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都一行人在晉陽府休整了一天的時間之後,繼續趕路。他們是辰時離城,申時的時候,來到一片開闊地。李玄都決定在此紮營。
雖說江湖高手可以連夜趕路,但此時不是行軍打仗,沒有必要如此行事,對於先天境以下的江湖人來說,三天三夜不睡便是極限,若是再熬,便要精神恍惚,若是與人生死相搏,十成本事發揮不出一半。所以與其摸黑趕路,倒不如趁此時機打坐入定,恢複體力,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如果遭遇敵襲,也能全力應戰。
紮營的事情自然由補天宗的弟子去做,不必李玄都親自動手,他隻是站在旁邊觀瞧,無意間他看到秦素向遠處的一方小湖走去,便也隨之跟了過去。
這座小湖很是幽靜,宛如一塊藍玉。此時夕陽漸漸西斜,紅與藍的交替隨著湖水一直延伸到了遠方。
秦素背負雙手,站在湖畔的一塊石頭上,眺望湖麵。
李玄都站在遠處,望著人入畫中的風景,想道:“美景、佳人,此刻都有了。”
其實,早些年的李玄都如同許多同齡人一般,喜歡效仿種種風流之舉,故作瀟灑豪邁,裝腔作勢,為此還專門學了一門用折扇為兵器的奇門功夫,不過後來隨著年齡漸長,曆事漸多,也就做回了本來的自己,不再去做這些幼稚的事情。
隻是偶爾的時候,他還會重拾當年的心情,有些雅興雅致,此時便是了。
在湖泊的另一頭,浮著一艘小舟。舟上站了一人,作文士打扮,晚風輕輕吹拂著他的鬢角發絲,十分閑情逸致。
施宗曦自認不是一個真君子,卻也不算是偽君子,他隻是聖人弟子,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他幼年喪母,父親沒有續弦,將他養大,並親自教他讀書。他也不負父親所望,三歲識千文,四歲背唐詩,五歲時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被恩師帶回萬象學宮。他猶記得與父親分別之前,父親曾經說了很多他半懂不懂的話語,現在回想起來,父親說的是家國大義,讓他好好讀書,就算不能立於廟堂之上,也能為朝廷盡力。
從小到大,他的所學所見,都離不開朝廷,在他看來,家即國,國即君,君父即是天下萬方。
至於百姓,什麽是百姓,他沒見過百姓,他隻見過一個個的人。
施宗曦是尊敬張肅卿的,因為張肅卿與穆宗皇帝的君臣相得,因為張肅卿完美詮釋了一個儒家弟子的操守,無論如何推行新政改革,他始終是把忠君放在第一位。
天地
君親師,除了看不見摸不著的天地,以君父為首,尚且在親人和師長之上。
因為張肅卿的緣故,施宗曦曾經對李玄都抱有極大的好感,在李玄都失勢之後,他是惋惜的,他甚至想過,若是有朝一日見到李玄都,可以把酒言歡,可以一見如故,可以互道神交已久。
隻是後來的變故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李玄都經曆了帝京之變後,性情大變,既不認可李道虛,也背棄了張肅卿,他竟然想要推翻皇室,想要日月換新天,他怎麽敢?
這是大逆不道,這是謀反,這是亂臣賊子。
在施宗曦看來,如今的李玄都已然被仇恨扭曲了心智,蒙蔽了雙眼,太過偏激而忘記了初衷。當年那個讓他心生向往的紫府劍仙,大約是已經死在了天寶二年的帝京城罷,如今的這個李玄都不過是一個空殼而已。
如果有可能,他不願對那位秦大小姐下手。因為他聽說這位秦大小姐的事跡,喜好山水,精通音律,偶爾也會寫一些供閨閣女子解悶的話本,雖然在正統文人看來,話本隻是不入流的小道,但也好過江湖的打打殺殺。這樣一個女子,寄情於山水之間,遊離於世俗之外,仿若山野隱士,本不該落入萬丈紅塵之中,真是可惜。
既是可惜這名女子落入了俗世紛爭之中,也是可惜如今的李玄都羽翼已成,再想將他除去,殊為不易,隻好退而求其次,委屈一下這位秦大小姐,日後有什麽罵名,或是惹得秦清報複,他一力承擔就是。
一個施宗曦,當然不可能穩操勝券。
片刻之後,一名英武男子來到小舟不遠處的岸邊,麵如美玉,目似星辰,沒有半點脂粉氣。
來人輕笑一聲:“不管怎麽說,李玄都也是為了求一個世道太平,可你們這些儒家中人卻容不得他。也是,天下蒼生與我何幹?關鍵要維持儒家的超然地位,為了不讓李玄都成事,寧可與我這個你們眼中的亂臣賊子聯手,真是可歎、可笑。”
施宗曦淡然不語。
那人也不氣餒,繼續自顧自說道:“是了,在你們這些人看來,我們這些邪魔外道,在沒了地師之後,就像流民起事,成不了氣候。可遼東豪強不一樣,他們是真有可能奪了你們的天下,是心腹大患。”
此人正是皇甫毓秀,在中州龍門府曾經與李玄都有過一番較量,未分勝負,如今之所以出現在此地。是因為皇甫毓秀在澹台雲的授意之下,也要前往遼東,畢竟遼東本就是邪道十宗的發源之地,隻是後來西北
五宗遷離此地,這才有了今日的西北五宗和遼東五宗之分。至於皇甫毓秀此行的目的,也是想要麵見秦清和趙政,他會給這兩位一個很難拒絕的條件。
如果十年算是一代人,那麽施宗曦也好,皇甫毓秀也罷,都已經是而立之年,是李元嬰的同代之人,比李玄都要年長許多。
在清微宗中,李元嬰對李玄都視若仇讎,張海石將李玄都視作親人。在太平宗,陸夫人支持李玄都,沈元重反對李玄都。在陰陽宗,地師想要拉攏李玄都,王天笑想要置李玄都於死地。在澹台雲的一派人馬中,也並非鐵板一塊,有人想要交結拉攏李玄都,如宮官,也有人認為李玄都所作所為遲早將會成為西北大周的心腹大患,應該早早除去,如皇甫毓秀。
其實皇甫毓秀看得極準,李玄都想要天下太平,為了太平,就連天家皇室都可以更易,又何況是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的西北大周。
直到此時,施宗曦才緩緩開口道:“我不是想殺李玄都。”
皇甫毓秀點頭道:“非不願也,實不能也。如果李玄都此時不是天人無量境,你會不會去試一試?”
施宗曦又不做聲了。
因為他不想違心而言。
如果能殺,那麽他當然會去試上一試,隻可惜殺不掉,如果換成一位天人造化境的大祭酒,那還差不多。
皇甫毓秀道:“不過你的想法倒是不錯,殺李玄都並非目的,如果有其他辦法可以達成目的,便不妨繞過李玄都。我此去遼東,最大的障礙便是李玄都,畢竟他多了一位秦大小姐幫他說話,我卻是孤身一人,如果李玄都去不了遼東,我的把握便能大上許多。”
施宗曦道:“我不去管你們到底有何圖謀,此事之後,大魏與你們西北偽周,各憑本事分出勝負便是。”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又有一道身影緩緩行來,腰間懸掛一柄不出鞘就已經是劍氣繚繞的長劍。
此人立定之後,沒有說話。
他是臨時得到消息,從帝京城匆匆趕來。不過對於一位貨真價實的天人境大宗師而言,從帝京城到晉陽府,至多也就半日功夫而已。
施宗曦和皇甫毓秀見到此人,有些忌憚。
世上沒有人比他更有阻擋李玄都成事的理由。
他伸手按住長劍的劍首,輕輕摩挲,清風拂麵,輕輕說道:“這次有勞二位相助。”
皇甫毓秀淡笑道:“互幫互助而已。”
施宗曦默然不語。
雖說江湖高手可以連夜趕路,但此時不是行軍打仗,沒有必要如此行事,對於先天境以下的江湖人來說,三天三夜不睡便是極限,若是再熬,便要精神恍惚,若是與人生死相搏,十成本事發揮不出一半。所以與其摸黑趕路,倒不如趁此時機打坐入定,恢複體力,將自己的狀態調整到最佳,如果遭遇敵襲,也能全力應戰。
紮營的事情自然由補天宗的弟子去做,不必李玄都親自動手,他隻是站在旁邊觀瞧,無意間他看到秦素向遠處的一方小湖走去,便也隨之跟了過去。
這座小湖很是幽靜,宛如一塊藍玉。此時夕陽漸漸西斜,紅與藍的交替隨著湖水一直延伸到了遠方。
秦素背負雙手,站在湖畔的一塊石頭上,眺望湖麵。
李玄都站在遠處,望著人入畫中的風景,想道:“美景、佳人,此刻都有了。”
其實,早些年的李玄都如同許多同齡人一般,喜歡效仿種種風流之舉,故作瀟灑豪邁,裝腔作勢,為此還專門學了一門用折扇為兵器的奇門功夫,不過後來隨著年齡漸長,曆事漸多,也就做回了本來的自己,不再去做這些幼稚的事情。
隻是偶爾的時候,他還會重拾當年的心情,有些雅興雅致,此時便是了。
在湖泊的另一頭,浮著一艘小舟。舟上站了一人,作文士打扮,晚風輕輕吹拂著他的鬢角發絲,十分閑情逸致。
施宗曦自認不是一個真君子,卻也不算是偽君子,他隻是聖人弟子,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他幼年喪母,父親沒有續弦,將他養大,並親自教他讀書。他也不負父親所望,三歲識千文,四歲背唐詩,五歲時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被恩師帶回萬象學宮。他猶記得與父親分別之前,父親曾經說了很多他半懂不懂的話語,現在回想起來,父親說的是家國大義,讓他好好讀書,就算不能立於廟堂之上,也能為朝廷盡力。
從小到大,他的所學所見,都離不開朝廷,在他看來,家即國,國即君,君父即是天下萬方。
至於百姓,什麽是百姓,他沒見過百姓,他隻見過一個個的人。
施宗曦是尊敬張肅卿的,因為張肅卿與穆宗皇帝的君臣相得,因為張肅卿完美詮釋了一個儒家弟子的操守,無論如何推行新政改革,他始終是把忠君放在第一位。
天地
君親師,除了看不見摸不著的天地,以君父為首,尚且在親人和師長之上。
因為張肅卿的緣故,施宗曦曾經對李玄都抱有極大的好感,在李玄都失勢之後,他是惋惜的,他甚至想過,若是有朝一日見到李玄都,可以把酒言歡,可以一見如故,可以互道神交已久。
隻是後來的變故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李玄都經曆了帝京之變後,性情大變,既不認可李道虛,也背棄了張肅卿,他竟然想要推翻皇室,想要日月換新天,他怎麽敢?
這是大逆不道,這是謀反,這是亂臣賊子。
在施宗曦看來,如今的李玄都已然被仇恨扭曲了心智,蒙蔽了雙眼,太過偏激而忘記了初衷。當年那個讓他心生向往的紫府劍仙,大約是已經死在了天寶二年的帝京城罷,如今的這個李玄都不過是一個空殼而已。
如果有可能,他不願對那位秦大小姐下手。因為他聽說這位秦大小姐的事跡,喜好山水,精通音律,偶爾也會寫一些供閨閣女子解悶的話本,雖然在正統文人看來,話本隻是不入流的小道,但也好過江湖的打打殺殺。這樣一個女子,寄情於山水之間,遊離於世俗之外,仿若山野隱士,本不該落入萬丈紅塵之中,真是可惜。
既是可惜這名女子落入了俗世紛爭之中,也是可惜如今的李玄都羽翼已成,再想將他除去,殊為不易,隻好退而求其次,委屈一下這位秦大小姐,日後有什麽罵名,或是惹得秦清報複,他一力承擔就是。
一個施宗曦,當然不可能穩操勝券。
片刻之後,一名英武男子來到小舟不遠處的岸邊,麵如美玉,目似星辰,沒有半點脂粉氣。
來人輕笑一聲:“不管怎麽說,李玄都也是為了求一個世道太平,可你們這些儒家中人卻容不得他。也是,天下蒼生與我何幹?關鍵要維持儒家的超然地位,為了不讓李玄都成事,寧可與我這個你們眼中的亂臣賊子聯手,真是可歎、可笑。”
施宗曦淡然不語。
那人也不氣餒,繼續自顧自說道:“是了,在你們這些人看來,我們這些邪魔外道,在沒了地師之後,就像流民起事,成不了氣候。可遼東豪強不一樣,他們是真有可能奪了你們的天下,是心腹大患。”
此人正是皇甫毓秀,在中州龍門府曾經與李玄都有過一番較量,未分勝負,如今之所以出現在此地。是因為皇甫毓秀在澹台雲的授意之下,也要前往遼東,畢竟遼東本就是邪道十宗的發源之地,隻是後來西北
五宗遷離此地,這才有了今日的西北五宗和遼東五宗之分。至於皇甫毓秀此行的目的,也是想要麵見秦清和趙政,他會給這兩位一個很難拒絕的條件。
如果十年算是一代人,那麽施宗曦也好,皇甫毓秀也罷,都已經是而立之年,是李元嬰的同代之人,比李玄都要年長許多。
在清微宗中,李元嬰對李玄都視若仇讎,張海石將李玄都視作親人。在太平宗,陸夫人支持李玄都,沈元重反對李玄都。在陰陽宗,地師想要拉攏李玄都,王天笑想要置李玄都於死地。在澹台雲的一派人馬中,也並非鐵板一塊,有人想要交結拉攏李玄都,如宮官,也有人認為李玄都所作所為遲早將會成為西北大周的心腹大患,應該早早除去,如皇甫毓秀。
其實皇甫毓秀看得極準,李玄都想要天下太平,為了太平,就連天家皇室都可以更易,又何況是本就名不正言不順的西北大周。
直到此時,施宗曦才緩緩開口道:“我不是想殺李玄都。”
皇甫毓秀點頭道:“非不願也,實不能也。如果李玄都此時不是天人無量境,你會不會去試一試?”
施宗曦又不做聲了。
因為他不想違心而言。
如果能殺,那麽他當然會去試上一試,隻可惜殺不掉,如果換成一位天人造化境的大祭酒,那還差不多。
皇甫毓秀道:“不過你的想法倒是不錯,殺李玄都並非目的,如果有其他辦法可以達成目的,便不妨繞過李玄都。我此去遼東,最大的障礙便是李玄都,畢竟他多了一位秦大小姐幫他說話,我卻是孤身一人,如果李玄都去不了遼東,我的把握便能大上許多。”
施宗曦道:“我不去管你們到底有何圖謀,此事之後,大魏與你們西北偽周,各憑本事分出勝負便是。”
就在兩人說話的時候,又有一道身影緩緩行來,腰間懸掛一柄不出鞘就已經是劍氣繚繞的長劍。
此人立定之後,沒有說話。
他是臨時得到消息,從帝京城匆匆趕來。不過對於一位貨真價實的天人境大宗師而言,從帝京城到晉陽府,至多也就半日功夫而已。
施宗曦和皇甫毓秀見到此人,有些忌憚。
世上沒有人比他更有阻擋李玄都成事的理由。
他伸手按住長劍的劍首,輕輕摩挲,清風拂麵,輕輕說道:“這次有勞二位相助。”
皇甫毓秀淡笑道:“互幫互助而已。”
施宗曦默然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