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雌雞化雄:古時認為是不祥之兆,預示著國家將傾頹。
【譯文】
漢宣帝黃龍元年,未央宮輅軨廄裏的一隻雌雞變成了雄雞,毛色都變了,但不打鳴,也不領雞群爭鬥,也沒有一般公雞那樣的雞距。漢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有一隻母雞孵蛋時,卻慢慢變成了公雞,長出了公雞的雞冠、雞距,打鳴,健壯好鬥。到永光年間,有人獻上一隻長角的雄雞。《五行誌》認為這是外戚王氏篡權的征兆。京房《易傳》說:“賢能的人處在政治混亂的朝代,識時務反而會遭到傷害,或者平庸的人占據了高位,它的征兆就是雞長角。”又說:“婦女專政,國家不得安寧,雌雞像雄雞一樣打鳴,主人不會興旺。”
範延壽斷訟
宣帝之世,燕、岱之間,有三男共取一婦,生四子,及至將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爭訟。廷尉範延壽斷之曰:“此非人類,當以禽獸,從母不從父也。請戮三男,以兒還母。”宣帝嗟歎曰:“事何必古?若此,則可謂當於理而厭人情也。”延壽蓋見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論人妖將來之驗也。
【譯文】
漢宣帝的時候,在燕、岱之間,有三個男人合娶了一個老婆,生了四個孩子。等到要分老婆孩子的時候便無法平均了,以至於打起了官司。廷尉範延壽斷案說:“這已經不是人類幹的事了,該用對待禽獸的辦法來處理,孩子跟母親而不跟父親。請求殺了這三個男的,把孩子還給母親。”漢宣帝歎息道:“斷案的事情為什麽一定要依照古人?若是這樣,那就是符合道理卻壓抑了人之常情。”範延壽大概是觀察了人情世故才這麽判刑的,他還不懂得根據人事上的反常現象及征兆來判罪。
天雨草
漢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葉相樛結1,大如彈丸。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狀如永光時。京房《易傳》曰:“君吝2於祿3,信衰,賢去,厥妖天雨草。”
【注釋】
1樛結:糾結,纏繞。
2吝:吝嗇,小氣。
3祿:俸祿。
【譯文】
漢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上降下草,這草葉子互相糾結,有彈丸般大小。到漢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上又降下草,草的樣子就像永光年間降下的那樣。京房《易傳》說:“君主吝嗇俸祿,信用衰減,賢能的人遠去,它的征兆就是天上降下草。”
斷槐複立
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山陽橐茅鄉社有大槐樹,吏伐斷之,其夜樹複立故處。說曰:“凡枯斷複起,皆廢而複興之象也。”是世祖之應耳。
【譯文】
漢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禁止老百姓私自設立神社。山陽縣橐茅鄉的神社內有一棵大槐樹,官吏砍斷它,那天夜裏,槐樹又在原來的地方聳立起來。有人解說道:“凡是枯樹、斷樹複活,都是衰敗荒廢後又再興盛的象怔。”這是世祖光武帝中興的吉兆。
鼠巢
漢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鼠銜黃稿、柏葉,上民塚柏及榆樹上為巢。桐柏為多。巢中無子,皆有幹鼠矢數升。時議臣以為恐有水災。鼠盜竊小蟲,夜出晝匿,今正晝去穴而登木,象賤人將居貴顯之占。桐柏,衛思後園所在也,其後趙後自微賤登至尊,與衛後同類。趙後終無子,而為害。明年,有鳶1焚巢殺子之象雲。京房《易傳》曰:“臣私祿罔幹,厥妖鼠巢。”
【注釋】
1鳶(yuān):老鷹。
【譯文】
漢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老鼠叼著黃的稻麥稈和柏樹葉,爬上百姓墓地的柏樹和榆樹上做窩,這種事情桐柏地區發生的比較多。窩裏沒有小老鼠,卻都有幾升的幹老鼠屎。當時議論的大臣認為恐怕要發生水災。老鼠是偷東西的小動物,晚上出來白天躲藏。如今反而是白天離開鼠穴而爬上樹去,這是地位卑賤的人將要顯貴的預兆。桐柏是衛皇後花園所在地,那以後趙皇後從卑賤的地位登上了最尊貴的位置,與衛皇後一樣。趙皇後最終沒有子女而被殺害。第二年,說有老鷹焚燒鳥巢而殺死小鷹的兆象。京房《易傳》說:“臣下把俸祿視為私有,妄自侵占,它的征兆是老鼠在樹上做窩。”
鳥焚巢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穀有鳶焚其巢。男子孫通等聞山中群鳥鳶鵲聲,往視之,見巢燃盡,墮池中,有三鳶鷇燒死。樹大四圍,巢去地五丈五尺。《易》曰:“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後卒成易世之禍雲。
【譯文】
漢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這一天,泰山的山桑穀有老鷹焚燒自己的巢。男子孫通等人聽見山裏老鷹喜鵲群鳥的聲音,前去觀看,隻見鳥巢燃燒完落進水池,有三隻小鷹被燒死。那有鳥巢的樹粗達四圍,鳥巢離地麵有五丈五尺。《易經》說:“鳥燒掉巢,旅人剛開始快樂得哈哈笑,家園被毀後便大哭號陶。”後來最終出現了改朝換代的禍事。
木生人狀
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郵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須皆具,亡發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陽鄉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黃色,麵白,頭有髭1發,稍長大,凡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曰:“王德衰,下人將起,則有木生為人狀。”其後有王莽之篡。
【注釋】
1髭(zi)發:須發。
【譯文】
漢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郡街郵亭的一棵樗樹長出的枝條像人頭,眉毛、眼睛、胡須都有,隻是沒有頭發罷了。到漢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郡西平縣遂陽鄉有樹木倒在地上,長出枝條,這棵樹像人的樣子,身體青黃色,麵孔雪白,頭上有胡須、頭發,後來逐漸長大,共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說:“君王道行衰微,地位卑賤的人將興起,就有樹木長成人的樣子。”那以後就發生了王莽篡權的事。
僵樹自立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僵地,圍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民斷其本,長九尺餘,皆枯。三月,樹卒自立故處。京房《易傳》曰:“棄正,作淫,厥妖本斷自屬。妃後有顓,木仆反立,斷枯複生。”
【注釋】
1顓:同“專”。
【譯文】
漢哀帝建平三年,零陵郡有一棵樹倒在地上,粗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老百姓砍斷它的樹根,長九尺多,都枯幹了。三月,這棵樹自己又立在了原來的地方。京房《易傳》說:“拋棄正直,實行淫亂,它的征兆就是斷樹自己立起來。妃子皇後專權,樹倒了又再立起來,砍斷的枯樹重新長活。”
兒啼腹中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嗇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後三日,有人過,聞兒啼聲,母因掘收養之。
【譯文】
漢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郡方與縣女子田無嗇生了個兒子。產前兩個月的時候,這孩子就在母親的腹中啼哭,等生下來,田無嗇便不撫養他,而把他埋葬在田野裏。過了三天,有個人經過那裏,竟然聽見孩子的哭聲。於是他的母親把他掘出來收養了他。
男子化女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為女子,嫁為人婦,生一子。長安陳鳳曰:“陽變為陰,將亡繼嗣,自相生之象。”一曰:“嫁為人婦,生一子者,將複一世,乃絕。”故後哀帝崩,平帝沒,而王莽篡焉。
【譯文】
漢哀帝建平年間,豫章郡有個男人變成了女人,嫁給別人作妻子,生了一個孩子。長安人陳鳳說:“陽變為陰,將沒有子孫,這是自行相生的象征。”另一種說法是:“嫁給別人作媳婦,生了一個孩子,再過一世將絕代。”所以後來漢哀帝逝世,漢平帝也死了,王莽篡奪了帝位。
人死複生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廣牧女子趙春病死。既棺殮,積七日,出在棺外,自言見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當死。”太守譚以聞。說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厥妖人死複生。”其後王莽篡位。
【譯文】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郡廣牧縣女子趙春病死,已經殮入棺中,過了七天,她卻在棺材外出現了。她自稱見到了死去的公公,對她說:“你年紀才二十七歲,不應該死。”這是朔方太守談話時說出來的。有人解說道:“極陰轉變為陽,卑賤的人變成高貴的人,它的征兆是人死而複生。”那以後就發生了王莽篡奪皇位的事。
人生兩頭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女子生兒:兩頭兩頸,麵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長二寸所。京房《易傳》曰:“‘暌孤1,見豕負塗。’厥妖人生兩頭。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茲謂亡上,政將變更。厥妖之作,以譴失正,各象其類。兩頸,下不一也;手多,所任邪也;足少,下不勝任,或不任下也。凡下體生於上,不敬也;上體生於下,媟瀆也。生非其類,淫亂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虛也。群妖推此類。不改,乃成凶也。”
【注釋】
1暌(kui)孤:離家在外的狐兒。
【譯文】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個女人生了個兒子:兩個頭兩個脖子,麵孔相對,四支手臂長在一個胸膛上,都向前伸,臀部長著眼睛,長二寸左右。京房《易傳》說:“‘孤兒離家在外,看見豬趴在泥土中。’它的征兆是人生有兩個頭。臣民互相侵奪功績,那妖兆也與此相同。人或馬、牛、羊、雞、狗、豬六畜的頭和眼睛長在下麵,這意味著國君要滅亡,政權要更迭。這種妖兆的出現,是為了譴責君主喪失了正道,這些妖兆分別象征它們的品類。兩個脖子,象征臣下不同心協力;手多,象征被任用的人奸邪;腳少,象征臣下不能勝任官職,或君主不任用臣下。凡是下部的器官長在上部的,象征不恭敬;上部的器官長在下部的,象征輕慢褻狎。生下的不是同類,象征淫亂;人生下來就長得很大,象征皇上急於求成;生下來就會說話,象征皇上喜歡虛浮。各種征兆依次類推。如果君主還不改正錯誤,就會釀成災禍。”
德陽殿蛇
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洛陽市令淳於翼曰:“蛇有鱗,甲兵之象也。見於省中,將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棄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誅大將軍梁冀,捕治家屬,揚兵京師也。
【譯文】
漢桓帝即位時,有條大蛇出現在德陽殿上。洛陽市令淳於翼說:“蛇身上有鱗片,這是鎧甲和兵器的象征。出現在皇官裏,是將有椒房大臣遭受兵甲災禍的象征。”於是他就棄官逃跑了。到延熹二年,漢桓帝誅滅梁皇後的哥哥,大將軍梁冀,逮捕懲治他的家屬,在京城中動用了軍隊。
梁冀妻怪妝
漢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作一邊。“折腰步”者,足不任下體。“齲齒笑1”者,若齒痛,樂不欣欣。始自大將軍梁冀妻孫壽所為,京都翕然2,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頓,折其腰脊,令髻邪傾;雖強語笑,無複氣味也。”到延熹二年,冀舉宗合誅。
【注釋】
1齲(qu)齒笑:指女子故意裝作齒痛的笑容。
2翕(xi)然:都這樣做,形容行動一致。
【譯文】
漢桓帝元嘉年間,京城的婦女流行“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就是畫的眉又細又彎曲。“啼妝”,就是在眼睛下麵薄薄地塗抹脂粉,像是哭過的樣子。“墮馬髻”,就是發髻偏向一邊。“折腰步”,就是走路像腳支持不住身體。“齲齒笑”,就是像牙痛,不是高興地笑。從大將軍梁冀的妻子孫壽打扮開始,京城風行,全國都仿效。上天這樣告誡說:“軍隊將前往收捕,婦女憂愁,皺眉啼哭;官兵強奪,折斷她們的腰脊骨,使發髻傾斜;雖然勉強說笑,也不再有那份心情。”到了延熹二年,梁冀全族都被誅殺了。
赤厄三七
漢靈帝數遊戲於西園中,令後宮采女為客舍主人,身為估服,行至舍間,采女下酒食,因共飲食,以為戲樂。是天子將欲失位,降在皂隸2之謠也。其後天下大亂。
古誌有曰:“赤厄1三七。”三七者經二百一十載,當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於三六,當有飛龍之秀,興複祖宗。又曆三七,當複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自高祖建業,至於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蓋因母後之親。十八年而山東賊樊子都等起,實丹其眉,故天下號曰“赤眉”。於是光武以興祚3,其名曰秀。
1雌雞化雄:古時認為是不祥之兆,預示著國家將傾頹。
【譯文】
漢宣帝黃龍元年,未央宮輅軨廄裏的一隻雌雞變成了雄雞,毛色都變了,但不打鳴,也不領雞群爭鬥,也沒有一般公雞那樣的雞距。漢元帝初元元年,丞相府史家有一隻母雞孵蛋時,卻慢慢變成了公雞,長出了公雞的雞冠、雞距,打鳴,健壯好鬥。到永光年間,有人獻上一隻長角的雄雞。《五行誌》認為這是外戚王氏篡權的征兆。京房《易傳》說:“賢能的人處在政治混亂的朝代,識時務反而會遭到傷害,或者平庸的人占據了高位,它的征兆就是雞長角。”又說:“婦女專政,國家不得安寧,雌雞像雄雞一樣打鳴,主人不會興旺。”
範延壽斷訟
宣帝之世,燕、岱之間,有三男共取一婦,生四子,及至將分妻子而不可均,乃致爭訟。廷尉範延壽斷之曰:“此非人類,當以禽獸,從母不從父也。請戮三男,以兒還母。”宣帝嗟歎曰:“事何必古?若此,則可謂當於理而厭人情也。”延壽蓋見人事而知用刑矣,未知論人妖將來之驗也。
【譯文】
漢宣帝的時候,在燕、岱之間,有三個男人合娶了一個老婆,生了四個孩子。等到要分老婆孩子的時候便無法平均了,以至於打起了官司。廷尉範延壽斷案說:“這已經不是人類幹的事了,該用對待禽獸的辦法來處理,孩子跟母親而不跟父親。請求殺了這三個男的,把孩子還給母親。”漢宣帝歎息道:“斷案的事情為什麽一定要依照古人?若是這樣,那就是符合道理卻壓抑了人之常情。”範延壽大概是觀察了人情世故才這麽判刑的,他還不懂得根據人事上的反常現象及征兆來判罪。
天雨草
漢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葉相樛結1,大如彈丸。至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狀如永光時。京房《易傳》曰:“君吝2於祿3,信衰,賢去,厥妖天雨草。”
【注釋】
1樛結:糾結,纏繞。
2吝:吝嗇,小氣。
3祿:俸祿。
【譯文】
漢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上降下草,這草葉子互相糾結,有彈丸般大小。到漢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上又降下草,草的樣子就像永光年間降下的那樣。京房《易傳》說:“君主吝嗇俸祿,信用衰減,賢能的人遠去,它的征兆就是天上降下草。”
斷槐複立
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禁民私所自立社。山陽橐茅鄉社有大槐樹,吏伐斷之,其夜樹複立故處。說曰:“凡枯斷複起,皆廢而複興之象也。”是世祖之應耳。
【譯文】
漢元帝建昭五年,兗州刺史浩賞禁止老百姓私自設立神社。山陽縣橐茅鄉的神社內有一棵大槐樹,官吏砍斷它,那天夜裏,槐樹又在原來的地方聳立起來。有人解說道:“凡是枯樹、斷樹複活,都是衰敗荒廢後又再興盛的象怔。”這是世祖光武帝中興的吉兆。
鼠巢
漢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鼠銜黃稿、柏葉,上民塚柏及榆樹上為巢。桐柏為多。巢中無子,皆有幹鼠矢數升。時議臣以為恐有水災。鼠盜竊小蟲,夜出晝匿,今正晝去穴而登木,象賤人將居貴顯之占。桐柏,衛思後園所在也,其後趙後自微賤登至尊,與衛後同類。趙後終無子,而為害。明年,有鳶1焚巢殺子之象雲。京房《易傳》曰:“臣私祿罔幹,厥妖鼠巢。”
【注釋】
1鳶(yuān):老鷹。
【譯文】
漢成帝建始四年九月,長安城南有老鼠叼著黃的稻麥稈和柏樹葉,爬上百姓墓地的柏樹和榆樹上做窩,這種事情桐柏地區發生的比較多。窩裏沒有小老鼠,卻都有幾升的幹老鼠屎。當時議論的大臣認為恐怕要發生水災。老鼠是偷東西的小動物,晚上出來白天躲藏。如今反而是白天離開鼠穴而爬上樹去,這是地位卑賤的人將要顯貴的預兆。桐柏是衛皇後花園所在地,那以後趙皇後從卑賤的地位登上了最尊貴的位置,與衛皇後一樣。趙皇後最終沒有子女而被殺害。第二年,說有老鷹焚燒鳥巢而殺死小鷹的兆象。京房《易傳》說:“臣下把俸祿視為私有,妄自侵占,它的征兆是老鼠在樹上做窩。”
鳥焚巢
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泰山山桑穀有鳶焚其巢。男子孫通等聞山中群鳥鳶鵲聲,往視之,見巢燃盡,墮池中,有三鳶鷇燒死。樹大四圍,巢去地五丈五尺。《易》曰:“鳥焚其巢,旅人先笑後號咷。”後卒成易世之禍雲。
【譯文】
漢成帝河平元年二月庚子這一天,泰山的山桑穀有老鷹焚燒自己的巢。男子孫通等人聽見山裏老鷹喜鵲群鳥的聲音,前去觀看,隻見鳥巢燃燒完落進水池,有三隻小鷹被燒死。那有鳥巢的樹粗達四圍,鳥巢離地麵有五丈五尺。《易經》說:“鳥燒掉巢,旅人剛開始快樂得哈哈笑,家園被毀後便大哭號陶。”後來最終出現了改朝換代的禍事。
木生人狀
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街郵樗樹生枝如人頭,眉目須皆具,亡發耳。至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西平遂陽鄉有材仆地生枝,如人形,身青黃色,麵白,頭有髭1發,稍長大,凡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曰:“王德衰,下人將起,則有木生為人狀。”其後有王莽之篡。
【注釋】
1髭(zi)發:須發。
【譯文】
漢成帝永始元年二月,河南郡街郵亭的一棵樗樹長出的枝條像人頭,眉毛、眼睛、胡須都有,隻是沒有頭發罷了。到漢哀帝建平三年十月,汝南郡西平縣遂陽鄉有樹木倒在地上,長出枝條,這棵樹像人的樣子,身體青黃色,麵孔雪白,頭上有胡須、頭發,後來逐漸長大,共長六寸一分。京房《易傳》說:“君王道行衰微,地位卑賤的人將興起,就有樹木長成人的樣子。”那以後就發生了王莽篡權的事。
僵樹自立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僵地,圍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民斷其本,長九尺餘,皆枯。三月,樹卒自立故處。京房《易傳》曰:“棄正,作淫,厥妖本斷自屬。妃後有顓,木仆反立,斷枯複生。”
【注釋】
1顓:同“專”。
【譯文】
漢哀帝建平三年,零陵郡有一棵樹倒在地上,粗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老百姓砍斷它的樹根,長九尺多,都枯幹了。三月,這棵樹自己又立在了原來的地方。京房《易傳》說:“拋棄正直,實行淫亂,它的征兆就是斷樹自己立起來。妃子皇後專權,樹倒了又再立起來,砍斷的枯樹重新長活。”
兒啼腹中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嗇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後三日,有人過,聞兒啼聲,母因掘收養之。
【譯文】
漢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郡方與縣女子田無嗇生了個兒子。產前兩個月的時候,這孩子就在母親的腹中啼哭,等生下來,田無嗇便不撫養他,而把他埋葬在田野裏。過了三天,有個人經過那裏,竟然聽見孩子的哭聲。於是他的母親把他掘出來收養了他。
男子化女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為女子,嫁為人婦,生一子。長安陳鳳曰:“陽變為陰,將亡繼嗣,自相生之象。”一曰:“嫁為人婦,生一子者,將複一世,乃絕。”故後哀帝崩,平帝沒,而王莽篡焉。
【譯文】
漢哀帝建平年間,豫章郡有個男人變成了女人,嫁給別人作妻子,生了一個孩子。長安人陳鳳說:“陽變為陰,將沒有子孫,這是自行相生的象征。”另一種說法是:“嫁給別人作媳婦,生了一個孩子,再過一世將絕代。”所以後來漢哀帝逝世,漢平帝也死了,王莽篡奪了帝位。
人死複生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廣牧女子趙春病死。既棺殮,積七日,出在棺外,自言見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當死。”太守譚以聞。說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厥妖人死複生。”其後王莽篡位。
【譯文】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郡廣牧縣女子趙春病死,已經殮入棺中,過了七天,她卻在棺材外出現了。她自稱見到了死去的公公,對她說:“你年紀才二十七歲,不應該死。”這是朔方太守談話時說出來的。有人解說道:“極陰轉變為陽,卑賤的人變成高貴的人,它的征兆是人死而複生。”那以後就發生了王莽篡奪皇位的事。
人生兩頭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女子生兒:兩頭兩頸,麵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長二寸所。京房《易傳》曰:“‘暌孤1,見豕負塗。’厥妖人生兩頭。下相攘善,妖亦同。人若六畜,首目在下,茲謂亡上,政將變更。厥妖之作,以譴失正,各象其類。兩頸,下不一也;手多,所任邪也;足少,下不勝任,或不任下也。凡下體生於上,不敬也;上體生於下,媟瀆也。生非其類,淫亂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虛也。群妖推此類。不改,乃成凶也。”
【注釋】
1暌(kui)孤:離家在外的狐兒。
【譯文】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個女人生了個兒子:兩個頭兩個脖子,麵孔相對,四支手臂長在一個胸膛上,都向前伸,臀部長著眼睛,長二寸左右。京房《易傳》說:“‘孤兒離家在外,看見豬趴在泥土中。’它的征兆是人生有兩個頭。臣民互相侵奪功績,那妖兆也與此相同。人或馬、牛、羊、雞、狗、豬六畜的頭和眼睛長在下麵,這意味著國君要滅亡,政權要更迭。這種妖兆的出現,是為了譴責君主喪失了正道,這些妖兆分別象征它們的品類。兩個脖子,象征臣下不同心協力;手多,象征被任用的人奸邪;腳少,象征臣下不能勝任官職,或君主不任用臣下。凡是下部的器官長在上部的,象征不恭敬;上部的器官長在下部的,象征輕慢褻狎。生下的不是同類,象征淫亂;人生下來就長得很大,象征皇上急於求成;生下來就會說話,象征皇上喜歡虛浮。各種征兆依次類推。如果君主還不改正錯誤,就會釀成災禍。”
德陽殿蛇
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洛陽市令淳於翼曰:“蛇有鱗,甲兵之象也。見於省中,將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乃棄官遁去。到延熹二年,誅大將軍梁冀,捕治家屬,揚兵京師也。
【譯文】
漢桓帝即位時,有條大蛇出現在德陽殿上。洛陽市令淳於翼說:“蛇身上有鱗片,這是鎧甲和兵器的象征。出現在皇官裏,是將有椒房大臣遭受兵甲災禍的象征。”於是他就棄官逃跑了。到延熹二年,漢桓帝誅滅梁皇後的哥哥,大將軍梁冀,逮捕懲治他的家屬,在京城中動用了軍隊。
梁冀妻怪妝
漢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者,細而曲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墮馬髻”者,作一邊。“折腰步”者,足不任下體。“齲齒笑1”者,若齒痛,樂不欣欣。始自大將軍梁冀妻孫壽所為,京都翕然2,諸夏效之。天戒若曰:“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頓,折其腰脊,令髻邪傾;雖強語笑,無複氣味也。”到延熹二年,冀舉宗合誅。
【注釋】
1齲(qu)齒笑:指女子故意裝作齒痛的笑容。
2翕(xi)然:都這樣做,形容行動一致。
【譯文】
漢桓帝元嘉年間,京城的婦女流行“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愁眉”,就是畫的眉又細又彎曲。“啼妝”,就是在眼睛下麵薄薄地塗抹脂粉,像是哭過的樣子。“墮馬髻”,就是發髻偏向一邊。“折腰步”,就是走路像腳支持不住身體。“齲齒笑”,就是像牙痛,不是高興地笑。從大將軍梁冀的妻子孫壽打扮開始,京城風行,全國都仿效。上天這樣告誡說:“軍隊將前往收捕,婦女憂愁,皺眉啼哭;官兵強奪,折斷她們的腰脊骨,使發髻傾斜;雖然勉強說笑,也不再有那份心情。”到了延熹二年,梁冀全族都被誅殺了。
赤厄三七
漢靈帝數遊戲於西園中,令後宮采女為客舍主人,身為估服,行至舍間,采女下酒食,因共飲食,以為戲樂。是天子將欲失位,降在皂隸2之謠也。其後天下大亂。
古誌有曰:“赤厄1三七。”三七者經二百一十載,當有外戚之篡,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於三六,當有飛龍之秀,興複祖宗。又曆三七,當複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自高祖建業,至於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蓋因母後之親。十八年而山東賊樊子都等起,實丹其眉,故天下號曰“赤眉”。於是光武以興祚3,其名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