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包老爺子的話音一落,頓時便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博得滿堂彩,這也完全在包老爺子的意料之內。
在眾多的掌聲中,包老爺子臉上再次閃現出傲氣之色。
“不愧是國醫聖手,剛剛其實我一直不好意思說,我沒看出風邪來。”
“呃!其實我也一樣,風邪其實是最容易看出來的一種邪氣,但是那得在現場才好看,隔著照片真看不出來。”
“是啊!那些痙攣的紋路太小,而且患處腫脹太大,我之前還以為是皮膚過度緊繃,導致的皮下筋膜纖維的破裂現象呢!”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現場也有不少不是學醫的人。
比如首富東方青木,老首長楚強民以及從京城來的高層領導們。
他們對醫術可以說是了解不深。
但是對包老爺子的講解,以及從現場的反映來看。
不明覺厲。
雖然聽不明白,但那時卻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而內行聽了包老爺子的講解。
很多人卻茅塞頓開,或恍然大悟。
對包老爺子的佩服也更深了。
至於葉悠然,很多人心裏已經判定葉悠然輸了。
包老爺子都已經說得這麽明顯了。
已經沒有什麽懸念。
葉悠然跪下來給包老爺子磕頭認錯的事情跑屍跑不掉了。
這或許對葉悠然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來說。
也是一種磨練和教訓吧!
“葉悠然,輪到你了,你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在眾星捧月下,包老爺子挑釁地對葉悠然問道。
包老爺子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葉悠然給他磕頭。
同時他更想看到,葉悠然在給他磕頭之時。
王老爺子的臉上又會作何表情。
當年王老爺子總是處處壓他一頭。
臨了也輪到他包文傑扳回一城了。
“當然要補充了,我之前說你欺世盜名,如果我不補充,那如何證明你的醫術不行?”
葉悠然依然是有恃無恐的神色,仿佛一切都成竹在胸。
“哼!我倒要看看你還能說什麽。”
包老爺子咬牙切齒地催促道:
“有什麽屁就快放,這個病例討論的時間已經夠長了。”
對於包老爺子的冷嘲熱諷,葉悠然也不在意。
而是淡淡地說道:
“現場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的師尊是王老爺子吧?我的師尊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行醫有時候和做人一樣,要懂得進退。”
“有時候退一步,說不定就能看到平時看不見的很多東西。”
葉悠然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現場不少人都疑惑起來。
什麽意思?
道理雖然是明確的,可這和眼下的事情有什麽關聯嗎?
甚至還有些人在心中嗤笑,現在最不懂進退的不就是你這個黃毛小子嗎?
“不要在這裏故弄玄虛拖延時間,趕緊把你的補充說出來。”
謝澤華忽然開口對葉悠然斥喝起來。
之前葉悠然反將一軍給自己的老師。
謝澤華心裏對葉悠然就更加不忿了。
而且葉悠然現在更是大出風頭。
謝澤華心裏相當不爽。
所以想要葉悠然趕緊說完然後下跪磕頭。
“請問包老之前說了幾種邪氣了?”
葉悠然仿佛沒有聽到謝澤華的聲音一樣,麵向著包老爺子反問道。
“哼!小小年紀記性這麽不好了?那我就告訴你,是寒邪、濕邪、熱邪和風邪。這是四邪並發之症。”
包老爺子很是肯定地說道。
“對於這四邪,我沒有異議,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沒有異議。”
葉悠然說道:
“但是,最後的燥邪才是我需要補充的。”
“手裏有照片的前輩老師們請看,燥邪者,如有一把火在體內熊熊燃燒。”
“所以燥邪者最明顯的特征便是肌肉消瘦。”
“各位應該不難發現,此病患除了膝蓋處腫脹之外,小腿和大腿卻異常消瘦,如皮包骨頭……”
葉悠然沒有看照片,而是侃侃而談。
不少教授學者、中醫大師看著手中的照片對照葉悠然的指出,都不容易震驚地暗暗點頭。
好像是這麽個理兒啊!
隻是,葉悠然的話音還沒有落下。
包老爺子便是搶先冷哼道:
“哼!經驗不足也敢胡言亂語,你簡直就是東施效顰,惹人發笑。”
包老爺子肯定道:
“此病患癱瘓在床三年,如今的她已經到生命的盡頭。”
“被如此疾病折磨三年,就算是鐵打的漢子也要瘦成一道閃電。”
包老爺子繼續打擊道:
“年輕人,學著點,不要學了一點皮毛就自以為是。”
“我包文傑行醫六十餘載,觀察的東西比你還細致。”
“我連照片裏病房的陳設都已經觀察了,住在這種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病房,我可以判斷出,這個病患家裏應該經濟相當困難,極有可能是來自於農村家庭的病患。”
說到這裏,包老爺子抬起頭對現場所有人大說道:
“各位試想一下,一個家庭經濟困難的重病患者,本身就沒有什麽營養供應,又癱瘓在床三年。這樣的人,想不瘦成皮包骨頭都難。”
包老爺子的話再次獲得了現場不少人的認同和叫好。
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啊!
診斷病情不隻是單單從臨床表現去判斷。
還結合了實際情況,把一些原本並不相關的細枝末節組合起來,再綜合診斷。
這樣的診斷確實更加令人信服。
也更加的合情合理。
能做到這一步的,不愧是終生貢獻獎的國醫聖手。
實至名歸!
“包老別急啊!這隻是我的一個判斷依據之一,後麵還有呢!”
葉悠然笑了笑,並沒有計較,自信說道:
“如果不是我的老師那句‘行醫要懂得進退’的話提醒了我,可能我也不會發現燥邪的所在。”
葉悠然不露痕跡地拍了自己的師尊王老爺子一記馬屁。
這才接著說道:
“不可否認,包老的觀察很仔細,但卻隻是觀察了病者的患處,以及觀察了患者的周圍環境,而你卻忘記了退一步,看一看與患處無關的患者的口鼻。”
患者的口鼻?
葉悠然的話讓所有手中有照片的人都不自覺地低頭看向了潘月明的嘴巴和鼻子。
包老爺子也是狐疑地再次拿起了麵前的相冊來。
之前他好勝心切,還真沒有看過潘月明的口鼻。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
潘月明的重疾隻在膝蓋。
所有人的重點自然也都會放在膝蓋的患處上。
對其他的無關緊要的東西誰會去關注呢?
而在包老爺子拿起相冊看的時候。
馬雪蓮老師卻忽然發出震驚之聲來:
“肢體消瘦,口鼻幹燥。這……這真的是燥邪,真的是五邪並發。”
(本章完)
包老爺子的話音一落,頓時便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博得滿堂彩,這也完全在包老爺子的意料之內。
在眾多的掌聲中,包老爺子臉上再次閃現出傲氣之色。
“不愧是國醫聖手,剛剛其實我一直不好意思說,我沒看出風邪來。”
“呃!其實我也一樣,風邪其實是最容易看出來的一種邪氣,但是那得在現場才好看,隔著照片真看不出來。”
“是啊!那些痙攣的紋路太小,而且患處腫脹太大,我之前還以為是皮膚過度緊繃,導致的皮下筋膜纖維的破裂現象呢!”
有道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現場也有不少不是學醫的人。
比如首富東方青木,老首長楚強民以及從京城來的高層領導們。
他們對醫術可以說是了解不深。
但是對包老爺子的講解,以及從現場的反映來看。
不明覺厲。
雖然聽不明白,但那時卻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而內行聽了包老爺子的講解。
很多人卻茅塞頓開,或恍然大悟。
對包老爺子的佩服也更深了。
至於葉悠然,很多人心裏已經判定葉悠然輸了。
包老爺子都已經說得這麽明顯了。
已經沒有什麽懸念。
葉悠然跪下來給包老爺子磕頭認錯的事情跑屍跑不掉了。
這或許對葉悠然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來說。
也是一種磨練和教訓吧!
“葉悠然,輪到你了,你還有什麽要補充的?”
在眾星捧月下,包老爺子挑釁地對葉悠然問道。
包老爺子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葉悠然給他磕頭。
同時他更想看到,葉悠然在給他磕頭之時。
王老爺子的臉上又會作何表情。
當年王老爺子總是處處壓他一頭。
臨了也輪到他包文傑扳回一城了。
“當然要補充了,我之前說你欺世盜名,如果我不補充,那如何證明你的醫術不行?”
葉悠然依然是有恃無恐的神色,仿佛一切都成竹在胸。
“哼!我倒要看看你還能說什麽。”
包老爺子咬牙切齒地催促道:
“有什麽屁就快放,這個病例討論的時間已經夠長了。”
對於包老爺子的冷嘲熱諷,葉悠然也不在意。
而是淡淡地說道:
“現場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我的師尊是王老爺子吧?我的師尊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
“行醫有時候和做人一樣,要懂得進退。”
“有時候退一步,說不定就能看到平時看不見的很多東西。”
葉悠然這沒頭沒尾的一句話,讓現場不少人都疑惑起來。
什麽意思?
道理雖然是明確的,可這和眼下的事情有什麽關聯嗎?
甚至還有些人在心中嗤笑,現在最不懂進退的不就是你這個黃毛小子嗎?
“不要在這裏故弄玄虛拖延時間,趕緊把你的補充說出來。”
謝澤華忽然開口對葉悠然斥喝起來。
之前葉悠然反將一軍給自己的老師。
謝澤華心裏對葉悠然就更加不忿了。
而且葉悠然現在更是大出風頭。
謝澤華心裏相當不爽。
所以想要葉悠然趕緊說完然後下跪磕頭。
“請問包老之前說了幾種邪氣了?”
葉悠然仿佛沒有聽到謝澤華的聲音一樣,麵向著包老爺子反問道。
“哼!小小年紀記性這麽不好了?那我就告訴你,是寒邪、濕邪、熱邪和風邪。這是四邪並發之症。”
包老爺子很是肯定地說道。
“對於這四邪,我沒有異議,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沒有異議。”
葉悠然說道:
“但是,最後的燥邪才是我需要補充的。”
“手裏有照片的前輩老師們請看,燥邪者,如有一把火在體內熊熊燃燒。”
“所以燥邪者最明顯的特征便是肌肉消瘦。”
“各位應該不難發現,此病患除了膝蓋處腫脹之外,小腿和大腿卻異常消瘦,如皮包骨頭……”
葉悠然沒有看照片,而是侃侃而談。
不少教授學者、中醫大師看著手中的照片對照葉悠然的指出,都不容易震驚地暗暗點頭。
好像是這麽個理兒啊!
隻是,葉悠然的話音還沒有落下。
包老爺子便是搶先冷哼道:
“哼!經驗不足也敢胡言亂語,你簡直就是東施效顰,惹人發笑。”
包老爺子肯定道:
“此病患癱瘓在床三年,如今的她已經到生命的盡頭。”
“被如此疾病折磨三年,就算是鐵打的漢子也要瘦成一道閃電。”
包老爺子繼續打擊道:
“年輕人,學著點,不要學了一點皮毛就自以為是。”
“我包文傑行醫六十餘載,觀察的東西比你還細致。”
“我連照片裏病房的陳設都已經觀察了,住在這種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病房,我可以判斷出,這個病患家裏應該經濟相當困難,極有可能是來自於農村家庭的病患。”
說到這裏,包老爺子抬起頭對現場所有人大說道:
“各位試想一下,一個家庭經濟困難的重病患者,本身就沒有什麽營養供應,又癱瘓在床三年。這樣的人,想不瘦成皮包骨頭都難。”
包老爺子的話再次獲得了現場不少人的認同和叫好。
不愧是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啊!
診斷病情不隻是單單從臨床表現去判斷。
還結合了實際情況,把一些原本並不相關的細枝末節組合起來,再綜合診斷。
這樣的診斷確實更加令人信服。
也更加的合情合理。
能做到這一步的,不愧是終生貢獻獎的國醫聖手。
實至名歸!
“包老別急啊!這隻是我的一個判斷依據之一,後麵還有呢!”
葉悠然笑了笑,並沒有計較,自信說道:
“如果不是我的老師那句‘行醫要懂得進退’的話提醒了我,可能我也不會發現燥邪的所在。”
葉悠然不露痕跡地拍了自己的師尊王老爺子一記馬屁。
這才接著說道:
“不可否認,包老的觀察很仔細,但卻隻是觀察了病者的患處,以及觀察了患者的周圍環境,而你卻忘記了退一步,看一看與患處無關的患者的口鼻。”
患者的口鼻?
葉悠然的話讓所有手中有照片的人都不自覺地低頭看向了潘月明的嘴巴和鼻子。
包老爺子也是狐疑地再次拿起了麵前的相冊來。
之前他好勝心切,還真沒有看過潘月明的口鼻。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
潘月明的重疾隻在膝蓋。
所有人的重點自然也都會放在膝蓋的患處上。
對其他的無關緊要的東西誰會去關注呢?
而在包老爺子拿起相冊看的時候。
馬雪蓮老師卻忽然發出震驚之聲來:
“肢體消瘦,口鼻幹燥。這……這真的是燥邪,真的是五邪並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