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秀娘,便是王四郎也一夜都不曾睡好,小娃娃能有多難哄,抱起來拍一拍搖一搖便是了,可誰知道這娃兒氣性大,睡夢中被親爹吵醒了,不依不饒哭了大半宿。
連蓉姐兒那院子裏都能聽見正院的動靜,丫頭養娘輪著抱還不行,最後趴在秀娘身上睡著了。這一夜睡下來,秀娘的肩背腰酸痛的坐不直了,隻得躺在床上,叫丫頭給她揉肩捶腰,潘氏還在邊上瞧著:“可不能重了,月子裏虧了身子可不得作怪一輩子。”
窗戶門縫還叫糊得嚴嚴實實,蓉姐兒進屋看見弟弟母親都在睡,放低了怕聲音:“阿婆,湯好了。”她自學廚,比學算盤還更起勁,日日往廚房裏去,作一道湯蒸一個點心已經很拿手了。
“烏雞人參,最補氣的,爹帶回來的。”說著開了蓋子,舀出一碗來放涼,秀娘為著奶水多,日日離不得葷湯,肉倒不多吃,滿是油花的湯喝得都快吐了,要為著奶水好,當喝藥也得灌進去。
昨兒王四郎家來,因著夜裏並不曾見過親爹,知道女兒把王老爺請來過節,衝她點點頭:“到底是當姐姐的人了,等會子爹給你好東西。”
說話就去給王老爺問安,也叫他給小娃娃起個名兒,蓉姐兒名字是王老爺隨口叫的,因是生在荷花節,才起了蓉字,蓉姐兒知道這一樁,還悄悄問秀娘:“阿公這回別是要起個月哥兒罷。”
笑得秀娘差點兒噴了湯,男娃兒的名字怎麽也要鄭重些,王老爺原想著等兒子回來起,聽見他問心頭也早早就想好了:“就叫茂哥兒吧,我這一輩子嗣單薄,到你這兒,開枝散葉才是道理。”
這話一說,秀娘把兒子抱在懷裏更不能撒手了,蓉姐兒看見親娘這樣吃起味來,噘了嘴兒坐在羅漢床邊,潘氏一進門就瞧見她這模樣:“這是作甚,嘴巴上倒好掛油瓶了。”
“大清早起來燉的湯,娘都不喝上一口,抱著弟弟就能飽了!”蓉姐兒眨巴眨巴眼兒,秀娘一下笑出來:“傻妞。”一口氣把湯全喝了,留下兩隻雞腿給蓉姐兒吃。
“再不吃了,銀葉說我的腰帶使的都比原來長了。”蓉姐兒趕緊擺手,潘氏一把接過去:“我吃,再一個分給你爹,我卻不怕費材料。”
茂哥兒醒了也隻是睜了眼兒,連頭轉不得,蓉姐兒見他小鼻子小眼睛生的可愛,又把那點不平丟到腦後,坐到床上,把腿擺平了,兩隻手拎著繈褓上紮的紅繩子,兩邊抬起來把弟弟放到腿上。
小人兒盡力睜睜眼,又合上睡著了,歪著頭還有笑,白日裏睡的比夜裏安穩的多,蓉姐兒愛得不成,弟弟還睡著也不放手:“娘,他還有多久會走路?”
“你以為是馬還是驢,一生下就會站會走?”秀娘靠在床上,這個兒子雖在肚裏折騰,生下來倒好,天兒已經涼了,屋門關著也不氣悶,不似蓉姐兒那時候,生下來正是六月裏,一層層的淌汗,褥子根本睡不住,她想睡竹席,還叫潘氏一通罵。雅*文*言*情*首*發
“他得先學會抬頭,翻身,爬坐,再能學走呢。”秀娘點了小衣裳,又數數尿褥子:“還是太少了些,叫玉娘領著杏葉再裁些來。”
蓉姐兒吐吐舌頭,輕輕搖搖他:“茂哥兒茂哥兒快快長!”
王四郎進門就聽見女兒的聲音,哈哈笑了兩聲,衝她招招手:“來,爹給帶的好東西。”拿了個小匣子交到蓉姐兒手裏,打開來俱是小玩意兒。
還有給秀娘的一匣子珠寶,秀娘翻開來瞧了一會兒:“也太費了些,金銀頭麵我俱都不缺呢。”話是這樣說,卻還是拿出一支嵌五寶的花釵子來:“妞妞,這個給你。”
這顏色雖鮮亮,寶石也正氣,卻太活潑了些,她戴著不合適:“等你及笈了,這些個通是你的。”王四郎抱了兒子,蓉姐兒坐在床上,一件件的翻看,拎出一條綠翠的珠串兒來,她拿出來纏在脖子上,正喜滋滋往窗邊去照,忽的轉頭問:“不是說給玉娘添妝?”
她倒想起來了,秀娘跟王四郎對麵互瞧,一個也說不出話來,這事兒王四郎問過算盤,秀娘也探過玉娘的口氣,算盤先是吃了一驚,翻來覆去一整夜沒睡,第二日大清早尋了王四郎,漲紅了一張臉點頭肯了,可玉娘這兒卻怎麽說也不肯。
後頭更是連算盤說話的茬都不接了,再有事要交接,也不再簷下廊間了,都在正堂,當著人麵交割清楚,算盤幾回想跟她說話,玉娘都垂了眼皮側身避過去,兩個一個有意一個無心,秀娘幫著說項幾回,到底不好強她。
既她不肯,這樁事便罷了,可也總要有個因由,既瞧不上算盤這樣的,那畫個影兒出來,也好幫她尋摸,秀娘問她問的急了,玉娘隻是搖頭,好幾回才肯吐露實話:“太太,我通身上下哪裏配得上他。”隻這一句不肯再說。
“你哪兒配不上他,要貌有貌要才有才,自家會織綢裁衣,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打著燈籠也尋不著你這樣的。算盤可跟四郎說了,娶你才是娶媳婦呢。”秀娘見玉娘果真是礙著出身,趕緊把話說透了。
玉娘掩了臉:“太太,等姐兒嫁了,太太若有心便放了我出去,我是一輩子也不嫁的了。”秀娘這才知道,玉娘竟是抱了這個主意。
她發急起來:“你好好的女兒家,就算原來有些不好,也是那殺千刀的人販子,與你有什麽相幹,如今可不是那失了節就要去死的年景了,有甚不能為了自己謀算。”
玉娘絞了衣帶半日不開口,淚珠兒一滴滴砸在衣裙上:“太太說的,我也懂得,那知道這事肯娶我的,好時自然千般好,壞時豈有不拿這個說嘴的,再有那不知的,欺天欺地難道還能欺心?”
秀娘怔在當場,一個字兒也說不出,長歎一聲:“你到是個明白人,可這麽明白,日子便過不下去。”當家過活不是睜眼閉眼,看一處混一處,似她這樣透,真不如自個兒單過。
闔家都把這事往淡了處,偏蓉姐兒提了出來,秀娘點點她的鼻子:“小姑娘家家的,倒知道甚個嫁不嫁了,還添妝,哪兒學來的。”
“爹剛還說我是大姑娘了,是姐姐!”蓉姐兒兩邊瞧瞧:“我到底是不是大姑娘?”說的王四郎隻是發笑,秀娘拿她全無辦法:“趕緊的,回你屋裏頭去。”
蓉姐兒扁扁嘴巴,摸了匣子裏頭一枚蝴蝶樣式的襟花,笑嘻嘻道:“我明兒戴這個去學裏。”說著快步邁出門去,嘻嘻哈哈往自己家院子去。
她尋常在家秀娘並不很拘了她,甚個說話走坐,隻要不離了譜便是,是以蓉姐兒並不似平五那些個小娘子一般,還是愛說愛笑的性子,隻過了生日後秀娘便不叫沈老爹再帶她上街去。
蓉姐兒也知道往後沒有那樣的鬆快日子,街上再少有她這個年紀的女娘了,所幸還能去李家進學,除開荷花會,何家姐妹也要辦宴,說是家中金桂銀桂開遍滿院,請了蓉姐悅姐平五幾個一道去玩。
隻要不是去街上,這樣的事秀娘十件有九件是允了的,便是上回子偷酒喝要禁她的足,也因著茂哥兒出生混了過去。
蓉姐兒戴了這個蝴蝶襟花,回去便翻起衣箱子來。秀娘瞧出王四爺樣子不對,使了眼色給潘氏,待她一出門便問:“怎的了?這是?”
王四郎沉了一張臉,昨兒剛回來那點喜氣俱都不見,看看秀娘臉上又有愧疚之色,走過去握發她的手:“二姐四妹兩個,住在這兒煩著你了吧。”
秀娘聽見這話笑一笑:“隻吃好喝好用好,二姐四妹也不來尋我事了。”也不知丈夫從何處聽來,她氣的另一樁事,家裏下人都無人不知的。
槿娘還當是秀娘請了王老爺過來趕人的,也不想想她最後那幾日,日日隻等著生產,哪裏打理這許多事,生下個哥兒正是闔家歡慶的時候,槿娘杏娘兩個,竟包了一百二十六文的紅包。
還說是取了好意頭,不說秀娘潘氏,就是蓉姐兒都蹙了眉頭,她交際過幾回知道些進退,這樣的紅包倒好意思出手,真正沒錢的人家,便是拎一筐子紅蛋來又怎的,好似徐屠戶的娘子,知道秀娘生了個哥兒,急巴巴托人送了紅蛋紅糖紅綢肚兜。
裏頭還有一付銀鎖,掂在手裏總有一兩重,再加上工錢,這點子禮於徐家來說卻也算得多了,秀娘心裏感念她,回的禮自然就厚,非則銀錢多少,隻看心意,這幾個姑子都不能算是薄情而是下作了。
滿嘴的大外甥,好聽話不知說了幾蘿筐,臨了竟隻包了一百二十六文紅包,添盆的時候更是沒個響動,何夫人李夫人不住往裏頭扔的銀錁子,小金鈴鐺金手釧兒帶在茂哥兒手上,叮叮當當不絕於耳,平夫人人沒來,禮卻到了,一隻金鎖兩個金鈴,隻這兩個站了幹看。
隻有蘭娘麗娘給她撐場子,一氣兒扔進去三四兩的東西,李夫人過後到屋子裏來瞧她,拍了秀娘的手歎:“你這日子也過得不易,往後便好啦。”她自家也有大姑小姑,沒兒子之前受了多少氣吃了多少虧,等兒子一出世,那些個再不敢說嘴。
秀娘略站起來,拉開床頭的抽屜,從裏頭拿出兩個紅紙包來,往床沿一擺,推到王四郎手邊:“別個不論,當著李家何家的麵,卻不是下你的臉!”
王四郎還真不知這事,連王老爺也不知,添盆是婦道人家的事兒,他隻在前頭應酬,秀娘也不會巴巴的拿了這個紅紙包去同王老爺告狀。
王四郎接過來一拆,百多文錢用紅繩子串著,掂在手裏雖重,卻實是不值的,秀娘見他低頭,往後一靠:“一百二十六文,不說年節給的,單隻說每年給娃兒的壓歲錢,還有娘造孝屋,起靈的時候穿的孝裳戴的素銀首飾,我哪一樣少了她們的,便是不念著我,難道還不念著你!”
王四郎默然不語,半晌拍拍她的背:“你做月子呢,不好傷心落淚,我曉得你受了委屈,可為著這樣的人傷身不值當,那幾個,罷了……”
能叫他說這樣的話已是不易,秀娘知道他的心結所在,便為著同吃過的那幾年苦頭,四郎也斷不會就這麽斷了姐弟情份,可他念著那些好,這些個姐姐卻都變作了吸血蟲,哪一個為了他考慮。
再一轉念,他若不是這樣念舊,那些發了財就討小的客商十個裏倒有八個,針無兩頭尖,他的這些好處,她享著了福,別個也都得了惠,總歸已經離了王家門,難道還真跟他鬧,到時傷的便是夫妻情份了。秀娘把眼皮一垂,看了看兒子:“我並不是計較,可樹要皮人要臉,往後可怎麽在外頭交際。”
第二日才用過飯,茂哥兒在悠車裏睡得流口水,蓉姐兒提了裙角跑進來:“娘!爹給我做了十身衣裳!”說著兩隻手抬到胸前,手指頭搭在一處做了個十字:“十身!爹這是怎的了?”
秀娘想笑又忍住了,招手把女兒叫過來:“你爹疼你還不行?是誰說我有弟弟就不疼人了?”拿眼睛睨一睨她:“得了,我知道了,都給你做,上回不是說悅姐兒的鬥蓬漂亮麽,也給你做一件。”
屋裏正樂嗬著,槐花急急從外頭跑進來:“太太,太老爺有些不好。
連蓉姐兒那院子裏都能聽見正院的動靜,丫頭養娘輪著抱還不行,最後趴在秀娘身上睡著了。這一夜睡下來,秀娘的肩背腰酸痛的坐不直了,隻得躺在床上,叫丫頭給她揉肩捶腰,潘氏還在邊上瞧著:“可不能重了,月子裏虧了身子可不得作怪一輩子。”
窗戶門縫還叫糊得嚴嚴實實,蓉姐兒進屋看見弟弟母親都在睡,放低了怕聲音:“阿婆,湯好了。”她自學廚,比學算盤還更起勁,日日往廚房裏去,作一道湯蒸一個點心已經很拿手了。
“烏雞人參,最補氣的,爹帶回來的。”說著開了蓋子,舀出一碗來放涼,秀娘為著奶水多,日日離不得葷湯,肉倒不多吃,滿是油花的湯喝得都快吐了,要為著奶水好,當喝藥也得灌進去。
昨兒王四郎家來,因著夜裏並不曾見過親爹,知道女兒把王老爺請來過節,衝她點點頭:“到底是當姐姐的人了,等會子爹給你好東西。”
說話就去給王老爺問安,也叫他給小娃娃起個名兒,蓉姐兒名字是王老爺隨口叫的,因是生在荷花節,才起了蓉字,蓉姐兒知道這一樁,還悄悄問秀娘:“阿公這回別是要起個月哥兒罷。”
笑得秀娘差點兒噴了湯,男娃兒的名字怎麽也要鄭重些,王老爺原想著等兒子回來起,聽見他問心頭也早早就想好了:“就叫茂哥兒吧,我這一輩子嗣單薄,到你這兒,開枝散葉才是道理。”
這話一說,秀娘把兒子抱在懷裏更不能撒手了,蓉姐兒看見親娘這樣吃起味來,噘了嘴兒坐在羅漢床邊,潘氏一進門就瞧見她這模樣:“這是作甚,嘴巴上倒好掛油瓶了。”
“大清早起來燉的湯,娘都不喝上一口,抱著弟弟就能飽了!”蓉姐兒眨巴眨巴眼兒,秀娘一下笑出來:“傻妞。”一口氣把湯全喝了,留下兩隻雞腿給蓉姐兒吃。
“再不吃了,銀葉說我的腰帶使的都比原來長了。”蓉姐兒趕緊擺手,潘氏一把接過去:“我吃,再一個分給你爹,我卻不怕費材料。”
茂哥兒醒了也隻是睜了眼兒,連頭轉不得,蓉姐兒見他小鼻子小眼睛生的可愛,又把那點不平丟到腦後,坐到床上,把腿擺平了,兩隻手拎著繈褓上紮的紅繩子,兩邊抬起來把弟弟放到腿上。
小人兒盡力睜睜眼,又合上睡著了,歪著頭還有笑,白日裏睡的比夜裏安穩的多,蓉姐兒愛得不成,弟弟還睡著也不放手:“娘,他還有多久會走路?”
“你以為是馬還是驢,一生下就會站會走?”秀娘靠在床上,這個兒子雖在肚裏折騰,生下來倒好,天兒已經涼了,屋門關著也不氣悶,不似蓉姐兒那時候,生下來正是六月裏,一層層的淌汗,褥子根本睡不住,她想睡竹席,還叫潘氏一通罵。雅*文*言*情*首*發
“他得先學會抬頭,翻身,爬坐,再能學走呢。”秀娘點了小衣裳,又數數尿褥子:“還是太少了些,叫玉娘領著杏葉再裁些來。”
蓉姐兒吐吐舌頭,輕輕搖搖他:“茂哥兒茂哥兒快快長!”
王四郎進門就聽見女兒的聲音,哈哈笑了兩聲,衝她招招手:“來,爹給帶的好東西。”拿了個小匣子交到蓉姐兒手裏,打開來俱是小玩意兒。
還有給秀娘的一匣子珠寶,秀娘翻開來瞧了一會兒:“也太費了些,金銀頭麵我俱都不缺呢。”話是這樣說,卻還是拿出一支嵌五寶的花釵子來:“妞妞,這個給你。”
這顏色雖鮮亮,寶石也正氣,卻太活潑了些,她戴著不合適:“等你及笈了,這些個通是你的。”王四郎抱了兒子,蓉姐兒坐在床上,一件件的翻看,拎出一條綠翠的珠串兒來,她拿出來纏在脖子上,正喜滋滋往窗邊去照,忽的轉頭問:“不是說給玉娘添妝?”
她倒想起來了,秀娘跟王四郎對麵互瞧,一個也說不出話來,這事兒王四郎問過算盤,秀娘也探過玉娘的口氣,算盤先是吃了一驚,翻來覆去一整夜沒睡,第二日大清早尋了王四郎,漲紅了一張臉點頭肯了,可玉娘這兒卻怎麽說也不肯。
後頭更是連算盤說話的茬都不接了,再有事要交接,也不再簷下廊間了,都在正堂,當著人麵交割清楚,算盤幾回想跟她說話,玉娘都垂了眼皮側身避過去,兩個一個有意一個無心,秀娘幫著說項幾回,到底不好強她。
既她不肯,這樁事便罷了,可也總要有個因由,既瞧不上算盤這樣的,那畫個影兒出來,也好幫她尋摸,秀娘問她問的急了,玉娘隻是搖頭,好幾回才肯吐露實話:“太太,我通身上下哪裏配得上他。”隻這一句不肯再說。
“你哪兒配不上他,要貌有貌要才有才,自家會織綢裁衣,下得廚房上得廳堂,打著燈籠也尋不著你這樣的。算盤可跟四郎說了,娶你才是娶媳婦呢。”秀娘見玉娘果真是礙著出身,趕緊把話說透了。
玉娘掩了臉:“太太,等姐兒嫁了,太太若有心便放了我出去,我是一輩子也不嫁的了。”秀娘這才知道,玉娘竟是抱了這個主意。
她發急起來:“你好好的女兒家,就算原來有些不好,也是那殺千刀的人販子,與你有什麽相幹,如今可不是那失了節就要去死的年景了,有甚不能為了自己謀算。”
玉娘絞了衣帶半日不開口,淚珠兒一滴滴砸在衣裙上:“太太說的,我也懂得,那知道這事肯娶我的,好時自然千般好,壞時豈有不拿這個說嘴的,再有那不知的,欺天欺地難道還能欺心?”
秀娘怔在當場,一個字兒也說不出,長歎一聲:“你到是個明白人,可這麽明白,日子便過不下去。”當家過活不是睜眼閉眼,看一處混一處,似她這樣透,真不如自個兒單過。
闔家都把這事往淡了處,偏蓉姐兒提了出來,秀娘點點她的鼻子:“小姑娘家家的,倒知道甚個嫁不嫁了,還添妝,哪兒學來的。”
“爹剛還說我是大姑娘了,是姐姐!”蓉姐兒兩邊瞧瞧:“我到底是不是大姑娘?”說的王四郎隻是發笑,秀娘拿她全無辦法:“趕緊的,回你屋裏頭去。”
蓉姐兒扁扁嘴巴,摸了匣子裏頭一枚蝴蝶樣式的襟花,笑嘻嘻道:“我明兒戴這個去學裏。”說著快步邁出門去,嘻嘻哈哈往自己家院子去。
她尋常在家秀娘並不很拘了她,甚個說話走坐,隻要不離了譜便是,是以蓉姐兒並不似平五那些個小娘子一般,還是愛說愛笑的性子,隻過了生日後秀娘便不叫沈老爹再帶她上街去。
蓉姐兒也知道往後沒有那樣的鬆快日子,街上再少有她這個年紀的女娘了,所幸還能去李家進學,除開荷花會,何家姐妹也要辦宴,說是家中金桂銀桂開遍滿院,請了蓉姐悅姐平五幾個一道去玩。
隻要不是去街上,這樣的事秀娘十件有九件是允了的,便是上回子偷酒喝要禁她的足,也因著茂哥兒出生混了過去。
蓉姐兒戴了這個蝴蝶襟花,回去便翻起衣箱子來。秀娘瞧出王四爺樣子不對,使了眼色給潘氏,待她一出門便問:“怎的了?這是?”
王四郎沉了一張臉,昨兒剛回來那點喜氣俱都不見,看看秀娘臉上又有愧疚之色,走過去握發她的手:“二姐四妹兩個,住在這兒煩著你了吧。”
秀娘聽見這話笑一笑:“隻吃好喝好用好,二姐四妹也不來尋我事了。”也不知丈夫從何處聽來,她氣的另一樁事,家裏下人都無人不知的。
槿娘還當是秀娘請了王老爺過來趕人的,也不想想她最後那幾日,日日隻等著生產,哪裏打理這許多事,生下個哥兒正是闔家歡慶的時候,槿娘杏娘兩個,竟包了一百二十六文的紅包。
還說是取了好意頭,不說秀娘潘氏,就是蓉姐兒都蹙了眉頭,她交際過幾回知道些進退,這樣的紅包倒好意思出手,真正沒錢的人家,便是拎一筐子紅蛋來又怎的,好似徐屠戶的娘子,知道秀娘生了個哥兒,急巴巴托人送了紅蛋紅糖紅綢肚兜。
裏頭還有一付銀鎖,掂在手裏總有一兩重,再加上工錢,這點子禮於徐家來說卻也算得多了,秀娘心裏感念她,回的禮自然就厚,非則銀錢多少,隻看心意,這幾個姑子都不能算是薄情而是下作了。
滿嘴的大外甥,好聽話不知說了幾蘿筐,臨了竟隻包了一百二十六文紅包,添盆的時候更是沒個響動,何夫人李夫人不住往裏頭扔的銀錁子,小金鈴鐺金手釧兒帶在茂哥兒手上,叮叮當當不絕於耳,平夫人人沒來,禮卻到了,一隻金鎖兩個金鈴,隻這兩個站了幹看。
隻有蘭娘麗娘給她撐場子,一氣兒扔進去三四兩的東西,李夫人過後到屋子裏來瞧她,拍了秀娘的手歎:“你這日子也過得不易,往後便好啦。”她自家也有大姑小姑,沒兒子之前受了多少氣吃了多少虧,等兒子一出世,那些個再不敢說嘴。
秀娘略站起來,拉開床頭的抽屜,從裏頭拿出兩個紅紙包來,往床沿一擺,推到王四郎手邊:“別個不論,當著李家何家的麵,卻不是下你的臉!”
王四郎還真不知這事,連王老爺也不知,添盆是婦道人家的事兒,他隻在前頭應酬,秀娘也不會巴巴的拿了這個紅紙包去同王老爺告狀。
王四郎接過來一拆,百多文錢用紅繩子串著,掂在手裏雖重,卻實是不值的,秀娘見他低頭,往後一靠:“一百二十六文,不說年節給的,單隻說每年給娃兒的壓歲錢,還有娘造孝屋,起靈的時候穿的孝裳戴的素銀首飾,我哪一樣少了她們的,便是不念著我,難道還不念著你!”
王四郎默然不語,半晌拍拍她的背:“你做月子呢,不好傷心落淚,我曉得你受了委屈,可為著這樣的人傷身不值當,那幾個,罷了……”
能叫他說這樣的話已是不易,秀娘知道他的心結所在,便為著同吃過的那幾年苦頭,四郎也斷不會就這麽斷了姐弟情份,可他念著那些好,這些個姐姐卻都變作了吸血蟲,哪一個為了他考慮。
再一轉念,他若不是這樣念舊,那些發了財就討小的客商十個裏倒有八個,針無兩頭尖,他的這些好處,她享著了福,別個也都得了惠,總歸已經離了王家門,難道還真跟他鬧,到時傷的便是夫妻情份了。秀娘把眼皮一垂,看了看兒子:“我並不是計較,可樹要皮人要臉,往後可怎麽在外頭交際。”
第二日才用過飯,茂哥兒在悠車裏睡得流口水,蓉姐兒提了裙角跑進來:“娘!爹給我做了十身衣裳!”說著兩隻手抬到胸前,手指頭搭在一處做了個十字:“十身!爹這是怎的了?”
秀娘想笑又忍住了,招手把女兒叫過來:“你爹疼你還不行?是誰說我有弟弟就不疼人了?”拿眼睛睨一睨她:“得了,我知道了,都給你做,上回不是說悅姐兒的鬥蓬漂亮麽,也給你做一件。”
屋裏正樂嗬著,槐花急急從外頭跑進來:“太太,太老爺有些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