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後,馬雷克麾下的科雷亞軍正式向聖教軍第二軍團投降,一群高級軍官來到了聖教軍的軍營當中,正式向霍茨獻上了軍旗和馬雷克的佩劍。
霍茨接受了對方的投降,同時他也對馬雷克的自殺而深感惋惜,作為同樣是獨掌重兵的將領,霍茨很能理解馬雷克的困頓,同時他也慶幸自己選擇了跟隨薩溫,薩溫絕不會讓自己的手下走上這樣的絕路。
接下來就是整頓降兵的事情,一下投降了兩三萬人,這麽多降兵怎麽處理是個大問題,而且這還涉及到科雷亞的局勢,霍茨一個人不敢作主,於是將情況如實上報給薩溫,讓薩溫來決定怎麽處理這些降兵。
其實薩溫也很為這些降兵而感到頭痛,目前科雷亞國內的局勢還不明朗,將這些降兵放回去肯定是不行的,那樣隻會讓局勢更加混亂,但留在佩薩尼斯也不是辦法,這麽多人誰來養活他們。薩溫也想過將他們編入聖教軍,但這些科雷亞人剛投降不久,人心並未真正的歸順,留在聖教軍裏反而會成為累贅。
想來想去薩溫最後決定,把這些降兵暫時送到雷神島上,讓他們協助開發這座島嶼,等科雷亞國內的局勢明朗之後再做決定。於是這些投降的科雷亞軍就被薩溫通過傳送井分批送到了雷神島上,當這些士兵得知自己被送到了野人居住的地方,都嚇得差點就要嘩變,幸好被聖教軍及時壓了下去。
當他們親眼看到這座島嶼上的情況時,所有科雷亞軍差點眼珠子掉了一地,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傳說中的野人竟然會是這樣。就見野人們一個個穿著和他們差不多的衣服,幹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工作,甚至連說話的口音也和大陸上差不多,這哪裏是野人,完全和大陸上的普通人沒什麽兩樣嘛!
於是這些降兵就在雷神島上安心地留了下來,雖說這裏的條件依舊比較艱苦,然而這裏遠離紛繁喧鬧的社會,反而給了這些人一個療養身心的絕佳機會。若是返回科雷亞,還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白眼,而在這裏沒人會看不起他們,野人們也不來過問他們的往事,這讓降兵們在心底裏還有些慶幸被發配到了這個荒涼的地方。
此時科雷亞派到佩薩尼斯的部隊已經徹底覆沒,馬雷克率領的這一部分軍隊投降了聖教軍,而幾大家族的軍隊也在暗中和聖教軍達成了協議,他們決定以家族的名義加入聖教軍,成為聖教軍的一部分。
按照聖教軍的要求,幾大家族的首領在薩萊姆城的大聖堂裏舉行了宣誓儀式,這是薩溫一貫的手法,隻要他們當著所有人的麵進行了宣誓,將來他們就是想反悔也不行了。幾大家族的首領雖然心裏不太願意,但自己人在屋簷下,也隻能按照薩溫的要求老老實實地完成了宣誓。
儀式結束後薩溫就打發幾大家族的軍隊返回了科雷亞,現在科雷亞國內局勢混亂,讓他們回去一方麵可以盡快結束這種混亂的局麵,同時也能起到平衡艾爾席拉家族的作用,薩溫可不想讓科雷亞變成艾爾席拉一家的領地,那樣隻會製造出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
回頭再說科雷亞國內,自從被聖教軍偷襲王都得手以後,科雷亞國王就陷入了極度的憤怒和急躁之中,幾乎每天都要把大臣們罵得狗血淋頭。盡管他早已派人去下令,要求馬雷克及時率領軍隊回援王都,然而他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援兵的蹤跡。
不單是馬雷克的軍隊不見蹤影,那些各地的領主們也遲遲不肯來勤王,這讓科雷亞國王簡直氣得要發瘋,他不停地在心裏詛咒著這些領主,似乎他們比聖教軍更加可惡。
其實這根本不能怪各地領主,因為科雷亞國內一直是國王和幾大家族占據主導的局麵,這些小領主的實力相當有限。再加上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協調,艾爾席拉家憑借著一支數量不多的騎兵在王都周圍不斷遊弋,一旦發現來勤王的領主部隊馬上就迎頭痛擊,因此讓不少前來勤王的軍隊都遭到了重創。
而那些還沒來得及到來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也不敢再來了,誰也沒有那麽多軍隊給艾爾席拉家殺著玩。其實這些勤王部隊如果能統一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但因為缺少協調指揮,所以才會被艾爾席拉軍分頭消滅。
可惜這些情況並不被科雷亞國王所知,他隻道是這些領主缺乏忠誠不肯來勤王,因此隻能關起門來生悶氣,連帶著對身邊的大臣們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這些大臣會不會也是存著二心,一方麵裝作忠心耿耿,另一方麵卻私下打著其他算盤……
君臣之間的間隙每日劇增,這讓索蘭達尼爾城內的局勢變得越來越艱難,而城市的另一邊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在聖教軍戰局的南城,他們派出了大量的人去走訪平民區,並且不斷地宣揚皈依光明聖教的好處,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吸引了大量平民成為信眾。
跟北城的緊張氣氛相比,南城顯得輕鬆了很多,人們並沒有感到自己正在經曆艱苦的戰爭,反而有種被解放的感覺。沒有了貴族老爺的欺壓,也沒有了官吏的盤剝,生活反而更加舒適了,很多人都沒把聖教軍當成入侵者,反而將聖教軍當成了解救自己的人,如果有人說聖教軍的壞話,立刻就會引來周圍人的嚴厲斥責。
不少人在私下議論:“早知道是這樣,應該早些讓聖教軍來解放我們才是……”
不單是教會迅速增加了不少信徒,就連聖教軍也補充了許多人手,這些平民百姓雖然沒什麽戰鬥經驗,但是打打下手、負責一下巡防和治安還可以的。於是南城竟變得秩序井然,治安情況比戰爭之前還要好一些。
雙方如此僵持了二十多天,這一日城外忽然旌旗飄揚,飛揚的塵土遠在數裏之外都可以看到。在城上瞭望的雙方哨兵同時看到了這個情況,於是都喜滋滋地前去報告。
“國王陛下,太好了!救援的軍隊終於來了!”士兵們激動地把情況報告給了國王。
科雷亞國王聽罷,激動地一拍大腿說道:“馬雷克終於來了!這下總算能把這些該死的雜碎給趕走了!”
與此同時,聖教軍的軍官們也知道了這個情況,他們高興地說道:“太好了!艾爾席拉軍終於來了!我們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
在索蘭達尼爾的北城和南城同時發出了激動地歡呼聲,雙方都在慶祝這樣一城二主的情況即將被改變。慶祝之後,雙方同時行動起來,聖教軍方麵下達了緊急******,全軍上下準備配合艾爾席拉軍,今夜就要對科雷亞國王發起全麵進攻。
國王方麵則是立刻下令,準備打開城門,迎接援兵的到來,一旦援兵到來就立刻對南城的聖教軍發動總攻,把他們徹底趕出索蘭達尼爾。
天近黃昏,風塵仆仆的大軍終於來到了索蘭達尼爾城下,隻見無數的旌旗迎風飄揚,馬背上的騎士表情堅毅,肅穆的氣氛讓人能感覺到接下來將會發生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整個城市仿佛都能感覺到這將是一個無比混亂的夜晚。
無論是貴族和平民,都早早地躲回了家中,紛紛將門窗關好,再用東西緊緊頂住,把外麵的一切徹底隔絕在門窗之外……
(本章完)
霍茨接受了對方的投降,同時他也對馬雷克的自殺而深感惋惜,作為同樣是獨掌重兵的將領,霍茨很能理解馬雷克的困頓,同時他也慶幸自己選擇了跟隨薩溫,薩溫絕不會讓自己的手下走上這樣的絕路。
接下來就是整頓降兵的事情,一下投降了兩三萬人,這麽多降兵怎麽處理是個大問題,而且這還涉及到科雷亞的局勢,霍茨一個人不敢作主,於是將情況如實上報給薩溫,讓薩溫來決定怎麽處理這些降兵。
其實薩溫也很為這些降兵而感到頭痛,目前科雷亞國內的局勢還不明朗,將這些降兵放回去肯定是不行的,那樣隻會讓局勢更加混亂,但留在佩薩尼斯也不是辦法,這麽多人誰來養活他們。薩溫也想過將他們編入聖教軍,但這些科雷亞人剛投降不久,人心並未真正的歸順,留在聖教軍裏反而會成為累贅。
想來想去薩溫最後決定,把這些降兵暫時送到雷神島上,讓他們協助開發這座島嶼,等科雷亞國內的局勢明朗之後再做決定。於是這些投降的科雷亞軍就被薩溫通過傳送井分批送到了雷神島上,當這些士兵得知自己被送到了野人居住的地方,都嚇得差點就要嘩變,幸好被聖教軍及時壓了下去。
當他們親眼看到這座島嶼上的情況時,所有科雷亞軍差點眼珠子掉了一地,他們簡直不敢相信傳說中的野人竟然會是這樣。就見野人們一個個穿著和他們差不多的衣服,幹著和普通人一樣的工作,甚至連說話的口音也和大陸上差不多,這哪裏是野人,完全和大陸上的普通人沒什麽兩樣嘛!
於是這些降兵就在雷神島上安心地留了下來,雖說這裏的條件依舊比較艱苦,然而這裏遠離紛繁喧鬧的社會,反而給了這些人一個療養身心的絕佳機會。若是返回科雷亞,還不知道要遭受多少白眼,而在這裏沒人會看不起他們,野人們也不來過問他們的往事,這讓降兵們在心底裏還有些慶幸被發配到了這個荒涼的地方。
此時科雷亞派到佩薩尼斯的部隊已經徹底覆沒,馬雷克率領的這一部分軍隊投降了聖教軍,而幾大家族的軍隊也在暗中和聖教軍達成了協議,他們決定以家族的名義加入聖教軍,成為聖教軍的一部分。
按照聖教軍的要求,幾大家族的首領在薩萊姆城的大聖堂裏舉行了宣誓儀式,這是薩溫一貫的手法,隻要他們當著所有人的麵進行了宣誓,將來他們就是想反悔也不行了。幾大家族的首領雖然心裏不太願意,但自己人在屋簷下,也隻能按照薩溫的要求老老實實地完成了宣誓。
儀式結束後薩溫就打發幾大家族的軍隊返回了科雷亞,現在科雷亞國內局勢混亂,讓他們回去一方麵可以盡快結束這種混亂的局麵,同時也能起到平衡艾爾席拉家族的作用,薩溫可不想讓科雷亞變成艾爾席拉一家的領地,那樣隻會製造出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
回頭再說科雷亞國內,自從被聖教軍偷襲王都得手以後,科雷亞國王就陷入了極度的憤怒和急躁之中,幾乎每天都要把大臣們罵得狗血淋頭。盡管他早已派人去下令,要求馬雷克及時率領軍隊回援王都,然而他左等右等就是不見援兵的蹤跡。
不單是馬雷克的軍隊不見蹤影,那些各地的領主們也遲遲不肯來勤王,這讓科雷亞國王簡直氣得要發瘋,他不停地在心裏詛咒著這些領主,似乎他們比聖教軍更加可惡。
其實這根本不能怪各地領主,因為科雷亞國內一直是國王和幾大家族占據主導的局麵,這些小領主的實力相當有限。再加上缺乏統一的指揮和協調,艾爾席拉家憑借著一支數量不多的騎兵在王都周圍不斷遊弋,一旦發現來勤王的領主部隊馬上就迎頭痛擊,因此讓不少前來勤王的軍隊都遭到了重創。
而那些還沒來得及到來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也不敢再來了,誰也沒有那麽多軍隊給艾爾席拉家殺著玩。其實這些勤王部隊如果能統一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但因為缺少協調指揮,所以才會被艾爾席拉軍分頭消滅。
可惜這些情況並不被科雷亞國王所知,他隻道是這些領主缺乏忠誠不肯來勤王,因此隻能關起門來生悶氣,連帶著對身邊的大臣們也產生了深深的懷疑,這些大臣會不會也是存著二心,一方麵裝作忠心耿耿,另一方麵卻私下打著其他算盤……
君臣之間的間隙每日劇增,這讓索蘭達尼爾城內的局勢變得越來越艱難,而城市的另一邊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在聖教軍戰局的南城,他們派出了大量的人去走訪平民區,並且不斷地宣揚皈依光明聖教的好處,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吸引了大量平民成為信眾。
跟北城的緊張氣氛相比,南城顯得輕鬆了很多,人們並沒有感到自己正在經曆艱苦的戰爭,反而有種被解放的感覺。沒有了貴族老爺的欺壓,也沒有了官吏的盤剝,生活反而更加舒適了,很多人都沒把聖教軍當成入侵者,反而將聖教軍當成了解救自己的人,如果有人說聖教軍的壞話,立刻就會引來周圍人的嚴厲斥責。
不少人在私下議論:“早知道是這樣,應該早些讓聖教軍來解放我們才是……”
不單是教會迅速增加了不少信徒,就連聖教軍也補充了許多人手,這些平民百姓雖然沒什麽戰鬥經驗,但是打打下手、負責一下巡防和治安還可以的。於是南城竟變得秩序井然,治安情況比戰爭之前還要好一些。
雙方如此僵持了二十多天,這一日城外忽然旌旗飄揚,飛揚的塵土遠在數裏之外都可以看到。在城上瞭望的雙方哨兵同時看到了這個情況,於是都喜滋滋地前去報告。
“國王陛下,太好了!救援的軍隊終於來了!”士兵們激動地把情況報告給了國王。
科雷亞國王聽罷,激動地一拍大腿說道:“馬雷克終於來了!這下總算能把這些該死的雜碎給趕走了!”
與此同時,聖教軍的軍官們也知道了這個情況,他們高興地說道:“太好了!艾爾席拉軍終於來了!我們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了!”
在索蘭達尼爾的北城和南城同時發出了激動地歡呼聲,雙方都在慶祝這樣一城二主的情況即將被改變。慶祝之後,雙方同時行動起來,聖教軍方麵下達了緊急******,全軍上下準備配合艾爾席拉軍,今夜就要對科雷亞國王發起全麵進攻。
國王方麵則是立刻下令,準備打開城門,迎接援兵的到來,一旦援兵到來就立刻對南城的聖教軍發動總攻,把他們徹底趕出索蘭達尼爾。
天近黃昏,風塵仆仆的大軍終於來到了索蘭達尼爾城下,隻見無數的旌旗迎風飄揚,馬背上的騎士表情堅毅,肅穆的氣氛讓人能感覺到接下來將會發生一場腥風血雨的大戰,整個城市仿佛都能感覺到這將是一個無比混亂的夜晚。
無論是貴族和平民,都早早地躲回了家中,紛紛將門窗關好,再用東西緊緊頂住,把外麵的一切徹底隔絕在門窗之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