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榮似乎有些驚奇,湯晟是忙言道: “殿下,臣已打聽清楚,整個汾陰縣境內便隻有這一處之後土廟為先秦所遺留之。據說還是當年宋國之國君所建之。
原本此處後土廟還有些香火,聽聞是前些年汾水暴漲,將此廟淹沒衝毀,便再無人到此祭拜之”。
聞此,劉榮一點頭,便下馬與眾人一同行至這後土廟之前。
接著劉榮劉榮便是圍著這已成了殘垣斷壁的後土廟一陣轉悠。
而在場之眾人皆是麵麵相覷,全然不知劉榮這是在做何。
然不等眾人開口詢問,劉榮卻道:“吾前些時日偶得一夢,夢見一白發老者要我定要在汾陰尋得一後土廟,我卻不知其為何?”。
劉榮此言一出,賈誼便覺得這話似乎在哪兒聽過,突然之間便回想起來,當年將自己從梁國召回長安時孝文皇帝之言。
當年若無劉榮那一句,“那吟唱大風歌之老者言道,賈誼可令漢家興盛”自己如今還不知道要在哪個犄角旮旯裏鬱鬱寡歡呢。
暗道:“難道這是高皇帝之托夢又來了??”。
此時卻見劉榮又道:“此地正處汾陰之河穀之中,也算的上一寶地,說不得地底之下有何重寶藏在此處。
“來人,速將這後土廟之周圍盡皆給我挖開!”。
聞此,隨行之軍卒皆是看著已經愣在當場的湯晟。
“看我作甚,還不快去挖!”,湯晟一反應過來,便怒斥道。
“諾!……諾!”,這些士卒才忙不迭的開始挖土。
然此皆是軍卒,並非農夫,出行之時怎會帶著能挖土之器具,一個個隻得拔出腰間之長劍開始在這後土廟之四周挖了起來。
湯晟更是湊到劉榮之近前,耷拉著臉問道:“殿下……殿下這是做何?”。
劉榮是嗬嗬一笑,道:“稍後湯將軍便知”。
看上去劉榮是異常之篤定,但心中以是亂成了一團,逼都裝出去了,若是挖不倒東西,一切可是都完了。
更是小聲嘀咕道:“司馬遷你可不要騙我啊!要是挖不到東西,回去我就治你爹司馬談的罪!”。
如此,一直到了傍晚,卻聽到後土廟之東側一小土坡上之士卒突然炸開了鍋。
聽到喧嘩之聲,劉榮便是一陣興奮,挖到了嘛!
然卻還要假裝鎮定的對湯晟道:“ 湯將軍速去看其為何如此喧嘩”。
“諾!”,言畢,湯晟朝劉榮一行禮便急急忙忙的跑了過去。
然不過須臾,湯晟便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殿下!那土坡之上的確挖出一物請殿下移步觀之”。
當劉榮走到近前,隻見數個士卒正圍在這土坑之前,往坑中一觀似乎像是一銅鼎一足,然其上身還皆在土中埋著。
因是冬季,不過多時天已便黑了下來,然此是天上之星辰皆已顯現了出來。
當即劉榮便命人立即點起營火,再令士卒點起火把繼續挖之。
更是對這是士卒言道: “爾等定要小心不要傷了這地下器物”。
如此過了一個多時辰,士卒們終於是挖到了底部,然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看了出來這是一方四足之銅鼎。
見到是一四足鼎,劉榮便是確定,這鼎定然是古人有意埋在此處的。
自鼎器作為祭祀之最高禮器出現之時,便有兩種形態,一為三足之圓鼎,令一種表示四足之方鼎。三足鼎被稱為陽鼎,而四足鼎被稱為陰鼎
古時人之世界觀,認為天圓地方,所以用圓來象征天,用方來象征地。固此,古時之人便用三足鼎用來祭祀上天,而四足鼎用來祭祀大地。
後土乃是華夏最早公認之地神,固此在此埋著一祭祀大地之用四足方鼎卻是符合常理。
近十餘名士卒, 抬了半天才從這坑中將這四足鼎抬了出來。
劉榮拿過一士卒手中之火把舉到了這鼎之前,見這大鼎之上更有山河紋理與鳥獸魚蟲之刻。
見如此,劉榮當即丟掉手中之火把,跪地言道:“聖人出,神器現身,此定是蒼天之父皇之仁德,高皇帝顯靈指引我找到此鼎!”。
皇長子劉榮經高皇帝之托夢而尋得此鼎之神器,傳了出去整個漢家之天下必定會傳的沸沸揚揚。
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天子雖也會有此想法,但若是有一個得先祖看中,更是有能力的兒子,天子怎會不警惕之。
古往今來之皇帝怕什麽,便是怕有皇帝難以掌控之物,更何況是皇子變得難以掌控。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固此,劉榮當即便拍起了老爹天子劉啟的馬屁,能挖出這寶鼎神器,皆是因老爹天子劉啟劉啟仁德,高皇帝才會托夢劉榮在此尋得寶鼎。
而此時賈誼、郅都與湯晟皆已驚的下巴都快要掉了下來。
看劉榮的眼神似乎都發生了變化。
心中皆是暗道:殿下定然是得高皇帝在天之靈看中!怪不得先帝會如此偏愛這長孫。
當聽到劉榮之言,這些人自然也是趕緊跪地言道:“天子仁德!天子萬年!”。
…………………………………………………………………………
翌日,天還未亮之時,這劉榮駐紮之地之營房便是燈火通明,整個大帳中之士卒便急著將這鼎裝一輛大車之上,因這鼎過大,平常之車駕難以裝的下。
後來隻得拆下了一車駕之圍欄,才將這大鼎裝在了車駕之上。
而一到了原在汾陰之駐地,劉榮便開始研究起了這寶鼎。
這寶鼎被挖出外部雖已被清理幹淨,但除了一些鳥獸山河之紋理,似乎是一個文字也沒有。
而自到了營房之地,劉榮便命人開始清理鼎中之物。
然這鼎中除了上層有一層厚厚的泥土,下方竟皆是些簡牘與龜殼。
這簡牘中雖是有文字,但其上皆是鍾鼎銘文,劉榮是一個字也認不出其是何意。
如此,劉榮更是將此簡牘交於賈誼觀之,原本劉榮還以為老師能認得,卻不想賈誼卻也言道:“殿下,此簡牘中定是古人祭祀時所用之祭文,才會用鍾鼎銘文記之。
然臣卻不認得其到底為何意”。
破解出了這簡牘中之言,便可之這鼎到底是九鼎之一還是其餘之先聖王者所鑄之。
聞賈誼一言,劉榮是一聲歎息,“也不知天下何人認得此到底為何意”。
聞此,賈誼是嗬嗬一笑道:“殿下,臣知有一人應認得此文何意,且殿下也識得此人”。
這可是牽扯到劉榮能不能為老爹更加看中。
固此,劉榮急切問道:哦?比任何人?”。
“便是前些時日先回長安而去的申培公,當年臣之師已故之文侯張蒼曾與臣說過,祖師荀子便識得古之相傳之鼎文,而將其傳於申培”。
如此,劉榮便後悔了當初為何急著將申培等人送回了長安…………
且此刻再將申公三人在找回來,似乎有些不妥,劉榮隻得言道:“待歸至長安,再令申公一觀此簡牘何意”。
當即,劉榮便決意,向老爹天子劉啟報喜!
然就在此時,隻聽帳外之侍從來報,“殿下,廷尉郅都在帳外求見!”。
聞此,劉榮才想起來,自己昨日急著要見湯晟,郅都好像有話未說完。
放下手中之筆,抬頭望了一眼這侍從,劉榮道:“傳其進來”。
因這寶鼎之事,郅都此時對劉榮的態度似乎都有了變化,見到劉榮一改其此前之毫無表情的臉,言道:“殿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報殿下!
”。
劉榮一章便道: “郅廷尉勿怪,昨日未聽廷尉之言”。
接著賈誼便將自己的發現原原本本的給劉榮講述了一遍。
當聽到了郅都之言,劉榮便將與此與前幾日那馬尚之言聯係在了一起。
如此劉榮在心中將整個河東之事梳理一遍之後,便知道了,河東之事到底如何。
河東大旱,申屠公欲與河東之豪強一同以倒賣根倉與濕倉之將而撈金。
為了不遭他人檢舉,定然是將自己的死對頭周陽由一係之官吏合作,更是將其盡皆拉下了水。
如今自己到了河東,且天子更是知道了河東旱災之事,為了應付朝廷查處此事,便將河東安邑之豪強盡皆鏟除,以其家中之存糧來填補官倉之虧空。
而這周陽由與申屠公兩人還是死性不改,這便又鬥了起來。
卻不想,正是因為這兩人之爭鬥,才會令其如此快暴露。
想到此處,劉榮也是暗道:“這如意算盤打的當真是好!”。
當日劉榮便提筆,寫起了給老爹天子劉啟之奏疏。然郅都身為天子親派之特使自然也是上了奏疏。
而劉榮的奏疏卻是一封是寫到事關河東官吏之事,而另一封自然是關於這汾陰後土廟發現寶鼎之事。
不過一日,這三封奏疏便送到了長安未央宮中,一一閱郅都之奏疏,氣的天子劉啟是咬牙切齒,“逆賊!當真是好賊子!”。
而看到劉榮奏疏中提到在汾陰一後土廟中發現了一寶鼎,卻是令天子劉啟激動不已,恨不得自己親自乘車駕到河東一觀這寶鼎。
原本此處後土廟還有些香火,聽聞是前些年汾水暴漲,將此廟淹沒衝毀,便再無人到此祭拜之”。
聞此,劉榮一點頭,便下馬與眾人一同行至這後土廟之前。
接著劉榮劉榮便是圍著這已成了殘垣斷壁的後土廟一陣轉悠。
而在場之眾人皆是麵麵相覷,全然不知劉榮這是在做何。
然不等眾人開口詢問,劉榮卻道:“吾前些時日偶得一夢,夢見一白發老者要我定要在汾陰尋得一後土廟,我卻不知其為何?”。
劉榮此言一出,賈誼便覺得這話似乎在哪兒聽過,突然之間便回想起來,當年將自己從梁國召回長安時孝文皇帝之言。
當年若無劉榮那一句,“那吟唱大風歌之老者言道,賈誼可令漢家興盛”自己如今還不知道要在哪個犄角旮旯裏鬱鬱寡歡呢。
暗道:“難道這是高皇帝之托夢又來了??”。
此時卻見劉榮又道:“此地正處汾陰之河穀之中,也算的上一寶地,說不得地底之下有何重寶藏在此處。
“來人,速將這後土廟之周圍盡皆給我挖開!”。
聞此,隨行之軍卒皆是看著已經愣在當場的湯晟。
“看我作甚,還不快去挖!”,湯晟一反應過來,便怒斥道。
“諾!……諾!”,這些士卒才忙不迭的開始挖土。
然此皆是軍卒,並非農夫,出行之時怎會帶著能挖土之器具,一個個隻得拔出腰間之長劍開始在這後土廟之四周挖了起來。
湯晟更是湊到劉榮之近前,耷拉著臉問道:“殿下……殿下這是做何?”。
劉榮是嗬嗬一笑,道:“稍後湯將軍便知”。
看上去劉榮是異常之篤定,但心中以是亂成了一團,逼都裝出去了,若是挖不倒東西,一切可是都完了。
更是小聲嘀咕道:“司馬遷你可不要騙我啊!要是挖不到東西,回去我就治你爹司馬談的罪!”。
如此,一直到了傍晚,卻聽到後土廟之東側一小土坡上之士卒突然炸開了鍋。
聽到喧嘩之聲,劉榮便是一陣興奮,挖到了嘛!
然卻還要假裝鎮定的對湯晟道:“ 湯將軍速去看其為何如此喧嘩”。
“諾!”,言畢,湯晟朝劉榮一行禮便急急忙忙的跑了過去。
然不過須臾,湯晟便氣喘籲籲的跑了回來,“殿下!那土坡之上的確挖出一物請殿下移步觀之”。
當劉榮走到近前,隻見數個士卒正圍在這土坑之前,往坑中一觀似乎像是一銅鼎一足,然其上身還皆在土中埋著。
因是冬季,不過多時天已便黑了下來,然此是天上之星辰皆已顯現了出來。
當即劉榮便命人立即點起營火,再令士卒點起火把繼續挖之。
更是對這是士卒言道: “爾等定要小心不要傷了這地下器物”。
如此過了一個多時辰,士卒們終於是挖到了底部,然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看了出來這是一方四足之銅鼎。
見到是一四足鼎,劉榮便是確定,這鼎定然是古人有意埋在此處的。
自鼎器作為祭祀之最高禮器出現之時,便有兩種形態,一為三足之圓鼎,令一種表示四足之方鼎。三足鼎被稱為陽鼎,而四足鼎被稱為陰鼎
古時人之世界觀,認為天圓地方,所以用圓來象征天,用方來象征地。固此,古時之人便用三足鼎用來祭祀上天,而四足鼎用來祭祀大地。
後土乃是華夏最早公認之地神,固此在此埋著一祭祀大地之用四足方鼎卻是符合常理。
近十餘名士卒, 抬了半天才從這坑中將這四足鼎抬了出來。
劉榮拿過一士卒手中之火把舉到了這鼎之前,見這大鼎之上更有山河紋理與鳥獸魚蟲之刻。
見如此,劉榮當即丟掉手中之火把,跪地言道:“聖人出,神器現身,此定是蒼天之父皇之仁德,高皇帝顯靈指引我找到此鼎!”。
皇長子劉榮經高皇帝之托夢而尋得此鼎之神器,傳了出去整個漢家之天下必定會傳的沸沸揚揚。
天下所有的父親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然天子雖也會有此想法,但若是有一個得先祖看中,更是有能力的兒子,天子怎會不警惕之。
古往今來之皇帝怕什麽,便是怕有皇帝難以掌控之物,更何況是皇子變得難以掌控。
<a id="wzsy" href="https://www.ranwena.net">ranwena.net</a>
固此,劉榮當即便拍起了老爹天子劉啟的馬屁,能挖出這寶鼎神器,皆是因老爹天子劉啟劉啟仁德,高皇帝才會托夢劉榮在此尋得寶鼎。
而此時賈誼、郅都與湯晟皆已驚的下巴都快要掉了下來。
看劉榮的眼神似乎都發生了變化。
心中皆是暗道:殿下定然是得高皇帝在天之靈看中!怪不得先帝會如此偏愛這長孫。
當聽到劉榮之言,這些人自然也是趕緊跪地言道:“天子仁德!天子萬年!”。
…………………………………………………………………………
翌日,天還未亮之時,這劉榮駐紮之地之營房便是燈火通明,整個大帳中之士卒便急著將這鼎裝一輛大車之上,因這鼎過大,平常之車駕難以裝的下。
後來隻得拆下了一車駕之圍欄,才將這大鼎裝在了車駕之上。
而一到了原在汾陰之駐地,劉榮便開始研究起了這寶鼎。
這寶鼎被挖出外部雖已被清理幹淨,但除了一些鳥獸山河之紋理,似乎是一個文字也沒有。
而自到了營房之地,劉榮便命人開始清理鼎中之物。
然這鼎中除了上層有一層厚厚的泥土,下方竟皆是些簡牘與龜殼。
這簡牘中雖是有文字,但其上皆是鍾鼎銘文,劉榮是一個字也認不出其是何意。
如此,劉榮更是將此簡牘交於賈誼觀之,原本劉榮還以為老師能認得,卻不想賈誼卻也言道:“殿下,此簡牘中定是古人祭祀時所用之祭文,才會用鍾鼎銘文記之。
然臣卻不認得其到底為何意”。
破解出了這簡牘中之言,便可之這鼎到底是九鼎之一還是其餘之先聖王者所鑄之。
聞賈誼一言,劉榮是一聲歎息,“也不知天下何人認得此到底為何意”。
聞此,賈誼是嗬嗬一笑道:“殿下,臣知有一人應認得此文何意,且殿下也識得此人”。
這可是牽扯到劉榮能不能為老爹更加看中。
固此,劉榮急切問道:哦?比任何人?”。
“便是前些時日先回長安而去的申培公,當年臣之師已故之文侯張蒼曾與臣說過,祖師荀子便識得古之相傳之鼎文,而將其傳於申培”。
如此,劉榮便後悔了當初為何急著將申培等人送回了長安…………
且此刻再將申公三人在找回來,似乎有些不妥,劉榮隻得言道:“待歸至長安,再令申公一觀此簡牘何意”。
當即,劉榮便決意,向老爹天子劉啟報喜!
然就在此時,隻聽帳外之侍從來報,“殿下,廷尉郅都在帳外求見!”。
聞此,劉榮才想起來,自己昨日急著要見湯晟,郅都好像有話未說完。
放下手中之筆,抬頭望了一眼這侍從,劉榮道:“傳其進來”。
因這寶鼎之事,郅都此時對劉榮的態度似乎都有了變化,見到劉榮一改其此前之毫無表情的臉,言道:“殿下,臣還有一事要稟報殿下!
”。
劉榮一章便道: “郅廷尉勿怪,昨日未聽廷尉之言”。
接著賈誼便將自己的發現原原本本的給劉榮講述了一遍。
當聽到了郅都之言,劉榮便將與此與前幾日那馬尚之言聯係在了一起。
如此劉榮在心中將整個河東之事梳理一遍之後,便知道了,河東之事到底如何。
河東大旱,申屠公欲與河東之豪強一同以倒賣根倉與濕倉之將而撈金。
為了不遭他人檢舉,定然是將自己的死對頭周陽由一係之官吏合作,更是將其盡皆拉下了水。
如今自己到了河東,且天子更是知道了河東旱災之事,為了應付朝廷查處此事,便將河東安邑之豪強盡皆鏟除,以其家中之存糧來填補官倉之虧空。
而這周陽由與申屠公兩人還是死性不改,這便又鬥了起來。
卻不想,正是因為這兩人之爭鬥,才會令其如此快暴露。
想到此處,劉榮也是暗道:“這如意算盤打的當真是好!”。
當日劉榮便提筆,寫起了給老爹天子劉啟之奏疏。然郅都身為天子親派之特使自然也是上了奏疏。
而劉榮的奏疏卻是一封是寫到事關河東官吏之事,而另一封自然是關於這汾陰後土廟發現寶鼎之事。
不過一日,這三封奏疏便送到了長安未央宮中,一一閱郅都之奏疏,氣的天子劉啟是咬牙切齒,“逆賊!當真是好賊子!”。
而看到劉榮奏疏中提到在汾陰一後土廟中發現了一寶鼎,卻是令天子劉啟激動不已,恨不得自己親自乘車駕到河東一觀這寶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