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有足以遮風擋寒的結實房屋,還讓他們擁有足夠的空間,不用一大家子塞的一頂小帳篷中,最起碼晚上休息的時候能伸展開。


    雖然不夠私密但與不能擋寒的帳篷比他們已經非常滿足了。


    靈江難民很多,整個安置過程持續了一個半時辰才告罄,五千多人兩間大作坊全部安置完畢,準備的東西也是堪堪夠用,即便是剩也不多了。


    同時王允也將一起運過來的幾車木炭平分給這近千戶人家,雖然每家所得不多,但是足夠他們用急了的。


    接著留下一支隊伍用作維持秩序,與古爺打過招呼告訴古爺明日可能還會有一批難民後王允便摸黑著急忙慌的回去了。


    作坊裏點燃了數個火把,再加上難民自己起的火堆,空間雖大倒也不顯的黑暗。


    辛苦了這麽久終於能夠停下來,很多人再也忍不住了從自己的裝備中拿出拿出鍋燒水燒飯。


    是的,雖然是逃難,但是時間並不倉促,大多數的人準備還是齊全的,不僅僅是保暖用的東西,糧食以及做飯用的家夥基本上都是帶足了的。


    條件好一點的有的還隨身帶著炭盆小爐灶可以暫當爐灶,沒這條件的隨意撿幾塊石頭一墊,簡單的三角爐灶就成了。


    至於石塊,別的不說工坊園就是這東西多,都被堆積到工坊園偏僻的一角,全部都是建築時留下的殘次碎石磚塊。


    雖然不能用來建房圍院了,但這些也都是好東西,粉碎了可以用來鋪路什麽的,所以都沒舍得丟,隻不過也沒來得及廢物利用,沒想到卻給難民們提供了方便。


    看著難民們的情緒都已經穩定下來,並且開始圍爐做飯,古蘭也放心了不少。


    不過還是有一個大難題需要解決,那便是燃料問題。


    雖然他們離開靈江時也都做了各種準備,就是柴火也是準備中的一份,畢竟冰天雪地的哪裏能這麽容易找到柴火。


    有車的人家還好準備的更充足些,但那是少數,大多還是靠著兩條腿或著推車過來的。


    所以即便家族人口再多,能帶的也是有限的。


    所以即便有王允按戶發的木炭怕也是支持不了多久的。


    溫度太低了,成年人還好但孩子和老人是真的離不開火。


    雖然隻是為他們提供一份遮風擋雨的地方,這些人也不是她的責任,但看著瑟瑟發抖縮在家人身旁的孩子們,古蘭真的無法當作視而不見。


    站在作坊門口看著這些人片刻轉身向另外一個方向走去——燒炭場。


    因為玻璃作坊和大棚的原因為了節約成本索性建了個燒炭場,這不,這就派上用場了。


    兩年的時間,炭窯自從開窯後就沒有停過火,燒出了一批批等級不同的木炭,重點是這些木炭除了用在自家產業也就是李家村的人有份購買,沒有對外售賣。


    正因為如此炭場積攢了一大批的木炭,囤貨量達到了驚人的數字,填滿了幾個大倉庫,其中還不包括古蘭收到空間裏的一部分。


    兩年的時間裏,她就像個倉鼠一樣隻要是有用的東西一點一點的往空間裏搬,碩大的空間已經被她填滿了一半,雖說她的空間不足千個平方,但耐不住高啊!還是很能存貨的。


    未來無常,在這個世界她一向喜歡未雨綢繆,這也是為什麽木炭量哪怕存貨驚人,依然沒有想著售出換銀子。


    畢竟現在她也不是缺那三瓜兩棗的人了。


    這不,無常不就來了。


    所以未雨綢繆是對的,沒有準備如何應對?


    來到炭場,聽到消息值夜工的管事容家盛忙跑了過來,行禮諂媚一氣合成。


    “東家您來了,這麽冷的天有什麽您交代屬下一聲,屬下過去就成,這裏烏漆嘛黑的怎麽還勞煩您親自過來了?”


    古蘭點點頭:“沒事,帶我去庫房看看?”


    “欸”容管事哪敢有意見,趕緊前麵帶著路。


    平時東家過來的次數那是少之又少,好不容易見到了,容家盛就想著可足了勁表現。


    “東家,剛剛又送了一批貨入庫,咱們存貨足著呢,也謹遵東家的吩咐安全隱患方麵一直不然有絲毫懈怠。”


    “嗯,做的好!”古蘭誇道。


    她是不經常過來,但是金管家還有弟弟古小山可是經常過來視察的,炭場的兩位管事做的確實不錯,該誇獎的時候她一向不吝嗇。


    “這都是屬下應該做的”容管事心裏雖高興,麵上還是一副謙虛的模樣。


    倉庫與炭窯之間還是有點距離的,畢竟炭窯這邊數窯同燒明火太旺了。


    很快,一些人就停在了一個倉庫門口,容管事趕忙拿鑰匙打開了倉庫門。


    這是一座比工坊園裏作坊小不了多少的倉庫。


    容家盛小心的點燃了放在倉庫門口的幾盞玻璃油燈。


    這是古蘭命人特別燒製出來的一種燈,專門在倉庫等地方使用。


    玻璃油燈,顧名思義油燈外圍被一層玻璃包圍,不用擔心火苗外溢等意外。


    隨著幾盞燈的點燃當即驅散了倉庫中的黑暗。


    一個個碼的整齊摞老的木筐出現在眾人的眼前,木炭的數量占了整個倉庫的三成空間,盡管這樣也是一個不小的存量了。


    在容管事的陪同下,古蘭順著倉庫走了一圈,既來了總是要看一圈的,檢查一下。


    如管事說的一樣,倉庫裏的衛生打掃的都幹幹淨淨,都是按照規章製度辦的,手下的人沒有陽奉陰違,古蘭滿意的點點頭。


    東家眼中的滿意也讓容管事暗暗鬆了口氣,暗忖著幸好他們一直不敢有絲毫鬆懈。


    在古氏上工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工,工錢待遇方麵在整個雲州都是首屈一指的。


    就在前幾日每人還發了兩斤野豬肉拿回家,更別提逢節過年了,在別人看來稀罕的東西都會被當做福利發給他們。


    自從他們在這裏上工,家裏人的生活也跟著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一個月的工錢甚至抵得上全家人半年的收入,在家裏的地位也發生了改變,爹娘兄弟都高看一眼。


    他們很幸運能夠得到這麽好的工,並且還被委以重用,所以很珍惜。也都卯足了勁好好的工作,就想著好好表現,能給兄弟孩子們也爭取到工作的機會。


    要知道古氏可不是好進的,但古氏的老員工還是有一定的優先考慮權的。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空間在逃荒路上養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斛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斛嵐並收藏帶著空間在逃荒路上養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