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滋看著手上的三頁紙張,上麵有五千多個電話號,除了交給聯絡員逐一撥打,似乎別無它法。
聽著電話按鍵聲音,和免提傳來的忙音,十分鍾過去,紙翻至第三頁,辦公室裏的官員沉默起來。
凍結的大洋之上,航母全身掛滿冰條,黑暗的船艙中,亮光一閃一閃,在桌麵的航海圖上,結冰的手機在震動,屏幕顯示是未知號碼,聲音在船艙通道裏回響。
艦母的動力艙,七名軍士抱著直徑四米的核反應爐,臉和身體貼在爐壁上。一名軍士感到右後跟搔癢,抬起左腳去磨蹭,離開爐壁幾秒,左腳就凝結成冰條,他馬上縮回來,不料冰腳碰在反應爐的鋼壁上,嘣,碎成小塊,不痛不癢,周圍的人瞪大雙眼,看著這個同僚在獨腳站立。
“媽的,我們還要保持這個蠢姿勢多久?腿都麻了。”有人抱怨。
卡頓看看身旁的巴斯,這位總參謀上將一直不說話,他隻好對那個抱怨者說:“那來的廢話?拿出一點軍人的氣節,別遇到一點小事就嚷嚷,跟個小姑娘似的。”
抱怨者攏上嘴巴,臉轉向另一邊去。
“卡頓,讓他們抱怨吧,遇上這種鬼天氣,誰都會焦躁。”
巴斯的話讓卡頓一怔,兩人一胖一壯,同在伊拉克服過役,巴斯更像是一名戰士,由於身形的問題,肥胖的卡頓沒有點陸戰隊的樣子,但他是真正的前場戰士,曾經擊殺過敵軍,而巴斯由於當時任職戰場支援部,主要負責文職工作,並沒有上過戰場。
軍中常有一種說法,軍人隻分為兩種,一種是殺過人的,另一種沒有殺過人的,而他們最大分別眼神,而不是身材。
脂肪可以擴充他們的體型,卻抹不去眼中的銳氣。
而巴斯的名氣不是來自工作上,而是那本《入侵美國》的大作,作為下屬,卡頓也悄悄拜讀了,裏麵裏全是各種入侵美國猜想,例如外國勢力通過網絡攻擊讓美國處於癱瘓之中,乘機發起侵略,美國政府為此發起過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網絡調查。書中有些想法確實新穎,可絕大部分是沒有根據的猜想,充斥著中國使用氣象武器對美國攻擊,這些隻能出現在小說裏的情節。
盡管如此,卻沒能阻止這本書的熱銷,巴斯仕途高升,當上了參謀上將。
“卡頓,你有想法嗎?”巴斯看見這個胖子的目光定住好一會了。
“噓。”他突然讓大家別出聲,傾聽外麵的動靜。
有人說:“聽著像是一首歌。”
“天生狂人。”卡頓大叫起來,“那是搖滾猛獸的歌,我手機的鈴聲。”
“那又能怎樣?沒人能到外麵接聽電話。”巴斯說。
大家隻能聽著鈴聲在重複,直到靜止下來。
“媽的,這種鬼天氣。”那個人又開始抱怨,卡頓瞅一眼,他背過臉去。
鈴聲在動力艙裏響起,抱著鋼爐的人嚇了一跳,相互對視,沒有一人身上有手機,鈴聲中由冷凍著的軍人身上傳出。
“我們必須接聽那電話。”巴斯說。
但那個軍人被冰封在幾步之外,隻要他們把手伸出去,不到兩秒就會結冰,沒人能到摸到他。
卡頓貼著爐提起左腳,脫下一隻皮鞋,握在手上。
“你在做什麽?”巴斯看見他拿著鞋子瞄向那名軍人。
他一笑,“你很快就會知道的。”
扔出的皮鞋在空中翻飛,凍成冰塊,砸中軍人的左腳,嘣,左腳碎了,身子倒向反應爐,裂開一塊塊鮮紅的冰塊。
卡頓脫下另一隻鞋,伸過去,在碎冰之中挑出鳴響的手機。
“長官,你殺人了。”軍士看著地上破碎的同僚屍首說。
“閉嘴,他早就是死人了。”卡頓讓爐壁融化手機上的冰,按下接聽鍵。
聽到電話出現一把低沉的嗓音,總統辦公司一片歡呼。
伍滋拍拍聯絡員的肩膀,拿起電話說:“聽好了,卡頓副參謀長,巴斯上將還好吧?”
卡頓揚揚眉毛,“他好極了。”手機遞到巴斯麵前。
讓人沒想到的是巴斯聽著話,突然大叫大嚷:“渾蛋,不能這樣做,你會毀了美國。”隨後直接掛掉副總統的電話。
爐前的人相互對視,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長官,出什麽狀況了?”卡頓看見他一臉汗水的。
“他們出賣了美國,打算把所有核電廠的電供應給中國,那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能源。”巴斯咬著牙關回答。
“其中一定有誤會,華盛頓政府不會貿然做出這種決定。”卡頓怕他弄壞手機,從他手上拔出來。
“對,他們當然不會貿然行動,中國人收買了他們,把總統軟禁起來。”
卡頓翻翻白眼,“拜托,都這種時候了,請別將你那被害妄想症搬出來。”
“這種極端的氣候一定是中國人弄出來,他們早就計劃好,不斷往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導致氣溫突變,對,一定是這樣,他們早就想通過這種方法入侵美國。”巴斯雙手捂著腦袋說。
“巴斯,你能消停一下嗎?”
“一定是中國人幹的......”
卡頓看見他情緒失控,一拳打在他腦袋上,“靠,你這個瘋子,其實我想扁你很久了。”
趁著巴斯處在暈眩中,卡頓撥通了白宮的電話,“我們會想辦法把電纜連上,確保人造太陽計劃成功。”沒有一刻的猶豫,在戰場上沒人告訴你,應該往那個方向跑才是正確的,任何飛過的子彈都會要了你的命,沒時間思考,必需通過直覺找到一條出路。比起那些空想家,行動才是陸戰隊的靈魂。
他轉向別的軍士,“聽好了,現在你們都要聽從我的指示。”
大家看見巴斯狀態異常,紛紛點頭。
“我們現在要離開航母,到一千米深的海底連接電纜。”
聽到這個行動命令,所有人瞪大了雙眼,別說到海底去,就連離開這個艙室也成問題,“長官,我們寸步難行。”
“永遠蹲在戰壕裏,我們隻會一事無成,夥計們,動起來。”卡頓的雙眼環視四周,這個艙室裏,各種粗細的鋼管子相互交錯,匯聚在核反應爐裏,“瞧,那就是我們的目標。”他指著其中一根沒有結冰的管子說,管子從反應爐延伸出來,卻沒有連接任務設備,在管子斷頭處有一根金屬拉杆。“要是我沒猜錯,那一定是反應堆為了防止過熱,而緊急泄壓的放流閥門,隻要拉下那根鐵杆,會有大量的高溫蒸汽冒出來,等室內的溫度上升,我們就能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
有人舉起手說:“長官,我們怎麽靠近那個拉杆?”拉杆離反應爐有四米遠,就算全速奔跑,沒到一半路程就全身結冰而僵硬,更別說拉下杆子往回跑了。
卡頓聳聳肩,“你問得非常棒,這個問題嘛......”
大家看見他皺起眉頭,久久補不上後麵的話語。
“我去。”一名軍士說。
卡頓打量一眼這名軍士,個子一米九,由於瘦削,手臂看起來比較修長,問:“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你無法跑到那個地方。”
“長官,我是一名跳遠健將。”他回答。
“我想你還搞不清楚狀況,這不是校際跳遠比賽,當你從這裏邁出一步,手腳就會變得麻木,在第二步時,全身就會結冰,夥計,沒人能安全到達那裏。”
“長官,我知道。”
“你腦子有問題嗎?”
“不,我腦子正常。”
“那為什麽要去?”
“我愛美國,愛地球,愛上帝創造的這一切。”
卡頓看著這個抬頭挺胸的男人,點點頭說:“戰士,你叫什麽名字?”
他大聲回答:“長官,我叫雷恩。”
“雷恩,我們會以你為榮。”
“謝,長官。”
雷恩開始活動手腳,關鍵咯咯響,半分鍾的時間,他的指尖對準眼角行了一個軍禮,卡頓還以標準軍禮。
他的膝蓋彎曲,身子下蹲,目光凝視四米遠的拉杆,大家跟著他屏住呼吸。
那雙軍皮鞋離開爐邊一刻,白色的冰晶開始凝結在鞋麵上,噔,跨出一步,寒冰沿著手指和鞋尖向身體各處漫延。
身體騰空時,雙腳已經冰封,他知道自己的雙腳再也無法觸地,整個身體舒展開,右手伸向拉杆,手指隨即凍結。
他成了一具冰雕,飛過去,手指碰到拉杆立刻粉碎,接著是手臂,整個身體嘩啦啦地碎落在地上。
拉杆被撞下,鐵管口噴噴地冒出蒸汽,漸漸充滿整個空間,冰從那些不動的人身上剝落,化成流水,屍體紛紛倒在地上。
大家覺得身體暖和起來,離開反應爐,在白茫茫的蒸汽裏走動,再也不會結冰了。
他們圍在一灘血水前,摘下軍帽,向死去的戰士致敬。
“大家跟上,我們去連接海底電纜。”沒時間悲傷了,卡頓揮手對他們說。
走到動力艙的門口,一條人影攔住去路,他手裏握著一把消防斧,瞪著眼對他們說:“沒人能離開這裏一步。”
聽著電話按鍵聲音,和免提傳來的忙音,十分鍾過去,紙翻至第三頁,辦公室裏的官員沉默起來。
凍結的大洋之上,航母全身掛滿冰條,黑暗的船艙中,亮光一閃一閃,在桌麵的航海圖上,結冰的手機在震動,屏幕顯示是未知號碼,聲音在船艙通道裏回響。
艦母的動力艙,七名軍士抱著直徑四米的核反應爐,臉和身體貼在爐壁上。一名軍士感到右後跟搔癢,抬起左腳去磨蹭,離開爐壁幾秒,左腳就凝結成冰條,他馬上縮回來,不料冰腳碰在反應爐的鋼壁上,嘣,碎成小塊,不痛不癢,周圍的人瞪大雙眼,看著這個同僚在獨腳站立。
“媽的,我們還要保持這個蠢姿勢多久?腿都麻了。”有人抱怨。
卡頓看看身旁的巴斯,這位總參謀上將一直不說話,他隻好對那個抱怨者說:“那來的廢話?拿出一點軍人的氣節,別遇到一點小事就嚷嚷,跟個小姑娘似的。”
抱怨者攏上嘴巴,臉轉向另一邊去。
“卡頓,讓他們抱怨吧,遇上這種鬼天氣,誰都會焦躁。”
巴斯的話讓卡頓一怔,兩人一胖一壯,同在伊拉克服過役,巴斯更像是一名戰士,由於身形的問題,肥胖的卡頓沒有點陸戰隊的樣子,但他是真正的前場戰士,曾經擊殺過敵軍,而巴斯由於當時任職戰場支援部,主要負責文職工作,並沒有上過戰場。
軍中常有一種說法,軍人隻分為兩種,一種是殺過人的,另一種沒有殺過人的,而他們最大分別眼神,而不是身材。
脂肪可以擴充他們的體型,卻抹不去眼中的銳氣。
而巴斯的名氣不是來自工作上,而是那本《入侵美國》的大作,作為下屬,卡頓也悄悄拜讀了,裏麵裏全是各種入侵美國猜想,例如外國勢力通過網絡攻擊讓美國處於癱瘓之中,乘機發起侵略,美國政府為此發起過對中國和俄羅斯的網絡調查。書中有些想法確實新穎,可絕大部分是沒有根據的猜想,充斥著中國使用氣象武器對美國攻擊,這些隻能出現在小說裏的情節。
盡管如此,卻沒能阻止這本書的熱銷,巴斯仕途高升,當上了參謀上將。
“卡頓,你有想法嗎?”巴斯看見這個胖子的目光定住好一會了。
“噓。”他突然讓大家別出聲,傾聽外麵的動靜。
有人說:“聽著像是一首歌。”
“天生狂人。”卡頓大叫起來,“那是搖滾猛獸的歌,我手機的鈴聲。”
“那又能怎樣?沒人能到外麵接聽電話。”巴斯說。
大家隻能聽著鈴聲在重複,直到靜止下來。
“媽的,這種鬼天氣。”那個人又開始抱怨,卡頓瞅一眼,他背過臉去。
鈴聲在動力艙裏響起,抱著鋼爐的人嚇了一跳,相互對視,沒有一人身上有手機,鈴聲中由冷凍著的軍人身上傳出。
“我們必須接聽那電話。”巴斯說。
但那個軍人被冰封在幾步之外,隻要他們把手伸出去,不到兩秒就會結冰,沒人能到摸到他。
卡頓貼著爐提起左腳,脫下一隻皮鞋,握在手上。
“你在做什麽?”巴斯看見他拿著鞋子瞄向那名軍人。
他一笑,“你很快就會知道的。”
扔出的皮鞋在空中翻飛,凍成冰塊,砸中軍人的左腳,嘣,左腳碎了,身子倒向反應爐,裂開一塊塊鮮紅的冰塊。
卡頓脫下另一隻鞋,伸過去,在碎冰之中挑出鳴響的手機。
“長官,你殺人了。”軍士看著地上破碎的同僚屍首說。
“閉嘴,他早就是死人了。”卡頓讓爐壁融化手機上的冰,按下接聽鍵。
聽到電話出現一把低沉的嗓音,總統辦公司一片歡呼。
伍滋拍拍聯絡員的肩膀,拿起電話說:“聽好了,卡頓副參謀長,巴斯上將還好吧?”
卡頓揚揚眉毛,“他好極了。”手機遞到巴斯麵前。
讓人沒想到的是巴斯聽著話,突然大叫大嚷:“渾蛋,不能這樣做,你會毀了美國。”隨後直接掛掉副總統的電話。
爐前的人相互對視,不知發生了什麽事。
“長官,出什麽狀況了?”卡頓看見他一臉汗水的。
“他們出賣了美國,打算把所有核電廠的電供應給中國,那可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能源。”巴斯咬著牙關回答。
“其中一定有誤會,華盛頓政府不會貿然做出這種決定。”卡頓怕他弄壞手機,從他手上拔出來。
“對,他們當然不會貿然行動,中國人收買了他們,把總統軟禁起來。”
卡頓翻翻白眼,“拜托,都這種時候了,請別將你那被害妄想症搬出來。”
“這種極端的氣候一定是中國人弄出來,他們早就計劃好,不斷往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導致氣溫突變,對,一定是這樣,他們早就想通過這種方法入侵美國。”巴斯雙手捂著腦袋說。
“巴斯,你能消停一下嗎?”
“一定是中國人幹的......”
卡頓看見他情緒失控,一拳打在他腦袋上,“靠,你這個瘋子,其實我想扁你很久了。”
趁著巴斯處在暈眩中,卡頓撥通了白宮的電話,“我們會想辦法把電纜連上,確保人造太陽計劃成功。”沒有一刻的猶豫,在戰場上沒人告訴你,應該往那個方向跑才是正確的,任何飛過的子彈都會要了你的命,沒時間思考,必需通過直覺找到一條出路。比起那些空想家,行動才是陸戰隊的靈魂。
他轉向別的軍士,“聽好了,現在你們都要聽從我的指示。”
大家看見巴斯狀態異常,紛紛點頭。
“我們現在要離開航母,到一千米深的海底連接電纜。”
聽到這個行動命令,所有人瞪大了雙眼,別說到海底去,就連離開這個艙室也成問題,“長官,我們寸步難行。”
“永遠蹲在戰壕裏,我們隻會一事無成,夥計們,動起來。”卡頓的雙眼環視四周,這個艙室裏,各種粗細的鋼管子相互交錯,匯聚在核反應爐裏,“瞧,那就是我們的目標。”他指著其中一根沒有結冰的管子說,管子從反應爐延伸出來,卻沒有連接任務設備,在管子斷頭處有一根金屬拉杆。“要是我沒猜錯,那一定是反應堆為了防止過熱,而緊急泄壓的放流閥門,隻要拉下那根鐵杆,會有大量的高溫蒸汽冒出來,等室內的溫度上升,我們就能離開這個該死的地方。”
有人舉起手說:“長官,我們怎麽靠近那個拉杆?”拉杆離反應爐有四米遠,就算全速奔跑,沒到一半路程就全身結冰而僵硬,更別說拉下杆子往回跑了。
卡頓聳聳肩,“你問得非常棒,這個問題嘛......”
大家看見他皺起眉頭,久久補不上後麵的話語。
“我去。”一名軍士說。
卡頓打量一眼這名軍士,個子一米九,由於瘦削,手臂看起來比較修長,問:“你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你無法跑到那個地方。”
“長官,我是一名跳遠健將。”他回答。
“我想你還搞不清楚狀況,這不是校際跳遠比賽,當你從這裏邁出一步,手腳就會變得麻木,在第二步時,全身就會結冰,夥計,沒人能安全到達那裏。”
“長官,我知道。”
“你腦子有問題嗎?”
“不,我腦子正常。”
“那為什麽要去?”
“我愛美國,愛地球,愛上帝創造的這一切。”
卡頓看著這個抬頭挺胸的男人,點點頭說:“戰士,你叫什麽名字?”
他大聲回答:“長官,我叫雷恩。”
“雷恩,我們會以你為榮。”
“謝,長官。”
雷恩開始活動手腳,關鍵咯咯響,半分鍾的時間,他的指尖對準眼角行了一個軍禮,卡頓還以標準軍禮。
他的膝蓋彎曲,身子下蹲,目光凝視四米遠的拉杆,大家跟著他屏住呼吸。
那雙軍皮鞋離開爐邊一刻,白色的冰晶開始凝結在鞋麵上,噔,跨出一步,寒冰沿著手指和鞋尖向身體各處漫延。
身體騰空時,雙腳已經冰封,他知道自己的雙腳再也無法觸地,整個身體舒展開,右手伸向拉杆,手指隨即凍結。
他成了一具冰雕,飛過去,手指碰到拉杆立刻粉碎,接著是手臂,整個身體嘩啦啦地碎落在地上。
拉杆被撞下,鐵管口噴噴地冒出蒸汽,漸漸充滿整個空間,冰從那些不動的人身上剝落,化成流水,屍體紛紛倒在地上。
大家覺得身體暖和起來,離開反應爐,在白茫茫的蒸汽裏走動,再也不會結冰了。
他們圍在一灘血水前,摘下軍帽,向死去的戰士致敬。
“大家跟上,我們去連接海底電纜。”沒時間悲傷了,卡頓揮手對他們說。
走到動力艙的門口,一條人影攔住去路,他手裏握著一把消防斧,瞪著眼對他們說:“沒人能離開這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