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鹿鼎記(116)
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 作者:金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韋小寶心想:“若要本寺方丈來叫開門,倒有逼迫老皇爺之意,倒還是軟求的好。”
雙手在胸口猛捶數下,跟著也大哭起來,一麵幹號,一麵叫道:“我在這世上是個沒爹沒娘的孤兒,孤苦伶仃的,沒人疼我。做人還有什麽樂趣?不如一頭撞死了幹淨。”假哭是他自幼熟習的拿手本事,叫得幾聲,眼淚便傾瀉而出,哭得悲切異常。
康熙聽得他大哭,初時不禁一愕,跟著又哭了起來。
隻聽得“呀”的一聲,禪房門開了。行顛站在門口,說道:“請小施主進來。”康熙悲喜交集,直衝進房,抱住行癡雙腳,放聲大哭。
行癡輕輕撫摸他頭,說道:“癡兒,癡兒。”眼淚也滾滾而下。
玉林和行顛低頭走出禪房,反手帶上了門,對站在門外的韋小寶瞧也不瞧,逕行出外。行顛覺得太過無禮,心中又對他感激,走了十幾步後,回頭叫了聲:“方丈。”
韋小寶正在凝神傾聽禪房內行癡和康熙父子二人有何說話,對行顛也沒理會,隻聽得康熙哭著叫道:“父皇,這可想死孩兒了。”行癡輕聲說了幾句話,隔著房門便聽不清楚。其後康熙止了哭聲,兩人說話都是極輕,韋小寶一句也聽不見。他雖然好奇,卻也不敢將房門推開一線,側耳去聽,隻得站在門外等候。
過了好一會,隱約聽到康熙提到“端敬皇後”四字,韋小寶心道:“上次老皇爺叫我轉告小皇帝,不可難為了老婊子,我捺下了這句話沒說。這次老婊子也上五台山來,不知老皇爺現下是否回心轉意?”
再過一會,聽得行癡說道:“今日你我一會,已是非份,誤我修為不小。此後可不能再來了。”康熙沒作聲。行癡又道:“你派人侍奉我,雖是你一番孝心,可是出家人曆練魔劫,乃應有之義,侍奉我太過周到,也是不宜……”兩人又說了一會,隻聽行癡道:“你這就去罷,好好保重身子,愛惜百姓,便是向我盡孝了。”康熙似乎戀戀不舍,不肯便走。
終於聽得腳步聲響,走向門邊,韋小寶忙退後幾步,眼望庭中。
呀的一聲,房門打開,行癡攜著康熙的手走出門外。父子兩人對望片刻,康熙牢牢握住父親的手。行癡道:“你很好,比我好得多。我很放心。你也放心!”輕輕掙脫了他手,退入房內,關上了門。又過片刻,喀的一響,已上了閂。
康熙撲在門上,嗚咽不止。韋小寶站在旁邊,陪著他流淚。康熙哭了一會,料想父親再不會開門,卻也不肯就此便去,拉了韋小寶的手,和他並肩坐在庭前階石之上,取出手帕,拭了眼淚,抬頭望著滿天繁星,出了一會神,說道:“小桂子,父皇說你很好,不過不要你服侍了。父皇說臣子們護持得太周到,倒令他老人家不像是出家人了。”說到“出家人”三字,眼淚又流了下來。
韋小寶聽說老皇爺不再要他服侍,開心之極,臉上卻不敢露出絲毫喜色,但也不敢顯得太過“忠”字當頭,奮不顧身,以免又生後患,說道:“想害老皇爺的人很多,皇上總得想個法子,暗中妥為保護才是。”
康熙道:“那是一定要的。那些惡喇嘛,哼,他奶奶的,到底有什麽陰謀詭計?”
他本來隻會說一句“他媽的”,數月不見,卻多了一句“他奶奶的”。韋小寶道:“師父,你又多了一句罵人的話。”康熙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是我妹子從侍衛們那裏學來的。她和太後都跟著上了山……”臉色一沉,道:“父皇不想見她們。”韋小寶點了點頭。
康熙道:“那些喇嘛自然是想劫持父皇,企圖挾製於我,叫我事事聽他們的話。哼,那有這麽容易?小桂子,你很好,這一次救了父皇,功勞不小。”
韋小寶道:“皇上神機妙算,早就料到了,派奴才到這裏做和尚,本來就是為了做這件事。奴才也沒什麽功勞,皇上不論差誰來辦,誰都能辦的。”
康熙道:“那也不然。父皇說你能體會他的意思,不傷一人而得脫危難。”韋小寶道:“奴才見到老皇爺要點火自焚,說什麽舍身消業,可真把我嚇得靈魂出竅,屁滾尿流。”康熙驚道:“什麽點火自焚?舍身消業?”韋小寶加油添醬的說了經過,隻把康熙聽得出了一身冷汗。韋小寶道:“隻是奴才情急之下,將老皇爺淋了一身冷水,那可大大的不敬了。”康熙道:“你是護主心切,很好,很好。若非如此,便有危險!”
他沉默半晌,回頭向禪房門看了一眼,說道:“老皇爺吩咐我愛惜百姓,永不加賦。這句話你先前也傳過給我了,這一次老皇爺又親口叮囑,我自是永不敢忘。”
韋小寶問道:“永不加賦是什麽東西?”康熙微微一笑,道:“賦就是賦稅。明朝那些皇帝窮奢極欲,用兵打仗,錢不夠了,就下旨命老百姓多繳賦稅。明朝的官兒們又貪汙得厲害,皇帝要加賦一千萬兩,大小官兒們至少也要多刮二千萬兩。百姓本已窮得很了,朝廷今年加賦,明年加稅,百姓那裏還有飯吃?田裏收成的穀子麥子,都讓做官的拿了去,老百姓眼看全家要餓死,隻好起來造反。這叫做官逼民反。”
韋小寶點頭道:“我明白了,原來明朝百姓造反,倒是做皇帝、做官的不好。”康熙道:“可不是嗎?明朝崇禎年間,普天下百姓都沒飯吃,因此東也反、西也反。殺平了河南的,陝西又反;鎮壓了山西的,四川又反。這些窮人東流西竄,也不過是為活命。明朝亡在這些窮人手裏,他們漢人說是流寇作亂。其實什麽亂民流寇,都是給朝廷逼出來的。”韋小寶道:“原來如此。老皇爺要皇上永不加賦,天下就沒有流寇了。皇上鳥生魚湯,鐵桶似的江山,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道:“堯舜禹湯,談何容易?不過我們滿洲人來做中國皇帝,總得要強過明朝那些無道昏君,才對得起天下百姓。”
韋小寶心想:“天地會、沐王府的人,說到滿清韃子占我漢人江山,沒一個不恨得牙癢癢地。小皇帝卻說明朝的皇帝不好,倒還是他韃子皇帝好。那也不希奇,一個人自稱自讚,總是有的。”
康熙又道:“父皇跟我說,這幾年來他靜修參禪,想到我們滿洲人昔年的所作所為,常常慚愧得汗流浹背。明朝崇禎是給流寇李自成逼死的,吳三桂來向我們大清借兵,打敗了李自成,給明朝皇帝報了大仇。可是漢人百姓非但不感激大清,反而拿咱們看作仇人,你說是什麽緣故?”韋小寶道:“想是他們胡塗。本來天下胡塗人多,聰明人少,又或者是他們忘恩負義。”康熙道:“那倒不然。漢人說咱們是胡虜,是外族人,占了他們花花江山。清兵入關之後,到處殺人放火,害死了無數百姓,那也令得他們恨咱們滿洲人入骨。殺人搶劫,原本是不對的。”
韋小寶本是漢人,康熙賜他做了正黃旗滿洲人,跟他說起來,便“咱們、咱們”的,當他便是滿洲人一般。其實說到國家大事,韋小寶什麽都不懂。隻是康熙甫與父親相會,心中激動,想到父皇的諄諄叮囑,便跟這小親信講論起來。
韋小寶道:“奴才在揚州之時,也聽人說過從前清兵殺人的慘事。”
康熙歎了口氣,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人不計其數,那是我們大清所做下的大惡事。我要下旨免了揚州和嘉定的三年錢糧。”
韋小寶心想:“揚州人三年不用交錢糧,大家袋裏有錢,麗春院的生意,可要大大興旺了。怎生想個法子,叫小皇帝派我去揚州辦事?我叫媽媽不用做婊子了,自己開他三家妓院,老子做老板,再來做莊,大賭十天,也來個‘揚州十日’。然後帶了大批銀兩,去嘉定大賭他媽的三次,叫做‘嘉定三賭’。”又想:“老皇爺和皇上都說嘉定三賭殺人太多,是件大慘事,為什麽賭三次錢,便殺不少人?不知嘉定在什麽地方。這地方的人賭錢本事厲害,倒須小心在意。”
康熙問道:“小桂子,你說好不好?”韋小寶忙道:“好,好極了,這樣一來,大家有飯吃,有錢……誰也不會造反了。”話到口邊,硬生生把“有錢賭”的“賭”字縮住了。
康熙道:“雖然大家有飯吃,有錢使,卻也未必沒人造反。你出京之時,叫侍衛們送了一個人來,說是王屋山的逆賊,我已親自問過了他幾次。”
韋小寶心中一驚,忙站起身來,說道:“皇上吩咐奴才不可多管閑事,以後再也不敢了。”康熙道:“你坐下,這件事辦得很好,那也不是閑事,今後還得大大的多管。”
韋小寶道:“是,是。”心下莫名其妙。
康熙低聲道:“我命侍衛傳旨申斥你,乃掩人耳目,別讓反賊有了防備。”
韋小寶大喜,縱身一跳,這才坐下,低聲道:“奴才明白了,原來皇上怕吳三桂這反賊驚覺。”康熙道:“吳三桂是否想造反,現下還拿不定,不過他早有不臣之心,欺我年幼,不把我放在眼裏。”韋小寶道:“皇上使點兒小小手段出來,教他知道厲害。吳三桂他奶奶的,有什麽了不起?皇上伸個小指頭兒,就殺他個橫掃千軍,高山流水。”
康熙微笑道:“這兩句成語用得不好,該說伸個小指頭兒,就橫掃千軍,殺他個落花流水。”韋小寶道:“是,是,是。奴才做了好幾個月和尚,學問半點也沒長進,以後常常服侍皇上,用起成語來就橫掃千軍,讓人家聽個落花流水。”
康熙忍不住哈哈一笑,抑鬱稍減,低聲道:“吳三桂這廝善能用兵,手下猛將精兵著實不少,倘若真的造反,和福建耿精忠、廣東尚可喜三藩聯兵,倒也棘手得很。咱們隻能慢慢來,須得謀定而後動,一動手就得叫他奶奶的吳三桂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康熙勤奮好學,每日躬親政務之餘,由翰林學士侍講、侍讀經書詩文,詩雲子曰讀得多了,偶然說幾句“他奶奶的”、“屁滾尿流”,倒也頗有調劑之樂。他今日見到父親,本是又喜又悲,但親近不到半個時辰,便給摒諸門外,不知今後是否再能相見,深感淒傷,幸得韋小寶出言有趣,稍解愁懷,又談到了除逆定亂的大事,更激發了胸中雄心。
他站起身來,在庭中取了四塊石頭,排列在地,說道:“漢軍四王,東邊的、南邊的、西邊的,要分了開來,不能讓他們聯在一起。定南王孔有德這家夥幸好死了,隻留下一個女兒,倒容易對付。”說著輕輕一腳,踢開一塊石頭,說道:“耿精忠有勇無謀,不足為慮,隻須不讓他和台灣鄭氏聯盟便是。”一腳又踢開一塊石頭,說道:“尚可喜父子不和,兩個兒子又勢成水火,自相傾軋,料他無能為力。”將第三塊石頭也踢開了,隻留下一塊最大的石頭,對住了怔怔出神。
韋小寶問道:“皇上,這是吳三桂?”康熙點點頭。韋小寶罵道:“這奸賊,自己老不死,卻累得我萬歲爺為你大傷腦筋。皇上,你在他身上拉一泡尿。”
康熙哈哈大笑,童心大起,當真拉開褲子,便在那石頭上撒尿,笑道:“你也來。”
韋小寶大笑,也在石頭上撒尿,笑道:“這一回書,叫做‘萬歲爺高山流水,小桂子……小桂子……’”心想“橫掃千軍”這四字用在這裏不妥,突然想到說書先生說三國故事,有一回書叫做“關雲長水淹七軍”,便道:“小桂子水淹七軍。”
康熙更加好笑,縛好褲子,笑道:“那一日咱們捉到這臭賊,當真在他身上撒尿。”
康熙坐回階石,隻聽得廟外腳步聲甚響,雖無人喧嘩,顯是已有不少人聚集在外,韋小寶道:“看來他們已把那些惡喇嘛都捉了來。皇上真是洪福齊天,湊巧之極,剛好這時候趕到,把這些惡喇嘛一網打盡。”康熙道:“那倒不是湊巧,我得到你的密報,派人查察,得訊之後,急速趕來,卻已慢了一步,讓這些惡喇嘛驚動了聖駕。若不是你機靈,我可終身遺恨無窮,罪不可逭了。”韋小寶奇道:“奴才沒給您什麽密報啊。”
康熙道:“我派侍衛到少林寺傳旨,他們說見到了一個蒙古王子,幾個喇嘛,又有幾名武官。是不是?”韋小寶道:“是啊。”康熙道:“你吩咐他們暗中查察,這幾人辦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爾丹。那武官名叫馬寶,是吳三桂那廝手下的總兵。他們和一眾喇嘛混在一起。”
韋小寶一拍大腿,說道:“原來如此!奴才見他們鬼鬼祟祟,不是好人,倒不知竟是吳三桂的部下。”其實那些人的姓名來曆,他早已得知,要趙齊賢等查察,意在追尋那綠衣女郎,順便誣陷吳三桂,想不到竟會引得小皇帝趕上五台山來。
康熙道:“我大清向來信奉喇嘛教,西藏活佛教下那些喇嘛深明佛法,良善恭順,我起初也沒在意,後來侍衛張康年跟蹤青海喇嘛,聽到他們大集人手,要到五台山來捉拿一位重要人物。他不知事情重大,又跟了好幾天,這才回京奏知。我一聽之下,知道情形不對,豈有不急的?當即火速啟程,隻是皇帝出京,囉裏囉唆的儀注架子一大套,我雖下旨一切從簡,還是遲到了一天。”
韋小寶道:“吳三桂這反賊如此大膽,竟敢派遣數千喇嘛,前來得罪老皇爺,那……那不是公然造反麽?”康熙噓了一聲,道:“小聲!我隻知他手下總兵和這些喇嘛結伴同行。他是否就此造反,現下還不能確知。”韋小寶道:“一定反,一定反!如他是好人,怎會差遣手下大將,去和這些惡喇嘛陰謀暗害老皇爺?”
康熙道:“他自然不是好人。”心下沉吟,緩緩的道:“不過我年紀還小,行軍打仗還不是他對手,最好咱們再等幾年,等我再長大些,等他又老了些。那時再動手,就可操必勝。小桂子,你不必性急,多過一天,對咱們就多一分好處,對他便多一分壞處。”
雙手在胸口猛捶數下,跟著也大哭起來,一麵幹號,一麵叫道:“我在這世上是個沒爹沒娘的孤兒,孤苦伶仃的,沒人疼我。做人還有什麽樂趣?不如一頭撞死了幹淨。”假哭是他自幼熟習的拿手本事,叫得幾聲,眼淚便傾瀉而出,哭得悲切異常。
康熙聽得他大哭,初時不禁一愕,跟著又哭了起來。
隻聽得“呀”的一聲,禪房門開了。行顛站在門口,說道:“請小施主進來。”康熙悲喜交集,直衝進房,抱住行癡雙腳,放聲大哭。
行癡輕輕撫摸他頭,說道:“癡兒,癡兒。”眼淚也滾滾而下。
玉林和行顛低頭走出禪房,反手帶上了門,對站在門外的韋小寶瞧也不瞧,逕行出外。行顛覺得太過無禮,心中又對他感激,走了十幾步後,回頭叫了聲:“方丈。”
韋小寶正在凝神傾聽禪房內行癡和康熙父子二人有何說話,對行顛也沒理會,隻聽得康熙哭著叫道:“父皇,這可想死孩兒了。”行癡輕聲說了幾句話,隔著房門便聽不清楚。其後康熙止了哭聲,兩人說話都是極輕,韋小寶一句也聽不見。他雖然好奇,卻也不敢將房門推開一線,側耳去聽,隻得站在門外等候。
過了好一會,隱約聽到康熙提到“端敬皇後”四字,韋小寶心道:“上次老皇爺叫我轉告小皇帝,不可難為了老婊子,我捺下了這句話沒說。這次老婊子也上五台山來,不知老皇爺現下是否回心轉意?”
再過一會,聽得行癡說道:“今日你我一會,已是非份,誤我修為不小。此後可不能再來了。”康熙沒作聲。行癡又道:“你派人侍奉我,雖是你一番孝心,可是出家人曆練魔劫,乃應有之義,侍奉我太過周到,也是不宜……”兩人又說了一會,隻聽行癡道:“你這就去罷,好好保重身子,愛惜百姓,便是向我盡孝了。”康熙似乎戀戀不舍,不肯便走。
終於聽得腳步聲響,走向門邊,韋小寶忙退後幾步,眼望庭中。
呀的一聲,房門打開,行癡攜著康熙的手走出門外。父子兩人對望片刻,康熙牢牢握住父親的手。行癡道:“你很好,比我好得多。我很放心。你也放心!”輕輕掙脫了他手,退入房內,關上了門。又過片刻,喀的一響,已上了閂。
康熙撲在門上,嗚咽不止。韋小寶站在旁邊,陪著他流淚。康熙哭了一會,料想父親再不會開門,卻也不肯就此便去,拉了韋小寶的手,和他並肩坐在庭前階石之上,取出手帕,拭了眼淚,抬頭望著滿天繁星,出了一會神,說道:“小桂子,父皇說你很好,不過不要你服侍了。父皇說臣子們護持得太周到,倒令他老人家不像是出家人了。”說到“出家人”三字,眼淚又流了下來。
韋小寶聽說老皇爺不再要他服侍,開心之極,臉上卻不敢露出絲毫喜色,但也不敢顯得太過“忠”字當頭,奮不顧身,以免又生後患,說道:“想害老皇爺的人很多,皇上總得想個法子,暗中妥為保護才是。”
康熙道:“那是一定要的。那些惡喇嘛,哼,他奶奶的,到底有什麽陰謀詭計?”
他本來隻會說一句“他媽的”,數月不見,卻多了一句“他奶奶的”。韋小寶道:“師父,你又多了一句罵人的話。”康熙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道:“是我妹子從侍衛們那裏學來的。她和太後都跟著上了山……”臉色一沉,道:“父皇不想見她們。”韋小寶點了點頭。
康熙道:“那些喇嘛自然是想劫持父皇,企圖挾製於我,叫我事事聽他們的話。哼,那有這麽容易?小桂子,你很好,這一次救了父皇,功勞不小。”
韋小寶道:“皇上神機妙算,早就料到了,派奴才到這裏做和尚,本來就是為了做這件事。奴才也沒什麽功勞,皇上不論差誰來辦,誰都能辦的。”
康熙道:“那也不然。父皇說你能體會他的意思,不傷一人而得脫危難。”韋小寶道:“奴才見到老皇爺要點火自焚,說什麽舍身消業,可真把我嚇得靈魂出竅,屁滾尿流。”康熙驚道:“什麽點火自焚?舍身消業?”韋小寶加油添醬的說了經過,隻把康熙聽得出了一身冷汗。韋小寶道:“隻是奴才情急之下,將老皇爺淋了一身冷水,那可大大的不敬了。”康熙道:“你是護主心切,很好,很好。若非如此,便有危險!”
他沉默半晌,回頭向禪房門看了一眼,說道:“老皇爺吩咐我愛惜百姓,永不加賦。這句話你先前也傳過給我了,這一次老皇爺又親口叮囑,我自是永不敢忘。”
韋小寶問道:“永不加賦是什麽東西?”康熙微微一笑,道:“賦就是賦稅。明朝那些皇帝窮奢極欲,用兵打仗,錢不夠了,就下旨命老百姓多繳賦稅。明朝的官兒們又貪汙得厲害,皇帝要加賦一千萬兩,大小官兒們至少也要多刮二千萬兩。百姓本已窮得很了,朝廷今年加賦,明年加稅,百姓那裏還有飯吃?田裏收成的穀子麥子,都讓做官的拿了去,老百姓眼看全家要餓死,隻好起來造反。這叫做官逼民反。”
韋小寶點頭道:“我明白了,原來明朝百姓造反,倒是做皇帝、做官的不好。”康熙道:“可不是嗎?明朝崇禎年間,普天下百姓都沒飯吃,因此東也反、西也反。殺平了河南的,陝西又反;鎮壓了山西的,四川又反。這些窮人東流西竄,也不過是為活命。明朝亡在這些窮人手裏,他們漢人說是流寇作亂。其實什麽亂民流寇,都是給朝廷逼出來的。”韋小寶道:“原來如此。老皇爺要皇上永不加賦,天下就沒有流寇了。皇上鳥生魚湯,鐵桶似的江山,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道:“堯舜禹湯,談何容易?不過我們滿洲人來做中國皇帝,總得要強過明朝那些無道昏君,才對得起天下百姓。”
韋小寶心想:“天地會、沐王府的人,說到滿清韃子占我漢人江山,沒一個不恨得牙癢癢地。小皇帝卻說明朝的皇帝不好,倒還是他韃子皇帝好。那也不希奇,一個人自稱自讚,總是有的。”
康熙又道:“父皇跟我說,這幾年來他靜修參禪,想到我們滿洲人昔年的所作所為,常常慚愧得汗流浹背。明朝崇禎是給流寇李自成逼死的,吳三桂來向我們大清借兵,打敗了李自成,給明朝皇帝報了大仇。可是漢人百姓非但不感激大清,反而拿咱們看作仇人,你說是什麽緣故?”韋小寶道:“想是他們胡塗。本來天下胡塗人多,聰明人少,又或者是他們忘恩負義。”康熙道:“那倒不然。漢人說咱們是胡虜,是外族人,占了他們花花江山。清兵入關之後,到處殺人放火,害死了無數百姓,那也令得他們恨咱們滿洲人入骨。殺人搶劫,原本是不對的。”
韋小寶本是漢人,康熙賜他做了正黃旗滿洲人,跟他說起來,便“咱們、咱們”的,當他便是滿洲人一般。其實說到國家大事,韋小寶什麽都不懂。隻是康熙甫與父親相會,心中激動,想到父皇的諄諄叮囑,便跟這小親信講論起來。
韋小寶道:“奴才在揚州之時,也聽人說過從前清兵殺人的慘事。”
康熙歎了口氣,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人不計其數,那是我們大清所做下的大惡事。我要下旨免了揚州和嘉定的三年錢糧。”
韋小寶心想:“揚州人三年不用交錢糧,大家袋裏有錢,麗春院的生意,可要大大興旺了。怎生想個法子,叫小皇帝派我去揚州辦事?我叫媽媽不用做婊子了,自己開他三家妓院,老子做老板,再來做莊,大賭十天,也來個‘揚州十日’。然後帶了大批銀兩,去嘉定大賭他媽的三次,叫做‘嘉定三賭’。”又想:“老皇爺和皇上都說嘉定三賭殺人太多,是件大慘事,為什麽賭三次錢,便殺不少人?不知嘉定在什麽地方。這地方的人賭錢本事厲害,倒須小心在意。”
康熙問道:“小桂子,你說好不好?”韋小寶忙道:“好,好極了,這樣一來,大家有飯吃,有錢……誰也不會造反了。”話到口邊,硬生生把“有錢賭”的“賭”字縮住了。
康熙道:“雖然大家有飯吃,有錢使,卻也未必沒人造反。你出京之時,叫侍衛們送了一個人來,說是王屋山的逆賊,我已親自問過了他幾次。”
韋小寶心中一驚,忙站起身來,說道:“皇上吩咐奴才不可多管閑事,以後再也不敢了。”康熙道:“你坐下,這件事辦得很好,那也不是閑事,今後還得大大的多管。”
韋小寶道:“是,是。”心下莫名其妙。
康熙低聲道:“我命侍衛傳旨申斥你,乃掩人耳目,別讓反賊有了防備。”
韋小寶大喜,縱身一跳,這才坐下,低聲道:“奴才明白了,原來皇上怕吳三桂這反賊驚覺。”康熙道:“吳三桂是否想造反,現下還拿不定,不過他早有不臣之心,欺我年幼,不把我放在眼裏。”韋小寶道:“皇上使點兒小小手段出來,教他知道厲害。吳三桂他奶奶的,有什麽了不起?皇上伸個小指頭兒,就殺他個橫掃千軍,高山流水。”
康熙微笑道:“這兩句成語用得不好,該說伸個小指頭兒,就橫掃千軍,殺他個落花流水。”韋小寶道:“是,是,是。奴才做了好幾個月和尚,學問半點也沒長進,以後常常服侍皇上,用起成語來就橫掃千軍,讓人家聽個落花流水。”
康熙忍不住哈哈一笑,抑鬱稍減,低聲道:“吳三桂這廝善能用兵,手下猛將精兵著實不少,倘若真的造反,和福建耿精忠、廣東尚可喜三藩聯兵,倒也棘手得很。咱們隻能慢慢來,須得謀定而後動,一動手就得叫他奶奶的吳三桂落花流水,屁滾尿流。”
康熙勤奮好學,每日躬親政務之餘,由翰林學士侍講、侍讀經書詩文,詩雲子曰讀得多了,偶然說幾句“他奶奶的”、“屁滾尿流”,倒也頗有調劑之樂。他今日見到父親,本是又喜又悲,但親近不到半個時辰,便給摒諸門外,不知今後是否再能相見,深感淒傷,幸得韋小寶出言有趣,稍解愁懷,又談到了除逆定亂的大事,更激發了胸中雄心。
他站起身來,在庭中取了四塊石頭,排列在地,說道:“漢軍四王,東邊的、南邊的、西邊的,要分了開來,不能讓他們聯在一起。定南王孔有德這家夥幸好死了,隻留下一個女兒,倒容易對付。”說著輕輕一腳,踢開一塊石頭,說道:“耿精忠有勇無謀,不足為慮,隻須不讓他和台灣鄭氏聯盟便是。”一腳又踢開一塊石頭,說道:“尚可喜父子不和,兩個兒子又勢成水火,自相傾軋,料他無能為力。”將第三塊石頭也踢開了,隻留下一塊最大的石頭,對住了怔怔出神。
韋小寶問道:“皇上,這是吳三桂?”康熙點點頭。韋小寶罵道:“這奸賊,自己老不死,卻累得我萬歲爺為你大傷腦筋。皇上,你在他身上拉一泡尿。”
康熙哈哈大笑,童心大起,當真拉開褲子,便在那石頭上撒尿,笑道:“你也來。”
韋小寶大笑,也在石頭上撒尿,笑道:“這一回書,叫做‘萬歲爺高山流水,小桂子……小桂子……’”心想“橫掃千軍”這四字用在這裏不妥,突然想到說書先生說三國故事,有一回書叫做“關雲長水淹七軍”,便道:“小桂子水淹七軍。”
康熙更加好笑,縛好褲子,笑道:“那一日咱們捉到這臭賊,當真在他身上撒尿。”
康熙坐回階石,隻聽得廟外腳步聲甚響,雖無人喧嘩,顯是已有不少人聚集在外,韋小寶道:“看來他們已把那些惡喇嘛都捉了來。皇上真是洪福齊天,湊巧之極,剛好這時候趕到,把這些惡喇嘛一網打盡。”康熙道:“那倒不是湊巧,我得到你的密報,派人查察,得訊之後,急速趕來,卻已慢了一步,讓這些惡喇嘛驚動了聖駕。若不是你機靈,我可終身遺恨無窮,罪不可逭了。”韋小寶奇道:“奴才沒給您什麽密報啊。”
康熙道:“我派侍衛到少林寺傳旨,他們說見到了一個蒙古王子,幾個喇嘛,又有幾名武官。是不是?”韋小寶道:“是啊。”康熙道:“你吩咐他們暗中查察,這幾人辦事倒也得力。一查之下,便查到那蒙古王子叫作葛爾丹。那武官名叫馬寶,是吳三桂那廝手下的總兵。他們和一眾喇嘛混在一起。”
韋小寶一拍大腿,說道:“原來如此!奴才見他們鬼鬼祟祟,不是好人,倒不知竟是吳三桂的部下。”其實那些人的姓名來曆,他早已得知,要趙齊賢等查察,意在追尋那綠衣女郎,順便誣陷吳三桂,想不到竟會引得小皇帝趕上五台山來。
康熙道:“我大清向來信奉喇嘛教,西藏活佛教下那些喇嘛深明佛法,良善恭順,我起初也沒在意,後來侍衛張康年跟蹤青海喇嘛,聽到他們大集人手,要到五台山來捉拿一位重要人物。他不知事情重大,又跟了好幾天,這才回京奏知。我一聽之下,知道情形不對,豈有不急的?當即火速啟程,隻是皇帝出京,囉裏囉唆的儀注架子一大套,我雖下旨一切從簡,還是遲到了一天。”
韋小寶道:“吳三桂這反賊如此大膽,竟敢派遣數千喇嘛,前來得罪老皇爺,那……那不是公然造反麽?”康熙噓了一聲,道:“小聲!我隻知他手下總兵和這些喇嘛結伴同行。他是否就此造反,現下還不能確知。”韋小寶道:“一定反,一定反!如他是好人,怎會差遣手下大將,去和這些惡喇嘛陰謀暗害老皇爺?”
康熙道:“他自然不是好人。”心下沉吟,緩緩的道:“不過我年紀還小,行軍打仗還不是他對手,最好咱們再等幾年,等我再長大些,等他又老了些。那時再動手,就可操必勝。小桂子,你不必性急,多過一天,對咱們就多一分好處,對他便多一分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