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內書生們為了將來的前程奮筆疾書,日月不知之時,外頭已又是一年中秋佳節。考場內的八股文章寫得再錦繡繁華,亦同老百姓無甚關係,日腳照樣不緊不慢,細溪流水般潺潺而過。
這日曹氏一翻黃曆,知是中秋到了,吃過早飯叫住了亦珍,“今日便叫招娣與湯伯去支茶攤,珍兒在家中陪娘親一起做月餅罷。”
亦珍露出笑容,“是!女兒先去廚房準備,娘親和湯媽媽慢慢過來,不必著急。”
從小到大,她最愛做的事,一是年節時和母親湯媽媽圍在一處包餃子,二便是中秋時跟著母親一道做月餅。蓋因氣氛熱鬧,材料豐富,母親與湯媽媽也樂意縱著她跟著一起邊做邊玩。
見女兒一副歡快的表情,曹氏也淺笑起來。等女兒從她屋來出去,到後頭廚房做準備時,她收了笑顏,對湯媽媽道:“珍兒小時候,頂愛跟在我身後,尤其包餃子做月餅,總是她最開心快活的辰光。”
湯媽媽接口,“可不是,做月餅的時候,果仁兒果脯堆了一桌,小姐一邊幫忙團月餅餡兒,一邊偷偷望嘴裏扔喜歡吃的果仁兒,又怕叫您發覺了責罰,便鼓著腮幫子,仿佛鬆鼠似的。”
回想起女兒不及她腰腹那麽高,小小的那麽一團,紮著兩個圓鬏,大眼生生,偷偷塞幾顆鬆子到嘴裏的樣子,一時心中柔軟,又滿是悵然,“也不知能留在身邊多少時日……”
兩人慢步到後頭院子,進了廚房,果見亦珍已憑印象,準備了不少做月餅的材料,各色果仁果脯,紅棗蓮子,南瓜赤豆,林林總總,不下十來個碟子,攤了一桌。
“娘親,湯媽媽,快看我準備得可都齊全了?”亦珍略略興奮地問。這全是她憑借往年跟在母親身後邊做邊玩時的記憶準備下的。
曹氏走過去細細看了,指點女兒,“還需取了落花生磨的油來,黃糖需得隔水,蒸化成糖水方可。”又問湯媽媽,“家裏可還有現成的梘水?舀一碗出來用。”
湯媽媽攙著曹氏在一旁墊了毛氈坐墊的椅子上坐下來,曹氏擺擺手,叫湯媽媽去給女兒亦珍打下手。“我一個人坐著無妨,你去給亦珍幫個手,免得她手忙腳亂。”
想當年,祖母手把手教她學做月餅,一應材料皆由下人準備得了,她隻消學著將餡兒料包在醒好了的月餅皮兒裏,然後壓進月餅模子,倒扣出來即可。便是如此,如何將餡兒料包得均勻,不致從餅皮當中漏出來,壓得是否緊實,不致鬆散,亦令她好一陣手忙腳亂的。
亦珍卻無此煩惱。她依言先將一碗黃糖上鍋隔水蒸起來,又去自家裝用小石磨磨的落花生油的油甏裏舀出一碗花生油來。外頭走街竄巷的賣油郎賣的上佳的油,多數都是以胡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榨的,但都不及她們自家拿石磨磨出來的落花生油這般醇且香。
等她舀了花生油出來,湯媽媽亦取了梘水來,清清澄澄的一碗,放在案上。亦珍過去,湊近了嗅一嗅,並無什麽味道,“這是什麽?”
她做點心至今,從未用到過。小時候母親做月餅,應是也用過的,隻是大抵看起來與水別無二致,她不曾放在心上罷。
曹氏細細講與亦珍,“這是做月餅必用的梘水。乃是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後,取上清液而得的。加入餅皮之後,其味甜而不酸,其色亮而不油,其型鬆而不散。”
亦珍讚歎:“好神奇!”
曹氏輕笑,“說起做月餅來,加多少梘水最是講究。梘水少了,便容易鬆散變形;若多了,顏色又易深重,口感苦澀,極難把握。”
亦珍滿心敬畏,“想不到小小一塊月餅,倒有這許多講究。”
亦珍又照著母親教的步驟,先將赤豆紅棗蓮子等分別洗淨了,赤豆紅棗各在鑊子裏用水煮開,紅棗一一剝去外頭薄薄的棗子皮,去了內裏的棗核,再放進鑊子裏繼續煮,直到鑊子裏的水收幹,這才往裏慢慢兌了蒸得的黃糖水與落花生油,一次隻加一點點,充分攪拌均勻了,再加一點。如是反複多次,鑊子裏的黃糖水與落花生油被悉數吸收,再看不出一點點赤豆與紅棗原來的樣子,這才取出來。等蓮子與南瓜隔水蒸酥爛了,擱在小石臼裏拿小杵頭細細地碾南瓜泥與蓮蓉,分別盛在白瓷碗中備用。
隻這點子準備功夫,已經一個時辰用去。
亦珍抹一抹額上的細汗,這時才深覺母親的不易。不過是吃兩塊月餅罷了,她小時也跟在一旁越幫越忙地搗蛋,其實母親與湯媽媽,事前不知做了多少準備功夫,大到和麵拌餡兒,小到調味搗泥,竟是一步也不能出差錯的。否則一個小小差池,這月餅的味道便要差之千裏了。
曹氏見女兒微微抿緊了嘴唇,全神貫注的模樣,既欣慰,又心疼。
“珍兒,來娘這裏,坐下歇一歇,喝口水再接著做。”她招手叫女兒坐到身邊。湯媽媽倒了杯枸杞紅棗茶給亦珍。
亦珍捧了粗陶的杯子,啜一口溫熱的枸杞紅棗茶,然後對曹氏道:“娘親,這些年,您辛苦了。以後換女兒來照顧娘親,孝敬娘親。”
要一手將她撫養長大,教她讀書識字做人道理,又操持家務,支撐著一個茶攤,從未說過一聲苦,喊過一句累。就這樣咬牙堅持了十年。亦珍於這一刻,深深體會到母親的不易。
隻這一句話,曹氏的眼淚就湧了上來。她強忍著淚意,摸了摸女兒的頭頂,“有珍姐兒這一句話,娘再苦再累,也值得。”
亦珍伸手抹去母親眼角的淚光,自己也掛了笑,“娘親你看看女兒做得可都還對?若是無有不妥之處,女兒便要開始和麵了。”
曹氏起身,看了一眼擺著各色材料的案板,點點頭,“我兒聰穎,一點就通,做得極好。”
“那還不是因為娘親教得好麽?”亦珍不吝在母親跟前拍母親馬屁,教母親歡喜。給母親調理身體的大夫也說了,母親乃是操勞過甚,如今需得安心靜養,令母親心情愉悅,方可延年益壽。
曹氏捅一捅女兒額角,“下一步是最要緊、最關鍵的,若這一步做對了,其他的也難不住我兒。”
曹氏站在案板旁邊,手把手,將當年祖母教予她的,又傳授給自己的女兒。
“……將一份落花生油,三分黃糖水,兩大勺梘水倒在大陶碗裏,慢慢攪拌均勻了,隨後才加入麵粉,拌勻了和成麵團……手要往一個方向用力……力道要一致,不可忽大忽小……等揉上勁兒了,擱在陶碗中,覆上微潮的細葛布,在陰頭裏置上一個時辰……”
曹氏講得極細致,小到用多大的碗,什麽樣的勺,都講得明明白白。“初時不易掌握各種材料的用量,便可以用這種笨法子。等以後你掌握純屬了,自可以隨心所欲,不必拘泥於器具。”
趁著麵團在廚房中鬆醒的功夫,母女二人回屋去用過午餐,曹氏遵從大夫囑咐,在院子裏慢慢走了小一刻的時間,這才進去午睡。
亦珍卻趕緊回得自己屋裏,取出上次寶哥兒給她的上好宣紙裁的小冊子,拿出黛石來,將母親講的,盡量細致地記錄下來。然後仔細讀了一遍,見無謬誤之處,這才合上冊子,與上次母親給她的手寫食譜疊放在一處。
到得下午湯伯收了茶攤,招娣回到二門裏,先吃了一碗湯媽媽留給她的菜湯肉絲爛糊麵,歇了會兒,便自發進了廚房,與湯媽媽一道削芋頭。隻不過一會兒工夫,招娣的手便癢得難受,渾身都不得勁。
一旁的湯媽媽趕緊放下自己手上的芋頭,扯了招娣到爐灶跟前,彎下腰挪開灶膛上的小門,將招娣的手微微伸進炭火燜著的灶膛內。招娣的手教灶膛裏的炭火稍微這麽一燎,即刻取出來,頓時便不癢了。不要說招娣,連亦珍看著都大感新奇。
湯媽媽瞥見兩個姑娘的表情,不由得笑起來,“有時看起來極為難的事,真要解決,也不是沒有法子。”
亦珍大力點頭,適才招娣臉上的表情,簡直恨不能將手剁了般,她在一旁看了都覺得渾身奇癢難耐。
“手放在灶膛裏,可覺得燙?”
招娣搖頭,望著自己的手,猶自覺得神奇,“還沒覺得燙,隻覺得手上一熱,心裏想著可千萬別燎著了手,湯媽媽已經把我的手從灶膛裏抽出來了。等心裏頭的緊張勁兒一過,就發現手一點也不癢了。”
兩個女孩子對視一眼,覺得大是有趣。
“往後若是去山藥皮手癢著了,也可以如此用火稍微烤一下,立見其效。”湯媽媽悠悠地在一邊道。
到了晚上,圓月當空,廚房裏端了嫩扁尖老鴨湯,糖燒芋艿,鹽水烤毛豆,湯媽媽另溫了一壺桂花酒,端了一份給外院的湯伯。垂花門內則在院子當中擺了一大桌,並一張條幾,湯媽媽陪了曹氏與亦珍母女,平日在院子裏做灑掃的粗使丫頭與招娣一道,坐在大桌旁的小杌子上。
曹氏以茶代酒祭月,朝供在條幾上,繪著太陰星君與搗藥月兔的月光紙拜了三拜。待祭畢了月光馬兒,這才招呼眾人,不必拘束,大家一道用飯。
主仆五人樂嗬嗬用過飯菜,最後端上亦珍做的月餅來。
亦珍一共做了豆沙、棗泥、南瓜果仁、蓮蓉果脯四色月餅,盤子中間一隻最大的,一旁圍著八隻小的,取八星拱月的寓意。湯媽媽取了小銀刀來,將月餅切成小塊,主仆分食了。
“小姐做的月餅真好吃!”招娣咬了一小口,隻覺得滿嘴甜香。
坐在招娣身旁的粗使丫頭點點頭。這粗使丫頭是個結巴,父不疼母不愛的,旁的人家嫌她講話都講不利索,也不肯要她。所幸曹氏就是想要個不嚼舌頭的粗使丫鬟,家中人員又簡單,也不用她成天與人打交道費口舌,竟過得十分自在。
亦珍靦腆一笑,靠在母親曹氏肩上,“娘親,您覺得呢?”
曹氏連連點頭,“好吃!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湯媽媽在一旁掩了嘴直笑,“隻要是小姐做的,夫人怎麽都覺得好!”
天上明月如銀盤,撒向人間萬縷清輝,風中桂香隱隱,正是風景宜人的時候,隔壁楊老爺家卻驀然傳出吵鬧聲,不一會兒便人聲鼎沸,吵得愈來愈激烈。
曹氏聞聲,便叫大家都散了,各自回屋裏去,沒的叫楊家那些個汙言穢語髒了幾個還未出閣的丫頭的耳朵。
湯媽媽手腳幹淨利落地將院中的席麵兒撤了,地上掃幹淨了,隨後進屋伺候曹氏洗漱。
“唉……”曹氏幽幽歎息一聲,“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家,怎的就家無寧日了呢?”
“夫人您有所不知——”曹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是對外頭的事不如每日出門買菜的湯媽媽來得清楚,“隔壁楊夫人前幾日回來了。”
回來了?曹氏揚睫,望向湯媽媽。
塗氏因楊老爺弄大了家裏掃地丫頭的肚子,一時氣憤不過,與楊老爺鬧翻,帶著寶貝兒子寶哥兒回周浦鎮娘家去了。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無人不知。怎麽塗氏竟靜悄悄地回來了?
湯媽媽見曹氏滿眼不解,便小聲將自己這幾日出門買菜聽來的,細細講給她挺。
原來塗氏在娘家很待了些日子,卻不見楊老爺來接,心灰意冷是難免的。隻是畢竟沒有帶著兒子在娘家待一輩子的道理,娘家哥哥嫂子也勸她,何苦與夫君鬧脾氣,倒將她和楊老爺胼手胝足拚下來的家業拱手送予他人?眼看寶哥兒要參加鄉試,正好趁此機會,名正言順地回家去。
楊夫人想想也覺得意難平,便在鄉試之前,由娘家哥哥嫂子送回了楊家。
楊老爺聽了那大肚子丫頭的勸,也軟和了態度,早前的事就算揭過去了。
塗氏回得家中,重掌內宅,仿佛是吃了靈丹,開了心竅似的,也不與那兩個在後院爭風吃醋的妾室為難,甚至還擺了一桌酒,正經抬了掃地丫頭做楊老爺的第三房姨娘。又說如今三姨娘肚子裏懷著老爺的血脈,可不能怠慢了,便將姨娘住的院子裏,最好的一間正房挪出來給三姨娘。又勸楊老爺,如今三姨娘有孕在身,老爺總宿在三姨娘屋裏,怕是不太方便,便給老爺在書房裏鋪了軟榻,給一個清秀的丫鬟開了臉放在書房裏伺候。
楊老爺一見發妻此番歸來,不但心平氣和,還通情達理了,樂得渾身骨頭都輕了。隻當從此能如花美眷左擁右抱,兒女承歡膝下。
豈料楊老爺高興得太早了。楊夫人是對他失望透頂,隻想守住了家業往後留給寶哥兒,自是不管他寵誰愛誰。可內宅的妾侍,榮寵係於男人一身。大姨娘二姨娘見掃地丫頭抬了姨娘,因著肚子裏還有一個,倍受老爺寵愛,夫人又給老爺新收了通房,她們兩個眼看就成了明日黃花,如何甘心?
自是使出渾身解數,想分三姨娘的寵,重獲老爺的歡心。這楊家就熱鬧開了。
塗氏隻管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樣來,坐山觀虎鬥。
曹氏聽罷,深深歎息。
湯媽媽知道曹氏的心結,卻知此事,無論說什麽也開解不了,遂換了話題:“也不知道官媒給小姐說的,會是什麽人家?”
“什麽樣的人家,說來說去,至要緊還是他們將來和睦,相互扶持。倘若性子綿軟,事事都聽憑長輩,不懂與妻子同心同德,這樣的人家再好也是枉然。”曹氏嘴角淡淡,神情冷然。
湯媽媽在心裏說:可不是麽!
作者有話要說:一團亂麻了好久,下一章該炮灰謝公子出來遛一遛了~
這日曹氏一翻黃曆,知是中秋到了,吃過早飯叫住了亦珍,“今日便叫招娣與湯伯去支茶攤,珍兒在家中陪娘親一起做月餅罷。”
亦珍露出笑容,“是!女兒先去廚房準備,娘親和湯媽媽慢慢過來,不必著急。”
從小到大,她最愛做的事,一是年節時和母親湯媽媽圍在一處包餃子,二便是中秋時跟著母親一道做月餅。蓋因氣氛熱鬧,材料豐富,母親與湯媽媽也樂意縱著她跟著一起邊做邊玩。
見女兒一副歡快的表情,曹氏也淺笑起來。等女兒從她屋來出去,到後頭廚房做準備時,她收了笑顏,對湯媽媽道:“珍兒小時候,頂愛跟在我身後,尤其包餃子做月餅,總是她最開心快活的辰光。”
湯媽媽接口,“可不是,做月餅的時候,果仁兒果脯堆了一桌,小姐一邊幫忙團月餅餡兒,一邊偷偷望嘴裏扔喜歡吃的果仁兒,又怕叫您發覺了責罰,便鼓著腮幫子,仿佛鬆鼠似的。”
回想起女兒不及她腰腹那麽高,小小的那麽一團,紮著兩個圓鬏,大眼生生,偷偷塞幾顆鬆子到嘴裏的樣子,一時心中柔軟,又滿是悵然,“也不知能留在身邊多少時日……”
兩人慢步到後頭院子,進了廚房,果見亦珍已憑印象,準備了不少做月餅的材料,各色果仁果脯,紅棗蓮子,南瓜赤豆,林林總總,不下十來個碟子,攤了一桌。
“娘親,湯媽媽,快看我準備得可都齊全了?”亦珍略略興奮地問。這全是她憑借往年跟在母親身後邊做邊玩時的記憶準備下的。
曹氏走過去細細看了,指點女兒,“還需取了落花生磨的油來,黃糖需得隔水,蒸化成糖水方可。”又問湯媽媽,“家裏可還有現成的梘水?舀一碗出來用。”
湯媽媽攙著曹氏在一旁墊了毛氈坐墊的椅子上坐下來,曹氏擺擺手,叫湯媽媽去給女兒亦珍打下手。“我一個人坐著無妨,你去給亦珍幫個手,免得她手忙腳亂。”
想當年,祖母手把手教她學做月餅,一應材料皆由下人準備得了,她隻消學著將餡兒料包在醒好了的月餅皮兒裏,然後壓進月餅模子,倒扣出來即可。便是如此,如何將餡兒料包得均勻,不致從餅皮當中漏出來,壓得是否緊實,不致鬆散,亦令她好一陣手忙腳亂的。
亦珍卻無此煩惱。她依言先將一碗黃糖上鍋隔水蒸起來,又去自家裝用小石磨磨的落花生油的油甏裏舀出一碗花生油來。外頭走街竄巷的賣油郎賣的上佳的油,多數都是以胡麻、萊菔子、黃豆、菘菜子榨的,但都不及她們自家拿石磨磨出來的落花生油這般醇且香。
等她舀了花生油出來,湯媽媽亦取了梘水來,清清澄澄的一碗,放在案上。亦珍過去,湊近了嗅一嗅,並無什麽味道,“這是什麽?”
她做點心至今,從未用到過。小時候母親做月餅,應是也用過的,隻是大抵看起來與水別無二致,她不曾放在心上罷。
曹氏細細講與亦珍,“這是做月餅必用的梘水。乃是用草木灰加水煮沸浸泡一日後,取上清液而得的。加入餅皮之後,其味甜而不酸,其色亮而不油,其型鬆而不散。”
亦珍讚歎:“好神奇!”
曹氏輕笑,“說起做月餅來,加多少梘水最是講究。梘水少了,便容易鬆散變形;若多了,顏色又易深重,口感苦澀,極難把握。”
亦珍滿心敬畏,“想不到小小一塊月餅,倒有這許多講究。”
亦珍又照著母親教的步驟,先將赤豆紅棗蓮子等分別洗淨了,赤豆紅棗各在鑊子裏用水煮開,紅棗一一剝去外頭薄薄的棗子皮,去了內裏的棗核,再放進鑊子裏繼續煮,直到鑊子裏的水收幹,這才往裏慢慢兌了蒸得的黃糖水與落花生油,一次隻加一點點,充分攪拌均勻了,再加一點。如是反複多次,鑊子裏的黃糖水與落花生油被悉數吸收,再看不出一點點赤豆與紅棗原來的樣子,這才取出來。等蓮子與南瓜隔水蒸酥爛了,擱在小石臼裏拿小杵頭細細地碾南瓜泥與蓮蓉,分別盛在白瓷碗中備用。
隻這點子準備功夫,已經一個時辰用去。
亦珍抹一抹額上的細汗,這時才深覺母親的不易。不過是吃兩塊月餅罷了,她小時也跟在一旁越幫越忙地搗蛋,其實母親與湯媽媽,事前不知做了多少準備功夫,大到和麵拌餡兒,小到調味搗泥,竟是一步也不能出差錯的。否則一個小小差池,這月餅的味道便要差之千裏了。
曹氏見女兒微微抿緊了嘴唇,全神貫注的模樣,既欣慰,又心疼。
“珍兒,來娘這裏,坐下歇一歇,喝口水再接著做。”她招手叫女兒坐到身邊。湯媽媽倒了杯枸杞紅棗茶給亦珍。
亦珍捧了粗陶的杯子,啜一口溫熱的枸杞紅棗茶,然後對曹氏道:“娘親,這些年,您辛苦了。以後換女兒來照顧娘親,孝敬娘親。”
要一手將她撫養長大,教她讀書識字做人道理,又操持家務,支撐著一個茶攤,從未說過一聲苦,喊過一句累。就這樣咬牙堅持了十年。亦珍於這一刻,深深體會到母親的不易。
隻這一句話,曹氏的眼淚就湧了上來。她強忍著淚意,摸了摸女兒的頭頂,“有珍姐兒這一句話,娘再苦再累,也值得。”
亦珍伸手抹去母親眼角的淚光,自己也掛了笑,“娘親你看看女兒做得可都還對?若是無有不妥之處,女兒便要開始和麵了。”
曹氏起身,看了一眼擺著各色材料的案板,點點頭,“我兒聰穎,一點就通,做得極好。”
“那還不是因為娘親教得好麽?”亦珍不吝在母親跟前拍母親馬屁,教母親歡喜。給母親調理身體的大夫也說了,母親乃是操勞過甚,如今需得安心靜養,令母親心情愉悅,方可延年益壽。
曹氏捅一捅女兒額角,“下一步是最要緊、最關鍵的,若這一步做對了,其他的也難不住我兒。”
曹氏站在案板旁邊,手把手,將當年祖母教予她的,又傳授給自己的女兒。
“……將一份落花生油,三分黃糖水,兩大勺梘水倒在大陶碗裏,慢慢攪拌均勻了,隨後才加入麵粉,拌勻了和成麵團……手要往一個方向用力……力道要一致,不可忽大忽小……等揉上勁兒了,擱在陶碗中,覆上微潮的細葛布,在陰頭裏置上一個時辰……”
曹氏講得極細致,小到用多大的碗,什麽樣的勺,都講得明明白白。“初時不易掌握各種材料的用量,便可以用這種笨法子。等以後你掌握純屬了,自可以隨心所欲,不必拘泥於器具。”
趁著麵團在廚房中鬆醒的功夫,母女二人回屋去用過午餐,曹氏遵從大夫囑咐,在院子裏慢慢走了小一刻的時間,這才進去午睡。
亦珍卻趕緊回得自己屋裏,取出上次寶哥兒給她的上好宣紙裁的小冊子,拿出黛石來,將母親講的,盡量細致地記錄下來。然後仔細讀了一遍,見無謬誤之處,這才合上冊子,與上次母親給她的手寫食譜疊放在一處。
到得下午湯伯收了茶攤,招娣回到二門裏,先吃了一碗湯媽媽留給她的菜湯肉絲爛糊麵,歇了會兒,便自發進了廚房,與湯媽媽一道削芋頭。隻不過一會兒工夫,招娣的手便癢得難受,渾身都不得勁。
一旁的湯媽媽趕緊放下自己手上的芋頭,扯了招娣到爐灶跟前,彎下腰挪開灶膛上的小門,將招娣的手微微伸進炭火燜著的灶膛內。招娣的手教灶膛裏的炭火稍微這麽一燎,即刻取出來,頓時便不癢了。不要說招娣,連亦珍看著都大感新奇。
湯媽媽瞥見兩個姑娘的表情,不由得笑起來,“有時看起來極為難的事,真要解決,也不是沒有法子。”
亦珍大力點頭,適才招娣臉上的表情,簡直恨不能將手剁了般,她在一旁看了都覺得渾身奇癢難耐。
“手放在灶膛裏,可覺得燙?”
招娣搖頭,望著自己的手,猶自覺得神奇,“還沒覺得燙,隻覺得手上一熱,心裏想著可千萬別燎著了手,湯媽媽已經把我的手從灶膛裏抽出來了。等心裏頭的緊張勁兒一過,就發現手一點也不癢了。”
兩個女孩子對視一眼,覺得大是有趣。
“往後若是去山藥皮手癢著了,也可以如此用火稍微烤一下,立見其效。”湯媽媽悠悠地在一邊道。
到了晚上,圓月當空,廚房裏端了嫩扁尖老鴨湯,糖燒芋艿,鹽水烤毛豆,湯媽媽另溫了一壺桂花酒,端了一份給外院的湯伯。垂花門內則在院子當中擺了一大桌,並一張條幾,湯媽媽陪了曹氏與亦珍母女,平日在院子裏做灑掃的粗使丫頭與招娣一道,坐在大桌旁的小杌子上。
曹氏以茶代酒祭月,朝供在條幾上,繪著太陰星君與搗藥月兔的月光紙拜了三拜。待祭畢了月光馬兒,這才招呼眾人,不必拘束,大家一道用飯。
主仆五人樂嗬嗬用過飯菜,最後端上亦珍做的月餅來。
亦珍一共做了豆沙、棗泥、南瓜果仁、蓮蓉果脯四色月餅,盤子中間一隻最大的,一旁圍著八隻小的,取八星拱月的寓意。湯媽媽取了小銀刀來,將月餅切成小塊,主仆分食了。
“小姐做的月餅真好吃!”招娣咬了一小口,隻覺得滿嘴甜香。
坐在招娣身旁的粗使丫頭點點頭。這粗使丫頭是個結巴,父不疼母不愛的,旁的人家嫌她講話都講不利索,也不肯要她。所幸曹氏就是想要個不嚼舌頭的粗使丫鬟,家中人員又簡單,也不用她成天與人打交道費口舌,竟過得十分自在。
亦珍靦腆一笑,靠在母親曹氏肩上,“娘親,您覺得呢?”
曹氏連連點頭,“好吃!吃在嘴裏,甜在心裏!”
湯媽媽在一旁掩了嘴直笑,“隻要是小姐做的,夫人怎麽都覺得好!”
天上明月如銀盤,撒向人間萬縷清輝,風中桂香隱隱,正是風景宜人的時候,隔壁楊老爺家卻驀然傳出吵鬧聲,不一會兒便人聲鼎沸,吵得愈來愈激烈。
曹氏聞聲,便叫大家都散了,各自回屋裏去,沒的叫楊家那些個汙言穢語髒了幾個還未出閣的丫頭的耳朵。
湯媽媽手腳幹淨利落地將院中的席麵兒撤了,地上掃幹淨了,隨後進屋伺候曹氏洗漱。
“唉……”曹氏幽幽歎息一聲,“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家,怎的就家無寧日了呢?”
“夫人您有所不知——”曹氏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自是對外頭的事不如每日出門買菜的湯媽媽來得清楚,“隔壁楊夫人前幾日回來了。”
回來了?曹氏揚睫,望向湯媽媽。
塗氏因楊老爺弄大了家裏掃地丫頭的肚子,一時氣憤不過,與楊老爺鬧翻,帶著寶貝兒子寶哥兒回周浦鎮娘家去了。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無人不知。怎麽塗氏竟靜悄悄地回來了?
湯媽媽見曹氏滿眼不解,便小聲將自己這幾日出門買菜聽來的,細細講給她挺。
原來塗氏在娘家很待了些日子,卻不見楊老爺來接,心灰意冷是難免的。隻是畢竟沒有帶著兒子在娘家待一輩子的道理,娘家哥哥嫂子也勸她,何苦與夫君鬧脾氣,倒將她和楊老爺胼手胝足拚下來的家業拱手送予他人?眼看寶哥兒要參加鄉試,正好趁此機會,名正言順地回家去。
楊夫人想想也覺得意難平,便在鄉試之前,由娘家哥哥嫂子送回了楊家。
楊老爺聽了那大肚子丫頭的勸,也軟和了態度,早前的事就算揭過去了。
塗氏回得家中,重掌內宅,仿佛是吃了靈丹,開了心竅似的,也不與那兩個在後院爭風吃醋的妾室為難,甚至還擺了一桌酒,正經抬了掃地丫頭做楊老爺的第三房姨娘。又說如今三姨娘肚子裏懷著老爺的血脈,可不能怠慢了,便將姨娘住的院子裏,最好的一間正房挪出來給三姨娘。又勸楊老爺,如今三姨娘有孕在身,老爺總宿在三姨娘屋裏,怕是不太方便,便給老爺在書房裏鋪了軟榻,給一個清秀的丫鬟開了臉放在書房裏伺候。
楊老爺一見發妻此番歸來,不但心平氣和,還通情達理了,樂得渾身骨頭都輕了。隻當從此能如花美眷左擁右抱,兒女承歡膝下。
豈料楊老爺高興得太早了。楊夫人是對他失望透頂,隻想守住了家業往後留給寶哥兒,自是不管他寵誰愛誰。可內宅的妾侍,榮寵係於男人一身。大姨娘二姨娘見掃地丫頭抬了姨娘,因著肚子裏還有一個,倍受老爺寵愛,夫人又給老爺新收了通房,她們兩個眼看就成了明日黃花,如何甘心?
自是使出渾身解數,想分三姨娘的寵,重獲老爺的歡心。這楊家就熱鬧開了。
塗氏隻管做出一副大度的模樣來,坐山觀虎鬥。
曹氏聽罷,深深歎息。
湯媽媽知道曹氏的心結,卻知此事,無論說什麽也開解不了,遂換了話題:“也不知道官媒給小姐說的,會是什麽人家?”
“什麽樣的人家,說來說去,至要緊還是他們將來和睦,相互扶持。倘若性子綿軟,事事都聽憑長輩,不懂與妻子同心同德,這樣的人家再好也是枉然。”曹氏嘴角淡淡,神情冷然。
湯媽媽在心裏說:可不是麽!
作者有話要說:一團亂麻了好久,下一章該炮灰謝公子出來遛一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