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笑傲江湖(202)
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 作者:金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鼓勵人“學而優則仕”,學孔子那樣“知其不可而為之”,但對隱士也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們清高。隱士對社會並無積極貢獻,然而他們的行為和爭權奪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一種範例。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隻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論語》記載了許多隱者:晨門、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等,孔子對他們都很尊敬,雖然,並不同意他們的作風。
孔子對隱者分為三類:像伯夷、叔齊那樣,不放棄自己意誌,不犧牲自己尊嚴(“不降其誌,不辱其身”);像柳下惠、少連那樣,意誌和尊嚴有所犧牲,但言行合情合理(“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樣,則是逃世隱居,放肆直言,不做壞事,不參與政治(“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孔子對他們評價都很好,顯然認為隱者也有積極的一麵。
參與政治活動,意誌和尊嚴不得不有所舍棄,那是無可奈何的。柳下惠做法官,曾遭三次罷官,人家勸他出國。柳下惠堅持正義,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暫時委屈一下)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關鍵是在“事人”(服從長官意誌)以及“直”或“枉”。為了大眾利益而從政,非事人不可;堅持原則而為公眾服務,不以自己的功名富貴為念,雖然不得不服從上級命令,但也可以說是“隱士”——至於一般意義的隱士,基本要求是求個性的解放自由而不必事人。
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寫《笑傲江湖》那幾年,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奪權鬥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權派和造反派為了爭權奪利,無所不用其極,人性的卑汙集中地顯現。我每天為《明報》寫社評,對政治中齷齪行逕的強烈反感,自然而然反映在每天撰寫一段的武俠小說之中。這部小說並非有意的影射文革,而是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幹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隻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的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任我行、東方不敗、嶽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設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衝虛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餘滄海、木高峰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相信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在各大小企業、學校,以及各種團體內部中也會存在。
“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在六十年代時就寫在書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權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現象。這些都不是書成後的增添或改作。有趣的是,當“四人幫”掌權而改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改的歌詞中,居然也有“千秋萬載”的字眼。
《笑傲江湖》在《明報》連載之時,西貢的中文報、越文報和法文報有二十一家同時連載。南越國會中辯論之時,常有議員指責對方是“嶽不群”(偽君子)或“左冷禪”(企圖建立霸權者)。大概由於當時南越政局動蕩,一般人對政治鬥爭特別感到興趣。
令狐衝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隻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惟一重要的隻是愛情。這個姑娘非常怕羞靦腆,但在愛情中,她是主動者。令狐衝當情意緊纏在嶽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隻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嶽靈珊的癡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本書結束時,盈盈伸手扣住令狐衝的手腕,歎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衝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或許,隻有在儀琳的片麵愛情之中,他的個性才極少受到拘束。
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熱中於政治和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不論詩詞、散文、戲曲、繪畫,追求個性解放向來是最突出的主題。時代越動亂,人民生活越痛苦,這主題越是突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隱也不是容易的事。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莊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沒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鬥爭(政治)不容許。政治,存在於任何團體組織之中。王蒙先生說,讀到本書的“金盆洗手”時曾經流淚,相信便是為此。
對於郭靖那樣舍身赴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衝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退隱。令狐衝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權,旁人隨便笑一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衝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
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政治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曆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團體之中。
一九八〇.五月
內地有若幹文學批評家評論:嶽夫人寧中則得知丈夫卑鄙下流,心灰意懶而自殺,不合人情,她大可不必自殺。也有人認為蕭峰自殺不合理,他掌擊阿朱不合理。當然,俄國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妮娜”也大可不必自殺。對於人生的價值觀,人人不同。有的是以現代人功利心代入武俠人物,有的是以“韋小寶價值觀”去評論蕭峰、寧中則,等於有人認為史可法、文天祥不投降,嶽飛不抗命為十分“愚蠢”。香港有人評論北京佘氏子孫十幾代為袁崇煥守墓為“愚忠”,當然也有人以董存瑞、雷鋒為“不近情理”。以“市儈動機”去看曆史人物,隻有昏君、奸臣、貪官汙吏、卑鄙小人才是合理的。
有評論家查問:東方不敗自宮後搞同性戀是否可能?自宮並非同性戀之必要條件或必然發展。男性同性戀是曆史事實,希臘、羅馬、印度軍隊中普遍存在,發掘之地下文物甚多,今日如去意大利彭貝城參觀古跡即可見到,印度東部古塔中亦多。英國史家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說,羅馬帝國最初十四個皇帝之中,除一人外,其餘十三人皆好男色,或男女皆喜。中國更極普遍,龍陽、分桃、斷袖之典故,董賢、鄧通等皆史實也,漢文帝為賢君尚且不免。性習慣向來隱晦,同性戀合法與否,一般法律不作規定,今日若幹歐美國家規定兩個男性可正式結婚。同性戀自居女性者常喜作女妝,此為性癖好,與自宮與否無關,亦有先同性戀而再作變性手術者。埃及、中國數千年宮廷中皆有太監,無男性性征,但並非必轉女性性格。
本書幾次修改,情節改動甚少。
二〇〇三.五月
孔子對隱者分為三類:像伯夷、叔齊那樣,不放棄自己意誌,不犧牲自己尊嚴(“不降其誌,不辱其身”);像柳下惠、少連那樣,意誌和尊嚴有所犧牲,但言行合情合理(“降誌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樣,則是逃世隱居,放肆直言,不做壞事,不參與政治(“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孔子對他們評價都很好,顯然認為隱者也有積極的一麵。
參與政治活動,意誌和尊嚴不得不有所舍棄,那是無可奈何的。柳下惠做法官,曾遭三次罷官,人家勸他出國。柳下惠堅持正義,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暫時委屈一下)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關鍵是在“事人”(服從長官意誌)以及“直”或“枉”。為了大眾利益而從政,非事人不可;堅持原則而為公眾服務,不以自己的功名富貴為念,雖然不得不服從上級命令,但也可以說是“隱士”——至於一般意義的隱士,基本要求是求個性的解放自由而不必事人。
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寫《笑傲江湖》那幾年,中共的文化大革命奪權鬥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當權派和造反派為了爭權奪利,無所不用其極,人性的卑汙集中地顯現。我每天為《明報》寫社評,對政治中齷齪行逕的強烈反感,自然而然反映在每天撰寫一段的武俠小說之中。這部小說並非有意的影射文革,而是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幹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隻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的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任我行、東方不敗、嶽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設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衝虛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餘滄海、木高峰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相信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在各大小企業、學校,以及各種團體內部中也會存在。
“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在六十年代時就寫在書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權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現象。這些都不是書成後的增添或改作。有趣的是,當“四人幫”掌權而改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所改的歌詞中,居然也有“千秋萬載”的字眼。
《笑傲江湖》在《明報》連載之時,西貢的中文報、越文報和法文報有二十一家同時連載。南越國會中辯論之時,常有議員指責對方是“嶽不群”(偽君子)或“左冷禪”(企圖建立霸權者)。大概由於當時南越政局動蕩,一般人對政治鬥爭特別感到興趣。
令狐衝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隻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惟一重要的隻是愛情。這個姑娘非常怕羞靦腆,但在愛情中,她是主動者。令狐衝當情意緊纏在嶽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隻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嶽靈珊的癡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本書結束時,盈盈伸手扣住令狐衝的手腕,歎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衝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或許,隻有在儀琳的片麵愛情之中,他的個性才極少受到拘束。
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槃”,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熱中於政治和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不論詩詞、散文、戲曲、繪畫,追求個性解放向來是最突出的主題。時代越動亂,人民生活越痛苦,這主題越是突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隱也不是容易的事。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莊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沒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鬥爭(政治)不容許。政治,存在於任何團體組織之中。王蒙先生說,讀到本書的“金盆洗手”時曾經流淚,相信便是為此。
對於郭靖那樣舍身赴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衝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退隱。令狐衝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權,旁人隨便笑一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衝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
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政治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曆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任何團體之中。
一九八〇.五月
內地有若幹文學批評家評論:嶽夫人寧中則得知丈夫卑鄙下流,心灰意懶而自殺,不合人情,她大可不必自殺。也有人認為蕭峰自殺不合理,他掌擊阿朱不合理。當然,俄國托爾斯泰筆下的“安娜·卡列妮娜”也大可不必自殺。對於人生的價值觀,人人不同。有的是以現代人功利心代入武俠人物,有的是以“韋小寶價值觀”去評論蕭峰、寧中則,等於有人認為史可法、文天祥不投降,嶽飛不抗命為十分“愚蠢”。香港有人評論北京佘氏子孫十幾代為袁崇煥守墓為“愚忠”,當然也有人以董存瑞、雷鋒為“不近情理”。以“市儈動機”去看曆史人物,隻有昏君、奸臣、貪官汙吏、卑鄙小人才是合理的。
有評論家查問:東方不敗自宮後搞同性戀是否可能?自宮並非同性戀之必要條件或必然發展。男性同性戀是曆史事實,希臘、羅馬、印度軍隊中普遍存在,發掘之地下文物甚多,今日如去意大利彭貝城參觀古跡即可見到,印度東部古塔中亦多。英國史家吉朋在《羅馬帝國衰亡史》中說,羅馬帝國最初十四個皇帝之中,除一人外,其餘十三人皆好男色,或男女皆喜。中國更極普遍,龍陽、分桃、斷袖之典故,董賢、鄧通等皆史實也,漢文帝為賢君尚且不免。性習慣向來隱晦,同性戀合法與否,一般法律不作規定,今日若幹歐美國家規定兩個男性可正式結婚。同性戀自居女性者常喜作女妝,此為性癖好,與自宮與否無關,亦有先同性戀而再作變性手術者。埃及、中國數千年宮廷中皆有太監,無男性性征,但並非必轉女性性格。
本書幾次修改,情節改動甚少。
二〇〇三.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