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鏡?什麽樣的古鏡?”
死徒見我不解,再次翻開《神異經》,將書頁翻到最後一頁,他指著畫有九星圖的那一頁的角落位置,說道:“你看,這裏有一行小字,我之前一直沒有注意到,這上麵所說的正是一種類似古代一種陽燧的東西。”
我在一旁,既看不懂書上的字,又不明白死徒所說的陽燧是個什麽東西,聽得我一頭的霧水。剛想開口問,就見一旁閉著眼睛靠在椅子上的李誌勝突然開口道:“陽燧就是一種類似凹麵鏡的取火之物,據《周禮·疏》中記載‘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燧’,取火於木為‘木燧’也。’”
聽罷,我忙看向李誌勝,隻見他依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的靠在椅子上,其實他並未睡著,隻是默默的聽著我們的談話。
“既然你沒睡著,那就過來一起聊聊吧,說不定你還能提供些幫助。”我對李誌勝說道。
“我有點困了,先睡一會,你們聊吧,我聽著就好。”說著,他便將身子側轉了過去,似乎並不想加入我們的討論。
見此,我也沒再強求,於是便對死徒說道:“難道你所說的那麵鏡子就是李誌勝剛才說的,取火用的鏡子嗎?”
死徒點了點頭:“李誌勝說的確實沒錯,隻不過我說的那麵鏡子並不是陽燧,而是跟陽燧相似的一個東西,並且它的名字也不是陽燧,而是鑒魂鏡。顧名思義,這就是一麵可以照出魂魄的鏡子。”
“聽起來好像很奇特的樣子,不過能將魂魄照出來又有什麽用,李誌勝和堯龍不用這麵鏡子就能看到魂魄啊,而我雖然比較麻煩,需要喚出虛魄,但是有堯龍和李誌勝在身邊,我也不必為了看見鬼魂而如此的大費周章。”
死徒聽罷,說道:“話是這麽說,但是我想,這本書中既然提到了那麵鏡子,那麽那麵鏡子肯定就沒這麽簡單。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或許可以嚐試一下,看能不能找到鏡子。”
“你自己都說了,幫別人找回那麵鏡子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難道你還記得當初是幫誰找的嗎?”我疑惑的問。
死徒沉吟了一下:“這個自然是不記得了,但是我想我們或許可以想辦法找到第二麵鏡子。”
“你是說,這鏡子世間不止一麵?”
“沒錯……”死徒肯定的回答:“雖然我不記得是幫誰找的鏡子了,但是我記得當時得到過不止一次這個消息,我想我們應該有辦法可以找到第二麵。”
“有什麽辦法,不妨直說。”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麵古鏡應該是青銅材質的。既然找青銅器,那麽就應該去青銅器較多的地方去找……”
聽到這,我急忙將他打斷,說道:“我說死老板,你沒搞錯吧,青銅器啊,那可是國寶級的東西,你腦袋不想要了嗎?那可是我們好不容易才保住的,嚴格來說你的腦袋現在屬於公共財產,不是你想掉就能掉的,得我們同意才行。”
“不是,不是,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麽……”死徒連連擺手道:“我們弄來那東西,又不是為了倒賣出去謀取暴利,隻是借用一下罷了。用完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還可以上交給國家博物館嘛。另外,我的腦袋什麽時候成了公共財產了?!”
見他這麽說,我細想了一下,感覺其實也有道理,主要是,我們一不為財,二不為名,隻是想借用那古鏡來參透這本書中的奧秘,以尋求保命之法。
“既然你這麽說,我也沒什麽好反駁的了,那麽我們接下來的計劃就定為尋找這個古鏡吧。至於古鏡可能出現的地點……這就要勞煩你去想想辦法了。”我說道。
“這個好說,本身也是我分內的事,不過……”死徒說道:“這些有關的資料全在我那個小展覽館裏了,我得回去取一趟。”
“什麽時候去?我陪你去吧,你一個人不安全。”我說道。
死徒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之後,我們又聊了些關於他之前第一次接觸到古鏡的經曆,以及是何人委托他幫忙找的古鏡。
原來,在死徒沒有加入陽士之前,曾有一位中年人委托他幫忙找過鏡子,而那人當時並未告訴死徒,他要找的是一麵青銅鏡,隻是說這麵鏡子叫鑒魂鏡,以及略微描述了鏡子的作用以及大致的樣貌。
死徒當時也沒有多心,見對方開的酬勞頗豐,想了也沒想就答應了,之後,他輾轉多地,通過了很多關係,才知道他要找的其實是一麵國寶級的青銅鏡。
當時,嚇得他幾乎想要放棄這個委托,但後來,由於被利欲衝昏了頭腦,便一咬牙,決心繼續做下去。
沒過多久,他在終於在一個窮鄉僻壤找到了一戶人家,並在其家中發現了他尋找的鑒魂鏡。
因為地處偏遠,那家主戶的古董意識十分薄弱,隻覺得這是麵普通的破金屬塊,甚至還將其用來當做喂雞的飼料碗。
這時的死徒並未直接出手跟那農戶購買,因為他知道,這鏡子意義非凡,他自己根本不敢過手,隻能聯係委托人讓他自己來跟農戶購買。
買鏡子時,那位委托人不但如約付給了死徒兩倍的酬金,還給那村民一筆豐厚的報酬,足夠他們一輩子都不愁吃喝的。
那村民拿到錢後笑的嘴都合不攏了,對那委托人是感恩戴德,連連磕頭。但在死徒和那委托人臨走時,村民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死徒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問。
“‘如果你們還需要這種碗就再回來找我們,我們這裏還有很多……’那些村民在我臨走時這麽說的。”死徒說著。
“很多?!明明這麽珍貴的碗卻有很多,難道那地方有什麽特別之處嗎?”我說道。
隻見死徒想了想,伸出兩指手指,說道:“我猜應該有兩種可能,第一種;那地方可能早些年盛產青銅。第二種;那地方很有可能跟陰師陽師的事情有著莫大的關聯……”
死徒見我不解,再次翻開《神異經》,將書頁翻到最後一頁,他指著畫有九星圖的那一頁的角落位置,說道:“你看,這裏有一行小字,我之前一直沒有注意到,這上麵所說的正是一種類似古代一種陽燧的東西。”
我在一旁,既看不懂書上的字,又不明白死徒所說的陽燧是個什麽東西,聽得我一頭的霧水。剛想開口問,就見一旁閉著眼睛靠在椅子上的李誌勝突然開口道:“陽燧就是一種類似凹麵鏡的取火之物,據《周禮·疏》中記載‘以其日者,太陽之精,取火於日,故名‘陽燧’,取火於木為‘木燧’也。’”
聽罷,我忙看向李誌勝,隻見他依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的靠在椅子上,其實他並未睡著,隻是默默的聽著我們的談話。
“既然你沒睡著,那就過來一起聊聊吧,說不定你還能提供些幫助。”我對李誌勝說道。
“我有點困了,先睡一會,你們聊吧,我聽著就好。”說著,他便將身子側轉了過去,似乎並不想加入我們的討論。
見此,我也沒再強求,於是便對死徒說道:“難道你所說的那麵鏡子就是李誌勝剛才說的,取火用的鏡子嗎?”
死徒點了點頭:“李誌勝說的確實沒錯,隻不過我說的那麵鏡子並不是陽燧,而是跟陽燧相似的一個東西,並且它的名字也不是陽燧,而是鑒魂鏡。顧名思義,這就是一麵可以照出魂魄的鏡子。”
“聽起來好像很奇特的樣子,不過能將魂魄照出來又有什麽用,李誌勝和堯龍不用這麵鏡子就能看到魂魄啊,而我雖然比較麻煩,需要喚出虛魄,但是有堯龍和李誌勝在身邊,我也不必為了看見鬼魂而如此的大費周章。”
死徒聽罷,說道:“話是這麽說,但是我想,這本書中既然提到了那麵鏡子,那麽那麵鏡子肯定就沒這麽簡單。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或許可以嚐試一下,看能不能找到鏡子。”
“你自己都說了,幫別人找回那麵鏡子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難道你還記得當初是幫誰找的嗎?”我疑惑的問。
死徒沉吟了一下:“這個自然是不記得了,但是我想我們或許可以想辦法找到第二麵鏡子。”
“你是說,這鏡子世間不止一麵?”
“沒錯……”死徒肯定的回答:“雖然我不記得是幫誰找的鏡子了,但是我記得當時得到過不止一次這個消息,我想我們應該有辦法可以找到第二麵。”
“有什麽辦法,不妨直說。”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麵古鏡應該是青銅材質的。既然找青銅器,那麽就應該去青銅器較多的地方去找……”
聽到這,我急忙將他打斷,說道:“我說死老板,你沒搞錯吧,青銅器啊,那可是國寶級的東西,你腦袋不想要了嗎?那可是我們好不容易才保住的,嚴格來說你的腦袋現在屬於公共財產,不是你想掉就能掉的,得我們同意才行。”
“不是,不是,你是不是誤會了什麽……”死徒連連擺手道:“我們弄來那東西,又不是為了倒賣出去謀取暴利,隻是借用一下罷了。用完了,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還可以上交給國家博物館嘛。另外,我的腦袋什麽時候成了公共財產了?!”
見他這麽說,我細想了一下,感覺其實也有道理,主要是,我們一不為財,二不為名,隻是想借用那古鏡來參透這本書中的奧秘,以尋求保命之法。
“既然你這麽說,我也沒什麽好反駁的了,那麽我們接下來的計劃就定為尋找這個古鏡吧。至於古鏡可能出現的地點……這就要勞煩你去想想辦法了。”我說道。
“這個好說,本身也是我分內的事,不過……”死徒說道:“這些有關的資料全在我那個小展覽館裏了,我得回去取一趟。”
“什麽時候去?我陪你去吧,你一個人不安全。”我說道。
死徒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之後,我們又聊了些關於他之前第一次接觸到古鏡的經曆,以及是何人委托他幫忙找的古鏡。
原來,在死徒沒有加入陽士之前,曾有一位中年人委托他幫忙找過鏡子,而那人當時並未告訴死徒,他要找的是一麵青銅鏡,隻是說這麵鏡子叫鑒魂鏡,以及略微描述了鏡子的作用以及大致的樣貌。
死徒當時也沒有多心,見對方開的酬勞頗豐,想了也沒想就答應了,之後,他輾轉多地,通過了很多關係,才知道他要找的其實是一麵國寶級的青銅鏡。
當時,嚇得他幾乎想要放棄這個委托,但後來,由於被利欲衝昏了頭腦,便一咬牙,決心繼續做下去。
沒過多久,他在終於在一個窮鄉僻壤找到了一戶人家,並在其家中發現了他尋找的鑒魂鏡。
因為地處偏遠,那家主戶的古董意識十分薄弱,隻覺得這是麵普通的破金屬塊,甚至還將其用來當做喂雞的飼料碗。
這時的死徒並未直接出手跟那農戶購買,因為他知道,這鏡子意義非凡,他自己根本不敢過手,隻能聯係委托人讓他自己來跟農戶購買。
買鏡子時,那位委托人不但如約付給了死徒兩倍的酬金,還給那村民一筆豐厚的報酬,足夠他們一輩子都不愁吃喝的。
那村民拿到錢後笑的嘴都合不攏了,對那委托人是感恩戴德,連連磕頭。但在死徒和那委托人臨走時,村民無意間的一句話,讓死徒心中不禁升起一絲疑問。
“‘如果你們還需要這種碗就再回來找我們,我們這裏還有很多……’那些村民在我臨走時這麽說的。”死徒說著。
“很多?!明明這麽珍貴的碗卻有很多,難道那地方有什麽特別之處嗎?”我說道。
隻見死徒想了想,伸出兩指手指,說道:“我猜應該有兩種可能,第一種;那地方可能早些年盛產青銅。第二種;那地方很有可能跟陰師陽師的事情有著莫大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