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鋐繳獲的葡萄牙人的火炮,大部分都是水鬼們從被燒的沉船上搶救和打撈起來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兩三磅級的小炮。雖然威力不算大,可卻正好適合陸戰。
而府江地區的王公珣起義軍,也隻是據險而守,恰恰最怕火炮這樣的利器。而且,葡萄牙戰船上的12磅炮和6磅炮也不少,比較適合攻堅。
陳金得到這三百多門火炮,不說用來擊敗敵人,光是開炮時的動響,就能嚇死個人。另外,那1800杆火繩槍,也夠陳金派出威力強大的火槍陣了,絕對能把王公珣的起義軍壓製得抬不起頭。
做出這個決議後,梁儲和楊一清兩人忽然開始吹捧起火炮的作用,認為火炮是克敵製勝的超級利器。而且,虎門炮台擊退葡萄牙戰船的事跡,也被梁儲和楊一清大加讚賞。
朝中不少大臣似乎也被事先招呼過,所以強烈讚同兩人的意見。然後,滿朝大臣,開始討論起了在東南沿海的各個要害港口都設立炮台的事宜了。
正德張了張嘴,最終沒說什麽。事實上,整個節奏都被梁儲和楊一清等人帶偏了。本來,正德還想著造幾艘戰艦呢,結果,梁儲和楊一清等朝中清流大臣們,完全忽視了戰船什麽的,直接自顧自地討論起了多鑄造“平虜大炮”,送到各地炮台布設的問題……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正德很想插嘴,但他多年來主要思考如何對付北邊的蒙古,對海戰不懂,也插不上話。而且,大臣們說的也很有道理,東南沿海,財稅重地,必須嚴加保護。
至於朝中的閹黨,他們掌控者內八局,涉及到火炮的鑄造。但是,卻不涉及造船。所以,聽說大臣們要大規模鑄造火炮,這些太監們早就眉開眼笑了。因為,鑄造火炮上麵,他們可以上下其手,撈到不少好處。
但對於造船什麽的,這些太監就不關心了。因為,造船廠一般都在東南沿海或者長江地區,是宮裏的太監們鞭長莫及的地方,和他們沒啥利益相關。
而且,若是花費大量錢財造船,分給鑄炮的資金就少了……
所以,這個時候,正德自己因為不懂插不上話,而正德麾下的太監們,則因為利益問題,也支持鑄炮,不支持造船。
如此一來,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閹黨集團,都支持多修炮台,而不支持什麽造船。正德建造船隊的那點想法,也就熄滅了。
而江彬和錢寧兩個不是太監的寵臣,倒是想順著正德來著。畢竟,內八局鑄炮的好處,輪不到他們,那是太監的地盤。
但問題是,錢寧是錦衣衛出身,壓根不懂水師的事情。而江彬更是邊軍軍官出身,更熟悉陸上邊塞事務,根本不懂海上的事情。
所以,兩人也就不糾結鑄炮還是造船的事情了,而是一門心思想鼓動著正德去邊塞地區打仗,好帶著他們撈取軍功。
幾天後,孔泰派來的掮客們,也找上了幾個太監,送上了賄賂。然後,張永和穀大用等太監,就更沒話說了,沒人不開眼去提什麽造船。他們現在最重視的,就是如何瓜分鑄炮的利益了。畢竟,鑄炮需要大量銅,在裏麵上下其手,利益還是很豐厚的。
然後,整個大明朝上下,就形成了“修炮台保證海防安全”的共識。文官集團純粹是因為儒家“中庸守成”的指導思想,更喜歡防禦,不喜歡進攻。而閹黨,則就是純粹因為鑄炮的利益,同樣也大力支持修炮台。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廣州外的珠江口又增設了炮台。而泉州、福州、寧波、杭州等沿海重鎮,也紛紛定下了修炮台的計劃。另外,長江口的崇明島上,和兩邊的岸邊,也有了修炮台的計劃。甚至於,連“京師門戶”的大沽口,也有了修建“大沽炮台”的計劃。總之,整個大明都開始狂修炮台,比清朝19世紀才開始修炮台早了三百年。
而且,和鴉片戰爭中不一樣,鴉片戰爭開始時,清朝的大炮其實已經落後。因為,清朝火炮還是滑膛炮,火藥配比和純度也沒人家好。雖然口徑大,但射程竟然不如英國火炮。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更是搞出了線膛炮——阿姆斯特朗炮,完全碾壓了滿清的炮台。
此外,清軍的炮台設計也不合理,彈藥庫竟然位於地表,異常危險。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口炮台時,其實炮戰中大沽口炮台的克虜伯大炮在對射中不落下風,奈何南北炮台的彈藥庫都被敵艦擊中,引發殉爆,才無奈戰敗。
而馬林設計的炮台,顯然沒有這樣的缺陷。在馬林設計的炮台裏,不但炮台有“頂蓋”,避免敵人的炮彈拋物線砸到炮台裏的士兵,而且彈藥庫也嚴格要求位於炮台地下。
當然,這個年代的炮彈是彈藥分離的。而最沉重的,但該就是鐵球彈了。為了避免炮手在搬運鐵球時耗費太多體能,馬林設計的彈藥庫,是分成火藥庫和鐵球庫的。
其中,火藥庫嚴格位於地下,所有火藥都用防潮的油紙密封包裝,堆積在地下火藥庫裏。開戰時,負責運送的士兵一袋一袋地地表炮台拿。那感覺,就像是拿著一袋一袋的鹽……
而鐵球炮彈所在的鐵球庫,則是位於地表的,和炮台平行,可以由小推車運送,非常方便。
在這樣科學合理的設計下,就不會存在那種因為彈藥庫被擊中而無奈失敗的可笑事情了。
……
事實上,除了修炮台明朝用石料,北海國用鋼筋混凝土這一點上有差別外,明朝炮台和北海國的炮台差別基本不大。
當然,這唯一的一點差別,也是很關鍵的。這導致了北海國的炮台根本無法通過炮擊摧毀,而明朝炮台還有很小的幾率被炮擊摧毀。
但是,這個年代,恐怕沒有別的國家能用火炮打壞明朝堅固的石頭炮台了。畢竟,各國火炮技術還很一般,威力都不大。除非是北海國68磅炮那樣的巨炮研發成功,才能轟開大明石頭堡壘的炮台。
之前幫明朝修炮台時,北海國工匠哈多弗在孔泰的授意下,也是傾囊相授。當時,在廣州修炮台的工匠中,就有工部派去的大匠師傅。
梁儲直接把當初參與修炮台並接受過哈多弗指導的大匠師傅魯有才召到太和殿上,介紹炮台的設計思路。
這些設計思路,哪怕是不懂行的文官,聽了也頻頻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而正德帝這個喜好軍事的皇帝,對於炮台的設計思路,也很是讚賞。
此後,“修炮台保海防”就成了大明的一項基本國策。而且,在很長時間內,因為沒有什麽能攻破炮台的手段,竟然很是克製葡萄牙戰船和倭寇小船,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府江地區的王公珣起義軍,也隻是據險而守,恰恰最怕火炮這樣的利器。而且,葡萄牙戰船上的12磅炮和6磅炮也不少,比較適合攻堅。
陳金得到這三百多門火炮,不說用來擊敗敵人,光是開炮時的動響,就能嚇死個人。另外,那1800杆火繩槍,也夠陳金派出威力強大的火槍陣了,絕對能把王公珣的起義軍壓製得抬不起頭。
做出這個決議後,梁儲和楊一清兩人忽然開始吹捧起火炮的作用,認為火炮是克敵製勝的超級利器。而且,虎門炮台擊退葡萄牙戰船的事跡,也被梁儲和楊一清大加讚賞。
朝中不少大臣似乎也被事先招呼過,所以強烈讚同兩人的意見。然後,滿朝大臣,開始討論起了在東南沿海的各個要害港口都設立炮台的事宜了。
正德張了張嘴,最終沒說什麽。事實上,整個節奏都被梁儲和楊一清等人帶偏了。本來,正德還想著造幾艘戰艦呢,結果,梁儲和楊一清等朝中清流大臣們,完全忽視了戰船什麽的,直接自顧自地討論起了多鑄造“平虜大炮”,送到各地炮台布設的問題……
<a href="https://m.yawenba.net" id="wzsy">yawenba.net</a>
正德很想插嘴,但他多年來主要思考如何對付北邊的蒙古,對海戰不懂,也插不上話。而且,大臣們說的也很有道理,東南沿海,財稅重地,必須嚴加保護。
至於朝中的閹黨,他們掌控者內八局,涉及到火炮的鑄造。但是,卻不涉及造船。所以,聽說大臣們要大規模鑄造火炮,這些太監們早就眉開眼笑了。因為,鑄造火炮上麵,他們可以上下其手,撈到不少好處。
但對於造船什麽的,這些太監就不關心了。因為,造船廠一般都在東南沿海或者長江地區,是宮裏的太監們鞭長莫及的地方,和他們沒啥利益相關。
而且,若是花費大量錢財造船,分給鑄炮的資金就少了……
所以,這個時候,正德自己因為不懂插不上話,而正德麾下的太監們,則因為利益問題,也支持鑄炮,不支持造船。
如此一來,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閹黨集團,都支持多修炮台,而不支持什麽造船。正德建造船隊的那點想法,也就熄滅了。
而江彬和錢寧兩個不是太監的寵臣,倒是想順著正德來著。畢竟,內八局鑄炮的好處,輪不到他們,那是太監的地盤。
但問題是,錢寧是錦衣衛出身,壓根不懂水師的事情。而江彬更是邊軍軍官出身,更熟悉陸上邊塞事務,根本不懂海上的事情。
所以,兩人也就不糾結鑄炮還是造船的事情了,而是一門心思想鼓動著正德去邊塞地區打仗,好帶著他們撈取軍功。
幾天後,孔泰派來的掮客們,也找上了幾個太監,送上了賄賂。然後,張永和穀大用等太監,就更沒話說了,沒人不開眼去提什麽造船。他們現在最重視的,就是如何瓜分鑄炮的利益了。畢竟,鑄炮需要大量銅,在裏麵上下其手,利益還是很豐厚的。
然後,整個大明朝上下,就形成了“修炮台保證海防安全”的共識。文官集團純粹是因為儒家“中庸守成”的指導思想,更喜歡防禦,不喜歡進攻。而閹黨,則就是純粹因為鑄炮的利益,同樣也大力支持修炮台。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廣州外的珠江口又增設了炮台。而泉州、福州、寧波、杭州等沿海重鎮,也紛紛定下了修炮台的計劃。另外,長江口的崇明島上,和兩邊的岸邊,也有了修炮台的計劃。甚至於,連“京師門戶”的大沽口,也有了修建“大沽炮台”的計劃。總之,整個大明都開始狂修炮台,比清朝19世紀才開始修炮台早了三百年。
而且,和鴉片戰爭中不一樣,鴉片戰爭開始時,清朝的大炮其實已經落後。因為,清朝火炮還是滑膛炮,火藥配比和純度也沒人家好。雖然口徑大,但射程竟然不如英國火炮。而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更是搞出了線膛炮——阿姆斯特朗炮,完全碾壓了滿清的炮台。
此外,清軍的炮台設計也不合理,彈藥庫竟然位於地表,異常危險。八國聯軍進攻大沽口炮台時,其實炮戰中大沽口炮台的克虜伯大炮在對射中不落下風,奈何南北炮台的彈藥庫都被敵艦擊中,引發殉爆,才無奈戰敗。
而馬林設計的炮台,顯然沒有這樣的缺陷。在馬林設計的炮台裏,不但炮台有“頂蓋”,避免敵人的炮彈拋物線砸到炮台裏的士兵,而且彈藥庫也嚴格要求位於炮台地下。
當然,這個年代的炮彈是彈藥分離的。而最沉重的,但該就是鐵球彈了。為了避免炮手在搬運鐵球時耗費太多體能,馬林設計的彈藥庫,是分成火藥庫和鐵球庫的。
其中,火藥庫嚴格位於地下,所有火藥都用防潮的油紙密封包裝,堆積在地下火藥庫裏。開戰時,負責運送的士兵一袋一袋地地表炮台拿。那感覺,就像是拿著一袋一袋的鹽……
而鐵球炮彈所在的鐵球庫,則是位於地表的,和炮台平行,可以由小推車運送,非常方便。
在這樣科學合理的設計下,就不會存在那種因為彈藥庫被擊中而無奈失敗的可笑事情了。
……
事實上,除了修炮台明朝用石料,北海國用鋼筋混凝土這一點上有差別外,明朝炮台和北海國的炮台差別基本不大。
當然,這唯一的一點差別,也是很關鍵的。這導致了北海國的炮台根本無法通過炮擊摧毀,而明朝炮台還有很小的幾率被炮擊摧毀。
但是,這個年代,恐怕沒有別的國家能用火炮打壞明朝堅固的石頭炮台了。畢竟,各國火炮技術還很一般,威力都不大。除非是北海國68磅炮那樣的巨炮研發成功,才能轟開大明石頭堡壘的炮台。
之前幫明朝修炮台時,北海國工匠哈多弗在孔泰的授意下,也是傾囊相授。當時,在廣州修炮台的工匠中,就有工部派去的大匠師傅。
梁儲直接把當初參與修炮台並接受過哈多弗指導的大匠師傅魯有才召到太和殿上,介紹炮台的設計思路。
這些設計思路,哪怕是不懂行的文官,聽了也頻頻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而正德帝這個喜好軍事的皇帝,對於炮台的設計思路,也很是讚賞。
此後,“修炮台保海防”就成了大明的一項基本國策。而且,在很長時間內,因為沒有什麽能攻破炮台的手段,竟然很是克製葡萄牙戰船和倭寇小船,取得了不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