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有多厲害?這玩意在古代沒用化肥的情況下,畝產至少十幾石。這還是在貧瘠的山區的產量,要是換做江南熟田,精心種植,畝產可達二三十石,也就是三五千斤。


    這個數字,在現代也許沒啥。可是,在沒有化肥和精心育種的古代,畝產200斤才是正常。畝產300絕對算豐收。當然,這是指小麥。水稻的話,江南上等水田最高畝產可達500斤。


    當然,水稻畝產能達到500斤,本書前麵就說過。這除了江南上等水田本就肥沃,還有淤泥和河水中因為江南河湖魚蝦的屍體帶來了大量的磷元素,也就是天然的磷肥。


    水稻水稻,其植株很長時間內是泡在水裏的。江南河湖縱橫,魚蝦很多。魚蝦死後,會析出磷元素,成為利於莊稼的肥水。


    有糞肥,沒事再堆點草木灰(鉀肥),再長期泡著有魚蝦屍體的磷肥水,也不怪江南水稻高產。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但即使如此,畝產500斤在古代也是非常罕見的。一般水稻畝產,也不過300斤左右,小麥的普通產量則是200來斤。


    所以,像紅薯這樣動輒畝產一千幾百斤,甚至能達到三五千斤畝產的東西,在古代農業社會,絕對是核彈一般的存在啊。


    不過,再厲害的農作物,因為是外來新品種,老百姓未必能快速接受。而馬林前世在鄉下待過,知道有一種東西叫做“官方推廣”……


    官方推廣的威力多大?它可以讓萬畝良田短時間內改種另一種奇怪的經濟作物,隻要官方下大力氣。


    在後世,馬林可沒少見一些有想法但不靠譜的官員拍腦袋決策,瞎指揮農民種植一些新奇作物,一會兒要種藍莓,一會兒讓種獼猴桃……最後,因為市場接受程度不高,農民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不過,這是現代。而且,那些官員推廣的,一般都是經濟作物,有可能會不被人接受。


    但紅薯不一樣,這玩意就是糧食。對古人而言,能吃飽才是大事。不像現代人,吃飽早就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發財……


    想要發財,紅薯還真不能滿足這個要求。但想要吃飽,紅薯絕對沒問題……


    最重要的是,在山區以及北方貧瘠土地上,紅薯絕對是最佳選擇。比如,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的黃土種植稻麥不行,可種植紅薯,再怎麽差,也有十石以上的產量,也就是一千幾百斤。


    畝產一千多斤是啥概念?在後世,農村因為人口太多,一家隻能分到幾畝地,但因為水稻畝產一千幾百斤,小麥畝產也有千斤左右。所以,雖然隻有幾畝地,一家人也是能吃飽的,還能賣掉很多糧食。隻要畝產千斤,基本上,隻要兩三畝地,就能全家吃飽了。當然,想要房子、衣服什麽的,還得更多產量……


    古代人的土地數量可不是現代人可比的,一般來說,一家人再窮也得有幾畝薄地。而北方地區,因為畝產低,一家擁有10畝以上絕不是問題。當然,多半是薄地。


    可紅薯不管啊,哪怕是薄地,畝產也有10石以上。要是十畝地,至少能收獲一萬幾千斤紅薯啊!有一萬多斤紅薯,怎麽才能餓死?這是個難題……


    如果黃土高原上種滿了紅薯,那麽,陝北那旮旯,是很難出現饑荒的。就算到了明末,氣候異常,有紅薯,也能頂過去。然後,就沒李自成什麽事了——大家有飯吃,鬼才跟你去造反……


    ……


    當然,想要讓大明朝接受紅薯,也不那麽簡單。起碼,你得讓人喜歡上紅薯啊。老百姓喜歡不喜歡其實不重要,隻有皇帝和大臣喜歡了,這玩意才能得到推廣。


    但紅薯想讓人喜歡吃,也不是那麽難。比如,在後世很流行的烤紅薯……


    這玩意在後世很流行,幾乎每個城市都有賣烤紅薯的大叔。而且,這些大叔年收入,一般怎麽都有好幾萬一年,好點的有十幾萬一年。當然,前提是你是擺攤的,不是開店的。否則,你一年的十幾萬利潤,都拿去給房東了。所以,賣烤紅薯,還需要和城管鬥智鬥勇,以省下那每年十幾萬的店麵租金。年輕人是不行的,肯定會被城管揍。而老大爺則不同,大部分城管還是要臉的,不敢對老人下狠手。少數敢對老人下狠手的,都上新聞了。至於年輕人,嘿嘿,揍你沒商量……


    扯遠了,烤紅薯在後世受歡迎,其實也就是城裏人見得少,覺得稀罕。事實上,在鄉下,要是家裏種了一畝地或者半畝地紅薯,烤紅薯能吃到想吐。


    但是,在這個年代,明朝人和後世的城裏人差不多,都沒怎麽見過紅薯啊。甚至,從未見過紅薯。而烤紅薯本就味道尚可,隻要正德那個熊孩子愛吃,加上大臣們吃了覺得不錯,那就有推廣的價值了。更何況,畝產還那麽高。


    ……


    除了烤紅薯,馬林還打算拿出紅薯的另一個強大應用——紅薯粉條……


    粉條又叫粉絲,在後世,可是北方人常見食物。在東北,豬肉燉粉條那可是招牌菜,可以和翠花上的酸菜一起稱為東北主菜。


    馬林上輩子雖然從小生活在江淮地區,可也沒少吃粉絲。因為,長江以北,秦嶺淮河以南這段地區,屬於南北交匯地帶。南方的米飯、湯圓,北方的麵條大餅,以及粉條,在江淮地區都很常見。而且,這個地帶,是稻麥輪作區。也就是冬天種小麥,夏季收割。收割後種水稻,秋季收割。有稻有麥,所以這個地區的人米飯和麵食都習慣吃。馬林記得,上輩子過年的時候,家裏水餃和湯圓是一起上的。正是因為如此,穿越到歐洲後,馬林才能迅速適應歐洲的麵食。否則,一個純南方人,習慣了吃米飯,到了吃麵食的歐洲,會很不適應的。


    所以,馬林打算,給大明朝的正德皇帝和幾個重要大臣,做一份經典的豬肉燉粉條。而且,還會加上辣椒,讓大明朝的皇帝和重臣,提前嚐一下幾百年後製霸東北的美食……


    當然,除了這種東北吃法,馬林還打算向明朝君臣推薦一種南派粉絲吃法——鴨血粉絲湯……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後世街頭那種普通的鴨血粉絲湯,而是打算用燉得久的老鴨湯作為湯底,鴨血湯為輔。鴨血湯做湯底畢竟是民間吃法,想打動這些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大明君臣,還是提高點檔次的好……


    ……


    烤紅薯、豬肉燉粉條、鴨血粉絲湯,這三大名吃祭出來,不信不能打動大明君臣。隻要打動了他們,馬林就能用紅薯換到足夠的利益了。起碼,也要弄個自由通商啊。可不能像別的國家那樣,兩年才朝貢一次,那樣利潤是不足滴……


    寫這一章,居然把自己寫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皇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上老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上老牛並收藏歐皇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