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一輪射擊完畢,等硝煙散去,第二排火槍手還沒開火的這個空檔,指揮官威塞特開始觀察戰果……


    一般而言,距離五六十米,射擊比較有把握了。但是,威塞特驚訝地發現——對方竟然沒死幾個人……


    為啥?因為這群倭寇是散兵線衝鋒的,最是適合對付排隊槍斃。這倒不是因為倭寇懂得對付火槍,而是他們本來就相當於小說裏的武林高手,個人武藝高強,但沒啥紀律。所以,衝鋒的時候,隊形比較亂。但恰恰,這倒是很符合對付排槍的戰術。


    當然,這隻是其一。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身高問題……


    是的,身高問題。這群倭寇,普遍身高隻有1米5幾,超過1米6的都算“偉男子”了。而偏偏,北海國的水手們普遍身高都是1米6幾和1米7出頭。如此一來,雙方就形成了身高差……


    按照在歐洲和大明的習慣,這群火槍手射擊時,會把火槍舉到與肩膀齊高的地方,然後,平舉指向前方射擊……


    問題就壞在這裏……


    這些倭寇比北海國水手們矮一頭,而水手們的火槍又是平舉向前的。那麽,火槍瞄準的高度,對準的就是倭寇的腦袋而不是胸膛了……


    可是,腦袋的麵積才多大?加上人在衝鋒時,腦袋也在晃動,非常難以瞄準和命中。在後世,即使是狙擊手用瞄準鏡瞄人爆頭,也隻敢在目標停止的時候瞄準腦袋打。如果目標是活動的,則瞄準上半身為佳。因為,把握更大些……


    北海國的水手火槍手們犯了經驗教條主義,還是平舉火槍射擊,射擊覆蓋區卻是那些倭寇武士的腦袋,自然命中率大大降低。本來滑膛槍的命中率就不高,加上是打頭,命中率就更低了。


    所以,第一輪射擊下來,隻有幾個倭寇武士中彈。但中彈的倭寇,全部當場死亡。為啥?因為被爆頭了呀……子彈打到身上,也許會抽搐好久才死掉。但打到腦袋上,幾十克的鉛彈砸過來,基本當場身亡的。而那幾個被不幸爆頭的倭寇,有的腦漿都被打崩出來了……


    若是大明東南衛所的那群農夫軍戶,看到這樣的場麵,沒準會被嚇到。但是,這群倭寇並未被嚇到。因為,他們都是殺人如麻的強盜,對於死亡,早就麻木了……即便被同伴的腦漿子濺了一臉,這些倭寇還是凶悍地揮舞著倭刀繼續往前衝……


    ……


    威塞特略微思考了一下,也反應過來了——這群對手太矮小,不能用老辦法瞄準。於是,他大聲指揮著第二排火槍手道:


    “所有人,槍口略微下壓,瞄準這群敵人的胸前打!”


    於是,第二排火槍手紛紛把槍口下壓……


    “砰——砰——砰——”


    果然,第二輪射擊給倭寇帶來了更大的傷亡——十幾名倭寇中彈倒地……


    但這群倭寇依然沒有收到影響,在僥幸未中彈的武士首領藤田菊次郎的帶領下,剩下的倭寇高呼著“板載”,繼續揮刀向前……


    “第三排,瞄準——”


    “開火——”


    ……


    三段擊打完了,原先三十多名倭寇武士,頓時隻剩下了四個人,包括那位藤田菊次郎在內。但是,火槍隊也出現了短暫的空檔期。因為,第一排火槍手的裝彈尚未結束……


    於是,在威塞特的命令下,兩邊共40名長矛手,手持4米長的長矛,向那四個幸存的倭寇武士左右包抄過去……


    四十個長矛手,打四個倭寇,大家都認為穩了。然而,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


    這四個倭寇武士,雖然身材矮小,但身法異常靈活。雖然那麽多長矛捅過來,但他們不慌不忙地躲閃。仗著自己身高矮小,他們靈活地躲避著幾十支長矛的捅殺……


    而且,他們手裏的倭刀非常鋒利,竟然砍斷了幾根長矛……


    “肥前一刀流!”在斬斷了一名北海國水手的長矛後,武藝高強的藤田菊次郎順勢欺身上前,大喝一聲,並一刀抹在那名斷矛的水手脖子上,當場殺死了這名倒黴的水手……


    當戰鬥結束的時候,哥倫布和孔泰吃驚地發現——40名長矛手對付這4名倭寇武士,雖然最終把他們都殺了,可本方居然有3名水手被殺,5名水手被砍傷……


    “好凶悍的敵人!”孔泰吃驚道。


    “是呀,雖然身材矮小!”哥倫布也點點頭。


    這時,孔泰忽然想起,馬林在教他們漢語的時候,順嘴提過一句——對付倭寇武士,最好用槍,或者是板甲騎士。(當然,馬林沒有說,鴛鴦陣也很適合。但他沒搞鴛鴦陣這種東西,也就沒必要提了)


    用槍不用講,剛才的戰果證明了一切。而板甲騎士,本身武藝也很厲害,而且板甲可以抵擋倭寇的刀,可以大占上風……


    而威塞特,也總結出了一點——那就是,打倭寇時,火槍手們必須槍口稍微下壓,不然打不中……畢竟,對方有點矮……


    要知道,在日本後世大力推行喝牛奶長高高的政策之前,日本人身高的確不高。即使是抗戰時期,日軍士兵雖然生活條件不錯,但身高一般也隻有1米6幾。而且,是1米6小幾居多。如果有身高一米七幾甚至一米八的鬼子……別猜了,那是朝鮮鬼子……


    ……


    看著三名死去的水手,孔泰頓時有些頭大。那5名受傷的水手倒是好說,因為,船上準備了大量的金創藥、酒精和紗布。刀傷看著恐怖,但隻要不砍到要害或血管動脈上,並且做好消毒,保證不感染,其實沒什麽大事。


    幸運的是,受傷的5名水手,雖然傷口很深,其中一人還被鋒利的倭刀削掉一塊肉,可卻沒傷到要害。在經過緊急處理後,隻要休息一段時間就沒啥事了。但當場被砍死的三位倒黴蛋,就沒法子了……


    於是,孔泰決定,按照馬林軍中的辦法——火化,把骨灰帶回國……


    事實上,基督徒並不流行火化,而是推崇土葬。但是,孔泰曾聽馬林解釋說——如果船隊帶著裝有死人的棺材回國,半路上很容易滋生瘟疫。一旦滋生瘟疫,船上其他人也跑不掉……


    所以,為了不讓死人妨害道活人,馬林的態度是——戰死者火化,帶骨灰回國安葬……或者,就地土葬……而且,馬林給每個士兵自己選擇的權利,選擇自身戰死後火化帶骨灰回家還是就地土葬……


    大多數士兵都選擇了火化帶骨灰回家,因為,士兵們相信,回到家,靈魂才會得到救贖……


    ……


    就在孔泰發愁的時候,那50多名逃命的難民,在一位50多歲的老者的帶領下,來到了哥倫布和孔泰麵前……


    <a href="https://m.tsxsw.la" id="wzsy">tsxsw.la</a>


    隻見那位老者來到身穿華服的哥倫布和孔泰麵前,彎腰作揖道:


    “老朽劉老根,代表雞籠村的幸存者,寫過兩位大人的救命之恩了。”老人用的是不太熟練的大明官話,但孔泰也能聽懂了。


    聽到老者的話,孔泰驚奇道:


    “你懂官話?”這由不得孔泰不好奇。在廣州的那段時間,孔泰發現,大明朝的村民們,一般說的是方言,他都聽不懂的。隻有那些官員和身份高的讀書人,才懂得官話。


    可是,這裏是東番島,並非大明本土,居然還能遇到個會說官話的老頭,實在太罕見。按理說,這邊應該都是番民才對。不過,看這老頭的穿著,有點像大明百姓啊,還會說官話……


    劉老根翻了翻白眼,心說——你一個黃毛碧眼的番鬼都會說官話,老夫會說官話奇怪嗎?


    但他還是耐著心解釋道:


    “老朽年少時,也曾讀過幾年私塾,雖然學業不精,不能考取功名,但也會說一點官話!”


    “原來如此……”孔泰恍然大悟,但隨著疑惑地問道:


    “聽老丈的的談吐和穿著,應該是大明百姓,怎會出現在東番島?”


    老劉頭歎了口氣,解釋道:


    “不瞞這位大人,老夫和同村的幾十人,原本居住在胡建興化府莆田縣海邊的小劉莊。弘治十二年(1499年)四月,莆田發大水,山崩水溢,老夫帶著鄉民,乘坐十幾艘漁船出海避難。原本想北上的,但遇上大風,被吹到了東番島來……偶然發現此島,就帶著幸存的幾十人在島上安家落戶,六年下來,倒也安樂……可惜遇到這群倭寇海盜……今日被海盜殺死十幾人,隻剩50多人了……若非遇到大人的軍隊,恐怕全部要命喪於此了……”說完,又朝兩人深深地作了個揖……


    “不用客氣,隻是舉手之勞。我們乃泰西北海國出使大明的船,正好路過這裏。解救你們,不過順手之勞而已。不過,老丈,你們為何不登上大島呢?在這個小島上,能開墾的土地很有限啊……”


    的確如此,社寮島總麵積不過一百多公頃。其中,有66公頃在後世被劃為了和平島海洋公園。公園裏,主要是海邊的怪石……也就是說,這座島,最多能開墾出三四十公頃的耕地出來。就算全開墾出來,劉老根的全村大幾十號人,每家也就十來畝地啊……而看島上的開發度,似乎島上的耕地,給雞籠村的村民平分,每家隻有五六畝地的樣子……


    身為雞籠村村長的劉老根歎了口氣道:


    “我們也想道河對岸的陸地上去種田啊,可是,那些番民不準啊!我們試圖上島,但被他們趕回來了啊!我們就這麽點人,打不過番民,隻能窩在這個小島上種田了!”


    “原來如此……”


    說白了,是雞籠村這群流亡的漢民打不過主島上的土著番民啊。要是能打得過,他們早就登陸去搶奪基隆河畔的肥沃土地去了……


    至於為何叫雞籠村,據說是幾年前逃往到此時,和當地人土著人打交道,問他們地名,那些土著就說教雞籠……於是,新村子的名字幹脆就用閩語的雞籠給這裏命名了……


    也就是說,在社寮島上,孔泰他們無意間救下的,是一群大明難民……不過,這群難民逃到社寮島上後,發現當地可以耕種。而在這裏耕種的話,因為不受官府管轄,不需要繳納賦稅,也不用服徭役。於是,全村人幹脆就在這安家不走了……


    隻是,他們沒想到,雖然住在孤島上。四周的水麵可以抵擋住台島本島上的土著,卻擋不住擅長航海的海盜。


    如果沒有孔泰帶軍隊出現,雞籠村今天就要成為曆史了……畢竟,那些倭寇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