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字經(1)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作者:(宋)王應麟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字經》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自誕生後就成為中國傳統蒙學的翹楚,廣泛流傳。數百年來,婦孺皆知、家喻戶曉,影響極深。它的編纂成就和巨大影響是其他蒙學讀本難以企及的。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說:“其書先舉方名事類,次及經史諸子,所以啟蒙稚者略備。”也就是說,《三字經》是一本內容完備,融入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和教育理念、諸子百家之教誨,給人啟發和學習的啟蒙必備之讀物。
最初的《三字經》由南宋的王應麟編纂,形式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內容上有生動有趣的曆史人物故事,寓含深刻的思想道理;表達上經過千錘百煉,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更寓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該書明清以來續有增補,至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做了補充修訂,名為《重訂三字經》。
這樣一本讀物被人們奉為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思想魅力。《三字經》的魅力在於它教育思想的發人深省,強調教育對人的重要意義,同時闡述了如何教育的原則、方法、態度以及內容。一個人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學會做人的道德規範,懂得怎樣孝順父母,懂得怎樣尊敬師長,然後再學習知識。一味追求謀生手段與知識技能的傳授而缺失道德教育,無疑將會引起人人可見的不良後果。讓我們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積極吸收與運用吧。
人之初[1],性[2]本善[3],性相近,習[4]相遠。
【注釋】
[1]初:開始的意思,這裏指人剛出生的時候。[2]性:人格個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先天具有的素質與性情)。[3]善:良善,善良。[4]習:指習性,習慣。
【譯文】
人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良善的,隻是後天成長的過程與學習的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解讀】
開篇六個字從人性論展開人性特質的討論。孟子在《公孫醜·上》裏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都有這四心,認為一個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舍己救人,每個人都知道過馬路的時候不闖紅燈,每個人都知道謙虛禮讓自覺行事,每個人都知道不能傷害別人的利益。之所以後天會發生變化,每個人顯現出差異,是因為後天的生長環境和教育的差別。
苟[1]不教,性乃[2]遷[3],教之道[4],貴[5]以專。
【注釋】
[1]苟:假如,如果。[2]乃:於是。[3]遷:轉變,變化。[4]道:方法,道理。[5]貴:值得看重,重視的。
【譯文】
如果從小沒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那麽教育最好的辦法呢,就是要使孩子專心致誌地學習。
【解讀】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貴以專”,培養學習的良好環境。社會快速發展,追逐成功的利益足以讓人浮躁得不夠安靜,那麽真的需要靜下心來想想,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基礎牢固才能在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專項研究,基礎要求多能,鑽研則要求專一,一專和多能也是統一的,隻有多能的基礎才能專一,也隻有專一後才要求多能。
昔[1]孟母[2],擇鄰處[3],子[4]不學,斷機杼[5]。
【注釋】
[1]昔:從前、古代。[2]孟母:孟子的母親,姓仉,賢良有德。[3]擇鄰處:選擇好鄰居再住下來。[4]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後世尊為“亞聖”。[5]機杼:機,織機;杼,梭子。
【譯文】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經搬過三次家,就是讓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孟子逃學,孟母就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拆斷來教育他。
【解讀】
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學者,是和孟母後天提供的良好的成長環境以及聰慧的教育方式分不開的。孟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居住在墓地旁。因為經常有人出殯辦喪,小孟子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從小就學人家哭喪,孟母覺得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利就搬家了。把家搬到了市集,這次隔壁是個殺豬賣肉的肉鋪,不久小孟子又學會了剁肉賣肉、討價還價,孟母隻好又搬家了。最後搬到了學校附近,書聲朗朗,受學校的熏染,孟子的言行也變得彬彬有禮。可見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才利於孩子的成長。
竇燕山[1],有義方[2],教五子,名俱揚[3]。
【注釋】
[1]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聘請名師在家辦起私塾,後來五個兒子都考中進士。[2]義方:很好的教育方法。[3]揚:很有名氣,聲名遠揚。
【譯文】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有個叫竇禹鈞的人,教導兒子很有方法。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解讀】
竇燕山出身富裕家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據說他人品不好,常以勢欺人,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鬥出、大鬥進地昧心行事,做事不積德,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竇燕山也為此著急,一天晚上做夢,夢裏說他心術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沒有孩子還會短命。至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再不做缺德事。竇燕山在家裏辦起了私塾,延請名師教課。沒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的人家,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後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養兒子身上,不僅關注知識學習,更注重品德修養。在他的精心教導下,五個兒子先後登科及第,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曾賦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這裏說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對竇燕山“五子登科”的評價和頌揚。
養[1]不教,父之過[2],教不嚴[3],師之惰[4]。
【注釋】
[1]養:撫養。[2]過:過錯。[3]嚴:周密。[4]惰:懶,懈怠。
【譯文】
隻是撫養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做父母的過錯;隻是對學生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怠慢失職了。
【解讀】
漢宣帝時期,有叔侄二人——疏廣和疏受,官至太傅和少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官銜。教了五年後都稱病還鄉,歸田養老。皇帝和皇太子賞賜他們很多錢,以謝教育之恩。回到老家後,他們隻顧著與家裏族人、親朋好友、鄉裏貧苦人舉辦宴會,把錢都送給鄉裏貧寒人家,而不給子孫們買田地,留產業,人們就問他們為什麽。他說子孫們如果自己勤奮,自然可掙錢;如果留下許多錢,隻怕他們變得依賴、懶惰,失去鬥誌,也沒什麽好處。
對孩子和學生嚴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師的職責,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方法,嚴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也有人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也說明個人努力的重要性。兩種說法辯證哲思,相輔相成。
子[1]不學,非[2]所宜[3],幼[4]不學,老何為[5]。
【注釋】
[1]子:子女。[2]非:不,不是。[3]宜:應該,應當。[4]幼:年紀小的時候。[5]何為:幹什麽,做什麽。
【譯文】
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掌握知識,又不懂做人的道理,能有什麽作為呢?
【解讀】
宋朝名將嶽飛在《滿江紅》裏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時期,人的思維活躍,精力充沛,是追求學業到事業成功的大好時期,聰明的你一定會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不要等到白發蒼蒼,再後悔莫及。有這麽一個笑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沒關係,我是老二。”那就貽笑大方了,因為這裏的“老大”指老了的時候,而不是指排行。笑話是當笑話,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無知。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學,不知義[3]。
【注釋】
[1]琢:雕刻加工。[2]器:用具的總稱。[3]義:道義、倫理。
【譯文】
玉不經過雕刻加工,就不能成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學習,就不能知書達禮、通理曉義。
【解讀】
玉在沒有雕刻加工前,隻不過是塊漂亮的石頭。一個人的成才之路需要磨練和刻苦鑽研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我們常聽說,有的孩子聰明過人,被譽為神童,可是神童長大了似乎沒什麽過人之處。宋朝有個叫方仲永的孩子,家裏世代以種田為生,長到五歲,都不曾認識筆墨紙硯。忽然有一天,他哭著喊著要這些東西。父親雖感到驚異,還是從鄰家借來。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詩句以贍養父母、團結同族為內容,頗有文采、蘊含道理,值得一看。人們漸漸把他父親當賓客一樣招待,有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父親認為這樣也不錯,就不讓他學習了,天天拉著他四處拜客,後來方仲永和普通人也就沒什麽兩樣了。方仲永的領悟能力是有天賦的,比一般人聰明得多,最終沒落成一個平凡人,是因為他後天沒有好好受教育。這樣天資聰穎如此有才之人後天沒有培養尚且要成為平凡人,那麽,那些不是天生之才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想成為不平凡的人恐怕很難吧!
為人子,方[1]少[2]時,親[3]師[4]友,習禮[5]儀。
【注釋】
[1]方:正在、正當。[2]少:年少。[3]親:親近、尊敬。[4]師:師長、老師。[5]禮:禮貌。
【譯文】
為人子女的,從小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裏學習到做人處事的道理和禮儀。
【解讀】
在禮儀與文化知識的傳承過程中,晚輩從長輩那裏耳濡目染是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種。有這麽個故事:一個人不想贍養他的年邁多病的父親了,就找來一個筐,和兒子商議著把老父親裝進筐裏扔到山溝裏去。送走之後,兒子背著筐回家了。父親問他留這個筐做什麽用,他說留著以後好抬你啊。故事雖然簡單而誇張,但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很多時候,父親和母親絕對是孩子以身效仿的榜樣。而為人父為人母的,很多時候也是以以身作則來激勵自己前行的方向。
香[1]九[2]齡[3],能溫席[4],孝於親,所當執[5]。
【注釋】
[1]香:黃香,東漢湖北安陸人,博覽群書,官到尚書令。[2]九:量詞,表數量。[3]齡:歲數。[4]席: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臥,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5]執:實行。
【譯文】
東漢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敬父親,冬天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睡覺的席子。這是所有孝敬父母的人都應當實行和仿效的。
【解讀】
黃香,字文強,曾任魏郡太守。他廣讀儒家經典,精研學術,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夏天,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扇涼了;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體溫先溫暖席子,讓父親能好好休息。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什麽是“孝”,拆文解字,上“老”下“子”,賦予我們生命和教養的父母應當得到做子女的孝敬與孝順。
融[1]四歲,能讓梨,弟[2]於長[3],宜先知[4]。
【注釋】
[1]融:孔融,字文舉,東漢魯國人,建安七子之首,孔子的二十世孫。[2]弟:通“悌”,孝悌,敬愛兄長。[3]長:兄長。[4]知:曉得、明白。
【譯文】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讓哥哥吃大的梨。這種尊敬謙讓、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應當打小就知道的。
【解讀】
孔融,幼時就聰明伶俐,卓爾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說:“少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怎麽樣。孔融的回答不是與人對吵,而是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用別人說的話有力地還擊了別人:“是啊,看來你小時候很聰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裏吃梨的時候哥哥們都拿大的,他總是挑小的吃。家人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小弟弟,當然吃小的了。今天我們的家裏都倒過來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爺爺奶奶倒吃個小的了。敬愛兄長不僅是友善態度的表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體現。一個善待別人的人,也容易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
首[1]孝悌,次[2]見聞[3],知某數[4],識某文[5]。
【注釋】
[1]首:首要,首先。[2]次:其次。[3]見聞:見到和聽到的事。[4]數:指數目。[5]文:指文理。這裏指聖賢故事的出處。
【譯文】
一個人首先要知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其次是見多識廣,認識數目,懂得個十百千萬數的位數,知道文章的出處典故。
【解讀】
中國的傳統教育是首先把孝道和悌道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其次是博識廣聞、知數識文。《三字經》講到這裏都是講一個人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一個人要明白做人處事的倫理道德、規範先後,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然後再學習文化知識。後文的《弟子規》就有“有餘力,則學文。”一個人要先有德再有才,一個人無德卻有才是件可怕的事情,那真是叫“缺德帶冒煙”。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
[1]一:數之始。[2]而:連詞。與,及。
【譯文】
一到十是基本數字,十個十為一百,十個百為一千,十個千為萬……,一直延伸下去。
【解讀】
古人認為萬物之數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采用十進製計算方法。中國啟蒙教育也重視數學的教育,注重自然方麵的知識基礎,就像今天的小學就要學會四則運算一樣。因為隻有基礎牢固,才會有延伸下去的發展,做人和做事也一樣。
最初的《三字經》由南宋的王應麟編纂,形式上篇幅短小,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內容上有生動有趣的曆史人物故事,寓含深刻的思想道理;表達上經過千錘百煉,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更寓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該書明清以來續有增補,至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做了補充修訂,名為《重訂三字經》。
這樣一本讀物被人們奉為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思想魅力。《三字經》的魅力在於它教育思想的發人深省,強調教育對人的重要意義,同時闡述了如何教育的原則、方法、態度以及內容。一個人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學會做人的道德規範,懂得怎樣孝順父母,懂得怎樣尊敬師長,然後再學習知識。一味追求謀生手段與知識技能的傳授而缺失道德教育,無疑將會引起人人可見的不良後果。讓我們從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積極吸收與運用吧。
人之初[1],性[2]本善[3],性相近,習[4]相遠。
【注釋】
[1]初:開始的意思,這裏指人剛出生的時候。[2]性:人格個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先天具有的素質與性情)。[3]善:良善,善良。[4]習:指習性,習慣。
【譯文】
人生下來的時候,本性都是良善的,隻是後天成長的過程與學習的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解讀】
開篇六個字從人性論展開人性特質的討論。孟子在《公孫醜·上》裏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也就是說孟子認為人都有這四心,認為一個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舍己救人,每個人都知道過馬路的時候不闖紅燈,每個人都知道謙虛禮讓自覺行事,每個人都知道不能傷害別人的利益。之所以後天會發生變化,每個人顯現出差異,是因為後天的生長環境和教育的差別。
苟[1]不教,性乃[2]遷[3],教之道[4],貴[5]以專。
【注釋】
[1]苟:假如,如果。[2]乃:於是。[3]遷:轉變,變化。[4]道:方法,道理。[5]貴:值得看重,重視的。
【譯文】
如果從小沒有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那麽教育最好的辦法呢,就是要使孩子專心致誌地學習。
【解讀】
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貴以專”,培養學習的良好環境。社會快速發展,追逐成功的利益足以讓人浮躁得不夠安靜,那麽真的需要靜下心來想想,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基礎牢固才能在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專項研究,基礎要求多能,鑽研則要求專一,一專和多能也是統一的,隻有多能的基礎才能專一,也隻有專一後才要求多能。
昔[1]孟母[2],擇鄰處[3],子[4]不學,斷機杼[5]。
【注釋】
[1]昔:從前、古代。[2]孟母:孟子的母親,姓仉,賢良有德。[3]擇鄰處:選擇好鄰居再住下來。[4]子: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國人,後世尊為“亞聖”。[5]機杼:機,織機;杼,梭子。
【譯文】
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經搬過三次家,就是讓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孟子逃學,孟母就把織布機上的梭子拆斷來教育他。
【解讀】
孟子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學者,是和孟母後天提供的良好的成長環境以及聰慧的教育方式分不開的。孟子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居住在墓地旁。因為經常有人出殯辦喪,小孟子在這種環境的熏陶下從小就學人家哭喪,孟母覺得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利就搬家了。把家搬到了市集,這次隔壁是個殺豬賣肉的肉鋪,不久小孟子又學會了剁肉賣肉、討價還價,孟母隻好又搬家了。最後搬到了學校附近,書聲朗朗,受學校的熏染,孟子的言行也變得彬彬有禮。可見一個好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成長環境才利於孩子的成長。
竇燕山[1],有義方[2],教五子,名俱揚[3]。
【注釋】
[1]竇燕山:原名竇禹鈞,五代後晉時期人,聘請名師在家辦起私塾,後來五個兒子都考中進士。[2]義方:很好的教育方法。[3]揚:很有名氣,聲名遠揚。
【譯文】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有個叫竇禹鈞的人,教導兒子很有方法。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解讀】
竇燕山出身富裕家庭,是當地有名的富戶。據說他人品不好,常以勢欺人,人家借他家糧食時,他是小鬥出、大鬥進地昧心行事,做事不積德,到了30歲還沒有子女。竇燕山也為此著急,一天晚上做夢,夢裏說他心術不好、品德不正,如果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僅沒有孩子還會短命。至此,竇燕山暗下決心痛改前非,再不做缺德事。竇燕山在家裏辦起了私塾,延請名師教課。沒錢送孩子到私塾讀書的人家,他就主動把孩子接來,免收學費。後來他的妻子連續生了五個兒子。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培養兒子身上,不僅關注知識學習,更注重品德修養。在他的精心教導下,五個兒子先後登科及第,這就是“五子登科”的故事。當時有一位叫馮道的侍郎曾賦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這裏說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對竇燕山“五子登科”的評價和頌揚。
養[1]不教,父之過[2],教不嚴[3],師之惰[4]。
【注釋】
[1]養:撫養。[2]過:過錯。[3]嚴:周密。[4]惰:懶,懈怠。
【譯文】
隻是撫養子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做父母的過錯;隻是對學生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怠慢失職了。
【解讀】
漢宣帝時期,有叔侄二人——疏廣和疏受,官至太傅和少傅,都是教育太子的官銜。教了五年後都稱病還鄉,歸田養老。皇帝和皇太子賞賜他們很多錢,以謝教育之恩。回到老家後,他們隻顧著與家裏族人、親朋好友、鄉裏貧苦人舉辦宴會,把錢都送給鄉裏貧寒人家,而不給子孫們買田地,留產業,人們就問他們為什麽。他說子孫們如果自己勤奮,自然可掙錢;如果留下許多錢,隻怕他們變得依賴、懶惰,失去鬥誌,也沒什麽好處。
對孩子和學生嚴格要求是做父母和老師的職責,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方法,嚴師出高徒就是這個道理。也有人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也說明個人努力的重要性。兩種說法辯證哲思,相輔相成。
子[1]不學,非[2]所宜[3],幼[4]不學,老何為[5]。
【注釋】
[1]子:子女。[2]非:不,不是。[3]宜:應該,應當。[4]幼:年紀小的時候。[5]何為:幹什麽,做什麽。
【譯文】
孩子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掌握知識,又不懂做人的道理,能有什麽作為呢?
【解讀】
宋朝名將嶽飛在《滿江紅》裏說:“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少年時期,人的思維活躍,精力充沛,是追求學業到事業成功的大好時期,聰明的你一定會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不要等到白發蒼蒼,再後悔莫及。有這麽一個笑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沒關係,我是老二。”那就貽笑大方了,因為這裏的“老大”指老了的時候,而不是指排行。笑話是當笑話,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這種無知。
玉不琢[1],不成器[2],人不學,不知義[3]。
【注釋】
[1]琢:雕刻加工。[2]器:用具的總稱。[3]義:道義、倫理。
【譯文】
玉不經過雕刻加工,就不能成為精致的器物;人若不學習,就不能知書達禮、通理曉義。
【解讀】
玉在沒有雕刻加工前,隻不過是塊漂亮的石頭。一個人的成才之路需要磨練和刻苦鑽研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我們常聽說,有的孩子聰明過人,被譽為神童,可是神童長大了似乎沒什麽過人之處。宋朝有個叫方仲永的孩子,家裏世代以種田為生,長到五歲,都不曾認識筆墨紙硯。忽然有一天,他哭著喊著要這些東西。父親雖感到驚異,還是從鄰家借來。仲永當即寫了四句詩,詩句以贍養父母、團結同族為內容,頗有文采、蘊含道理,值得一看。人們漸漸把他父親當賓客一樣招待,有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他父親認為這樣也不錯,就不讓他學習了,天天拉著他四處拜客,後來方仲永和普通人也就沒什麽兩樣了。方仲永的領悟能力是有天賦的,比一般人聰明得多,最終沒落成一個平凡人,是因為他後天沒有好好受教育。這樣天資聰穎如此有才之人後天沒有培養尚且要成為平凡人,那麽,那些不是天生之才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想成為不平凡的人恐怕很難吧!
為人子,方[1]少[2]時,親[3]師[4]友,習禮[5]儀。
【注釋】
[1]方:正在、正當。[2]少:年少。[3]親:親近、尊敬。[4]師:師長、老師。[5]禮:禮貌。
【譯文】
為人子女的,從小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裏學習到做人處事的道理和禮儀。
【解讀】
在禮儀與文化知識的傳承過程中,晚輩從長輩那裏耳濡目染是最容易、最有效的一種。有這麽個故事:一個人不想贍養他的年邁多病的父親了,就找來一個筐,和兒子商議著把老父親裝進筐裏扔到山溝裏去。送走之後,兒子背著筐回家了。父親問他留這個筐做什麽用,他說留著以後好抬你啊。故事雖然簡單而誇張,但不禁讓人會心一笑,很多時候,父親和母親絕對是孩子以身效仿的榜樣。而為人父為人母的,很多時候也是以以身作則來激勵自己前行的方向。
香[1]九[2]齡[3],能溫席[4],孝於親,所當執[5]。
【注釋】
[1]香:黃香,東漢湖北安陸人,博覽群書,官到尚書令。[2]九:量詞,表數量。[3]齡:歲數。[4]席:用草或葦子編成的成片的東西,古人用以坐、臥,現通常用來鋪床或炕等。[5]執:實行。
【譯文】
東漢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孝敬父親,冬天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睡覺的席子。這是所有孝敬父母的人都應當實行和仿效的。
【解讀】
黃香,字文強,曾任魏郡太守。他廣讀儒家經典,精研學術,被譽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夏天,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睡的席子扇涼了;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體溫先溫暖席子,讓父親能好好休息。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什麽是“孝”,拆文解字,上“老”下“子”,賦予我們生命和教養的父母應當得到做子女的孝敬與孝順。
融[1]四歲,能讓梨,弟[2]於長[3],宜先知[4]。
【注釋】
[1]融:孔融,字文舉,東漢魯國人,建安七子之首,孔子的二十世孫。[2]弟:通“悌”,孝悌,敬愛兄長。[3]長:兄長。[4]知:曉得、明白。
【譯文】
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讓哥哥吃大的梨。這種尊敬謙讓、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應當打小就知道的。
【解讀】
孔融,幼時就聰明伶俐,卓爾不凡。有一次,人家冷眼相看他,說:“少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說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怎麽樣。孔融的回答不是與人對吵,而是以他人之矛攻他人之盾,用別人說的話有力地還擊了別人:“是啊,看來你小時候很聰明啊。”孔融家七兄弟,他是老六,家裏吃梨的時候哥哥們都拿大的,他總是挑小的吃。家人問他原因,他說我是小弟弟,當然吃小的了。今天我們的家裏都倒過來了,孩子越小,吃的梨越大,爺爺奶奶倒吃個小的了。敬愛兄長不僅是友善態度的表現,也是一個人的修養體現。一個善待別人的人,也容易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
首[1]孝悌,次[2]見聞[3],知某數[4],識某文[5]。
【注釋】
[1]首:首要,首先。[2]次:其次。[3]見聞:見到和聽到的事。[4]數:指數目。[5]文:指文理。這裏指聖賢故事的出處。
【譯文】
一個人首先要知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其次是見多識廣,認識數目,懂得個十百千萬數的位數,知道文章的出處典故。
【解讀】
中國的傳統教育是首先把孝道和悌道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孝敬父母、敬愛兄長,其次是博識廣聞、知數識文。《三字經》講到這裏都是講一個人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一個人要明白做人處事的倫理道德、規範先後,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然後再學習文化知識。後文的《弟子規》就有“有餘力,則學文。”一個人要先有德再有才,一個人無德卻有才是件可怕的事情,那真是叫“缺德帶冒煙”。
一[1]而[2]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注釋】
[1]一:數之始。[2]而:連詞。與,及。
【譯文】
一到十是基本數字,十個十為一百,十個百為一千,十個千為萬……,一直延伸下去。
【解讀】
古人認為萬物之數始於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采用十進製計算方法。中國啟蒙教育也重視數學的教育,注重自然方麵的知識基礎,就像今天的小學就要學會四則運算一樣。因為隻有基礎牢固,才會有延伸下去的發展,做人和做事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