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麵談沒有結果,並不意味著這一次的交談沒有收獲。


    莊司宇野對動畫的製作,有很高的標準,而且,沈昕也看得出,其對漫畫的改編也有自己的理解,這讓沈昕對這次的合作,有了很高的期待。


    郗慕晗雖然不開心,但也不是對這個項目有意見,隻是討厭被別人看輕。


    於是,回到工作室,郗慕晗草草吃了吐司麵包,便回到了工作台邊,創作細綱。


    沈昕眨巴眨巴眼睛,舔了舔嘴唇,又摸一下肚子,無奈的歎了口氣,看來,今天是沒得吃了。


    其實,以姚林、張.梅以新國為背景,創作一部原創劇情,難度不算太大。因為背景和設定都是現成的,還可以將《鋼煉》後續相關的部分內容,放入這部分劇情中,和《鋼煉》交相呼應,美其名曰“伏筆”。


    然而,郗慕晗麵對的難題是,她並不知道後麵的故事,所以,不能從整體把握故事的走向。


    沈昕、尚浩誌和orochi的第二次見麵——其實也沒有見麵,隻是通過電腦遠程通話——同樣經曆了一場艱難的談判,最終尚浩誌選擇了退讓,同意分成兩季製作。


    如果存在原創情節,那麽,原創情節夾在第一季和第二季之間,無間縫放映,但是,每一季的長度如何,由icfuture》決定。


    最初的計劃是第一季為半年番,一共26集,沈昕卻否定了尚浩誌的建議。


    “我覺得,最好不要限定製作多少集。第一季有多長,就製作多少集。如果限定一季的長度,難免會使得情節拖遝。包括原創劇情也是,不一定非要製作12集。隻要內容合適,9集或者10集也都可以。”


    莊司宇野這次站在沈昕一邊,反對orochi和icfuture》。


    “好的動畫應該由情節確定,而不是特定到某一個集數。”


    在第三次磋商中,大家終於最終確定了這次的製作模式。


    首先,沈昕盡快提交後續name,方便orochi確定第一季的製作方案。


    沈昕理想中的第一季結尾,是在愛德華隨同福爺,經過克賽魯克賽斯的遺跡,在那裏遇到了被羅伊隱藏起來的羅斯。之後兩隊人分道揚鑣,羅斯前往新國,愛德華返回家鄉,而霍因海姆也幾乎同時,站在了家的廢墟前。


    在這結尾的好處有很多,從開始到這裏為止,如果製作動畫,長度至少在20集以上。


    《鋼煉fa》的這段劇情,位於第19集,考慮到《fa》刪減了一部分內容,因此,製作半年番,問題並不大。


    此外,前期的主要角色也一一登場,人造人拉斯特可以作為第一季的boss存在。而在擊敗拉斯特後,也恰巧有一小段平靜,適合結尾。


    更重要的是,姚林和張.梅全部出現,同時也出現了克賽魯克賽斯的遺跡,與後續的原創劇情產生互動。


    唯一不太友好的地方在於,沈昕目前繪製的name與“西之賢者”,差了十多話。為了保證動畫的質量,沈昕必須將十多話的name畫出來。


    為此,沈昕不得不休刊兩周,專門繪製name,再抽時間,寫出煉金術和興國的設定,交給郗慕晗。


    莊司宇野也清楚,如果有完整的name,他可以總體把控動畫的製作,也能更好的把握動畫的質量。


    倒是尚浩誌有些為難,最後,沈昕做出保證,在葉和煦推出新作或者《鋼煉》完結之前,他不會休刊,這才有了這次長達兩周的休息期。


    對郗慕晗來說,這一段時間,也是她製定細綱的關鍵時間——這次的合同之中,對她也有要求,9月之前,必須交出高質量的細綱,11月之前,則要提交劇本。


    對原創的具體長度沒有要求,但基本在一季13集以內。


    沈昕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郗慕晗先把故事的細綱寫好,再把細綱中的要點找出來,至少保證一集有一個大亮點,多餘的部分全部砍掉。


    “那角色情感的流露怎麽處理?”郗慕晗眨著大眼睛。


    需要表達情感的部分都被砍掉了。


    “用小亮點處理。”沈昕攤開雙手。


    “鋪墊呢?”郗慕晗追問道。


    “你的每一個鋪墊,都必須是亮點——如果一個情節對推動劇情沒有幫助,砍掉。如果一名角色對劇情沒有幫助,也請砍掉。還有,故事的節奏不要求最快,但要有自己的節奏,過快或者過慢,都不合適。”


    “這麽麻煩?”郗慕晗一臉沮喪。


    “沒辦法。動畫是連續播出,需要吸引讀者看下一集,必須每一集都要有吸引人的地方。”


    你以為做一名合格的斷章狗容易嗎?


    不容易!


    就像網絡,高明的斷章,對作者而言絕對是加分項。


    實體書是一錘子買賣,一次把書錢付清,所以每一章不需要太在意斷章,就算讀到後麵,覺得索然無味,也沒辦法,畢竟書錢已付,沒有退書還錢一說。


    不過,網絡連載模式對讀者,同樣有弊端。斷章狗也就算了,還有一種傷害,叫做tj。


    沈昕說的這些要點,郗慕晗也能理解,隻是休整細綱,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隨意,每一個情節都要調動起觀眾的情緒,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算計……呃,不對,是計算,計算每一個細節。


    沈昕用兩周的時間,畫出十多話的name,說實話,壓力不大,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招辦原來的name,一天就夠了。


    但他必須要表現的很吃力,否則肯定會被懷疑——事實上,一天一話高質量的name,也已經很誇張了,畢竟,這些name是要直接拿去製作動畫的。


    就在沈昕很“努力”的繪製name時,羅錚的新漫畫也開始了連載——《搖滾之王》。


    看到這部漫畫,沈昕第一時間,竟然想到了《我為歌狂》,同樣是為了做音樂,同樣是為了夢想,這兩部漫畫或許有一些共通的地方。


    不過,不得不說,與搖滾相關的漫畫,還是很小眾的,但也有質量很高的作品,比如矢澤愛的《nana》——好吧,這部漫畫,羅錚畫不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漫畫家攻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瀟瀟羽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瀟瀟羽下並收藏我的漫畫家攻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