,天子劉啟便至長樂宮椒房殿而去,麵見母親竇太後…………
此時竇太後雙眼已然失明,正在侍女的攙扶在殿外散步,天子劉啟見此,立即上前攙扶住竇太後,天子還未開口,竇太後卻先開口道:“是陛下來了”。
天子劉啟笑道:“兒子未言,母親怎會得知”。
“老身眼雖不能見,但心卻能看到,陛下此來尋老身,是否有事?”。
一邊將母親攙進殿中,天子劉啟一邊說道:“母親,孩兒此來,卻是有事”。
說著,天子便示意一眾侍女宮婢盡皆退下,見殿中再無他人,才將賈誼的諫言告知竇太後。
竇太後一陣沉默後,道“看來陛下已下定決心要行此事,為何卻要告知我這瞎眼老太太”。
竇太後如此說,看來是對天子有些不滿。
天子劉啟當然是聽出太後之意,立即張母親賠禮道:“母親恕罪,兒子此舉也是為我漢室之天下安定,父皇在世之時,常常因匈奴邊患而為難,當年在甘泉宮中,父皇臨終囑托兒子,還是擔憂我大漢因匈奴之禍而不可安定。
孩兒繼位稱帝之後,才明了父皇為何對匈奴如此憤恨,且孩兒之身體,母親應知,自小便不甚好,近日又患病,每日夜間,便因胸悶難以為眠,隻得常年以湯藥養之”。
說道此處天子劉啟便甚是感慨,又道:“母親,孩兒今年才不過三十一歲,近日照鏡方知,兩鬢竟已有白發”。
竇太後聽到此言,立即駐足,雙手顫巍巍的伸出撫摸著劉啟的兩鬢,傷心道:“隻恨老身眼不能視,我兒不過三十餘怎如此蒼老!”。
竇太後雖然偏愛幼子,但天子劉啟也是其親子,聞天子如此說怎會不傷心,然天下怎會有不疼兒子的娘呢……
天子劉啟這才又說道:“母親,因此孩兒才決意納賈誼之諫,如此可保我大漢江山穩固,朕不欲將此等事盡皆托於後世,也可令後世之子孫得以安享天下”。
拉著兒子之手的竇太後開口道:“為娘怎會不想我兒能做這功於社稷之事,老身隻是怨陛下為何不將提前告知於我”。
竇太後鬆開天子劉啟之手,手持幾杖,重重的敲於地之後,道:“我兒為大漢天子,天子欲行之事,怎有不可為之理!陛下盡管放手去做,老身定當幫襯於陛下”。
聞此,天子大喜,向竇太後行一禮後,言道:“孩兒謝過母親”。
天子劉啟此舉,便一舉將朝中勢力龐大的竇氏宗族,一把拉到了自己的戰車之上。
當日,竇太後便在竇氏一族在朝中之重臣盡皆詔至長樂宮,命其全力協助天子行事,竇氏宗族之尊榮,皆是因為有這位太後,如今太後發話,他們怎敢不從…………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如此,滿朝眾臣皆是同意,丞相陶青不用說,一向是唯天子是從,九卿與其他重臣多為天子心腹與竇氏族人,原有意見之朝臣,見大勢所趨,也隻得出言讚同。
就此,天子劉啟立即下詔,命衛尉湯武為使者,持大漢天子之符節,帶領著一眾士卒,將眾多銅鐵兵刃,運送至烏孫部落。
臨出行前,賈誼留心觀看車上之兵刃,大驚失色,立即至宮中求見天子。
天子劉啟聞是太中大夫賈誼求見,便命王仡將其召入殿中。
“賈卿此來何事?”。
賈誼道:“陛下,臣之策中還有一條,陛下可從之?
“陛下,臣奏疏有一條陳,送於烏孫之武器定要是長安武庫中之秦製兵器,臣於馬車之上卻見有我漢軍之兵器,如若將其送於烏孫便要出大事矣!”。
天子劉啟道:
“朕已嚴命武庫令王如,怎還會有此事?”。
於是,立即命王仡傳詔湯武,暫不要起行,並將長安武庫令召至宮中。
“朕嚴命要秦製兵器,車駕之上怎會有我漢軍兵器!!”。
王如當然已嚇的半死道:“陛下……陛下,臣是見武庫中秦製兵器有些不足,才又增了些我漢軍武器”。
天子聞此大怒,道:“匹夫!險些壞朕大事”。
之後便命王仡將此人交於廷尉嚴辦。
秦末之時,秦軍匆忙撤離,遺留眾多武器盡皆為匈奴所的得,時至今日草原之上仍有用之,因此賈誼才會諫言,定要是秦製兵器,到時即便匈奴懷疑,也沒有證據證明,此為漢朝所為…………
賈誼又道:“臣覺烏孫之事,湯大人一人前去也許會有變故,臣欲親自前往,陛下以為如何?”。
劉啟見賈誼如此,說也有些憂慮,便寫下一封詔命交於賈誼,改任賈誼為特使,湯武為其副手…………
見到天子詔命,湯武隻得遵從,湯武與賈誼本在太子宮中便認識,兩人皆是教導劉榮,隻不過一人教文,而令一人則是習武。
固此,賈誼被明為副手,湯武也並未生氣,而是打趣道:“賈大夫,難道是不信任我可辦好此事?”。
賈誼笑答:“哈哈,怎會是不信任湯大人,隻是我親自前去,可使此事事半功倍,固此才請奏天子”。
如此,兩人帶領著一眾車馬,晝夜不停地疾行,終於行至烏孫之地,兩人原本以為,此地會有匈奴騎兵駐紮,但派出數股斥候連續探查,才發現此地竟無一匈奴之人。
如此兩人便開始尋找烏孫部落,烏孫部還以為這是漢朝商隊,眾多人前來觀看,湯武在一眾人中找到一個像是做官之人,領著‘翻譯’,上前道:“你可是烏孫官員,我乃是漢朝使者,有重要之事要見烏孫之王”。
待其聽完‘翻譯’之言後,有些不屑道:“漢朝人尋我烏孫之王有何事”。
湯武見如此,便從懷中拿出一定黃金,說道:“你若領我等去見烏孫之王,此便是你的”。
此人隻是一烏孫小小官員,怎會見過如此多的黃金,如今的烏孫之在匈奴的盤剝下,難以繼日,便是大官家中也無甚黃金…………
這人立即接過湯武手中之黃金後,立即說道:“尊貴的漢朝使者,小人這便帶您去見我烏孫之王”。
在此人領著七扭八轉後,終於來到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大帳之前,湯武與賈誼見到如此破敗的大帳,也是‘大開眼界’,不過再一看周圍之帳,破的在兩人看來已無法使用…………
這人進去帳中通報,不過片刻便出來,道:“漢朝使者,我烏孫之王命你等進去”。
待兩人進去,見到王帳中之陳設,還是比進來之前想象的要好的,隻見一個滿臉胡夏的大胖子躺在大帳之中,兩人便知,這便是烏孫國王。
賈誼躬身行一禮道:“拜見烏孫王,我乃是大漢皇帝派來之使節”。
“不知,漢朝皇帝派使者到我烏孫何事?”
賈誼回道:“我大漢皇帝,是要送些禮物於烏孫王”。
說完隻見數名士卒抬上兩口碩大的箱子,賈誼將其打開後笑道:“此乃是我大漢皇帝曾於烏孫王的禮物,其中有精美之銅器、漆器與絲綢”。
烏孫王以多少年未見過如此精美的器物,立即起身至箱子旁伸手撫摸,更是小心拿起一件精美之銅器在手中把玩,眼中更是流露出貪婪之色,笑道:“漢朝皇帝當真要講此送於本王”。
賈誼答道:“自然”。
“來
人,上酒,本王言款待漢朝使者”。
隻見幾名侍女呈上數盤羊肉與酒,令眾人食之。
烏孫王覺得不夠正是,便將烏孫丞相與幾位將軍尋來,一同用食。
期間湯武小聲問道:“賈大夫,怎還不將兵器交於他等”。
賈誼小聲回道:“此事不可急”,見湯武如此,賈誼感慨還好是自己來了,如若不然,此事之結果還不知要如何…………
賈誼開口問道:“在下有一事欲問烏孫王”。
烏孫王道:“漢使何事?”
“據我所知,烏孫部落乃是草原之上一強大部族,烏孫之強大與富庶人盡皆知,如今我到貴國來,所見之景,怎與傳言大有不同”。
賈誼此言一出,一眾烏孫大臣以及烏孫王哪裏還吃的下,一個個臉色漲紅,欲要解釋,卻又不知道說什麽…………
這時烏孫丞相先開口道:“可能漢使不知,十餘麵前,匈奴單於率軍打敗我烏孫部落,強迫我部族遷徙至此,整日為匈奴人牧羊”。
賈誼‘驚奇’道“原來如此,大王勿怪,我隻是不知還有此事”。
烏孫大相未再多言,而此時一旁坐著的一名烏孫將軍們則將酒杯重重的率在地上,道:“終有一日,我要讓匈奴人血債血償”。
見到如此,賈誼心中別提多高興,但卻是不能表現出來,則是道:“烏孫部族,難道未曾反抗匈奴人?”。
烏孫王還未開口,那一將軍先開口道:“匈奴人將我部族中所有武器盡皆收繳,且此地一無鐵,二無銅,我等怎生反抗”。
賈誼意味深長的問道: “若烏孫國有武器,是否敢於匈奴對決”。
那一將軍接道:“有何不敢,若有兵器,我定要率軍血洗匈奴,以其鮮血刷洗我烏孫之辱,若有兵器,公主…公主也不會…………”,說道此處此人立時是頓足捶胸。
烏孫王聽聞提到了他的女兒,也是傷痛萬分。
賈誼見時機成熟,立即又命人拿上一劍匣,將其打開取處一長劍,呈於烏孫王道:“大王,此也是我大漢皇帝贈於烏孫王之禮物”。
烏孫王拿過長劍拔出,隻見此劍寒氣逼人,卻又歎息道:“有一劍又如何?”。
“烏孫王莫急,與我出帳查看一番如何?”。
當眾人走出大帳,隻見一架一架並排之馬車上進皆是刀劍,強弓勁弩、箭鏃之物。
烏孫王有些疑惑,道:“大漢皇帝,此何意?”。
賈誼道:“我大漢皇帝聞烏孫因無兵器,飽受匈奴之苦,固命在下為烏孫送來此等兵器,這車駕之上之兵器,足夠烏孫王裝備八萬兵卒”。
烏孫王當然知道天下無白吃之食,問道:“大漢皇帝要我烏孫做甚?”。
賈誼笑道:“大王,我漢朝連年也遭到匈奴的劫掠,有言道吾敵之敵則為吾友,烏孫與我大漢盡皆飽受匈奴之苦,自然是要相互親近”。
不等烏孫王下令,那幾名烏孫將軍便領著軍卒一陣哄搶武器,一眾士卒拿著這些武器進皆是一陣愛撫,就像是一個個又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一般,不舍的鬆手。
賈誼見此,竟然突然開口,大聲喊道:“匈奴如此淩辱烏孫,我雖不為烏孫人,亦無法忍受如此恥辱。烏孫之勇士,拿起你們手中之刀劍,砍下那些匈奴惡賊之頭顱”。
賈誼之言,就像是扔入幹柴堆的火把,烏孫士卒盡皆是怒火中燒,大喊要報烏孫血仇。
烏孫王未想到賈誼竟然如此行事,但見群情激奮,盡皆要去斬殺匈奴,他若是此時出言阻止,隻怕這烏孫之王,便要倒台了。
此時竇太後雙眼已然失明,正在侍女的攙扶在殿外散步,天子劉啟見此,立即上前攙扶住竇太後,天子還未開口,竇太後卻先開口道:“是陛下來了”。
天子劉啟笑道:“兒子未言,母親怎會得知”。
“老身眼雖不能見,但心卻能看到,陛下此來尋老身,是否有事?”。
一邊將母親攙進殿中,天子劉啟一邊說道:“母親,孩兒此來,卻是有事”。
說著,天子便示意一眾侍女宮婢盡皆退下,見殿中再無他人,才將賈誼的諫言告知竇太後。
竇太後一陣沉默後,道“看來陛下已下定決心要行此事,為何卻要告知我這瞎眼老太太”。
竇太後如此說,看來是對天子有些不滿。
天子劉啟當然是聽出太後之意,立即張母親賠禮道:“母親恕罪,兒子此舉也是為我漢室之天下安定,父皇在世之時,常常因匈奴邊患而為難,當年在甘泉宮中,父皇臨終囑托兒子,還是擔憂我大漢因匈奴之禍而不可安定。
孩兒繼位稱帝之後,才明了父皇為何對匈奴如此憤恨,且孩兒之身體,母親應知,自小便不甚好,近日又患病,每日夜間,便因胸悶難以為眠,隻得常年以湯藥養之”。
說道此處天子劉啟便甚是感慨,又道:“母親,孩兒今年才不過三十一歲,近日照鏡方知,兩鬢竟已有白發”。
竇太後聽到此言,立即駐足,雙手顫巍巍的伸出撫摸著劉啟的兩鬢,傷心道:“隻恨老身眼不能視,我兒不過三十餘怎如此蒼老!”。
竇太後雖然偏愛幼子,但天子劉啟也是其親子,聞天子如此說怎會不傷心,然天下怎會有不疼兒子的娘呢……
天子劉啟這才又說道:“母親,因此孩兒才決意納賈誼之諫,如此可保我大漢江山穩固,朕不欲將此等事盡皆托於後世,也可令後世之子孫得以安享天下”。
拉著兒子之手的竇太後開口道:“為娘怎會不想我兒能做這功於社稷之事,老身隻是怨陛下為何不將提前告知於我”。
竇太後鬆開天子劉啟之手,手持幾杖,重重的敲於地之後,道:“我兒為大漢天子,天子欲行之事,怎有不可為之理!陛下盡管放手去做,老身定當幫襯於陛下”。
聞此,天子大喜,向竇太後行一禮後,言道:“孩兒謝過母親”。
天子劉啟此舉,便一舉將朝中勢力龐大的竇氏宗族,一把拉到了自己的戰車之上。
當日,竇太後便在竇氏一族在朝中之重臣盡皆詔至長樂宮,命其全力協助天子行事,竇氏宗族之尊榮,皆是因為有這位太後,如今太後發話,他們怎敢不從…………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如此,滿朝眾臣皆是同意,丞相陶青不用說,一向是唯天子是從,九卿與其他重臣多為天子心腹與竇氏族人,原有意見之朝臣,見大勢所趨,也隻得出言讚同。
就此,天子劉啟立即下詔,命衛尉湯武為使者,持大漢天子之符節,帶領著一眾士卒,將眾多銅鐵兵刃,運送至烏孫部落。
臨出行前,賈誼留心觀看車上之兵刃,大驚失色,立即至宮中求見天子。
天子劉啟聞是太中大夫賈誼求見,便命王仡將其召入殿中。
“賈卿此來何事?”。
賈誼道:“陛下,臣之策中還有一條,陛下可從之?
“陛下,臣奏疏有一條陳,送於烏孫之武器定要是長安武庫中之秦製兵器,臣於馬車之上卻見有我漢軍之兵器,如若將其送於烏孫便要出大事矣!”。
天子劉啟道:
“朕已嚴命武庫令王如,怎還會有此事?”。
於是,立即命王仡傳詔湯武,暫不要起行,並將長安武庫令召至宮中。
“朕嚴命要秦製兵器,車駕之上怎會有我漢軍兵器!!”。
王如當然已嚇的半死道:“陛下……陛下,臣是見武庫中秦製兵器有些不足,才又增了些我漢軍武器”。
天子聞此大怒,道:“匹夫!險些壞朕大事”。
之後便命王仡將此人交於廷尉嚴辦。
秦末之時,秦軍匆忙撤離,遺留眾多武器盡皆為匈奴所的得,時至今日草原之上仍有用之,因此賈誼才會諫言,定要是秦製兵器,到時即便匈奴懷疑,也沒有證據證明,此為漢朝所為…………
賈誼又道:“臣覺烏孫之事,湯大人一人前去也許會有變故,臣欲親自前往,陛下以為如何?”。
劉啟見賈誼如此,說也有些憂慮,便寫下一封詔命交於賈誼,改任賈誼為特使,湯武為其副手…………
見到天子詔命,湯武隻得遵從,湯武與賈誼本在太子宮中便認識,兩人皆是教導劉榮,隻不過一人教文,而令一人則是習武。
固此,賈誼被明為副手,湯武也並未生氣,而是打趣道:“賈大夫,難道是不信任我可辦好此事?”。
賈誼笑答:“哈哈,怎會是不信任湯大人,隻是我親自前去,可使此事事半功倍,固此才請奏天子”。
如此,兩人帶領著一眾車馬,晝夜不停地疾行,終於行至烏孫之地,兩人原本以為,此地會有匈奴騎兵駐紮,但派出數股斥候連續探查,才發現此地竟無一匈奴之人。
如此兩人便開始尋找烏孫部落,烏孫部還以為這是漢朝商隊,眾多人前來觀看,湯武在一眾人中找到一個像是做官之人,領著‘翻譯’,上前道:“你可是烏孫官員,我乃是漢朝使者,有重要之事要見烏孫之王”。
待其聽完‘翻譯’之言後,有些不屑道:“漢朝人尋我烏孫之王有何事”。
湯武見如此,便從懷中拿出一定黃金,說道:“你若領我等去見烏孫之王,此便是你的”。
此人隻是一烏孫小小官員,怎會見過如此多的黃金,如今的烏孫之在匈奴的盤剝下,難以繼日,便是大官家中也無甚黃金…………
這人立即接過湯武手中之黃金後,立即說道:“尊貴的漢朝使者,小人這便帶您去見我烏孫之王”。
在此人領著七扭八轉後,終於來到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大帳之前,湯武與賈誼見到如此破敗的大帳,也是‘大開眼界’,不過再一看周圍之帳,破的在兩人看來已無法使用…………
這人進去帳中通報,不過片刻便出來,道:“漢朝使者,我烏孫之王命你等進去”。
待兩人進去,見到王帳中之陳設,還是比進來之前想象的要好的,隻見一個滿臉胡夏的大胖子躺在大帳之中,兩人便知,這便是烏孫國王。
賈誼躬身行一禮道:“拜見烏孫王,我乃是大漢皇帝派來之使節”。
“不知,漢朝皇帝派使者到我烏孫何事?”
賈誼回道:“我大漢皇帝,是要送些禮物於烏孫王”。
說完隻見數名士卒抬上兩口碩大的箱子,賈誼將其打開後笑道:“此乃是我大漢皇帝曾於烏孫王的禮物,其中有精美之銅器、漆器與絲綢”。
烏孫王以多少年未見過如此精美的器物,立即起身至箱子旁伸手撫摸,更是小心拿起一件精美之銅器在手中把玩,眼中更是流露出貪婪之色,笑道:“漢朝皇帝當真要講此送於本王”。
賈誼答道:“自然”。
“來
人,上酒,本王言款待漢朝使者”。
隻見幾名侍女呈上數盤羊肉與酒,令眾人食之。
烏孫王覺得不夠正是,便將烏孫丞相與幾位將軍尋來,一同用食。
期間湯武小聲問道:“賈大夫,怎還不將兵器交於他等”。
賈誼小聲回道:“此事不可急”,見湯武如此,賈誼感慨還好是自己來了,如若不然,此事之結果還不知要如何…………
賈誼開口問道:“在下有一事欲問烏孫王”。
烏孫王道:“漢使何事?”
“據我所知,烏孫部落乃是草原之上一強大部族,烏孫之強大與富庶人盡皆知,如今我到貴國來,所見之景,怎與傳言大有不同”。
賈誼此言一出,一眾烏孫大臣以及烏孫王哪裏還吃的下,一個個臉色漲紅,欲要解釋,卻又不知道說什麽…………
這時烏孫丞相先開口道:“可能漢使不知,十餘麵前,匈奴單於率軍打敗我烏孫部落,強迫我部族遷徙至此,整日為匈奴人牧羊”。
賈誼‘驚奇’道“原來如此,大王勿怪,我隻是不知還有此事”。
烏孫大相未再多言,而此時一旁坐著的一名烏孫將軍們則將酒杯重重的率在地上,道:“終有一日,我要讓匈奴人血債血償”。
見到如此,賈誼心中別提多高興,但卻是不能表現出來,則是道:“烏孫部族,難道未曾反抗匈奴人?”。
烏孫王還未開口,那一將軍先開口道:“匈奴人將我部族中所有武器盡皆收繳,且此地一無鐵,二無銅,我等怎生反抗”。
賈誼意味深長的問道: “若烏孫國有武器,是否敢於匈奴對決”。
那一將軍接道:“有何不敢,若有兵器,我定要率軍血洗匈奴,以其鮮血刷洗我烏孫之辱,若有兵器,公主…公主也不會…………”,說道此處此人立時是頓足捶胸。
烏孫王聽聞提到了他的女兒,也是傷痛萬分。
賈誼見時機成熟,立即又命人拿上一劍匣,將其打開取處一長劍,呈於烏孫王道:“大王,此也是我大漢皇帝贈於烏孫王之禮物”。
烏孫王拿過長劍拔出,隻見此劍寒氣逼人,卻又歎息道:“有一劍又如何?”。
“烏孫王莫急,與我出帳查看一番如何?”。
當眾人走出大帳,隻見一架一架並排之馬車上進皆是刀劍,強弓勁弩、箭鏃之物。
烏孫王有些疑惑,道:“大漢皇帝,此何意?”。
賈誼道:“我大漢皇帝聞烏孫因無兵器,飽受匈奴之苦,固命在下為烏孫送來此等兵器,這車駕之上之兵器,足夠烏孫王裝備八萬兵卒”。
烏孫王當然知道天下無白吃之食,問道:“大漢皇帝要我烏孫做甚?”。
賈誼笑道:“大王,我漢朝連年也遭到匈奴的劫掠,有言道吾敵之敵則為吾友,烏孫與我大漢盡皆飽受匈奴之苦,自然是要相互親近”。
不等烏孫王下令,那幾名烏孫將軍便領著軍卒一陣哄搶武器,一眾士卒拿著這些武器進皆是一陣愛撫,就像是一個個又娶了一個漂亮的老婆一般,不舍的鬆手。
賈誼見此,竟然突然開口,大聲喊道:“匈奴如此淩辱烏孫,我雖不為烏孫人,亦無法忍受如此恥辱。烏孫之勇士,拿起你們手中之刀劍,砍下那些匈奴惡賊之頭顱”。
賈誼之言,就像是扔入幹柴堆的火把,烏孫士卒盡皆是怒火中燒,大喊要報烏孫血仇。
烏孫王未想到賈誼竟然如此行事,但見群情激奮,盡皆要去斬殺匈奴,他若是此時出言阻止,隻怕這烏孫之王,便要倒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