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因為從波蘭新買了兩萬頭牛,加上國內原本就有很多牛和挽馬,東弗裏斯蘭伯國境內的畜力極度富餘,加上曲轅犁的使用,所以春耕早早地結束了。而此時,歐洲其他國家的春耕,還隻進行了一半呢。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同時,春天也是饑荒地區最難熬的季節。雖然說種子播種下地了,可要成長為糧食,還要好幾個月呢。若是到了五六月份,蔬菜上市,饑荒倒也能夠緩解。而早春時節,最是難熬,此時的糧價,也是最貴的。


    德意誌南部內陸地區,因為饑荒,很多年輕人餓得實在受不了了。施瓦茨離開後,科勒接手,在黑森和巴登等災區,設立了招募災民的辦公地點。


    情況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農夫願意移民。在挑選移民時,科勒自然傾向於那些已經結婚的男女青年。這樣,他們移民後,馬林也用不著為他們的婚事操心了。要知道,早年的美洲移民,因為嚴重缺乏女性,後來導致了基佬的誕生,甚至還有對母牛下手的……馬林知道這段黑曆史,所以盡量要求成對地移民……


    可是,對於那些結婚了的男女青年,當地的農奴主卻不會輕易放人。因為,能夠結得起婚的,不是家中長子,就是幹活中的能手,很受那些莊園主的賞識。所以,莊園主們是不會放他們離開的。


    <a id="wzsy" href="https://m.tsxsw.la">吞噬小說網</a>


    倒是那些農奴家庭的非長子,因為超出莊園的“人口計劃”,往往不受莊園主待見。而且,留下這些人,農奴主還要負擔他們的食物呢,哪裏舍得?


    對於那些男青年比較多的莊園而言,那些個多出來的農奴子弟,絕對是負擔。所以,往往農奴主們更傾向於把這些人趕出莊園,讓他們自謀生路,好減輕自己的負擔。為此,農奴主們不惜放棄他們的所有權,讓他們成為自由民。


    但成為這樣的自由民也未必是好事,離開了莊園,等於就失去了保障,連摻了很多泥土的黑棍麵包,都吃不上了。所以,這些自由民,很多人都選擇了當小偷、強盜,成為社會的危害。當然,運氣好的,離開家鄉,找到了工作,但這樣的人隻是少數。不少老實的從農奴子弟被放為自由民的年輕人,甚至會餓死……而隨著德意誌地區雇傭兵行業的興起,很多吃不上飯的年輕人發現——也許當兵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雖然當雇傭兵朝不保夕,但在戰死前,至少能夠天天吃飽飯。而且,不但能吃飽飯,還能時不時地吃肉,還有錢買酒喝,活得不要太爽……


    於是,德意誌地區,尤其是一些很貧窮的地方或受災的地區,雇傭兵成了一種很熱門的職業。要不然,德意誌雇傭兵也不會崛起,一直到19世紀初都還很流行。


    然而,並不是每個貴族都有錢雇傭那麽多雇傭兵的。一個雇傭兵的市場價格,是3芬尼每天的薪水。一年下來,光是薪水就要18.25個金幣。平時,雇主還要提供一些糧食,養活這些雇傭兵。總得下來,一年雇傭一個雇傭兵的花銷,至少要25個金幣。要是養活1萬大軍的話,一年的花費,不低於25萬金幣。當然,你要是糧食夠多,那就另當別論。比如,馬林手裏現在有吃不完的糧食,自然可以節省許多花銷。


    25萬金幣一年,很多有封國的公爵和伯爵,一年的稅收也不一定有這麽多。所以,養得起1萬常備軍的諸侯,簡直是鳳毛麟角。


    不過,諸侯們也不是沒有對策。有些狡猾的諸侯,在戰爭爆發時,會先支付一些定金,先把雇傭兵招來再說。然後,他們會許諾,一旦攻入對手的領地內,允許這些雇傭兵自由地搶劫。這樣,他就省下了大部分的傭金。而雇傭兵們,運氣好的話,通過在敵對國家內的搶劫行為,可能會獲得比傭金價值更高的財富。早期雇傭兵衣服上的很多切口,根本不是什麽時尚,而是傭兵們用來在身上藏財寶的臨時口袋。


    但是,依靠搶劫來獲利,是要賭運氣的。若是打贏了,自然隨便搶。可是打輸了,別說搶劫了,就是小命都可能不保。


    所以,想當傭兵的年輕人,也不是傻子。對於那些擅長打勝仗的將領來招兵,他們自然是一哄而上。就像施瓦茨代表馬林來募兵,聽說是“戰無不勝”的馬林要募兵,大家自然踴躍報名。你讓剛吃了敗仗不久的薩克森公爵來試試……呃,差點忘了,薩克森公爵已經死了,現在的薩克森公爵是能力更差的喬治……


    既然難以獲得成對的夫妻移民,科勒隻好接納那些窮得娶不上媳婦的年輕光棍,並打算把他們移民到美洲。


    這些快餓死的年輕光棍也不挑剔,說去哪就去哪,隻要麵包管夠就成……


    就這樣,4月份的時候,科勒已經用馬車運送了2000名年輕的光棍青年,到了埃姆登港……


    恰好,運送9000雇傭兵去條頓國的工作也結束了。於是,10艘新買的柯克帆船也空下來了。加上供亞美利哥專用的兩艘250級武裝商船,現在馬林手裏共擁有12艘空閑的船隻,可用於移民運輸工作。


    按照一艘船可以裝載一百來人的規模,這12艘船,大約可以一次裝載一千多號人。不過,馬林考慮到,既然是移民,肯定不能隻運送人啊。比如,糧食要多運些。畢竟,殖民地新開發,沒有糧食供應,在下一季糧食長出來前,移民們需要吃備用糧食度日。


    對於移民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的移民,馬林毫不擔心。因為,這兩處地方的漁業資源非常豐富。北美雙島不用說了,南塔克特島(亞美利哥島)本來就是後世重要的捕鯨基地。既然是捕鯨基地,附近肯定鯨魚多。而鯨魚多的地方,漁業資源肯定豐富,不然也養不活胃口極大的鯨魚。不管是捕魚還是捕鯨,馬林現在手下都不缺這樣的人才。


    所以,隻要在移民的同時,把已經掌握了捕鯨技巧的那30名弗裏斯蘭漁民一起派去南塔克特島就行。這些漁民,隻需捕殺幾條大點的鯨魚,就夠漁民們吃很久的鯨肉了,完全可以舒服地支撐到下一季糧食成熟。


    至於布雷頓角島,也不用擔心,派一些漁民隨行也能解決問題。畢竟,布雷頓角島離紐芬蘭島很近很近。而紐芬蘭島是什麽地方?那可是後世著名的四大漁場之一。這個年代,還沒有後世那麽多大型拖網船在這反複捕撈呢,海裏魚多得不要不要的。隻要隨便派出幾艘漁船,布雷頓角島上的人就會吃魚吃撐著了……


    所以,不管是北美雙島還是布雷頓角島,隻要派給漁民和漁船,那邊的移民就不愁吃喝了。


    隻有格林納達比較麻煩點,倒不是說格林納達海域沒有魚,不適合捕魚,而是因為,加勒比海域,有比較好戰凶殘的加勒比人的存在。


    在加勒比海域,加勒比人駕馭著巨大的獨木舟,擅長使用長矛和標槍。漁民們出海捕魚的話,要是被加勒比人的獨木舟群盯上,很容易被圍殺。以加勒比人的尿性,被他們抓住的男性漁民,一個都活不了。


    所以,在加勒比海上捕魚是很危險的。而漁民們又沒有戰鬥力,出海捕魚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不像北美海域,比美印第安人靠著在陸地上森林裏打獵,就足夠解決溫飽問題,不用到海麵上討生活。而加勒比地區最多的就是島嶼,海麵上加勒比人的獨木舟橫行,缺乏武裝的漁民出海,是很危險的事……


    而且,即使是在陸地上,格林納達也需要一定的防衛能力。因為,之前加勒比人已經攻打過格林納達。這次移民過去,也不容易,不但要墾荒種地,還要防備加勒比人的進攻……


    為此,在這2000人裏,馬林挑選出了比較勇敢的300人,專門成立了格林納達殖民衛隊,專門保護格林納達不受侵犯。為了訓練這300人,馬林還特地派遣了10名經驗豐富的小隊長,陪他們一起去格林納達,擔任這支部隊的軍官。


    不但如此,馬林還特地調撥了一船的水泥和磚頭,交給格林納達殖民地使用。畢竟,他們需要抵擋加勒比人的進攻,需要修建一座保證安全的堡壘要塞。而在當地采石頭並打磨成石料的話,所需時間太長,不如水泥磚頭來得快。


    除了需要攜帶水泥和磚頭這樣的建築材料外,馬林還讓移民船裝了很多糧食和其他生活物資。當然,這還是不夠……


    因為,在殖民地開墾荒地,需要耕牛和大量的農具。農具很好辦,讓鐵匠鋪打造一批裝船就行了。但耕牛,倒是很麻煩。


    別的不說,馬林從波蘭買來的那些耕牛,都是陸地上呆慣了的黃牛,都是“旱鴨子”。當馬林派人把那些黃牛裝船時,發現大部分黃牛都出現了暈船的現象……


    馬林哭笑不得,隻好把每頭牛都裝船試試,然後挑選出了100頭不暈船的黃牛。但這些黃牛也不老實,在船上橫衝直撞,很危險。為了安全起見,馬林隻好命令鐵匠,打造了100個巨大的籠子,放在甲板上,好控製住黃牛的發飆行為。同時,因為是鐵籠子,此後黃牛的人,也可以每天用掃帚透過籠子,清掃牛糞,並倒入大海,免得船上臭氣熏天,鬧出疾病。


    想到疾病問題,馬林就從蒙古醫生巴特爾的弟子中,挑選了幾個學的還行的學生,跟隨船隊一起去殖民地,給殖民地人民看病。


    同時,馬林還特地從留在本土的泰勒教出來的20名擅長忽悠的教士裏,抽調了三人,分別去格林納達、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三處地方,修建教堂,幫當地百姓布道講經,順便洗洗腦,免得殖民地鬧出自立的想法……


    準備好一切後,12艘船,載著800移民、100頭牛,以及大量的糧食和生活物資,兵分兩路,分別前往格林納達、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


    雖然是三處殖民地,但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是一路的。兩個島嶼靠的也比較近,去的船隻,走的是北大西洋航線,也就是亞美利哥回來時的那條路。


    而格林納達那邊,則是單走一條航線,走的是哥倫布之前探索下來的航線。也就是先順著加那利寒流南下,抵達加那利群島稍作補給後,繼續南下,再順著赤道補償流和東風,一路向西,抵達向風群島。


    而且,在加那利群島上,馬林早就派人在那兒購買了很多甘蔗苗,並購買了一批原本西班牙人控製的在甘蔗園勞動的摩爾人奴隸。


    這些懂得種植甘蔗的摩爾人奴隸,抵達格林納達後,就會在移民的幫助下,開墾荒地,把那些甘蔗苗給種上。然後,馬林就可以安心等待格林納達成為蔗糖產地了……


    此外,馬林還讓格林納達的移民和北美雙島的移民,各自帶了一袋大豆,過去嚐試種植。這些大豆,都是哥倫布和德拉卡之前在印度購買的。格林納達氣候炎熱,類似印度,種植大豆自然沒有問題。不過,北美雙島馬林就不敢保證了。畢竟,這是印度的大豆品種,能適合熱帶氣候,未必適合北美氣候。但若是在北美雙島種植成功了,那才是莫大的驚喜。


    畢竟,北美土地廣袤,而且離歐洲很近。要是大豆產地在北美,那麽運輸回歐洲,會很方便。要是大豆產地在格林納達,運輸時間就太長了點……


    要知道,大豆可是近代騎兵的標配戰馬飼料。近代騎兵,基本上每匹戰馬脖子上都有一個褡褳,裏麵裝著一二十斤炒黃豆。每當戰馬奔跑累了,騎兵就會抓出一把炒黃豆,給戰馬補補……


    馬林立誌要建立龐大的騎兵部隊,自然要注意戰馬飼料的種植。可惜的是,歐洲緯度高,夏季溫度也偏低,加上處於“小冰河世紀”,不適合種植大豆(南歐倒是適合)。即使到了後世,英國和德國也不種大豆,基本從美國進口。


    北美雙島的緯度,大約和京津一帶差不多,大約是適合種植大豆的,隻是希望印度品種的大豆要耐寒些……另外,島上也有很多橡樹,很適合造船……


    而布雷頓角島,貌似也適合種植黑麥這樣的耐寒作物,對於大豆,馬林有些拿不準。事實上,布雷頓角島雖然和哈而濱(該死的地區字母化)接近,但因為處於海邊,夏季溫度沒有哈而濱高。要是後世,也許適合種植大豆,可是,因為處於“小冰河世紀”,溫度比正常情況要低一兩度。所以,馬林估計,布雷頓角島這會兒可能不適合種植大豆。


    但是,布雷頓角島也是有它的優勢的。首先,它有煤炭和森林資源,很適合發展造紙。其次,它的麵積足夠大,足有1萬平方公裏。要知道,北美雙島加起來,也才500平方公裏。


    有如此大的陸地麵積,馬林完全可以在布雷頓角島上大規模養羊和養馬。隻要砍掉樹木,在地麵上多種些苜蓿草,就會出現大片適合放牧的草場。


    布雷頓角島雖然夏季氣溫不高,但因為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冬季氣溫也不低,絕不會像同緯度的東北那樣零下幾十度,有個零下十幾度就很嚇人了。但這裏木材多,搭建畜棚成本也低。


    東弗裏斯蘭本土麵積太小了,根本沒有多少可以養馬的地方。所以,馬林需要一個養馬的場地,為他養足夠的馬匹,好供應騎兵需要。但是,在北美陸地上養馬很危險。被印第安人得到馬匹的話,容易導致恐怖的呃印第安騎兵提前出現。所以,在和大陸分隔開的海島上養馬,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最初印第安人獲得的馬匹是西班牙人走丟的。而在布雷頓角島上,馬匹再走丟了,還是在島上,不會自己遊泳跑到大陸上去……


    等到三個美洲殖民地發展起來,到時候,格林納達提供蔗糖和香料;布雷頓角島提供紙張和戰馬;北美雙島提供大豆和戰船,並充當入侵北美大陸的跳板……


    麵對美好的未來,馬林無限期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