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水稽山,乃天下之勝概。思逸少之蘭亭,敢厭桓公之竹馬。
寧以恒拉著蘇念秋的手在馬車裏笑了起來“娘子可知蘭亭?”
蘇念秋看著馬車行行走走,似是去蘭亭方向,笑了起來“蘭亭布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鵝池用地規劃優美而富變化,四周綠意盎然,池內常見鵝隻成群,悠遊自在。鵝池亭為一三角亭,內有一石碑,上刻"鵝池"二字,"鵝"字鐵劃銀鉤,傳為羲之親書;"池"字則是其子獻之補寫。”
寧以恒點點頭“據《吳越春秋》載,越建都於會稽郡後,句踐創設國之祭禮,為"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曰西王母;祭陵山於會稽;祀水澤於江州"。蘭亭景區最早出名的地點是"渚",《說文》雲:"州,渚也"。尤其是二水匯合處的渚,為傳統祭水的理想場所。”
寧以恒繼續說道“時人豈識衣冠會,清朗蘭亭晉永和。
千紅萬紫競繁華,鶯燕多依富貴家。上巳蘭亭修褉事,一年春色又楊花。
飛翼樓而舞空兮,雲鏡鑄而天低。茲古今之大都會兮,為九牧之冠冕。
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臨流有許豪與麗,元無一個能知津。
君不見漢家築台臨鹹京,圖籍排比如魚鱗。又不見晉人創亭稽山陰,群賢畢集羅簪紳。
長安秋雨乃複來,山陰夜雪仍空回。他時乘興幸告我,請掃門前紅葉堆。
舊日衣冠說開林,風流曾不減山陰。百年人物千山秀,萬裏功名天下心。
不見山陰蘭亭集,況乃長安麗人行。東西南北俱為客,且送江頭返照明。
薄日花光懷杜曲,清流竹色夢。”
蘇念秋掩嘴笑道“夫君當真是喜愛蘭亭。”
寧以恒點了點蘇念秋的鼻頭“不愛蘭亭怎知蘭亭妙?”
寧以恒搖頭晃腦的說道“蘭亭雅集行祓禊之禮,被稱為“修禊”。修禊的習俗來源於周朝上巳節,時間一般選在春季三月初三上巳日,這叫“春禊”。如逢閏月,春禊則舉辦兩次。春禊也有在其他時間舉辦的。在秋季下巳日舉辦修禊活動就叫“秋禊”,秋禊也有在重九和其他時間舉辦的。除“春禊”和“秋禊”之外,還有極少數在夏季舉辦。修禊活動的地點一般選在臨水之處,修禊的人可以“漱清源以滌穢”,即通過洗漱的方式把一切汙穢的東西清除幹淨;修禊活動,洗漱過後,就是把酒灑在水中,再用蘭草蘸上帶酒的水灑到身上,借以驅趕身上可能存在的邪氣,而求得來日幸福、美滿之生活。”
寧以恒眨眨眼“娘子可是喜歡?”
蘇念秋抱膝靠在寧以恒的懷裏“16歲時,羲之被郗鑒選為東床快婿。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鑒愛女故要為女擇婿,與丞相沈家王導與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後,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沈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裏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裏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郗鑒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沈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沈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裏,就見靠東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沈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鑒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走,快領我去看。”
郗鑒來到沈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蘇念秋笑了笑“羲之也是個東床快婿,可不比你差呢。”
寧以恒笑了起來“說羲之,為何不提一下獻之?”
蘇念秋歪著頭“獻之?”
寧以恒笑了起來“為夫打算讓王獻之題寫匾額,以作為流傳後世的墨寶,但難於直言,試探道:“曹魏時陵雲殿匾額沒有題寫,就被工匠們誤釘了上去,取不下來,隻好讓韋仲將(韋誕)站在懸掛的凳子上書寫匾額。
等匾額寫罷,頭發都變白了,衰老得僅剩一口餘氣,回到家告訴子孫們,此後再也不能用這種方法題寫匾額。”
獻之明白為夫的意圖,正色道:“韋仲將,是曹魏大臣,哪會有此等事!如果真有此事,足以顯示曹魏德薄而不能長久。”
為夫便不再追逼他題字。”
寧以恒無奈的笑了起來“說起來,獻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念秋哈哈笑起來“這沈家獻之倒是個有趣的。”
寧以恒繼續說道“獻之隻有幾歲大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觀看門生們玩樗蒲,看出雙方的勝負,就說:“南邊的要輸。”
仆人們見他是個小孩,瞧不起他,說道:“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裏看豹,隻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
獻之說:“我是遠慚荀奉倩(荀粲),近愧劉真長(劉惔)。”(荀粲、劉惔二人從不與下層人接近)就拂袖而去。”
寧以恒哈哈笑起“獻之這小子,從小就是個有傲氣的主兒。”
蘇念秋歎了口氣“可惜,終究是錯過了郗道茂,娶了慕容道福,真是可惜。”
寧以恒抱著蘇念秋,笑了起來“不過愛注重自己儀表的羲之,倒是有個小子,讓他頗為頭疼。”
蘇念秋訝異“誰?”
寧以恒抱緊蘇念秋,親了親她的臉頰“沈家王徽之。”
蘇念秋詫異“沈徽之?”
寧以恒笑了起來“沈徽之才華出眾,卻生性落拓,崇尚當時所謂的名士習氣,平時不修邊幅。他在擔任大司馬桓溫的參軍時,經常蓬頭散發,衣冠不整,對他自己應負責的事情也不聞不問。但桓溫欣賞他的才華,對他十分寬容。”
寧以恒繼續說道“過了幾年,沈徽之他又到車騎將軍桓衝手下擔任騎曹參軍,負責管理馬匹。
沈徽之不改舊習,還是整天一副落拓模樣。
桓衝故意問徽之:“沈參軍,你在軍中管理哪個部門?”
徽之想了想說:“不知是什麽部門,時常見人把馬牽進牽出,我想不是騎曹,就是馬曹吧!”
桓衝再問:“那你管理的馬匹總數有多少?”
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這要問我手下飼馬的人。我從來不去過問,怎麽能知道總數有多少呢?”
桓衝又問:“聽說最近馬匹得病的很多,死掉的馬有多少?”
徽之神色如常,說:“我連活馬的數字也不知道,怎麽會知道死馬數呢?”
桓衝聽了,卻也無可奈何,便不再問。”
蘇念秋眼睛瞪大“啊,沈徽之竟然如此當官?”
寧以恒撲哧一笑“這也就算了,還有更有意思的。”
蘇念秋歪著頭笑道“還有什麽好玩的?”
寧以恒繼續說道“有一次,沈徽之騎馬隨桓衝出外巡視。不料,老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徽之見桓衝坐著車,便下馬鑽入車中,說:“怎麽能獨自坐一輛車呢?我來陪陪你吧!”
桓衝見是徽之,知他不拘小節,又見外麵雨下得很大,便讓他同坐。
過了一會,雨停了,徽之說聲“打擾”,便下了車,重新騎上馬,跟著桓衝前行。
徽之有一次到外地去,經過吳中,知道一個士大夫家有個很好的竹園。竹園主人已經知道徽之會去,就灑掃布置一番,在正廳裏坐著等他。
徽之卻坐著轎子一直來到竹林裏,諷誦長嘯了很久,主人已經感到失望,還希望他返回時會派人來通報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門去。
主人特別忍受不了,就叫手下的人去關上大門,不讓他出去。
徽之因此更加賞識主人,這才留步坐下,盡情歡樂了一番才走。”
蘇念秋搖了搖頭“如此率性而為,不拘小節?”
寧以恒點點頭“徽之住在山陰縣時。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覺醒來,打開房門,叫家人拿酒來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潔,於是起身徘徊,朗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戴家道,當時戴安道住在剡縣,他立即連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門口,沒有進去,就原路返回。別人問他什麽原因,徽之說:“我本是趁著一時興致去的,興致沒有了就回來,為什麽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蘇念秋捂著嘴巴“這個沈徽之,真是隨性而動,率性而為到極致。”
寧以恒吻了吻蘇念秋的嘴角笑道“徽之去拜訪雍州刺史郗恢,郗恢還在裏屋,王徽之看見廳上有毛毯,說:“阿乞怎麽得到這樣的好東西!”便叫隨從送回自己家裏。郗恢出來尋找毛毯,徽之說:“剛才有個大力士背著它跑了。”郗恢也沒有不滿情緒。”
寧以恒歎了口氣“當真是古士遺風,率性的很。”
蘇念秋眼睛瞪大“世上竟然有這樣的人?”
寧以恒點點頭“徽之坐船進京,還停泊在碼頭上,沒有上岸。過去聽說過桓子野擅長吹笛子,可是並不認識他。這時正碰上桓子野從岸上經過,徽之在船中,聽到有個認識桓子野的客人說,那是桓子野。徽之便派人替自己傳個話給桓子野,說:“聽說您擅長吹笛子,試為我奏一曲。”桓子野當時已經做了大官,一向聽到過徽之的名聲,立刻就掉頭下車,上船坐在馬紮兒上,為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畢,就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寧以恒神秘的說道“世人皆稱,但求問笛。”
蘇念秋感興趣了起來“那今日蘭亭集會,我一定要好好見見這沈羲之家的徽之,當真是個有趣得緊的人呢。”
寧以恒拉著蘇念秋的手在馬車裏笑了起來“娘子可知蘭亭?”
蘇念秋看著馬車行行走走,似是去蘭亭方向,笑了起來“蘭亭布局以曲水流觴為中心,四周環繞著鵝池、鵝池亭、流觴亭、小蘭亭、玉碑亭、墨華亭、右軍祠等。鵝池用地規劃優美而富變化,四周綠意盎然,池內常見鵝隻成群,悠遊自在。鵝池亭為一三角亭,內有一石碑,上刻"鵝池"二字,"鵝"字鐵劃銀鉤,傳為羲之親書;"池"字則是其子獻之補寫。”
寧以恒點點頭“據《吳越春秋》載,越建都於會稽郡後,句踐創設國之祭禮,為"立東郊以祭陽,名曰東皇公;立西郊以祭陰,名曰西王母;祭陵山於會稽;祀水澤於江州"。蘭亭景區最早出名的地點是"渚",《說文》雲:"州,渚也"。尤其是二水匯合處的渚,為傳統祭水的理想場所。”
寧以恒繼續說道“時人豈識衣冠會,清朗蘭亭晉永和。
千紅萬紫競繁華,鶯燕多依富貴家。上巳蘭亭修褉事,一年春色又楊花。
飛翼樓而舞空兮,雲鏡鑄而天低。茲古今之大都會兮,為九牧之冠冕。
山陰坐上皆豪逸,長安水邊多麗人。臨流有許豪與麗,元無一個能知津。
君不見漢家築台臨鹹京,圖籍排比如魚鱗。又不見晉人創亭稽山陰,群賢畢集羅簪紳。
長安秋雨乃複來,山陰夜雪仍空回。他時乘興幸告我,請掃門前紅葉堆。
舊日衣冠說開林,風流曾不減山陰。百年人物千山秀,萬裏功名天下心。
不見山陰蘭亭集,況乃長安麗人行。東西南北俱為客,且送江頭返照明。
薄日花光懷杜曲,清流竹色夢。”
蘇念秋掩嘴笑道“夫君當真是喜愛蘭亭。”
寧以恒點了點蘇念秋的鼻頭“不愛蘭亭怎知蘭亭妙?”
寧以恒搖頭晃腦的說道“蘭亭雅集行祓禊之禮,被稱為“修禊”。修禊的習俗來源於周朝上巳節,時間一般選在春季三月初三上巳日,這叫“春禊”。如逢閏月,春禊則舉辦兩次。春禊也有在其他時間舉辦的。在秋季下巳日舉辦修禊活動就叫“秋禊”,秋禊也有在重九和其他時間舉辦的。除“春禊”和“秋禊”之外,還有極少數在夏季舉辦。修禊活動的地點一般選在臨水之處,修禊的人可以“漱清源以滌穢”,即通過洗漱的方式把一切汙穢的東西清除幹淨;修禊活動,洗漱過後,就是把酒灑在水中,再用蘭草蘸上帶酒的水灑到身上,借以驅趕身上可能存在的邪氣,而求得來日幸福、美滿之生活。”
寧以恒眨眨眼“娘子可是喜歡?”
蘇念秋抱膝靠在寧以恒的懷裏“16歲時,羲之被郗鑒選為東床快婿。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貌有貌相,尚未婚配,郗鑒愛女故要為女擇婿,與丞相沈家王導與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其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
一天早朝後,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沈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裏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裏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郗鑒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沈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少了一人。沈府管家便領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裏,就見靠東牆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於衷。
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沈府的年輕公子二十餘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
郗鑒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走,快領我去看。”
郗鑒來到沈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蘇念秋笑了笑“羲之也是個東床快婿,可不比你差呢。”
寧以恒笑了起來“說羲之,為何不提一下獻之?”
蘇念秋歪著頭“獻之?”
寧以恒笑了起來“為夫打算讓王獻之題寫匾額,以作為流傳後世的墨寶,但難於直言,試探道:“曹魏時陵雲殿匾額沒有題寫,就被工匠們誤釘了上去,取不下來,隻好讓韋仲將(韋誕)站在懸掛的凳子上書寫匾額。
等匾額寫罷,頭發都變白了,衰老得僅剩一口餘氣,回到家告訴子孫們,此後再也不能用這種方法題寫匾額。”
獻之明白為夫的意圖,正色道:“韋仲將,是曹魏大臣,哪會有此等事!如果真有此事,足以顯示曹魏德薄而不能長久。”
為夫便不再追逼他題字。”
寧以恒無奈的笑了起來“說起來,獻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蘇念秋哈哈笑起來“這沈家獻之倒是個有趣的。”
寧以恒繼續說道“獻之隻有幾歲大的時候,曾經有一次觀看門生們玩樗蒲,看出雙方的勝負,就說:“南邊的要輸。”
仆人們見他是個小孩,瞧不起他,說道:“這個小孩就像從管子裏看豹,隻看見豹身上的一塊花斑(看不到全豹)。”
獻之說:“我是遠慚荀奉倩(荀粲),近愧劉真長(劉惔)。”(荀粲、劉惔二人從不與下層人接近)就拂袖而去。”
寧以恒哈哈笑起“獻之這小子,從小就是個有傲氣的主兒。”
蘇念秋歎了口氣“可惜,終究是錯過了郗道茂,娶了慕容道福,真是可惜。”
寧以恒抱著蘇念秋,笑了起來“不過愛注重自己儀表的羲之,倒是有個小子,讓他頗為頭疼。”
蘇念秋訝異“誰?”
寧以恒抱緊蘇念秋,親了親她的臉頰“沈家王徽之。”
蘇念秋詫異“沈徽之?”
寧以恒笑了起來“沈徽之才華出眾,卻生性落拓,崇尚當時所謂的名士習氣,平時不修邊幅。他在擔任大司馬桓溫的參軍時,經常蓬頭散發,衣冠不整,對他自己應負責的事情也不聞不問。但桓溫欣賞他的才華,對他十分寬容。”
寧以恒繼續說道“過了幾年,沈徽之他又到車騎將軍桓衝手下擔任騎曹參軍,負責管理馬匹。
沈徽之不改舊習,還是整天一副落拓模樣。
桓衝故意問徽之:“沈參軍,你在軍中管理哪個部門?”
徽之想了想說:“不知是什麽部門,時常見人把馬牽進牽出,我想不是騎曹,就是馬曹吧!”
桓衝再問:“那你管理的馬匹總數有多少?”
徽之毫不在乎地回答:“這要問我手下飼馬的人。我從來不去過問,怎麽能知道總數有多少呢?”
桓衝又問:“聽說最近馬匹得病的很多,死掉的馬有多少?”
徽之神色如常,說:“我連活馬的數字也不知道,怎麽會知道死馬數呢?”
桓衝聽了,卻也無可奈何,便不再問。”
蘇念秋眼睛瞪大“啊,沈徽之竟然如此當官?”
寧以恒撲哧一笑“這也就算了,還有更有意思的。”
蘇念秋歪著頭笑道“還有什麽好玩的?”
寧以恒繼續說道“有一次,沈徽之騎馬隨桓衝出外巡視。不料,老天突然下起了暴雨,徽之見桓衝坐著車,便下馬鑽入車中,說:“怎麽能獨自坐一輛車呢?我來陪陪你吧!”
桓衝見是徽之,知他不拘小節,又見外麵雨下得很大,便讓他同坐。
過了一會,雨停了,徽之說聲“打擾”,便下了車,重新騎上馬,跟著桓衝前行。
徽之有一次到外地去,經過吳中,知道一個士大夫家有個很好的竹園。竹園主人已經知道徽之會去,就灑掃布置一番,在正廳裏坐著等他。
徽之卻坐著轎子一直來到竹林裏,諷誦長嘯了很久,主人已經感到失望,還希望他返回時會派人來通報一下,可他竟然要一直出門去。
主人特別忍受不了,就叫手下的人去關上大門,不讓他出去。
徽之因此更加賞識主人,這才留步坐下,盡情歡樂了一番才走。”
蘇念秋搖了搖頭“如此率性而為,不拘小節?”
寧以恒點點頭“徽之住在山陰縣時。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覺醒來,打開房門,叫家人拿酒來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潔,於是起身徘徊,朗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想起戴家道,當時戴安道住在剡縣,他立即連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門口,沒有進去,就原路返回。別人問他什麽原因,徽之說:“我本是趁著一時興致去的,興致沒有了就回來,為什麽一定要見到戴安道呢!”
蘇念秋捂著嘴巴“這個沈徽之,真是隨性而動,率性而為到極致。”
寧以恒吻了吻蘇念秋的嘴角笑道“徽之去拜訪雍州刺史郗恢,郗恢還在裏屋,王徽之看見廳上有毛毯,說:“阿乞怎麽得到這樣的好東西!”便叫隨從送回自己家裏。郗恢出來尋找毛毯,徽之說:“剛才有個大力士背著它跑了。”郗恢也沒有不滿情緒。”
寧以恒歎了口氣“當真是古士遺風,率性的很。”
蘇念秋眼睛瞪大“世上竟然有這樣的人?”
寧以恒點點頭“徽之坐船進京,還停泊在碼頭上,沒有上岸。過去聽說過桓子野擅長吹笛子,可是並不認識他。這時正碰上桓子野從岸上經過,徽之在船中,聽到有個認識桓子野的客人說,那是桓子野。徽之便派人替自己傳個話給桓子野,說:“聽說您擅長吹笛子,試為我奏一曲。”桓子野當時已經做了大官,一向聽到過徽之的名聲,立刻就掉頭下車,上船坐在馬紮兒上,為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奏完畢,就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
寧以恒神秘的說道“世人皆稱,但求問笛。”
蘇念秋感興趣了起來“那今日蘭亭集會,我一定要好好見見這沈羲之家的徽之,當真是個有趣得緊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