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亞夫製定進攻計策之時,便聽從了賈誼之諫言,以防劉濞與劉戊出逃,當即便命人傳令韓頹當,令其在其出逃必經之路上設下伏兵攔截…………


    卻不想不過兩日韓頹當便在此攔下了劉濞。


    見此情形,劉濞是一聲長嘯,“看來是天要亡寡人!天要亡寡人呐!”。


    這時隻見一身穿黑色甲胄之將軍,策馬走出,持劍直指劉濞,道:“劉濞老賊!速速下馬受縛”。


    隻見劉濞是大笑“你是何人?要寡人下馬受縛,寡人寧死不能從之!”。


    “我乃是天子親封之弓高侯韓頹當!奉太尉之命,已再此等候吳王多時了”。


    言畢又道:“吳王當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既已兵敗,這天下便再無你容身之處!還是速速下馬降之,或許天子念同宗之親,還可免爾一死”。


    聞此,劉濞是冷哼一聲,道:“要寡人向那劉啟小子投降跪地求饒!絕無可能!”。


    當即劉濞拔出腰間長劍,放於自己肩頸之上一抹脖子,便從戰馬之上摔落在地。


    眼前這一切,吳國太子劉駒還未反應過來,卻已見到父親拔劍自刎,身死墜馬。劉駒便如瘋了一般向天長嘯一聲,亦自刎之。


    護送劉濞出逃之士卒,皆是對劉濞忠心不二之人,此刻見大王身死當場,皆是拔劍自殺之。


    跨在馬背上的韓頹當,當即言道:“將這些士卒盡皆安葬,將劉濞與其子之屍收斂”。


    “諾!”,一旁之校尉行禮道。


    如此韓頹當便立即策馬而去直奔大營,麵見周亞夫。


    一入大帳,韓頹當便行禮道:“稟太尉,末將在五十裏外一河穀處已攔下劉濞,隻是那老賊與其子此時皆已自刎而死”。


    周亞夫嗬嗬一笑,“無妨,隻要那反賊未得逃遁便可,本太尉再此便是等弓高侯至此稟報消息,才可上書天子”。


    然就在此時,梁王劉武直衝入了大帳之中,一見到周亞夫便破口大罵,“周亞夫!吳楚叛軍猛攻我睢陽,寡人差人向你求援,你為何不援之!”。


    周亞夫此人亦是性情正直剛猛之人,見梁王衝入他帥帳之中興師問罪,便有些氣惱,正色道:“本太尉奉天子召命,節製漢家天下所有諸侯國與郡縣之兵,更有臨事決斷之權。本太尉做何難道要事事請命梁王不成?!”。


    自孝文皇帝過世,梁王劉武更是受母親竇太後之專寵,放眼漢家天下,除了天子,還無一人敢如此與他講話。


    本想今日到周亞夫之大營也出出他這梁王的威風,讓周亞夫自己乖乖的賠禮道歉,將平叛之首功讓出來,卻不想竟被周亞夫訓斥了一頓,這哪兒裏是劉武想的到的。


    氣的劉武的臉色一陣青一陣綠,怒斥周亞夫道:“寡人定要上奏天子!嚴懲你這惡賊!”。


    言畢,劉武便摔門而去…………


    帳種更是有人言道,“太尉,梁王如此隻怕…………”。


    周亞夫看看了一眼此人,便道:“此事任何人不準多言!”。


    如此不再


    多言,周亞夫便坐在書案之前,提筆便開始寫向天子劉啟所呈之奏疏…………


    之後,召來傳令兵道:“八百裏加急速送往長安!”。


    “諾”。


    ……………………………………………………………………


    此時長安之中的天子劉啟早已等的是望眼欲穿,更是對王仡言道,若是有事關平叛之事,無論是何事都要第一時間稟報。


    就在天子劉啟整日為戰事擔憂之際,一傳令兵,自長安西門而入,直奔皇宮。


    一入宮門,其便喊道:“山東大捷!山東大捷!”。


    聽到這消息,王仡是忙衝入麒麟殿中,對天子劉啟言道:“陛下!周太尉所命報捷之兵,已入皇宮,山東大捷,陛下!山東大捷”。


    原躺在床榻上沒什麽精神的天子聽到山東大捷,立即便坐了起來。


    待接過周亞夫之奏疏一閱,見到劉濞與劉戊皆兵敗自殺,叛軍數萬軍卒投降,其餘皆被殲滅,天子劉啟懸了數月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一人坐在床榻之上,哈哈大笑。


    心中暗道:“今後看誰還敢不遵朕之詔命!”。


    當即便又對王仡道:“速速去將朝臣召入宣室,朕稍後便到”。


    言畢,他自己則是往長信宮而去,一見到竇太後,便笑道:“母親,兒子有一好消息要告知母親”。


    坐在床榻上的竇太後,開口道:“陛下所為何事,如此高興”。


    天子劉啟湊到床榻之前,言道:“母親,兒子收到太尉周亞夫之奏報,他已平定吳楚之叛亂,那逆賊吳王劉濞與楚王劉遂皆已兵敗自殺!”。


    “好,周亞夫確實是一可用之才,不過兩月便平定叛亂。阿武身處梁國與叛軍交戰,陛下可有他的消息?”,竇太後急切問到。


    當初梁國數次告急,求援之奏報一封接著一封的送到皇宮中,天子劉啟皆是一句答複,不必理會他,梁國守得住。更是下了嚴令,宮中若是誰將此事透露出去令太後得知,便滅其族。


    如此整整兩個月,太後竇漪房都蒙在鼓裏,隻知道吳楚曾與梁國交戰,卻不知劉武被吳楚打的差點城破而亡…………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劉啟是嗬嗬一笑:“梁王在此次平叛之際可是立有大功,朕必重賞之!”。


    聽聞最喜愛的小兒子立了大功,竇太後自然是高興,“立功了好,立功了好,待陛下賞賜劉武之時,哀家亦要賞賜之”。


    天子劉啟與竇太後閑聊一陣之後,便起身告退,往宣室殿而去。


    此刻殿中之朝臣,皆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處議論。


    這些個朝臣幾乎個個都是老狐狸,在入宮之時便已開始打探,待入了宣室一番議論,便更是確定,定是周亞夫已平定叛亂!


    如此晁錯可算是放心了下來,雖然劉榮諫言天子劉啟拿出了劉濞與審平私通謀反之書信,令朝堂與整個天下輿論大變。


    奈何晁錯情商實在是太低,滿朝文武列候能得罪的都得罪光了,還是不停有人向天子劉啟進言,要殺晁錯,安天下諸侯。


    如今周亞夫可算是把吳楚叛亂給平定了,他便是安全了。


    自然最是氣憤的要屬與晁錯“老死不相往來”的袁盎,眼看天子劉啟便要頂不住壓力,下詔書懲處晁錯,卻不想經劉榮之諫,將自己當初交給劉榮的書信給拿了出來公告天下。


    如此竟然是自己做的事意外的救了晁錯一命,氣的袁盎歸家數日不願出門,到朝議之時更是以病為由告假。


    每每想起皆是因自己當初所做之事,保住了晁錯,氣的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


    在家中更是氣惱道:“老夫定是老糊塗了!怎會做出此等事來!”。


    然對於劉榮,袁盎是愈發看不透,不論自己如何拉攏,他都不願與其一同反對晁錯。總之給人一種似乎關係有些密切,但中間還有一道難以逾越之隔閡一般……


    袁盎更是私下苦笑道:“若是皇長子繼位,這朝中之臣想必日子絕不會太好過”。


    如今周亞夫平定了吳楚叛亂,便再無可攻擊晁錯之物,令袁盎甚是無奈,但此次平叛之首功者周亞夫,倒是與袁盎關係匪淺。


    當年袁盎對周亞夫之父周勃可是有過救命之恩,且周亞夫此人雖為人剛正,但確是個念舊之人。


    自袁盎到長安以來,周亞夫便數次設宴相邀袁盎至其家中。


    不想也知,平叛之後,在平叛中立有大功者,必為天子所寵信之。


    此次平叛,有四人有大功!一者便是周亞夫,二者自然是梁王劉武,三者便是平定膠西三國之老將軍欒布,然還有個據守滎陽,為平叛大軍籌措軍糧的衛將軍竇嬰。


    得大功之兩人皆是與袁盎關係匪淺之人,其二人必要在朝中身居要職,且竇嬰雖不如袁盎一般與晁錯不死不休,但也是極度厭煩晁錯之人。到時候再拉攏上周亞夫,一同來反對晁錯,必定是事半功倍。


    想到此處,袁盎是轉怒為喜,看了一眼站在前排,似乎在閉目養神的晁錯,暗道:“老匹夫,暫且讓你苟活之!老夫定與你不死不休!”。


    然在整個平叛過程中若隱若現的劉榮,自然也是到了宣室殿中,劉榮原正在寢宮讀書,王聲疾步行來言道,“殿下,王公派人前來傳詔,要您速去宣室”。


    劉榮未抬頭道:“傳詔之人可言所為何?”。


    “那人言道,似乎是太尉傳來捷報,已平定山東叛亂”。


    聞此,劉榮大喜之。


    放下手中竹簡,起身便道:“王聲,速速命人為本殿下更衣”。


    待劉榮到了宣室,這些個三五成群的朝臣,似乎還在議論著什麽,全然不知劉榮也進了大殿。


    也隻有立在原地不與他人言語的晁錯,向劉榮一拱手。


    看著這些個朝臣,劉榮自然知道他們所談為何……


    還不是此次平叛功成,便又要有幾個朝廷新貴出現,忙著談論去捧誰的臭腳可得好處……


    ………………………………………………………………


    Ps:求收藏呀!我的收藏太少了,希望有看書的道友給個收藏也是極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木難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木難支並收藏大漢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