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午時分,食鋪中迎來了一個小小的用餐高峰,不但丁娘子帶著丫鬟婆子光臨,顧娘子也難得地自繡活中稍做解脫,來在小店裏,後頭還跟著英姐兒並雲間書院何山長的女兒何家娘子,懸壺醫堂費神醫的女兒及丫鬟婆子。


    招娣忙將兩行人引至樓上雅間兒,在樓梯口上,丁娘子對顧娘子道:“相請不如偶遇,今日既然與顧娘子在此偶遇,不如一同用個便飯罷?”


    顧娘子對丁娘子亦是惺惺相惜,遂向丁娘子施禮道:“恭敬不如從命,丁娘子請。”


    後頭的英姐兒與何家小娘子,費家小娘子彼此交換眼色,想不到竟然能與鬆江鼎鼎大名的丁娘子相遇,並且一道用飯,這是何等榮幸?


    待丁娘子顧娘子並三位小姐落座,招娣奉上菜單,隨後送了茶水點心上來。


    丁娘子指著硬麵兒玉版宣的菜單對顧娘子道:“想不到餘家小娘子是個有能耐的,將館子弄得有聲有色。”


    丁娘子心中並非不擔心的。到底是個姑娘家,從小養在閨閣之中,如今母親病重,又被富貴人家逼得幾近走投無路,全靠她一人獨力支撐家計。然則見她仍能保持本心,並不屈從於富貴,又如何不教人心生憐惜?是以今日她親自前來,為亦珍壯壯聲勢的目的居多。不想亦珍卻是胸有丘壑的,將小小一間三開間兒的鋪子,布置得別有洞天,使人眼前為之一亮。連菜單都做得與眾不同,不由得期待起她館子裏的菜色來。


    顧娘子點點頭,她因是有一門刺繡的好手藝,故而對事物的精雅細致格外敏感。她一走進珍饈館,便覺出了此間的與眾不同。下頭堂間兒牆壁上頭裝裱在畫框中的畫作,如同推窗而望的四時風景,霎時顯得不大的鋪麵寬闊深遠了不少。帳台裏的架子上,裝著新鮮蔬果的琉璃瓶子更是教人耳目一新,使得客人能感受到館子裏食材的新鮮氣息。


    不一刻,亦珍自廚房上得雅間兒來,“丁婆婆,顧嬸嬸,英姐兒,何家小娘子,費家小娘子,歡迎光臨。”


    丁娘子輕笑著朝亦珍招手,“你這菜單做得別致,隻是老身看著哪道菜都是好的,還要請餘家小娘子來替老身參詳參詳,應該點哪幾個菜才好?”


    亦珍微笑,“那小女子便擅自做主了。”


    亦珍替丁娘子與顧娘子點了梅汁山藥糕,清蒸蕈菇釀鵪鶉,又為英姐兒三人點了酥炸藕盒兒,涼拌三絲兒,又細細地問幾人,睡覺醒來,嘴裏可覺得幹苦無味?到得秋日裏,手心腳心是熱是涼?這才為每人點了不同的燉盅,“我這便到樓下去準備,幾位先小坐片刻,吃些點心。”


    丁娘子擺擺手,“你去忙罷,我們老的小的且有的聊呢。”


    亦珍一笑,遂下樓到廚房裏忙活去了。


    丁娘子與顧娘子講起坊間的事來,英姐兒則與兩位小姐一邊打量雅間兒裏的布置,一邊感慨:“我原當做珍姐兒是個柔善的,想不到做起事來,竟如此雷厲風行。短短的時日,便將這間館子經營起來了,真教人佩服。”


    英姐兒想起自己在佛前許的願來,她也需用心努力了。


    何山長家的姐兒輕輕點點頭,“那日在佘娘子家小聚,我便覺得餘家小娘子是個穩重溫和有禮的,私心裏很是喜歡,想與她多多親近。如今借了她家館子開張的機會,冒昧前來,往後希望能與餘家小娘子多走動走動。”


    何小姐過了年也要說婆家了,再往後怕是要拘在家裏繡嫁妝學易牙理中饋了。心裏不舍得平時相交的姐妹道之外,又想向亦珍學個兩三樣別致的點心製法,將來到了婆家,也好討得相公翁姑的歡心。


    費小姐與何小姐交好,其父費神醫與慈惠堂的鍾大夫有同門之誼,隻是鍾先生為人比較低調,聲名不如其父這般顯赫。兩人也偶爾聚在一處,喝兩杯老酒,敘敘舊,說些東家長西家短的。她無疑間聽見鍾大夫對父親說,景家堰裏餘家小娘子是個於醫道養生極有慧根的,奈何如今年紀已經大了,到了婚嫁之齡,又是寡婦家的獨女,否則若是收做徒弟,將來定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那語氣,竟是少有的感慨萬千。


    費小姐心道自己從小便隨父親學醫,鍾大夫有時見了她,也會指點一二,卻從未得他如此高的評價,隱隱有些不服氣。前日一聽何小姐說起顧家的英姐兒請她來亦珍新開的食鋪,便提出想要一道來見識見識。


    待今日一見,費小姐才暗暗道:果然有些才識,菜單上的養生菜色,並不是胡亂寫的,倒是細細研究過一番。遂收了先前的不以為然。


    等菜肴一道道送上來,費小姐已不由自主地聚精會神。最先送上的是一人一小盅燉盅,盛在潔白細膩的湯盅內,下頭墊一隻描纏枝蓮青花小盤。揭開湯盅蓋子,暖暖的香味兒便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丁娘子與顧娘子用的皆是竹蓀排骨湯,湯色清透,竹蓀雪白輕盈地沉浮在湯水中,點綴著幾枚鮮紅的枸杞,顏色煞是好看。餘家小娘子言此湯最是補氣養陰,潤肺止咳,清熱利濕,於秋季飲用十分溫和滋補。


    而她同英姐兒則是銀耳雪梨瘦肉湯,效果與竹蓀排骨湯相當,但因她二人年輕,不必補得太過,以免過猶不及。


    至於何小姐,用的卻與別不同,因她每到秋季,便開始手心腳心發冷,到得冬日裏尤甚。餘家小娘子給她單獨點了一盅豬腳當歸核桃湯,細細向何小姐解釋,手腳發冷,乃是氣血不足之故。與其藥補,弗如食補,這豬腳當歸核桃湯,豬腳涼潤滑柔,補脾腎之陰陽,當歸溫熱補血,有行血之功效,核桃健胃潤肺養神,於何小姐大有裨益。


    一頓飯用下來,眾人讚不絕口。


    丁娘子叫了招娣付賬,招娣結算了銀錢後,每人送上一個細細長長的小錦袋,“這是新開張,小店送的開張禮品,還請各位收下。”


    丁娘子接過錦袋,拉開袋口,往下褪了褪錦袋,露出裏頭一雙筷尾篆了珍饈館三字的雕花竹筷來。


    丁娘子忍不住對顧娘子道:“你看看,這心思細的,還送咱們小禮物,往後隻消一見了這筷子便忍不住要到她這裏來吃一頓好的。”


    顧娘子接口道:“也不是什麽大魚大肉,油膩肥腴的,很是清淡爽口,卻回味悠長。真不知這孩子是怎麽想出來的?”


    晚上食鋪上了門板關了門,亦珍與招娣湯媽媽三人圍坐在帳台後頭,拿了算盤紙筆,一筆筆結算開支收入。招娣因不會算盤,數數也不靈光,在一旁看得直撓頭,惟恐最後算下來,小姐辛苦一天,反而蝕了本鈿。


    湯媽媽心中亦有些焦慮,隻是比招娣麵上顯得從容些,並不流露出來罷了。


    惟獨亦珍,還能保持淡定從容,一邊打算盤,一邊笑吟吟地安撫湯媽媽與招娣,“做生意哪有光賺不賠的?便是小賠不賺,也是常有的。”


    “小姐!”招娣與湯媽媽齊齊叫。


    湯媽媽又“呸呸呸”連連往地上啐了三口,“菩薩保佑!我家小姐年幼無知,壞的不靈好的靈!壞的不靈好的靈!”


    招娣趕緊隨著湯媽媽念咒似地嘀咕了兩遍,一老一少這才仿佛安下心來。


    亦珍忍了笑,總算將當天的帳結算了。


    “今日的收入,扣除禽蛋魚肉果蔬,油鹽醬醋茶柴,連人工統統算上,淨賺了四兩三錢銀子。”


    湯媽媽與招娣一聽開張第一日不曾蝕本,淨賺了四兩三錢銀子,兩人齊齊念了句“佛祖保佑”。


    湯媽媽忙叫亦珍回後頭宅子裏去,“小姐快些回去罷,將今日的好消息講與夫人聽,此間留給奴婢與奴婢家那口子打掃便得了。”


    亦珍情知湯媽媽斷不會要自己留下來陪他們一道打掃衛生,遂輕輕點點頭,“媽媽與湯伯也早些休息,莫累著了。”


    隨後帶著招娣穿過食鋪後堂,來在後宅。曹氏早已先用過晚飯,正等在底樓的廂房中。


    因宅院沿街靠水,亦珍擔心到了秋冬季節,青石地麵踩在上頭太過寒涼,遂教木匠在底樓廳堂廂房中都鋪架了龍骨,再在其上鋪了地板。老木匠磚瓦匠倒是頭回聽人說要在底樓鋪地板的,遂依了要求,細細將後頭底樓的一廳四廂悉數鋪上了地板。


    一家人住進來以後,果然並無臨水人家青石地麵慣有的陰冷潮濕感覺。


    曹氏私下對湯媽媽道:“珍兒……倒像是我祖上那位高祖母……滿腦子的奇思異想,也不知是從哪裏來的?”


    湯媽媽便勸曹氏,“夫人祖上的那位祖母,想是自有一番奇遇的。奴婢說句僭越的話,小姐自小也是個極省事兒的,何曾教夫人操過心?夫人為小姐開蒙,教小姐百家姓三字經,後又教弟子規千字文,小姐哪一個不想一教就會的?老奴心裏尋思,小姐必是極有慧根的。”


    曹氏點點頭,女兒確實從小便很令人省心,給她一本專給小童看的蒙學繪本,她可以靜靜坐在一處,認真看大半日,然後將不懂的拿來問她,並不在她一日最忙之季糾纏,要母親抱,陪她玩耍。


    這時見女兒踏著夜色,帶著一身煙火氣自外頭進來,曹氏忙要從熏籠邊上起身。


    亦珍趨前兩步,向母親施禮,“娘親。”


    “珍兒回來了。”曹氏伸手,拉了女兒坐到自己身邊的椅子上。“累不累?餓不餓?”


    亦珍抿了唇淺笑,“三年饑荒,餓不死廚師。女兒在廚上,哪有餓著自己的道理?”


    曹氏仍不放心,“真不餓?再吃兩塊點心,喝一盞銀耳羹罷。”


    亦珍為教母親安心,便在母親的注視下,吃了兩塊桂花豆沙糕,並一碗枸杞銀耳羹。這才放下碗盞,起身去漱了口,回來向曹氏說起一天的生意來。


    “女兒細細觀察了,倒是點心甜湯更受歡迎,比如酥炸藕合兒,梅汁山藥糕,銀耳燉雪梨等,尋常做起來嫌麻煩,外頭又很少吃得著的。”


    養生進補,素來是富貴人家才享受得起的,平民百姓素時哪想得著這個?外間酒樓飯館食肆,又不講究食補養生。上檔次的酒樓講求的是山珍海味鮑參翅肚,略遜一籌的則講究濃油赤醬肥腴豐厚,最次的,不過是求個管飽,口味如何,倒是最不在考慮的了。


    亦珍便想著,專門做這食補養生的菜色,教尋常百姓也能三不五時吃上一回滋補的美食佳肴。


    曹氏聞言點點頭,“我兒說得極是。”


    亦珍微笑,“所以娘親不必擔心,女兒應付得來。”


    曹氏握緊了亦珍的手,“娘親不是擔心……娘是怕你太過辛苦操勞,年紀輕輕的,倒把身子給累垮了……”


    亦珍一笑,“女兒會注意休息的。”


    兩母女說了會兒話,亦珍這才辭了母親出來,各自回房洗漱休息。


    作者有話要說:昨天那章隻是章節名目改了,內容沒有變動,大家表重複買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珍饈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烈並收藏珍饈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