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王導輔政,以清靜為宗旨,“不存小察,弘以大綱”,優容世家大族。


    東晉初,法禁寬弛,江東豪強大多藏匿戶口作為私家佃客,不向國家納稅服役。山遐為餘姚縣令,實行嚴刑峻法,上任八十天就查出私藏人口一萬多;大豪強虞喜藏匿的人戶最多,按律應當處死,山遐欲繩之以法。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縣中豪強恨得咬牙切齒,一齊向沈家王導告狀,訴說虞喜有高風亮節,不該受此屈辱,還誣告山遐私造縣舍等種種罪名。結果豪強訴勝,山遐被撤職。離職前,山遐寫信給頂頭上司會稽內史何充,請求留任百日,待徹底查清逃戶後,再受朝廷責罰,自己將死而無恨。


    何充替山遐申辯,也受到連坐免官的處分。


    建康城內的豪強也很猖獗,有一次,石頭城官倉有一百萬斛稻米被盜,竊賊都是豪強出身的將領,當局不敢清查,卻把看守倉庫的主管官吏活活打死便算交差了事。事隔不久,沈家王導派遣八部從事巡視揚州境內各郡縣,從事們回京後都來見沈家王導,紛紛匯報郡縣長官的得失,唯獨顧和一言不發。


    沈家王導問:“你聽到什麽了?”


    顧和回答說:“明公輔政,寧使網漏吞舟,何必聽信傳聞苛察那些小事。”


    沈家王導大加讚賞,諸從事麵麵相覷,若有所失。正因為如此,沈家王導贏得了世家大族的普遍好感。但自庾亮掌權後,一改昔日寬政,實行法治,打擊豪強,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引起了社會上層的嚴重不滿,統治集國的內部矛盾又重新激化起來。


    沈易之冷笑出聲,庾亮?


    庾亮字元規,是明穆皇後庾文君的兄長,是庾琛的兒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於言談議論,喜好老莊之學,為人嚴肅莊重,一舉一動遵禮而行,即使在閨閣之中,也並不需要嚴教就能自守禮法。時人把他與夏侯玄、陳群相提並論。庾亮十六歲時,東海王司馬越要征辟他為掾屬,但庾亮沒有接受,隨其父住在會稽。他儼然自守,人們都有些顧忌他的方正嚴峻,不敢隨便接近他。


    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晉元帝慕容睿任鎮東大將軍時,聽聞庾亮的名聲,征辟他為西曹掾。二人相見時,元帝看到庾亮的儀表風姿,大喜過望,非常器重他,還要聘庾亮的妹妹為世子(慕容紹)妃,庾亮反複推辭,元帝不許。


    後來又轉任丞相參軍,參預討伐華軼有功,受封都亭侯,再轉任參丞相軍事、負責文書抄寫整理的工作。


    東晉建立之初,庾亮被拜為中書郎,領著作事務,在東宮侍講。他所講授和解釋的內容,大多都被人們稱許。他與溫嶠同為太子慕容紹的布衣之交。


    當時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亂世,把《韓非子》賜給慕容紹,庾亮認為申不害韓非子的刑名權術之學,嚴厲苛刻有傷禮義教化,不應該多留心這些東西,慕容紹對此也很讚同。


    後來又遷任給事中、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當時沈家王敦駐地在蕪湖,元帝讓庾亮前去拜訪沈家王敦、商討國事,沈家王敦與庾亮交談,不覺移動座位靠近庾亮,之後感歎道:"庾元規的賢能,遠遠超過了裴頠呀。"於是上表推薦他為中領軍。


    公元323年(太寧元年),晉明帝慕容紹即位,任命庾亮為中書監,庾亮上表堅決推辭,明帝聽從了庾亮所請。當時沈家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心中忌恨庾亮,而表麵上卻很敬重他。庾亮感到憂慮,因病而離職。不久又接替沈家王導出任中書監。


    公元324年(太寧二年),沈家王敦起兵後,朝廷拜庾亮為左衛將軍,與諸將一起抵抗沈家王敦的部將錢鳳。七月二十七日,沈充敗走吳興郡時,明帝又授任庾亮持節、都督東征諸軍事,命他督察蘇峻等人追擊沈充。


    王敦之亂平定後,庾亮因功被封為永昌縣開國公,賜絹五千四百匹,但他堅決推辭不接受。又轉任護軍將軍。


    公元325年(太寧三年),明帝病重不想見人,群臣都無法進入殿內。


    庾亮懷疑是左衛將軍、南頓王慕容宗,右衛將軍虞胤與西陽王慕容羕另有圖謀,於是徑直進入寢宮見到明帝,痛哭流涕不勝悲哀。


    述說慕容羕和慕容宗等人謀議廢黜大臣,自己請求輔佐朝廷,要求廢黜他們,明帝未采納。


    幾天後,命庾亮與沈家王導等受遺詔輔佐太子慕容衍,輪番入殿領兵當值宿衛,又加庾亮為給事中,中書令。


    不久,明帝駕崩,由晉成帝慕容衍繼位。九月,庾太後臨朝攝政,命庾亮與司徒沈家王導、尚書令卞壺共同輔佐朝政,但實際上一切政事都由庾亮決策定奪。


    之前,沈家王導執政,因寬和而贏得眾心,庾亮執政後嚴厲任法,因而大失人心。再加上明帝遺詔中的輔政大臣,沒有陶侃和祖約,二人懷疑是庾亮刪除了遺詔上的有關部分,就說了一些有怨氣的話。庾亮擔心會引起內亂,於是派溫嶠出鎮江州作為自己的聲援,又修石頭城以作防備。


    而南頓王慕容宗自認不該丟失官職,心懷怨恨,平素又與蘇峻交好,庾亮想殺他,慕容宗也想廢黜庾亮,自己執政。此時,禦史中丞鍾雅彈劾慕容宗謀反,庾亮於是派右衛將軍趙胤拘捕慕容宗。


    慕容宗領兵抵抗,被趙胤所殺,家族被貶姓為馬氏。又免除西陽王慕容羕的官職,降封為弋陽縣王,虞胤被降職為桂陽太守。慕容宗,是宗室的親屬,慕容羕,是朝廷皇族中的元老,二人又是明帝時期的重臣,天下都認為庾亮是在鏟除宗室。


    琅玡人卞鹹,是慕容宗的黨羽,和慕容宗一起被殺。


    卞鹹的兄長卞闡逃奔蘇峻,庾亮以符節令蘇峻交出卞闡,蘇峻卻將卞闡藏匿起來。而蘇峻招納了許多亡命之徒,專門用威刑治眾,庾亮認為蘇峻終將造成禍亂,想下詔征他進京,為此征徇沈家王導的意見。


    沈家王導說:"蘇峻猜疑陰險,必定不會奉詔前來,不如暫且容忍他。"


    庾亮又在朝中說明此事,群臣無人敢詰難,隻有卞壺爭辯說:"蘇峻實力強大,又靠近京師,行軍用不了一個早上便可到達,一旦發生變亂,容易出差錯,此事應該深思熟慮。"


    庾亮不聽。溫嶠也多次寫信勸阻庾亮。


    滿朝大臣都認為此事不可,庾亮全然不聽。


    蘇峻聽說此事,派慕容何仍見庾亮推辭。


    庾亮不許,又讓郭默、庾冰統軍防備蘇峻。於是下詔征召蘇峻為大司農,讓蘇峻的弟弟蘇逸代領部曲。蘇峻再次上表推辭,又不獲準。他整裝準備赴召,但又猶豫不決。


    此時,蘇峻的參軍任讓與阜陵縣令匡術都勸蘇峻反叛,蘇峻於是同祖約一起舉兵。溫嶠聽說蘇峻不接受朝廷詔命,便要領兵東下守衛京師,三吳之地也要起義兵來護衛,庾亮都不同意,寫信對溫嶠說:"我擔憂西邊(陶侃)甚於擔憂曆陽(蘇峻),請足下千萬不要越過雷池一步。"


    十一月,孔坦、陶回向沈家王導進言,請求"乘蘇峻未到之時,急速截斷阜陵的通路,把守長江以西當利等路口,敵寡我眾,一戰即可決勝。如果蘇峻還未到,可以進軍威逼其城。如果現在不先行前往,蘇峻必會先行到達,蘇峻一旦到達,那麽人心危懼驚駭,就難以與他交戰了。這種時機不能失去。"


    沈家王導認為很對,庾亮卻不聽從。


    十二月初一,蘇峻派部將韓晃、張健等人攻陷姑孰,奪取了食鹽糧米,庾亮這才後悔。


    沈易之手指在案桌上輕敲,看著搖曳的燭火,繼續陷入沉思中。


    溫嶠(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他聰明敏捷,鳳儀俊美,自幼便以孝悌著稱,十七歲時,州郡都來征辟,溫嶠皆辭而不受。後擔任司隸校尉屬下的都官從事,監察百官。名士庾敳搜刮民財,溫嶠上表彈劾,京師為之震動。不久,溫嶠被舉為秀才、灼然,被辟為司徒府東閣祭酒,又補任上黨郡潞縣縣令。


    306年(光熙元年),劉琨出鎮並州,並任命溫嶠為參軍。在並州,溫嶠曆任從事中郎、上黨郡太守,加建威將軍,督護前鋒軍事,在與石勒的戰爭中屢建戰功。315年(建興三年),劉琨任司空,升溫嶠為右司馬。其時,並州殘破,烽煙四起,周圍有石勒、劉聰等強敵,溫嶠作為劉琨的謀主,深受器重。


    同年六月,溫嶠到達建康,在朝堂之上,慷慨陳辭。滿朝為之矚目,慕容睿也對他非常器重。沈家王導、周顗、謝鯤、庾亮、桓彝等名士都欣賞溫嶠的才學與能力,爭相與之交往。當時,東晉剛剛建立,製度尚不完善,溫嶠為此深為憂慮,直到與沈家王導交談後才高興地說:"江左自有管夷吾,吾複何慮!"


    此後,溫嶠擔任驃騎將軍王導的長史,又遷任太子中庶子。溫嶠在東宮期間,數次上表規諫,又獻《侍臣箴》,深得太子慕容紹器重,引為布衣之交。


    327年(鹹和二年),庾亮欲削蘇峻兵權,征其為大司農。溫嶠阻聽說後準備率軍入衛建康,庾亮卻不肯答應。


    不久,蘇峻起兵反叛,溫嶠派督護王愆期、西陽太守鄧嶽、鄱陽內史紀瞻等人率水師前往討伐。


    328年(鹹和三年),蘇峻軍攻陷建康,庾亮出逃。溫嶠得知後,悲痛欲絕。


    不久,庾亮前來投奔,並宣布太後的懿旨,進封溫嶠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溫嶠認為,蘇峻未平,不宜受封,拒不接受。


    同年四月,溫嶠與庾亮起兵討伐蘇峻,互推對方為盟主。


    溫嶠的弟弟溫充建議推舉位重兵強的陶侃,溫嶠派遣督護王愆期前往荊州遊說陶侃共赴國難,陶侃非常猶豫。在參軍毛寶勸說下,溫嶠再次修書,痛陳利弊,終於說服陶侃起兵。


    溫嶠於是傳檄天下,宣告蘇峻罪狀。駐守廣陵的郗鑒向溫嶠派出使者,提出設立堡壘、堅壁清野、斷絕蘇峻軍糧食來源的策略,溫嶠深表同意。


    五月,陶侃率部到達建康。有傳言說他要誅殺庾亮以謝天下,庾亮甚為害怕,依從溫嶠的建議主動拜訪陶侃謝罪,兩人冰釋前嫌。


    此時,討蘇聯軍有六萬大軍,旌旗連結七百餘裏,聲勢大振,兵鋒直指石頭城。蘇峻見聯軍勢大,麵有懼色,對手下道:"我早知道,溫嶠能得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嫡妻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烙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烙烙並收藏嫡妻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