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最近你這麽忙,現在好不容易閑下來了,我們去看電影吧,好不好?”妮可依偎在唐寧的懷裏撒嬌道。
唐寧想了想,覺得妮可說的也對,最近為了修路工程這筆生意,他的確忙得夠嗆,也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於是他答應道:“好吧,那咱們明天就去看電影,不過明天有什麽好片子麽?”
娜塔莎隨手拿過一張報紙,指著上麵的廣告說道:“我們就去看這部《傅滿洲的麵具》好不好?”
聽到“傅滿洲”這個名字,唐寧忍不住眉頭一皺,因為“傅滿洲”這個人物雖然在現在的美國很出名,但卻並不是什麽好名氣,因為他是以詆毀、汙蔑、醜化中國人而出名的,甚至創作出“傅滿洲”的英國作家薩克斯--羅默爾自己都說:“我因中國而出名,但事實上我並不了解中國。”
傅滿洲最早在1875年《福爾摩斯遭遇傅滿洲博士》一書中首次出現。號稱世上最邪惡的角色。1912年,清帝國滅亡,這一年,英國通俗小說作家薩克斯?洛莫爾開始創作有關“傅滿洲博士“的係列小說。
洛莫爾在回憶自己最初的創作動機時說:“我常想為什麽在此之前,我沒有這個靈感。1912年,似乎一切時機都成熟了,可以為大眾文化市場創造一個中國惡棍的形象。義和團暴亂引起的黃禍傳言,依舊在坊間流行,不久前倫敦貧民區發生的謀殺事件,也使公眾的注意力轉向東方。“洛莫爾所說的謀殺案指1911年倫敦東頭的一樁團夥犯罪案,據說與當地華人黑社會有關。在這種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傅滿洲的形象誕生了。
在他的設定裏,傅滿洲的父親是英國貴族williamyton,母親是中國婦女lingjuhai。傅滿洲是一個又高又瘦,高聳肩膀,長著豎挑眉,留著兩撮下垂胡子,麵容如同撒旦,穿著清朝官服的邪惡博士。他的胡子形象如此深入人心,甚至“fumanchumoustache“是一種理發店胡子的剪法名稱。他也應該是文藝作品中第一個“邪惡科學家“。
這個壞博士無惡不作,和他對抗的是像福爾摩斯一樣的白人警探denissmith。在作品裏,smith和傅滿洲的對抗通常靠的都是意誌而不是智慧。因為作者要塑造一種黃種人如此聰明而且邪惡,善良單純的白人隻能用最痛苦的方法和他們對抗的感覺。傅滿洲的係列在1920年代的美國取得很大成功,導致後來有超多的文學影視作品都以傅滿洲為原本進行人物創作。
在羅默的長短篇小說中,傅滿洲博學多才,猶如浮士德一樣,集古今中外的所有科學知識於一身。正如智慧超群的史密斯不得不承認的那樣,“傅滿洲博士是中國人奸詐取巧的絕佳象征,是經過無數代人才能出現的一種現象。他是超級天才,假如他願意的話,他完全能夠帶來一場科學的革命。“
傅滿洲有三個外國大學的學位,同時是一個語言天才,他“能夠流利地使用所有文明語言和絕大多數野蠻民族的語言……麵對中國人,他講漢語,麵對印度人,他講印度語,見了埃及人,他馬上換成了阿拉伯語。“他為了迷惑英國警察和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常常講著流利的法語。論才智,他不輸於莎士比亞,是一個才高八鬥、智可齊天之人。但卻整天幽閉在黑暗世界之中,精通各種酷刑和毒藥,策劃種種邪惡勾當。可以說他是集所有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最惡劣的想象於一身。
雖然唐寧現在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好幾年,但是在骨子裏他依舊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所以對於這種詆毀、汙蔑中國人的電影他自然不會去看,於是他搖搖頭說道:“親愛的,其實傅滿洲的形象是惡意設定的,中國人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不信你可以問問娜塔莎,她在中國的上海呆了好幾年,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在一邊的娜塔莎點點頭答道:“妮可姐姐,老板說的沒錯,大多數中國人並不像電影裏演的那樣,隻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才留著辮子。”
麵對兩人的反駁,妮可聳了聳肩道:“那好吧那我們換一部片子,我們去看陳查理怎麽樣?”
神探陳查理可以說是美國電影中關於中國人的另一個經典形象,作為檀香山警察局的警長,出現在多部電影、電視和卡通片中,是“美國觀眾最熟悉的5個中國人”之一。
陳查理是美國作家厄爾·德爾·比格斯(earlderrbiggers)筆下的一名華人探長。據比格斯說,陳查理這一角色的靈感來自於他在檀香山度假時看到的一則新聞,新聞寫的是一名華裔探警張阿平出色偵破當地案件的故事。張阿平常戴一頂牛仔帽,拿一條鞭子,相傳能像飛人一樣從這個屋頂躍到另一個屋頂。
陳查理電影上世紀30年代被引入中國。許廣平曾說,當年隻要上海有陳查理電影放映,無論影院多遠,魯迅都會去看。
之所以美國人能夠接受陳查理,是因為他代表的是在美國出生、已建立身份認同的新一代華人,他符合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想象——愛把‘孔夫子說’掛嘴邊,說著‘洋涇浜英語’,語法錯亂,可深刻入理,耐人尋味。總是神秘兮兮,對白人有種刻板的、保持距離的恭敬,而且非常有智慧。”這反映了山姆大叔對中國人“又愛又恨”的一種複雜情結,一方麵覺得中國文化富有神秘的魅力,一方麵又對東方世界感到排斥。
事實上直到現在美國人對於中國人的看法都沒有徹底的改變。盡管美媒認為新一代的中國人富有‘教養’,但中國人仍然是‘聰明的甚至狡黠的’、‘不太容易理解的。
唐寧想了想,覺得妮可說的也對,最近為了修路工程這筆生意,他的確忙得夠嗆,也是該好好休息一下了,於是他答應道:“好吧,那咱們明天就去看電影,不過明天有什麽好片子麽?”
娜塔莎隨手拿過一張報紙,指著上麵的廣告說道:“我們就去看這部《傅滿洲的麵具》好不好?”
聽到“傅滿洲”這個名字,唐寧忍不住眉頭一皺,因為“傅滿洲”這個人物雖然在現在的美國很出名,但卻並不是什麽好名氣,因為他是以詆毀、汙蔑、醜化中國人而出名的,甚至創作出“傅滿洲”的英國作家薩克斯--羅默爾自己都說:“我因中國而出名,但事實上我並不了解中國。”
傅滿洲最早在1875年《福爾摩斯遭遇傅滿洲博士》一書中首次出現。號稱世上最邪惡的角色。1912年,清帝國滅亡,這一年,英國通俗小說作家薩克斯?洛莫爾開始創作有關“傅滿洲博士“的係列小說。
洛莫爾在回憶自己最初的創作動機時說:“我常想為什麽在此之前,我沒有這個靈感。1912年,似乎一切時機都成熟了,可以為大眾文化市場創造一個中國惡棍的形象。義和團暴亂引起的黃禍傳言,依舊在坊間流行,不久前倫敦貧民區發生的謀殺事件,也使公眾的注意力轉向東方。“洛莫爾所說的謀殺案指1911年倫敦東頭的一樁團夥犯罪案,據說與當地華人黑社會有關。在這種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傅滿洲的形象誕生了。
在他的設定裏,傅滿洲的父親是英國貴族williamyton,母親是中國婦女lingjuhai。傅滿洲是一個又高又瘦,高聳肩膀,長著豎挑眉,留著兩撮下垂胡子,麵容如同撒旦,穿著清朝官服的邪惡博士。他的胡子形象如此深入人心,甚至“fumanchumoustache“是一種理發店胡子的剪法名稱。他也應該是文藝作品中第一個“邪惡科學家“。
這個壞博士無惡不作,和他對抗的是像福爾摩斯一樣的白人警探denissmith。在作品裏,smith和傅滿洲的對抗通常靠的都是意誌而不是智慧。因為作者要塑造一種黃種人如此聰明而且邪惡,善良單純的白人隻能用最痛苦的方法和他們對抗的感覺。傅滿洲的係列在1920年代的美國取得很大成功,導致後來有超多的文學影視作品都以傅滿洲為原本進行人物創作。
在羅默的長短篇小說中,傅滿洲博學多才,猶如浮士德一樣,集古今中外的所有科學知識於一身。正如智慧超群的史密斯不得不承認的那樣,“傅滿洲博士是中國人奸詐取巧的絕佳象征,是經過無數代人才能出現的一種現象。他是超級天才,假如他願意的話,他完全能夠帶來一場科學的革命。“
傅滿洲有三個外國大學的學位,同時是一個語言天才,他“能夠流利地使用所有文明語言和絕大多數野蠻民族的語言……麵對中國人,他講漢語,麵對印度人,他講印度語,見了埃及人,他馬上換成了阿拉伯語。“他為了迷惑英國警察和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常常講著流利的法語。論才智,他不輸於莎士比亞,是一個才高八鬥、智可齊天之人。但卻整天幽閉在黑暗世界之中,精通各種酷刑和毒藥,策劃種種邪惡勾當。可以說他是集所有西方人對於中國人的最惡劣的想象於一身。
雖然唐寧現在已經在美國生活了好幾年,但是在骨子裏他依舊堅定的認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所以對於這種詆毀、汙蔑中國人的電影他自然不會去看,於是他搖搖頭說道:“親愛的,其實傅滿洲的形象是惡意設定的,中國人並不是這個樣子的,不信你可以問問娜塔莎,她在中國的上海呆了好幾年,還是很有發言權的。”
在一邊的娜塔莎點點頭答道:“妮可姐姐,老板說的沒錯,大多數中國人並不像電影裏演的那樣,隻有極少數的中國人才留著辮子。”
麵對兩人的反駁,妮可聳了聳肩道:“那好吧那我們換一部片子,我們去看陳查理怎麽樣?”
神探陳查理可以說是美國電影中關於中國人的另一個經典形象,作為檀香山警察局的警長,出現在多部電影、電視和卡通片中,是“美國觀眾最熟悉的5個中國人”之一。
陳查理是美國作家厄爾·德爾·比格斯(earlderrbiggers)筆下的一名華人探長。據比格斯說,陳查理這一角色的靈感來自於他在檀香山度假時看到的一則新聞,新聞寫的是一名華裔探警張阿平出色偵破當地案件的故事。張阿平常戴一頂牛仔帽,拿一條鞭子,相傳能像飛人一樣從這個屋頂躍到另一個屋頂。
陳查理電影上世紀30年代被引入中國。許廣平曾說,當年隻要上海有陳查理電影放映,無論影院多遠,魯迅都會去看。
之所以美國人能夠接受陳查理,是因為他代表的是在美國出生、已建立身份認同的新一代華人,他符合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想象——愛把‘孔夫子說’掛嘴邊,說著‘洋涇浜英語’,語法錯亂,可深刻入理,耐人尋味。總是神秘兮兮,對白人有種刻板的、保持距離的恭敬,而且非常有智慧。”這反映了山姆大叔對中國人“又愛又恨”的一種複雜情結,一方麵覺得中國文化富有神秘的魅力,一方麵又對東方世界感到排斥。
事實上直到現在美國人對於中國人的看法都沒有徹底的改變。盡管美媒認為新一代的中國人富有‘教養’,但中國人仍然是‘聰明的甚至狡黠的’、‘不太容易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