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過池塘,上岸穿林,來到一個開滿粉色野花的山坡。剛才談話時,正逢野花盛開,因而有飄香。不能得見一麵山坡同時花開的景象,令人遺憾,天地間的綺麗總是默默完成,避開人類。
俯視粉色花叢,可見潛伏著七八個軍人。花叢盡處是一片竹林,隱隱藏槍,雙方處於僵持階段。
段遠晨示意何安下離開是非之地。兩人回撤,發現花叢裏坐著一位軍官,卻像和尚般盤坐,閉目默念著什麽。
他右手置於右肩前,右手中指與大拇指扣成環,餘指挺立。段遠晨按住何安下肩膀,“那是大隨求菩薩的手印,他是廣寧不孝生。我們不要走,有熱鬧可看了。”
軍官是浙江新崛起的軍閥,未出生便喪父,母親回到了廣寧縣娘家,不久後生下他,但父親族人不承認他是遺腹子,他分不得遺產。長到兩歲時,廣寧縣法華寺的一位和尚收他做義子,照顧他母子生活,有傳言說和尚是他親生之父。
他十五歲入伍,驍勇善戰,晉升神速。他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卻未受過一次傷。有人說和尚傳給了他一個躲避槍彈的法術。
二十五歲,他成為師長,率軍滅了自己的父族,然後帶二十萬大洋去法華寺,要修繕寺院。但和尚義父卻在他邁進寺廟前,以盤腿坐姿逝世。他因此稱自己為“廣寧不孝生”,他的本名叫董庚時。
段遠晨說完典故,見董庚時仍閉目靜坐,右手構成的環紋絲不動,竹林敵方則推出了一輛小車。
小車綠色,豎著一根狹長圓管,兩名士兵將什麽塞入,然後圓管放平,對向花地。
何安下:“這是什麽?”
段遠晨:“炮。這是要把人轟出來,等人起身逃竄,他們正好開槍。”
兩人沉入花下。然而許久也不聞炮響,兩人探頭,見竹林中的士兵高舉雙手走出,竟投降了。
原是董庚時來了救援部隊,自後麵包抄,俘虜了敵兵。何安下向董庚時望去,見他右手扣成的環一下崩開,自花叢中站起。
包抄士兵押來了叛亂軍官,一個五官俊朗的青年。
董庚時:“你是讀書人家的孩子,我格外器重你。你卻要背叛我,究竟為什麽?”
叛將:“取而代之。”
董庚時歎道:“痛快!我給亡母做法事而上山,身邊不會帶太多人,的確是最佳時機。我如死了,母親無人超度,豈不是很可憐?”
叛將:“我打死了你,會幫你祭母。”
董庚時:“假話!”
叛將大笑,“確是假話,誰還顧得了這許多。”
董庚時掏出手槍,“你有豪傑氣,我不能留你。”
叛將眉眼平靜,下嘴唇卻顫,以牙咬住,方停下。董庚時收起槍,道:“你走吧。十年之後,再來殺我。”
叛將冷笑一聲,“不用十年。”狠狠瞪了董庚時一眼,向坡下跑去。
董庚時遠遠做個手勢,坡下士兵向叛將端起槍。叛將刹住步,回身大喊:“你不是放我走麽?”
董庚時:“你學了一身土匪的狠勁,丟了讀書人的風度,十年後不過是個三流貨色。”做個手勢,槍響人倒,一條年輕的生命了結。
年輕並不等於美好,世上有許多天生的惡人。
何安下與段遠晨蹲身花叢溜走,回到高人建築工地的軍用帳篷,兩人方再說話。
何安下:“此人殺氣好重!”
段遠晨:“不如說法力高。他那位和尚義父應該是禪宗嫡傳,南宋高僧大慧宗昊的法脈。”
段遠晨讀過禪宗人物傳記集《指月錄》,此書記載,大慧宗昊聽到別人念“佛”字,會以手掩耳,聽到一個“禪”字,會啐口水。嗬佛罵祖,方是禪宗一流人物,這位天下敬仰的禪師暗修密法,依據一個冷僻的菩薩——大隨求菩薩的咒語手印修行,說其冷僻,因不像觀音菩薩在民眾中有普遍信仰。
段遠晨看了這書才知有此菩薩,他在明版《華嚴經》插圖中見到此菩薩右手舉於肩前,中指成環,因此一見董庚時手型,便知來曆。但在他的閱讀範圍裏,還未尋到大隨求菩薩的咒語。
何安下:“董庚時受了禪宗法脈,怎麽可以當軍人?”
段遠晨笑道:“不但做得,還是一流的軍人。軍人想絕處逢生、敗中求勝,要有脫離常規的一悟,正與和尚參禪相似。宋朝之後的上將軍都要參禪的。”
何安下:“既然是脫離常規的一悟,為何還要修咒語手印?”
段遠晨:“咒語手印難道不是常規之外的事麽?”
何安下無言以對。
段遠晨:“有悟性,無法力,不能濟世。大慧宗昊參與朝政,曾遭到奸相秦檜十一次暗殺,嶽飛所用的長槍,是他讓一條蟒蛇變化成的。”
軍用帳篷的布麵忽起波瀾,一把軍刀刺了進來,布麵割開的聲音撕心裂肺,直割出一米多長,一人側身鑽入,正是董庚時。
他左手持馬刀,右手按在腰間槍匣上,發出友善的微笑,“今日是家母忌日,但我軍務在身,不能返鄉祭奠,所以就在此地遙辦法事。遙辦需要請三十六位修行者不吃不喝地誦經,堅持的天數越長,便越有益於亡者。都市寺廟的和尚都被養懶了,哪有這等功夫?隻好求助於山上的苦修者,我已請了三十四位。”
段遠晨爽朗答道:“孝子之心,天人共敬。隻是剛才山中采藥滾了一身泥,容我倆換身衣服。”董庚時點頭。
帳篷豁口處,可見外麵果樹下,臥著幾枚墮落的柿子。
去段遠晨木樓換衣後,跟其他人一塊被押下山。何安下問忍饑挨餓的祭奠法是否為邪道,段遠晨說這是印度風俗,至今在青海、蒙古等地沿用,確是佛法儀式,隻是在漢地不多見,可能是大慧宗昊法脈的修法。
段遠晨:“道家的辟穀之術,也是不吃不喝地修煉,咱們這種人來錢容易,隻要你能十天不進水米,高官富商便會供神仙般供著你。”
何安下:“你會這種功夫,我不會,可要慘了。”
段遠晨:“我也不會。你換上的是我的衣服,領子裏縫了一兩特製麵粉。你在無人注意時撕開吞下,麵粉很難消化,糊在胃壁上,胃就不會磨壞了,免去了饑餓感。等辟穀時間結束,吃一方中藥,便可將這層麵糊吐出。”
何安下:“身體多少會受損傷吧?”
段遠晨:“這層麵糊吐出來臭極了,呆在胃裏怎麽會好?”
何安下問有無更好之法,段遠晨連連搖頭,說此法還是他花五百塊大洋買的。
眾人被押到一座白牆灰瓦宅院。有人道:“不會是高人的暫住所吧?”此言一出,招來他人咒罵:“這混蛋,他自己玩好了,還拉上大家跟著受罪!”有人不同意,說高人從來是有錢大家賺,是仗義之人,定是對挨餓做出妥善處理,才會招大家。
院子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眾人入了法堂,見橫列三排紅毯,以供盤腿打坐,紅毯旁配有三十六個小桌,均擺一盞油燈,供夜裏讀經。紅毯的盡頭,立一座四尺高台,高人端坐其上。
眾人坐好,擊鼓鳴鑼,高人兩手縮在袖子裏,引領唱誦《玉皇懺文》。一唱便到深夜,眾人腹響如鼓,呼吸都變得困難。隻有段遠晨仍音調高昂,何安下見他衣領破損,不知何時已吃下麵粉。
念誦聲弱得無法持續時,高人下了寶座,給每個人摸頭頂,被摸過的人便會精神起來。何安下和段遠晨坐在最後,見前方人念誦有了底氣,不由得稱奇,難道坑蒙拐騙的高人真有法力?
高人走近,右手按在何安下頭頂,嘴裏念念有詞。何安下的饑餓感沒有減輕絲毫,正納悶間,一片清涼之物已塞入嘴中。在高人寬大道袍的遮擋下,何安下盡情咀嚼,覺出那是一片蓮藕,藕眼中塞了肉餡。
高人喂完何安下,又去喂段遠晨。段遠晨則掀開高人的大袖子,將藕片遞給了何安下,小聲說:“我胃裏有了麵糊,吃下這個,也消化不了。真後悔!”
大家都明白了,高人的寶座下藏滿了肉餡蓮藕,他念經時兩手縮在道袍裏,是拿刀子給蓮藕削片。
七天後,法會圓滿結束。大家均氣色紅潤,唯有段遠晨麵黃肌瘦。
俯視粉色花叢,可見潛伏著七八個軍人。花叢盡處是一片竹林,隱隱藏槍,雙方處於僵持階段。
段遠晨示意何安下離開是非之地。兩人回撤,發現花叢裏坐著一位軍官,卻像和尚般盤坐,閉目默念著什麽。
他右手置於右肩前,右手中指與大拇指扣成環,餘指挺立。段遠晨按住何安下肩膀,“那是大隨求菩薩的手印,他是廣寧不孝生。我們不要走,有熱鬧可看了。”
軍官是浙江新崛起的軍閥,未出生便喪父,母親回到了廣寧縣娘家,不久後生下他,但父親族人不承認他是遺腹子,他分不得遺產。長到兩歲時,廣寧縣法華寺的一位和尚收他做義子,照顧他母子生活,有傳言說和尚是他親生之父。
他十五歲入伍,驍勇善戰,晉升神速。他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卻未受過一次傷。有人說和尚傳給了他一個躲避槍彈的法術。
二十五歲,他成為師長,率軍滅了自己的父族,然後帶二十萬大洋去法華寺,要修繕寺院。但和尚義父卻在他邁進寺廟前,以盤腿坐姿逝世。他因此稱自己為“廣寧不孝生”,他的本名叫董庚時。
段遠晨說完典故,見董庚時仍閉目靜坐,右手構成的環紋絲不動,竹林敵方則推出了一輛小車。
小車綠色,豎著一根狹長圓管,兩名士兵將什麽塞入,然後圓管放平,對向花地。
何安下:“這是什麽?”
段遠晨:“炮。這是要把人轟出來,等人起身逃竄,他們正好開槍。”
兩人沉入花下。然而許久也不聞炮響,兩人探頭,見竹林中的士兵高舉雙手走出,竟投降了。
原是董庚時來了救援部隊,自後麵包抄,俘虜了敵兵。何安下向董庚時望去,見他右手扣成的環一下崩開,自花叢中站起。
包抄士兵押來了叛亂軍官,一個五官俊朗的青年。
董庚時:“你是讀書人家的孩子,我格外器重你。你卻要背叛我,究竟為什麽?”
叛將:“取而代之。”
董庚時歎道:“痛快!我給亡母做法事而上山,身邊不會帶太多人,的確是最佳時機。我如死了,母親無人超度,豈不是很可憐?”
叛將:“我打死了你,會幫你祭母。”
董庚時:“假話!”
叛將大笑,“確是假話,誰還顧得了這許多。”
董庚時掏出手槍,“你有豪傑氣,我不能留你。”
叛將眉眼平靜,下嘴唇卻顫,以牙咬住,方停下。董庚時收起槍,道:“你走吧。十年之後,再來殺我。”
叛將冷笑一聲,“不用十年。”狠狠瞪了董庚時一眼,向坡下跑去。
董庚時遠遠做個手勢,坡下士兵向叛將端起槍。叛將刹住步,回身大喊:“你不是放我走麽?”
董庚時:“你學了一身土匪的狠勁,丟了讀書人的風度,十年後不過是個三流貨色。”做個手勢,槍響人倒,一條年輕的生命了結。
年輕並不等於美好,世上有許多天生的惡人。
何安下與段遠晨蹲身花叢溜走,回到高人建築工地的軍用帳篷,兩人方再說話。
何安下:“此人殺氣好重!”
段遠晨:“不如說法力高。他那位和尚義父應該是禪宗嫡傳,南宋高僧大慧宗昊的法脈。”
段遠晨讀過禪宗人物傳記集《指月錄》,此書記載,大慧宗昊聽到別人念“佛”字,會以手掩耳,聽到一個“禪”字,會啐口水。嗬佛罵祖,方是禪宗一流人物,這位天下敬仰的禪師暗修密法,依據一個冷僻的菩薩——大隨求菩薩的咒語手印修行,說其冷僻,因不像觀音菩薩在民眾中有普遍信仰。
段遠晨看了這書才知有此菩薩,他在明版《華嚴經》插圖中見到此菩薩右手舉於肩前,中指成環,因此一見董庚時手型,便知來曆。但在他的閱讀範圍裏,還未尋到大隨求菩薩的咒語。
何安下:“董庚時受了禪宗法脈,怎麽可以當軍人?”
段遠晨笑道:“不但做得,還是一流的軍人。軍人想絕處逢生、敗中求勝,要有脫離常規的一悟,正與和尚參禪相似。宋朝之後的上將軍都要參禪的。”
何安下:“既然是脫離常規的一悟,為何還要修咒語手印?”
段遠晨:“咒語手印難道不是常規之外的事麽?”
何安下無言以對。
段遠晨:“有悟性,無法力,不能濟世。大慧宗昊參與朝政,曾遭到奸相秦檜十一次暗殺,嶽飛所用的長槍,是他讓一條蟒蛇變化成的。”
軍用帳篷的布麵忽起波瀾,一把軍刀刺了進來,布麵割開的聲音撕心裂肺,直割出一米多長,一人側身鑽入,正是董庚時。
他左手持馬刀,右手按在腰間槍匣上,發出友善的微笑,“今日是家母忌日,但我軍務在身,不能返鄉祭奠,所以就在此地遙辦法事。遙辦需要請三十六位修行者不吃不喝地誦經,堅持的天數越長,便越有益於亡者。都市寺廟的和尚都被養懶了,哪有這等功夫?隻好求助於山上的苦修者,我已請了三十四位。”
段遠晨爽朗答道:“孝子之心,天人共敬。隻是剛才山中采藥滾了一身泥,容我倆換身衣服。”董庚時點頭。
帳篷豁口處,可見外麵果樹下,臥著幾枚墮落的柿子。
去段遠晨木樓換衣後,跟其他人一塊被押下山。何安下問忍饑挨餓的祭奠法是否為邪道,段遠晨說這是印度風俗,至今在青海、蒙古等地沿用,確是佛法儀式,隻是在漢地不多見,可能是大慧宗昊法脈的修法。
段遠晨:“道家的辟穀之術,也是不吃不喝地修煉,咱們這種人來錢容易,隻要你能十天不進水米,高官富商便會供神仙般供著你。”
何安下:“你會這種功夫,我不會,可要慘了。”
段遠晨:“我也不會。你換上的是我的衣服,領子裏縫了一兩特製麵粉。你在無人注意時撕開吞下,麵粉很難消化,糊在胃壁上,胃就不會磨壞了,免去了饑餓感。等辟穀時間結束,吃一方中藥,便可將這層麵糊吐出。”
何安下:“身體多少會受損傷吧?”
段遠晨:“這層麵糊吐出來臭極了,呆在胃裏怎麽會好?”
何安下問有無更好之法,段遠晨連連搖頭,說此法還是他花五百塊大洋買的。
眾人被押到一座白牆灰瓦宅院。有人道:“不會是高人的暫住所吧?”此言一出,招來他人咒罵:“這混蛋,他自己玩好了,還拉上大家跟著受罪!”有人不同意,說高人從來是有錢大家賺,是仗義之人,定是對挨餓做出妥善處理,才會招大家。
院子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眾人入了法堂,見橫列三排紅毯,以供盤腿打坐,紅毯旁配有三十六個小桌,均擺一盞油燈,供夜裏讀經。紅毯的盡頭,立一座四尺高台,高人端坐其上。
眾人坐好,擊鼓鳴鑼,高人兩手縮在袖子裏,引領唱誦《玉皇懺文》。一唱便到深夜,眾人腹響如鼓,呼吸都變得困難。隻有段遠晨仍音調高昂,何安下見他衣領破損,不知何時已吃下麵粉。
念誦聲弱得無法持續時,高人下了寶座,給每個人摸頭頂,被摸過的人便會精神起來。何安下和段遠晨坐在最後,見前方人念誦有了底氣,不由得稱奇,難道坑蒙拐騙的高人真有法力?
高人走近,右手按在何安下頭頂,嘴裏念念有詞。何安下的饑餓感沒有減輕絲毫,正納悶間,一片清涼之物已塞入嘴中。在高人寬大道袍的遮擋下,何安下盡情咀嚼,覺出那是一片蓮藕,藕眼中塞了肉餡。
高人喂完何安下,又去喂段遠晨。段遠晨則掀開高人的大袖子,將藕片遞給了何安下,小聲說:“我胃裏有了麵糊,吃下這個,也消化不了。真後悔!”
大家都明白了,高人的寶座下藏滿了肉餡蓮藕,他念經時兩手縮在道袍裏,是拿刀子給蓮藕削片。
七天後,法會圓滿結束。大家均氣色紅潤,唯有段遠晨麵黃肌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