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此言,劉榮便是笑道:“還望王公通稟之”。


    “殿下稍後”,言畢,王仡便入殿而去之。


    聽聞是劉榮來了,天子劉啟心道:這小子這麽早來來做何?


    “宣其進來!”。


    “諾!”。


    不過須臾,劉榮便入殿而來之。


    “兒臣拜見父皇”,劉榮當即一行禮道。


    “免禮”。


    “謝父皇!”。


    然劉榮還未說話,天子劉啟伸手拿起一卷竹簡言道:“看看此卷簡牘”。


    接過一旁之侍從遞過來的簡牘,劉榮便言道:“諾”。


    然劉榮打開一觀,其竟然是淮南王劉安參奏其丞相張釋之僭越奪權之奏疏。


    都說劉安是個膽小之人,然此時劉榮卻是覺得劉安的膽子,比起其父淮南厲王劉長來也是不逞多讓之。


    簡直就是膽大包天。


    去歲之時,吳楚叛亂,劉安若不是被張釋之設計奪了兵權,此時早已是身死國滅之,然其當初之作為,以及想要做的事,天子劉啟與滿朝之臣皆是知之。


    此時此刻,叛亂已平,天下之諸侯王再無造反成功之可能,劉安應該做的應該是老老實實的夾起尾巴來做人,安安分分的在其淮南國中做他的淮南王,竟然還上竄下跳的要出來上奏要天子治張釋之的罪。


    當然張釋之的此種做法,令天子劉啟不喜之,但若要治其之罪,也應是天子自己來做之,哪裏有你劉安說話的份!


    然此時天子劉啟問道:“你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之?”。


    這時劉榮才反應過來,看了一眼麵露不喜之色的老爹。


    然劉榮卻是未回老爹之問,而是淡然說了一句道:“兒臣近日到長樂宮之時,常聽一黃老之士為祖母講一書,聽聞乃是淮南王命人送入宮種之書,且兒臣還聽聞,太後似乎甚喜之”。


    聞此,天子劉啟心中怎會不氣之,劉安竟然把主意都打在竇老太太的頭上來了。


    此時天子劉啟之心中怎會不對劉安之舉氣憤之,該死!該殺之!當真是奸賊!


    儼然,在劉榮這一番話之後,天子劉啟此時已將劉安給判了死刑了!


    一陣輕咳之後,天子劉啟卻是又言道:“此事此後再言之,你以為此時淮南王參奏張釋之之事當如何決斷之?”。


    劉榮自然是明了老爹的性子的,按理來說,隻要是得罪過自己的人,天子劉啟定會在心中便會將其打上標簽,此生都不會再用之。


    特別是向張釋之這般臣子,那可是將天子劉啟徹徹底底的給得罪了,若不是看在其是文帝之心腹,且還是天下聞名之名臣,早已尋個明目將其治罪之。


    此時按照老爹的做法,定是會將張釋之給一擼到底。


    曆史之上,便是因此事張釋之而被罷職,其子張摯與其父一般,皆是不善逢迎權貴之人,在張釋之死後便被亦被罷職且是終其一生而再為入仕…………


    又言道,國有諍臣不亡其國,家有諍子嗣不絕其嗣,而劉榮心中對張釋之這般直言敢諫,卻是甚為敬佩之。


    固此當即便跪地行禮道:“回父皇,張釋之之僭越之罪,卻是有之,然其卻是一心為公,還望父皇開恩,且張釋之此時已是年過七十之老者,常年居於淮南之地,此有損父皇之聖德”。


    原本還想著劉榮會順著自己的意思諫言請治張釋之之罪,卻不想倒是為其求起了情。


    天子劉啟好一番思慮過後,才言道:“既然如此朕便赦其之罪,隻是其不可再在淮南國為相之,讓其歸長安而來吧”。


    “謝父皇!”。


    ……………………………………………………………………


    此事說完了,天子劉啟便是問道:“聽王仡言道,你是有要事要求見朕,何事說吧”。


    “諾!”。


    “稟父皇,父皇命兒臣署理長安廷尉署,然此時廷尉署中有近十餘個百石之吏開缺,固此,兒臣便想要請父皇準許兒臣可親自選任官吏”。


    百石之官,怎會令天子劉啟放在眼中,且漢家之皇子,甚至太子,皆是放養之。


    便是要其自己去折騰,如此才能明了到底如何才能做好漢家之皇子、太子。


    固此,天子劉啟當即便應了下來:“僅十餘個百石之吏,你自己選任便可行之”。


    然劉榮當然知道老爹定會如此說,當即便是從懷中取出了那卷帛書呈在手中,行禮言道:“稟報父皇,此次選任官吏,兒臣並非是要已以往之策行之,而是要公開招募官吏,還望父皇準許之”。


    原本天子劉啟便準備打發劉榮走,接著還要批閱奏折,而當聽劉榮言道此次選任官吏竟是要公開招募官吏,當即便放下手中剛剛又拿起來之簡牘。


    接過侍從轉呈過來之帛書,天子劉啟便是細細觀之。


    過了好一陣之後,天子劉啟才言道:“此是你所思之策”。


    劉榮之此條諫言,完完全全是為天子劉啟又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漢家自高皇帝劉邦起,為朝廷選拔人才,便是一甚令天子犯難之事。


    招攬不到合適的人才,的確是一重中之重之事。


    這五十餘年間,朝廷重用之臣子,都還是當年隨高皇帝之列候,或其子嗣。


    漢家之曆任丞相,自蕭何而至周亞夫皆是如此,無一人是從底層爬上來的。


    即便是能從底層爬出來,那也是落困難重重,張釋之當年能有機會得文帝之重用,還是因為其家中乃是富貴之家,其兄張仲花錢給他捐了個騎郎之官。


    即便如此還是十年都是默默無聞,後來張釋之自己都是認命了,想要辭職歸家,還是當時身為中郎將的袁盎向文帝進言,張釋之乃是大才之人。


    才令其改任謁者,能夠有機會靠近天子。


    一次談論下來,才被文帝看中做了謁者仆射。


    而此時劉榮之諫,以考試來選拔官吏,似乎完全便可解決這一問題。


    不過天子劉啟還是迅速冷靜了下來,完全以考試來選拔官吏,實際實行起來到底如何,還未可知。


    而劉榮當即便言道: “回父皇,此卻為兒臣所思之,隻是這科舉實行之策,乃是與老師相商所定之”。


    聞言,天子劉啟便是一點頭,的確,這帛書之內容中,卻是有些賈誼之文風。


    考慮良久之後,天子劉啟又言道:“此策或可行之,你與朕說說此次具體如何行之”。


    <a id="wzsy" href="https://www.wucuoxs.com">wucuoxs.com</a>


    如此,劉榮便言道:“回父皇,此次科舉,兒臣的想法是要先設一道門檻,為朝廷之官吏,定然是要能識文斷字,首先便是要能夠默背下千字之古之先賢之文章,且能明其何意”。


    言畢又道:“其二,便是要考報考科舉之人,對漢律之了解。此次選任之官吏乃是廷尉署中之官吏,兒臣以為,所選之人即便不求甚明漢律九章,亦要大致知之,且要以具體之刑案還


    如何判決問之”。


    “最終通過考試之人,皆要寫下一篇策論,而兒臣會親自見其審核之”。


    “如此下來,最終考過科舉之人,還要有最後一道審核,我漢家向來是以孝而治天下,固此還要核查此人是否德行有虧,若其德行不夠之,亦不行矣”。


    劉榮可是考慮了好久,再與賈誼商量之後,才最終定下來了此次科舉之章程。


    此次雖隻是遠十人來任廷尉之屬官,且皆是不過百石之官。


    但劉榮可是將其看做了重中之重之事,這可是要選出來直接到自己的大本營,廷尉署,且還是智囊團中的人,怎能輕易便任命之。


    要說能默背千字之先賢之文章,並解釋之這倒是不難,但漢律九章之法身為繁瑣之,平常之人,即便是知道考漢律,其也難以一時半刻熟記漢律之定。


    通過了兩次考試,卻還有劉榮親自之麵見審核,即便有什麽濫竽充數之輩,也會被劉榮毫不留情的踹出去。


    …………………………………………………………………………


    聞劉榮之言,天子劉啟也覺得劉榮所說的還是比較完備的,或可行之。


    “既然如此,朕便準許之,既然是要考漢律,朕便命禦史大夫協助於你”。


    然天子劉啟還是擔憂劉榮太過於稚嫩,怕出了什麽差池,令晁錯從旁協助定有益無害的。


    見老爹是應下來了,且讓個法家之名士助之,或許還可事半功倍。


    “兒臣謝過父皇”。


    接著,劉榮一行禮便離去之。


    隨後劉榮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將這科舉之事給傳出去,且還要穿的整個長安城中人盡皆知。


    要行科舉當然是要參與的人越多,才有更大可能選出人才來。


    然這種新穎之事一從宮中傳出去,整個長安便是炸開了鍋,不管是不是士人,皆是在談論此事,皇長子要行科舉選任官吏。


    雖然選任之官吏皆是些百石之末流小官,但這可是與皇長子劉榮迅速拉上關係的方法。


    誰人不知,皇長子劉榮得陛下之盛寵,天子其餘隻要是年過九歲之子,皆已被封王而到漢家各地就任諸侯王。


    而隻剩下了皇長子一人在長安,用腳後跟也能想出來,漢家隻有太子才可在一直在長安常駐之。


    且劉榮平日對於朝臣們的種種是好,皆是不予理睬之,這些個朝臣自然是將此次考科舉看成了一個機會,一個絕好的契機。


    而那些個底層之士人,聽道有人宣讀之,此次科舉不論出身,皆可考之,便更是高興的喜不自勝之。


    而原本隻是聽到傳聞,全然不信之人,此時亦是相信了。


    在這一群興奮的人群之中,有一人卻是異常冷靜之,在心中暗道:“這便是我富貴之機也”。


    接著便是迅速從擁擠的人群中擠出來,歸自己之住處而去之。


    最終上至列候公卿,下至底層之人,皆會歸家,令自己還在讀書之子嗣家人苦讀漢律。


    在長安城西一富貴之家中,隻見一少年正在抱著一竹簡苦讀之,而一旁有一中年之人,捫髯言道:“吾家之富貴,皆寄托在我兒身上了”。


    然更有甚者,還給自己遠在他鄉求學之親朋去信,令其速速到長安來,參加漢家有史以來第一次科舉。


    而劉榮早在將科舉之事公布出去之後,便是準備好了應對那些個列候公卿來求情之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木難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木難支並收藏大漢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