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點半!婋


    鼓曲社開場!


    後台演員們紛紛準備今天晚上的曲目。


    老先生不少,今天除了本來已經請假的李樹聲,還有兩位上了六十五歲的。


    而其餘歲數也不會差到哪去,四十到五十之間,這就是現在鼓曲社的情況,幾乎靠著先生們撐場。


    雖然他們德芸有鼓曲演員以及能唱曲兒的年輕人,藍藍也每周過來,但主體表演還是他們。


    這也是為什麽齊雲成經常跑來這邊,年輕一輩太少了。


    所以德芸鼓曲學員班肉眼可見的重要,如果他們學了出來,鼓曲社的演出時間會相對變長,由一周兩三天,變到一周五六天。婋


    沒別的,為的是鍛煉他們。


    有一點鼓曲青年隊的味道,雖然知道增加的幾天演出裏麵會賠錢,但賠錢也要做這個事情。


    誰不是一步步走來。


    「哎!」


    一想到之後的情況,齊雲成覺得弄一個場子夠難的,不管是精力還是經營上,不過老先生們都如此賣力,他這個當年輕人肯定不會鬆懈。


    於是安下心全程在側幕跟著師父、師娘聽著這些位演員的唱。


    前麵一兩位年紀稍微輕一點,唱了樂亭大鼓和鐵片大鼓,到了第三場便是師娘登場,她一唱完,後麵的的確確是上了歲數的老先生。婋


    其中有一位叫做馬希英的老太太,老太太今年六十八,個頭不算太高,但能把她請來實在不容易。


    她老人家作為侯月秋的弟子,八十年代也可以說是紅極一時,屬於津門曲薈的常客。


    可伴隨鼓曲觀眾的流逝,能表演的地方越來越少,無奈各處周轉直到退休。


    現在十分渴望舞台。


    上是上了,結果歲月不饒人,腿腳越來越不方便,一瘸一拐,需要主持人楊鶴同扶著走上台。


    看著都心疼。


    即便這樣隻要弦樂一響。婋


    上了年紀的她瞬間滿血複活,有了精氣神,好好地為觀眾唱了一段劉派的《金定罵城》!


    這一段唱完。


    台下天津老少爺們用著自己的口音喊著好,十分親切,並且極力請求先生再返一個。


    這是鼓曲社常事,幾乎老先生就沒有不返場的時候。


    奈何一段下來,的確是為難到了。


    齊雲成連忙讓楊鶴同幫忙送一些水上去,他自己上去怕引起觀眾注意,打亂先生的節奏。


    而看見茶水,老太太沒有拒絕。婋


    全權當歇一口氣。


    喝完了再一瘸一拐地回到話筒後!


    「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馬老太太!」


    「謝謝啊!」馬希英扶了一下話筒,「我這個上了歲數,有點力不從心了。」


    「再來一個!」


    不斷地聽見聲音,老太太點點頭,肯定要唱的。婋


    於是弦樂再一次響了起來,一響,齊雲成觀察得很仔細,發現她老人家在打鼓的時候,偷偷做了幾次深呼吸。


    顯然是累著。


    即便這樣,仍然堅持著唱一段,這一段返場十來分鍾,唱完台下掌聲滾動。


    老太太鞠躬下台,再接著一瘸一拐的回來側幕,她過來齊雲成一直扶著,並讓她到後台去休息。


    然後換來又一位老先生表演。


    這位先生是張雅琴,非常熟悉,隻是瞧見她郭得剛冷不丁想到什麽,問了一下一直關注鼓曲社的孩子,「說起來最近節目單好像沒怎麽見到張雅麗先生了。」


    「先生也在家休息,可能


    下周才來演出。」婋


    齊雲成一說,郭得剛明白了,心裏有些悵然,一後台的老先生演出鼓曲,實在考驗體力,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累著。


    畢竟平均六十多,接近七十歲的人。


    所以一時間,當師父的看著孩子認真望著舞台的樣子,心裏挺感慨。


    舉辦它是應該的,且非常有必要,不然多個幾年無緣瞧見這些位老先生了。


    到時候會是太多的遺憾。


    不過即便看著累,他最近還收到一些先生也想來鼓曲社試試的想法,可見先生們多麽渴望舞台。


    至於累不累,沒有一個在乎的。婋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過。


    張雅琴老太太唱完一個再返場給完東西,也終於在掌聲中下台休息了。


    「師哥,那我去好好的解釋一下?」


    最後一個節目報幕,楊鶴同望著齊雲成開口。


    「不用了,直接報節目和名字吧,我自己來解釋,別耽擱了。」


    「好!」


    鼓曲社這邊,楊鶴同也在幫忙弄,平時當個主持人以及給老先生在後台幫個忙什麽的。婋


    全靠齊雲成不可能全部做了,更別說他自己也有事情忙。


    於是上台開口。


    「謝謝我們張雅琴先生的精彩演出!那麽接下來請您欣賞京韻大鼓《綠衣女》!表演者齊雲成!伴奏胡子義、鮑力、閆平、張玉恒!」


    呱唧呱唧呱唧!


    聽見名字,劇場掌聲忍不住往大了去,可大歸大,依舊有理解不了的。


    「今兒攢底不是李樹聲先生嗎?怎麽換了齊雲成?」


    「有點突然了這是,不知道怎麽回事。」婋


    「難不成排錯啦?或者多添加一個節目?」


    觀眾不可能不詫異,今兒來的大半都是為的李樹聲老爺子。


    攢底變人,在過去場子能直接讓人撂了。


    不過因為熟悉場子和演員,倒沒有人會那樣,更別說齊雲成出場也是他們希望瞧見的。


    來到舞台之上。


    齊雲成先鞠躬,緊接著做出手勢讓老少爺們安靜一些,好聽自己慢慢解釋。


    「很對不住各位,今天出現了一些事情。我師爺李樹聲先生昨天回去的時候受涼了,為了身體著想,今天晚上演出來不了。婋


    但我這個晚輩鬥膽接替他老人家的演出,為大家唱一段。


    學生能耐不足,差得遠,今晚盡量多唱多演,讓您覺得對得起票錢。


    那麽第一首鼓曲,還是《綠衣女》!謝謝您各位擔待!」


    沉下一口氣。


    沒耽擱,弦樂老師們彈奏。


    齊雲成則熟練地拿起鼓毽子和板兒,開始打鼓套子。


    一套東西行雲流水,他有著自己的風格,而且論氣場還有對業務的熟練,哪怕身為年輕人,也不會看起來比老先生差到哪去。婋


    尤其表演風範,很穩,動作都看著那麽舒服。


    鼓套子打完。


    一聲脆亮的聲音出現。


    ……


    「堪歎世人戀恩情,情深意重總成空~~


    情絲最能迷本性,情網一開是得非生~~


    對於情字不可太重,愛情過量就難免誤身名~~婋


    表的是聊齋上綠衣女點情虛花夢,也無非形容世態露水之情不過易俗移風~~」


    ……


    齊雲成此刻唱的京韻大鼓《綠衣女》是一段不太常見的曲目,相比《探晴雯》的耳熟能詳,算不上經典,甚至老一輩藝術家演唱的《綠衣女》


    也較少有人聽過。


    但喜歡的也有,今天為了白派李樹聲唱這個的觀眾不在少數。


    因此他有點壓力,怎麽能比老先生,隻能賣力氣的來唱。


    可這讓王蕙在側幕看著就那麽喜歡,「孩子這兩年唱功越來越好,以前他是學得太認真,少了遊刃有餘。


    現在已經可以說什麽都不差了,婋


    這個年紀的鼓曲,再沒人能比得上。」


    當師娘的不斷去誇,卻誇的不誇張,雲成打小學,天賦在鼓曲方麵能數一數二。


    外加開辦鼓曲社以來的演出,讓他在這方麵有了大成的味道。


    這種狀態去教鼓曲學生們沒有一點問題。


    郭得剛在旁略微點頭,不過並不在意孩子的唱,他唱的怎麽樣還能不知道,在意的是鼓曲社開辦以來雲成變化很多。


    有什麽問題和困難,都會自己第一時間攬在身上,然後再去解決。


    有一點領導的感覺。婋


    要不說是個經理呢,鍛煉了一些東西出來。


    關鍵孩子二十來歲,能接得住七十來歲李樹聲先生的場子,讓觀眾默默去聽,非常了不起。


    所以挺欣慰。


    而不一會兒,演員唱完,下麵給出極高的喝彩動靜。


    「好!」


    「倍兒好哇!!」


    聽見天津老少爺們的方言,齊雲成忍不住樂,「喊好也就咱們天津這麽哏,這麽高興。婋


    外國的交響樂哪有這勁頭。


    而今天我也知道不少為李先生來,李先生是白派京韻大鼓的一杆大旗了,實在是沒辦法。


    所以我多唱來彌補吧,咱們年輕人沒別的,就剩下一膀子力氣。


    再來一段!」


    話音落下齊雲成看向弦樂老師。


    弦樂再一響,踏踏實實給出力氣和本事讓觀眾喜歡。


    誰叫臨時換人是他們對不住觀眾,哪怕現在退票,都得幹。婋


    人家有正當理由。


    隻是哪有人離開,雖然看不見李樹聲先生,齊雲成他們同樣愛得不行。


    一片一片的喝彩喊好。


    為此今天晚上,齊雲成連唱了三個。


    三個不停歇的唱下來,年輕人也夠嗆,唱不是說,每一個字沒一個詞不光需要用力氣發出來,唱腔以及聲調也極其的講究。


    所以過程當中師娘王蕙都親自上來端水給孩子喝,喝完才進行最後的謝幕環節。


    謝幕一完。婋


    齊雲成終於能夠休息,待在後台緩一會兒。


    不賣力不行,萬一真退票了,今兒一場可損失不少。


    再好的場子,也需要做到可持續發展,不然一直補貼錢,哪怕德芸這麽大的基業也夠嗆。


    「怎麽樣了,唱累了吧?好孩子,今兒你是賣了力氣!」


    王蕙坐在孩子身邊的椅子上,輕聲開口,有點心疼的感覺。


    到底幹曲藝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


    齊雲成轉頭看一眼師娘,深深喘出一口氣,「本以為沒什麽,誰想後知後覺的累。不過還好,我是年輕人歇一兩分鍾就過來了。」婋


    看著孩子,王蕙下意識點點頭,同時回想起剛才舞台上的表演後,更覺得沒有他這麽好的演員了。


    這麽多年的學習,妥妥向著老藝術家的方向走去。


    而且沒有一點彎路。


    也得虧郭得剛捧他的時候,沒有替他接太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不然就沒有現在的齊雲成了。


    讓他真正做到了有能耐,且去哪都是待見的。


    「算了,我也不和你聊了!今晚是在天津這邊找個房間住還是回去?如果回去的話,我叫人給你開車,還能休息一兩個小時。」


    想著家裏的老婆孩子,齊雲成肯定不會在外麵過夜,連忙開口。「麻煩您找一個人吧,不回去不放心,上午還走得那麽急。」婋


    「行!你先回去,我跟你師父就在這邊休息一晚,順便看看你師爺。」


    「嗯!您和師父也早點休息,我先走了。」


    說著就走。


    齊雲成起身離開,王蕙則趕緊叫了一位助理開車送他。


    而孩子火急火燎的離開。


    王蕙站在鼓曲社的大門口看著走遠的車子楞了好半天,不知道該怎麽說。


    不管是對事業還是對家庭,他妥妥的一個好孩子。婋


    那一份心,放在哪都是熱的。


    也是察覺到自己妻子的想法,郭得剛好笑一聲,「這就是當初張老爺子為什麽要讓孩子沉澱一段時間。


    怹老人家看得比我們遠,當初不捧他,你還不高興來著。


    現如今雲成腳下的路被歸置的幾乎沒有一點彎道。


    踏踏實實的去就是。」


    「是啊,真不知道當初你怎麽遇見的這孩子,白來的一個兒子。」


    「你又不是不知道,可不是白來的一個兒子。」婋


    對於雲成怎麽來的德芸社,郭得剛向王蕙說過,但王蕙隻是聽說,郭得剛則是親自把這孩子帶進的劇場大門。


    2000年他們相聲大會已經搬進小劇場有幾年,可說是搬進小劇場,也是要什麽沒什麽。


    好在那時候他能接活,外加身處燕京曲藝團,和於遷兩個人時不時的能被派去郊區演出。


    演出完了第二天便來小劇場等觀眾,可惜天公不作美下雨了,一個沒來,一群演員隻能灰溜溜散場回家。


    郭得剛算走得快的,第一個離開。


    不過剛離開還沒兩三分鍾,就瞧見了在屋簷下躲雨的齊雲成。


    一開始他還以為是附近的小孩兒,沒多管。婋


    可這孩子要瘋,瓢潑大雨的情況下,竟然直接從屋簷下向自己跑來,他雖然不認識,但不可能無動於衷,趕緊用自己的傘接去。


    接著轉頭回去劇場。


    這一回去,孩子幾乎濕透了,張聞順看見嚇一跳,不管孩子是誰家的,連忙去後台拿毛巾好好給擦擦。


    擦完了一問,便有了後來一大堆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相聲:台上無大小,台下立新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星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星貓並收藏相聲:台上無大小,台下立新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