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對著二皇子手下留情,可德妃和淑妃卻不會,


    她們和淑妃是皇宮中長年對頭敵人,恨不得對方一命嗚呼,自然對二皇子這個敵對方沒有任何好感。


    現二皇子幹掉了大皇子和三皇子,德妃和賢妃是恨他入骨。女人瘋狂起來是可怕,而且這兩個女人都是有智慧有權勢有人脈女人。


    其實德妃還有想頭,她雖然沒了兒子可還有一個孫子,要是皇帝兒子都沒了,自然被無辜殺害大皇子之子總好過於謀逆二皇子之後,再說賢妃是無望,三皇子可就留了個女娃世。


    德妃是姚氏家族中間人物,整個家族把希望都壓了大皇子身上,雖然大皇子去了可是他們還是以德妃馬首是瞻。德妃勢力隻是明麵上少了,真正人手並沒有什麽損失。


    德妃得知她兒子是和葉輕語死一起,頭一次怨起了妹妹家這個女孩,如果不是她,她兒子怎麽會去西山別院。同時德妃怨恨是大皇子妃,要不是她沒有容人之量,能把葉輕語送王三皇子身邊,斷了她兒子念頭?


    而二皇子幾位皇孫被帶到了淑妃宮殿,自從淑妃被扁成了淑夫人,她很久沒有這麽高興過了。自己兒子現已經是無冕太子了,她母憑子貴,也要皇宮稱王稱霸了。


    看著眼前三位孫子,淑妃是打心眼裏歡喜,不過她不喜歡孔氏,自然對兩位嫡孫沒有對庶孫好。


    三為皇孫不是第一次進宮了。不過還是很拘謹,他們大也不過四歲,小才兩歲,還被奶嬤嬤抱著。


    淑妃多年沒帶過孩子了,就算是二皇子,她也不過是每天去看看,有下麵人照顧,淑妃並沒有費什麽勁。所以對小孩子問了幾句就沒什麽耐心了。


    因為怕小孩子打擾到她,淑妃把三個小孫子安排了偏殿。她對自己宮裏還是很放心,畢竟她掌宮權這麽多年,要是這點能耐都沒有,早就墳頭草長多高了。


    二皇子也速度來到皇宮請罪,他雖然害怕皇帝責罰,可也有恃無恐,畢竟現皇帝除了打打他罵罵他,也不會真傷了他性命。


    皇帝接到了文薔死訊,心中總算好受了些。不過對二皇子卻加忌憚,一個人對枕邊人說動手就動手,可見二皇子平時那些會不會是他故意裝,就是為了降低別人警惕,給人致命一擊。


    二皇子到來,讓皇帝為難。他還沒想好怎樣對待二皇子,畢竟,二皇子確確殺了大皇子和三皇子,要是不重懲,如何安慰大皇子和三皇子天之靈?


    可要是殺了二皇子,皇帝心中還是有些猶豫。殺子這樣事一般人還真做不來,既然他是皇帝,他心已經經曆了磨練,可還是不能毫不猶豫就痛下殺手。


    二皇子求見皇帝,一見麵就痛哭流淚,懺悔自己治家不嚴,讓側妃文氏鑽了空子,做了對不住大皇子和三皇子事,絕口不提大皇子三皇子死和他有關,他隻是管家不利而已,其他毫不知情。


    二皇子負荊請罪,一片誠懇,不知道人還真以為他被蒙騙,是個無辜。可皇帝是什麽人,他都要被二皇子無恥和狠毒氣笑了。


    二皇子一直偷偷觀察皇帝,可他父皇沒有他想象中對自己橫眉冷對,心中一陣竊喜,想到:果然父皇還是顧忌自己成了皇室唯一成年男丁,否則以他父皇脾氣,現他一定要被打屁股開花了。


    二皇子心還是放早了,皇帝本來是有些不舍得,可看二皇子一副把過錯推給別人模樣就一陣惱火,過分是,二皇子有恃無恐讓皇帝心寒,大皇子和三皇子是他兄弟,害了兄弟一點悔過之心也沒有,還沾沾自喜,這讓皇帝太失望了。


    他生氣到了極點反而心平氣和了,對著二皇子說道:“哲兒,你後悔過殺了你大哥和三弟嗎?你曾顧忌過朕心情?你是不是覺得朕隻有你一個孩子,就拿你沒法子了?”


    二皇子聽到皇帝這樣問他,本能生產一種恐慌,他強撐著,安慰自己:別怕,你現是他唯一繼承人,他就是再不喜你,也不會拿你怎麽樣。


    二皇子還是分辨道:“父皇,您誤會了,我沒有想過害了大哥和三弟,是文氏她癡心妄想,自作聰明。兒臣要是知道了,怎麽會不阻止?畢竟血濃於水啊,我們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著筋,怎麽會去害他們。”


    皇帝看著還巧言令色二皇子心中失望,後對著旁邊宮人說道:“來人,擬旨:二皇子齊哲,不忠不義,弑兄殺弟,枉為人子,朕下密旨,賜毒酒一杯,白綾一挑,匕首一把,二皇子自行了斷。”


    皇帝想了想覺得捂著這件事,家醜不可外楊,秘密處決了二皇子,保住皇室聲譽。


    同時也想著給二皇子留個體麵,畢竟二皇子還留有三個皇孫。


    二皇子驚呆了,不可置信看著皇帝,過了一會看人要把他拖走,才反應過來,大聲說道:“父皇,為什麽?我不服!難道你登上皇位時沒有沾了兄弟血,皇家哪有什麽親情可言,要是有機會,他們照樣會解決了我。父皇,你不能這樣做,皇孫們還小,難道你想把皇位讓給淮南王一脈嗎?父皇,我再不好,還是你血脈,是你兒子,難道比不過淮南王?”


    皇帝聽著二皇子話,心中為失望,他心灰意冷讓人把二皇子拖下去,自己則是疲憊坐龍椅上,心中起伏不定。


    淮南王這時走了進來,他看著皇帝模樣,自然知道皇帝心事,開口道:“既然你不願意親手殺子,就把他軟禁了,廢為庶人就罷了。”


    皇帝知道淮南王是勸說自己,不過還是沒好氣說道:“你也知道,二皇子這樣性子,隻有有命就會折騰天翻地覆,到時候鳴兒這麽辦?要是鳴兒有個三長兩短,我會後悔死了。”


    淮南王心中也明白,不過他覺得完全可以不用皇帝自己動手,自然有人解決二皇子,於是說道:“無妨,我們正當壯年,二皇子就是再怎麽樣,還能翻了天去。要是真讓你殺了自己孩子,你一輩子也不會心安。”


    皇帝心中也有不舍,有了淮南王話,皇帝像找到了一個借口,說道:“罷了,罷了!來人,把二皇子押入宗人府,終身□,遇赦不赦。”


    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大體是二皇子以下犯上,窺視皇位,所以被廢了。


    二皇子心中無比絕望之時,傳來皇帝旨意,免了一死,二皇子心中來不及高興就被押入宗人府,過起了囚犯生活。


    淑妃知道後打翻了茶杯,心中一陣驚駭,明明要做太子兒子被廢了,怎麽會這樣?她想到一定是大皇子和三皇子事情皇上發現了。


    淑妃急六神無主,她家世一般,這時候二皇子觸怒了皇帝也沒人能給二皇子求個情,淑妃這才想起了孔氏來,畢竟孔氏是二皇子正妃,孔尚書再怎麽樣也不會見死不救。


    淑妃急急去招孔氏進宮了。


    孔氏也是一陣心急,大皇子和三皇子事她雖然不知道具體,可也知道這和二皇子脫不了幹係,可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她是二皇子妻子,二皇子真要有個好歹,孔氏和她兩個孩子首先遭殃。


    孔氏接到淑妃信也不磨蹭,馬不停蹄趕往了皇宮,早點了解情況,也好早做準備。


    淑妃看見孔氏來了,也沒拐彎抹角了,直接說了二皇子處境,讓孔氏會孔家讓孔尚書幫幫二皇子,至少把二皇子弄出,宗人府是什麽地方,二皇子要是呆了裏麵是什麽前途也沒了,說不定什麽時候就連命都沒了。


    孔氏剛剛準備回去,突然淑妃宮殿嬤嬤急急忙忙跑了過來對著淑妃說道:“娘娘,娘娘,不好了,三位皇孫不知道怎麽了,渾身冒汗,口吐黑血,眼看著就不好了。”


    孔氏一聽自己孩子有事,心急如焚就跟著淑妃一起去看。


    到了偏殿,三位皇孫已經全身發紫了,身子都要僵硬了。孔氏一把抱住大兒子喊著:“兒啊,母妃來了,你看看母妃啊,你睜開眼看看母妃啊。”


    不管孔氏哭再肝腸寸斷,三位皇孫也眼看著沒了氣息。


    太醫到時候,一切已經塵埃落定,太醫還是為三位皇孫把了脈,發現三位皇孫是中毒而亡,宮中出了如此醜聞,太醫們心中直哆嗦,就怕被牽連了。


    皇帝剛剛才失了兒子,心中悲痛剛剛好些,就有人傳來了三位皇孫消息。皇帝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不用說一定是德妃或賢妃一脈幹。


    可皇帝不明白是,層層守衛皇宮,淑妃又不是死人,怎麽好好孩子就中毒了呢?還是說德妃和賢妃勢力已經囂張到了如此境界?


    不管孔氏如何傷心,淑妃如何怒火衝天,三位皇孫還是去了,因為大了也沒到六歲,還不能進皇陵。為此,孔氏抱著孩子不撒手,癡癡呆呆,一副沒了生氣模樣。


    太醫去禦書房把三位皇子死因告訴了皇帝。三位皇子都是中了毒死,這是一種混合毒素,要三種藥一起才能生效。


    三位皇孫身邊貼身嬤嬤有一位自殺了,很明顯是別人探子。


    皇帝心中苦悶,也知道凶手,畢竟這麽明顯下藥也明擺著是要同歸於。


    沒等皇帝去找凶手,賢妃就來了禦書房求見。


    皇帝想:好了,自己沒找她,她到送上門來了。可想想自己三皇子,皇帝心中一歎,還是把賢妃宣了進來。


    賢妃是個淡雅女子,知道分寸不過,所以才能宮中得了這麽高分位,畢竟按分位算,賢良淑德,賢妃是皇宮中妃位高者。


    可就是這麽一個知道分寸,心機謀略都不差女子,自己孩子死後也會不顧一切報複,她應該知道,現示弱才是上上之策。


    賢妃見了皇帝,沒了以往謹慎,她淡淡開口說道:“皇上,你都已經知道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朗朗明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朗朗明日並收藏嫡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