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譙縣城外,近日出現了一座可以容納萬人的軍營,駐紮於此的是一支名聲在外的精騎:狼牙軍。


    旬日內,譙縣無數青年才俊、大小修士爭先恐後匯聚於城頭、營外,整日整日墊足抬頭觀望軍營,想要看看這支天下驍勇是何等英姿。中間不少消息靈通之輩,更想一睹那名白袍將軍的真容。


    然而很快,無論是城頭還是院門外,就不見了任何喧鬧的人群。


    城頭被譙縣守軍封鎖,大營三百步內不得踏入,違令者......已經被射死好幾個。


    這一日黃昏,狼牙軍主將上官傾城從校場回帳,卻發現帳中平空多出一人。


    此人身高七尺,腰寬體壯,站在那裏就如一尊門神,正麵無表情看向她。


    麵對這個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上官傾城沒有覺得奇怪,她那張沒有表情的臉絲毫未變,隻是漠然道:“爾部進駐宋州,你到我譙縣來作甚?”


    “當然是來看你。”對方臉上浮現出一絲親切笑容。


    上官傾城眸中卻掠過一抹殺氣:“擅入帥帳者死,你也不能例外,希望你還有更好的理由。”


    “上官傾城,你為何總是這般不近人情?”那人無奈又無賴。


    這回上官傾城沒有說話,隻是左手已經順勢按住腰刀刀柄。


    對方眼神一變,明確感受到了上官傾城即將動手的意念。


    她臉上的笑容瞬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先前那種鐵血冷色,“我來是要告訴你,狼牙軍取消奔襲宿州,在譙縣原地待命——這是軍令。”


    上官傾城接過對方遞來的軍令掃了一眼,確認無誤,用念書般沒有波瀾起伏的口吻道:“上官傾城領命。”


    對方看著她的眼睛,等了片刻,“沒有別的話了?”


    上官傾城道:“你可以走了。”


    這人頓時麵沉如水,一言不發,抬腳就從上官傾城身旁走過。


    到了門簾前,她卻又停下來,回頭看了上官傾城一眼,冷笑道:“我來還為了告訴你,我馬上就要領兵出戰碭山——你就在這等著我大勝的好消息吧!”


    背對她的上官傾城聽到這個消息,冷冷回應:“我對你要做什麽毫無興趣,隻要別讓我去給你收拾爛攤子就行。”


    “上官傾城!”她咬牙切齒,目露凶光,胸膛劇烈起伏。但最終,她還是沒有多說,“算你狠!”


    直到對方已經走遠,上官傾城才卸下防備,走到主位上無聲坐下。


    她當然認識這不速之客。


    趙炳坤之女,曾經旁觀過冤句縣之戰的兵家奇才趙念慈。


    汝州之戰時,她倆曾在一起配合行動,但從第一麵開始,對方便跟她爭鋒相對,處處想要與她分個高低,時友時敵。


    宋州東部,順泗水而下,途徑虞城縣,便到了最接近邊界的碭山縣。


    吳軍西進大軍收縮戰線後,便有一部在此駐紮、堅守。


    趙念慈率領河中軍、忠武軍、河陽軍共計二十餘萬人,作為先鋒來到此地,於離城二十裏處紮下營寨。當日傍晚,身著鐵甲的趙念慈隻帶了十餘騎,來到城下觀察城防。


    微冷的晚風中,趙念慈問身旁的一名兵家戰將:“吳軍守將是誰?”


    “聽說是一個叫孫儒的。”戰將回答。


    “孫儒?”趙念慈眼中掠過一抹輕蔑之色,“無名之輩,聞所未聞。”


    她又問道:“城中賊軍有多少人?”


    “據探報,有十三萬之眾。”戰將不假思索,“這些吳軍退守此城後,日夜加固城池,現在城防完備,我們若要正麵攻城,至少還需要十萬援軍。”


    趙念慈冷哼一聲,“先鋒作戰,重在速戰速決,哪裏有等待援軍的道理?從現在開始,日夜罵陣,激對方出城陣戰!”


    “這......是!”


    此刻,碭山縣城頭,剛剛來到這裏主持大局的孫儒,也在觀望趙念慈等人。


    “可有誰認得城下賊將是何人?”孫儒指著趙念慈,問左右將校。


    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將領道:“這娘們兒叫趙念慈,兵家趙炳坤之女,聽說是個難得的將才。”


    “將才?”孫儒嗤笑一聲,“天下良將,本將爛熟於心,可沒聽說這婦人有過什麽響亮戰績。傳令:明日辰時,出城迎戰,挫敵銳氣!”


    “是!”


    次日,天方拂曉,城門大開,鐵甲洪流洶湧而出,很快在城外漫延成海。最終十二萬將士組成數個方陣,等到陣型大成,已經是一個時辰過去。


    在此期間,河中、忠武兩軍同樣在出營列陣,雙方如有默契一般,都沒有在這個過程中派遣騎兵襲擾對方,顯然是打算堂堂正正擊敗對手,讓對方心服口服。


    巳時,立於城樓前的孫儒,跟站在望樓上的趙念慈,同時下達了進攻命令。


    兩軍如海大陣各自分出前段平緩推出,轟隆的腳步聲震天動地,於彌漫如霧的煙塵中徐徐互相靠近。當雙方距離不過百步時,兩邊前陣同時亮起兵家戰陣的明亮光華,戰陣驟然加速前奔,很快撞在一起。


    靈氣激蕩聲、兵戈相擊聲、喊殺聲如潮響起,天地失色。


    前線一片人仰馬翻,兩座黑色海洋開始互相交融、吞噬。


    激戰到黃昏,十二萬吳軍已經全部投入戰場,河中、忠武軍大營前,同樣沒留多少兵馬。混亂而有序的戰場上,大陣小陣犬牙交錯,齒輪一樣不停撕咬對方,飛揚的煙塵裏,遍地都是屍首、兵戈、旗幟,血流漂櫓,如同地獄。


    隨著日暮降臨,兩軍在鳴金聲中各自退回。


    軍帳中,趙念慈冷麵而坐,煞氣騰騰的目光在眾將身上掃過:“今日一戰,有我二十多名兵家戰將上陣,且兵力兩倍於敵,竟然沒能一舉擊敗對方,隻是殺傷了賊軍數千人,是可忍孰不可忍!明日,本將要親自上陣,不破敵賊誓不罷休!”


    縣城中,孫儒負手在屋中來回踱步,對眾將的各種議論和各色目光視而不見。


    半響,他停住腳步,目光如電的看向部將們:“賊軍戰將太多,今日一戰我們傷亡是對方兩三倍,如此惡戰下去,我軍必敗!兵家終究還是不能小覷,我們必須換一種策略......諸位,我軍當尋機舍棄碭山,退往蕭縣,吸引賊軍追擊!”


    聞聽此言,眾將無不愕然。


    副將忍不住問道:“賊軍雖強,但若是我軍固守城池,以碭山之堅固,對方想要破城並不容易。”


    孫儒瞥了副將一眼,淡淡道:“苦戰守城,縱然能夠拒敵於城門之外,於大局又有何益?本將要的,是殲滅這股賊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禦仙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蓬蒿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蓬蒿人並收藏帝禦仙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