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共和[1],始紀年。曆宣幽[2],遂東遷。


    【注釋】


    [1]共和:公元前841年,因國人暴動周厲王逃離鎬京,由周公、捎公共同執政,曆史上將這一年稱為“共和元年”,是我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2]宣幽:指周宣王、周幽王。


    【譯文】


    我國從周朝共和之年開始有正式紀年。經曆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東遷洛陽。


    【解讀】


    周朝第十代的厲王暴虐無道,終於被趕出皇宮,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後來由厲王的兒子宣王繼位,到了周幽王時,鎬京為犬戎攻破,周朝首都東遷洛陽,稱為東周。


    周轍東[1],王綱[2]墜[3],逞[4]幹戈[5],尚遊說[6]。


    【注釋】


    [1]周轍東:指周平王將國都東遷至洛陽。轍,這裏指代車,意為搬遷。[2]王綱:指王朝的統治。[3]墜:衰落。[4]逞:顯示、誇耀。[5]幹戈:軍事力量、武力。[6]遊說:政客以口才勸說各諸侯采納他們的主張獻策。


    【譯文】


    自周平王東遷國都後,對諸侯的控製力開始衰落,諸侯國之間時常武力相爭,而遊說之士們也開始鼓吹、遊說,大行其道。


    【解讀】


    周平王國都東遷至洛陽,搬遷過程中秦國、魏國、鄭國幫助王室完成了東遷的任務。為了獎賞這幾個諸侯國,王室劃分了一些區域領土酬謝各有功國,這使得原本在西北一隅的秦國驟然強大,政治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時王室逐漸失去了對各諸侯國的控製,諸侯國都想稱王稱霸,動不動幹戈以見,戰爭連年不絕,老百姓飽受了戰爭的苦難。


    始春秋[1],終戰國[2]。五霸[3]強,七雄[4]出。


    【注釋】


    [1]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這一時期,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2]戰國:指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一時期,因當時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而得名。[3]五霸: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4]七雄:指齊、楚、燕、趙、韓、魏、秦七個強國。


    【譯文】


    東周分兩個時期,東周前期為春秋時期,後期稱為戰國時期。春秋的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強稱霸。戰國時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解讀】


    周平王東遷後,一統天下的地位早已名存實亡,而是“五霸”說了算。齊桓公是五霸之首,他重於改革,國力日益強盛。宋襄公幫助了齊孝公登上了王位,並以講信用、講仁義著稱。由於晉文公的父親把王位傳給了小兒子,晉文公先後在衛國、齊國、曹國、楚國過著十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後在秦國的幫助下晉文公重新回到自己的國家當上了國君。現在的清明節也是起源於晉文公悼念曾經幫過他的介子推“割股充饑”之恩。秦穆公是晉文公的嶽父,他任人唯賢,渴慕賢才。他用五張羊皮把當時在楚成王手下養馬的百裏奚換回,後成為秦穆公的賢臣。“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說的就是楚成王的一鳴驚人,成就霸業。


    嬴秦氏[1],始兼並。傳二世[2],楚[3]漢[4]爭[5]。


    【注釋】


    [1]嬴秦氏:秦國君姓嬴,所以秦也稱為嬴秦,這裏指秦始皇嬴政。[2]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兒子,繼承始皇為二世皇帝。[3]楚:楚霸王項羽。[4]漢:漢高祖劉邦。[5]爭:爭權。


    【譯文】


    戰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益強大,兼並了其他諸侯國,建立了統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大亂,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麵。


    【解讀】


    戰國末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的秦王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製的封建製度國家。雖然秦始皇在位統治的十五年期間苛政雜稅、大興土木、焚書坑儒等,產生了很多負麵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其統一中國的曆史意義,使得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以及統一貨幣、度量衡等方麵的貢獻。此外,秦始皇還推行郡縣製,修築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長城。如今,長城早已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征之一。皇帝的稱號始於秦始皇,皇在古代的意思是大,帝是上古人們想象中主宰萬物的最高天神。皇帝就意味著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和地位,而且是上天賜予的,就是君權神授。秦始皇還采取了很多遵君措施使得皇帝的地位神聖化,例如,隻有皇帝自稱為朕,隻有皇帝用的玉印稱為璽。


    高祖興[1],漢業建,至孝平[2],王莽[3]篡[4]。


    【注釋】


    [1]興:興起。[2]孝平:孝平帝,在位五年被外戚王莽篡權殺害。[3]王莽:漢朝大司馬,漢元帝皇後侄,殺害孝平帝篡權為帝,改國號為“新”。[4]篡:奪取。


    【譯文】


    漢高祖打敗項羽,建立漢朝基業。漢朝皇位傳到孝平帝時,被王莽篡奪了。


    【解讀】


    漢朝建立後,經過漢文帝劉恒和漢景帝劉啟的“文景之治”,又經過漢武帝的開疆拓荒,漢朝日趨強大,進入鼎盛時期。但內部的混亂使得官宦外戚相爭,王莽就出現了。王莽,字巨君,是漢元帝皇後的侄子。漢哀帝公元前1年去世後,漢平帝即位,元後臨朝掌製,王莽出任大司馬為輔政大臣,封“安漢公”,即能安定漢室的公爵。公元3年,在王莽的策劃下,漢平帝劉衎娶比自己大三歲的王莽女兒為妻。公元6年,大臣們給劉衎祝壽,王莽乘機敬上毒酒,劉衎一飲而盡。公元9年,王莽篡位稱帝,改國號為“新”,年號“始建國”。直至公元23年綠林軍攻入長安後,王莽被殺,在位15年。


    光武[1]興,為東漢[2],四百年,終於獻[3]。


    【注釋】


    [1]光武:指光武帝劉秀。劉秀,字文叔,公元25年稱帝重建漢朝,史稱“光武中興”。[2]東漢:指光武帝定都洛陽,故稱東漢,以前為西漢。[3]獻:漢獻帝,東漢末代皇帝。


    【譯文】


    為光複漢室,劉秀興起,推翻新朝,恢複國號為漢。東漢曆時四百年,到漢獻帝的時候滅亡。


    【解讀】


    劉秀加入綠林起義軍,以恢複漢家製度為號召,在昆陽地區擊敗王莽主力軍,攻入長安城,放火燒了未央宮。之後,劉秀利用赤眉起義軍與綠林軍間的矛盾,削平割據勢力,剿滅各地豪強,恢複天下統一。到了漢末期,外戚、宦官、士大夫之間互相攻擊,各地軍閥利用手中軍隊控製政權、彼此爭鬥,軍閥混戰,王室無能。到漢獻帝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做了20多年的傀儡。直到曹操之子曹丕廢黜漢獻帝成為大魏皇帝,漢朝就滅亡了。


    蜀[1]魏[2]吳[3],爭漢鼎[4],號三國,迄[5]兩晉[6]。


    【注釋】


    [1]蜀: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2]魏:曹丕取代漢獻帝在洛陽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3]吳:孫權在建業(今江蘇南京)稱王,229年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4]鼎:傳國的實物,象征國家政權。[5]迄:到。[6]兩晉:西晉和東晉的合稱,司馬炎代魏稱帝定都洛陽,是為西晉。西晉滅後,司馬睿重建政權在建康(今南京)即位,是為東晉。


    【譯文】


    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鼎力、相爭的混戰局麵。魏滅了蜀、吳兩國,但司馬家族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解讀】


    《三國演義》全書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政治軍事格鬥風雲,反映了三國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期的曆史巨變,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部古典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寶庫的一部分。作者羅貫中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如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胸懷大義;曹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人生信條;關羽的“威猛剛毅”“義薄雲天”;劉備的“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等等。


    宋[1]齊[2]繼,梁[3]陳[4]承,為南朝[5],都金陵[6]。


    【注釋】


    [1]宋:劉裕代晉稱帝,建都建康,國號宋,史稱劉宋。[2]齊:蕭道成代宋稱帝,國號齊,史稱南齊。[3]梁:蕭衍代齊稱帝,國號梁,史稱蕭梁。[4]陳: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5]南朝:宋、齊、梁、陳四代都建都金陵,史上稱為南朝。[6]金陵:南京古稱,還有建業、建康等名。


    【譯文】


    晉朝王室南遷以後不久就衰亡了,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劉宋、南齊、蕭梁和陳。曆史稱為南朝,四朝建都於金陵。


    【解讀】


    南北朝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分裂時期,由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開始,至隋滅南朝陳為止。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所以稱為南北朝。南朝包含劉宋、南齊、蕭梁和陳四朝,北朝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這裏所指的宋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不可混淆,這裏“宋”的開國皇帝是劉裕,也稱劉宋。劉裕原為東晉大將軍,篡位後殺光前朝東晉皇族,後來劉裕的禁軍首領蕭道成篡位成功,把劉裕子孫殺光,變宋為齊。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一報還一報。


    北元魏[1],分東西,宇文周[2],與高齊[3]。


    【注釋】


    [1]北元魏:北魏是鮮卑族稱王,國號魏,後孝文帝遷都洛陽,改姓元,也稱元魏。[2]宇文周:宇文覺代西魏稱帝,建都長安,國號周,史稱北周。[3]高齊:高洋代東魏稱帝,國號齊,史稱高齊、北齊。


    【譯文】


    北朝先有元魏,元魏後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代魏建北周,東魏被高洋代位另立北齊。


    【解讀】


    北魏孝文帝當時定都平城(現山西大同),他認為平城是個兵家必爭之地,打仗用武可以,但不適合推行改革,不能發展壯大王朝的首都,想遷都至中原地帶的核心地區洛陽。而北魏的鮮卑族已經習慣了北方生活,南方又沒有成片可以牧馬的草原,顯然這樣的決擇對遊牧民族來說是具有挑戰性的。但孝文帝巧用出兵伐齊的口號,騎兵南下遷都洛陽。不僅有利地控製中原地區,而且受中原文化影響進行漢化改革,如改說漢話、穿漢人的衣服、改用漢姓等,所以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後改姓元。北魏孝明帝年幼繼位,母親胡太後輔政,她十分奢靡又篤信佛教,興建石窟(有雲崗石窟、龍門石窟)以弘揚佛教,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與財力,大大削弱了北魏國力。北魏大亂,慢慢分裂,高歡控製了東魏,宇文泰控製了西魏。高歡之子高洋建立北齊,所以也稱高齊;西魏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建立北周,又稱宇文周。


    迨[1]至隋[2],一土宇[3],不再傳,失統緒[4]。


    【注釋】


    [1]迨(dài):及、等到。[2]隋:楊堅代北周稱帝,國號隋,史稱隋文帝。[3]一土宇:南北合並,天下統一。[4]統緒:一脈相承的帝位傳承。


    【譯文】


    直到楊堅起兵稱帝,建立隋朝,天下重新統一。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後荒淫無道,僅傳了一代,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解讀】


    相對於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隋朝的曆史十分短暫,隻經曆了兩位皇帝。隋文帝,名楊堅,鮮卑族的名字叫普六茹。他見識深廣,有將謀之略,揮兵南下滅掉了當時南方的陳朝,南北一統天下。隋文帝建立隋朝後,在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麵進行了具體而微的改革,如確立三省六部製、簡化地方製度、設置糧倉、發布均田令、開漕渠修運河。但是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承繼皇位的事情上懼內,聽信了夫人的建議,廢長子楊勇太子位,改立楊廣,就是後來的隋煬帝。悲劇開始了,楊廣殺兄弑父,殘暴荒淫、生活奢糜,弄得民怨載道、民不聊生。但也難說他沒有可取之處,如他親臨戰場攻打陳朝、續建運河、拓西征東,等等。


    唐高祖[1],起義師[2],除隋亂,創[3]國基[4]。


    【注釋】


    [1]唐高祖:李淵,本為隋朝太原留守,封唐國公,後隋亡稱帝,國號唐。[2]義師:伸張正義的軍隊。[3]創:開創。[4]國基:國家基業。


    【譯文】


    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興起仁義之師,清除隋朝各路之亂取得天下,開創了大唐基業。


    【解讀】


    唐高祖李淵與隋煬帝是姨表兄弟,作為隋煬帝的親戚,非常受重用,當時在號稱中原北大門的太原當留守,以抗擊突厥,錢、糧、兵器充足。隋朝末年,農民起義,變亂四起,李淵起兵,翦除群雄,開創大唐王朝。後來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在繼承皇位事情上起爭奪,雖然太子名正言順應當繼承皇位,但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李世民東征西戰,赫赫戰功遠遠大於李建成。兄弟二人幾番明爭暗鬥後,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了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得立為新任皇太子,不久繼任皇位,年號貞觀,是為唐太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王應麟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王應麟等並收藏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