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徐禮的院子裏塞兩個丫頭,還真不是張氏敢拿的主意,她腳跟還不曾立穩,怎麽也不能把手伸到繼子的後院裏去。
卻是徐老太太開的口,一桌子吃飯,三個兒媳婦給她立規矩,徐大夫人丈夫做到了布政司,又娶進了兒媳婦來,也一樣拿了筷子站在後頭。
她那兒媳婦看見婆婆立著,自家哪裏敢坐滿,斜簽著身子,也不敢十分挾菜,私底下自然也埋怨徐老太太規矩大,都已經有第三代進了門,哪裏還用站著立規矩。
徐老太太卻是有意壓一壓她,大兒子的官越做越大,不擺出點婆婆的款來,眼裏哪裏還有她這個當婆母的,一個個媳婦輪著給她挾菜。
“我不吃這油膩膩的,怎的廚房盡上這些菜。”徐老夫人見舀了蟹粉豆腐,批口便教訓起徐大夫人來:“這個年紀了,這些個寒涼的怎麽還好多吃,大老媳婦,你也該多加保養才是。”
徐大夫人眉毛都在跳了,若不是婆婆昨兒說了句今年都不曾好好吃蟹,廚房哪裏敢上這樣菜,這豆腐是拿雞蛋豆腐跟白豆腐一起燒的,隻敢擱兩勺子蟹醬起鮮。
她自然不能當麵開口,臉上笑意一團團的:“倒是媳婦的不是,一個沒盯住,下頭人便懈怠起來,下回定給娘辦得可心可意的端上來。”
徐二夫人挾了個麵筋,做的隻有櫻桃大,裏頭塞了蝦仁切碎拌的餡,一口下去清湯清水,又吊足鮮味,誰知道徐老太太還不滿意:“這東西用多了咳嗽,不要。”專挑的河蝦仁,哪裏就咳嗽了,徐二夫人見大嫂都賠笑,自然也跟著賠笑:“娘說的是。”
到了張氏這裏,她給徐老太太挾了筷炒素,綠瑩瑩鮮靈靈的,不鹹不淡吃口正好,徐老太太嚼了半日沒想出挑剔什麽,忽的想起一樁事來;“咱們禮哥兒如今也出了孝了,你怎的還不他預備下房裏人。”
這句話一出,張氏的臉都漲紅了,心裏暗罵一句老糊塗,她怎麽好伸這個手,便是平日裏,也不曾吐露出這個意思來,當著一家子妯娌的麵說,倒似她這事辦的不穩妥了。
別的尤可,這上頭最不能插手,誰曉得少年人是個什麽心性,連丫頭都不敢調過去侍候,這才中了廩生,若是貪了那事兒,徐三老爺可不把罪過都怪到她頭上來,他可就隻這一根獨苗。
眼看著繼子到了說親年紀了,還不知徐家給他尋摸個甚樣的人家,若兩個好她也沒功勞,拜的還是前頭那個過去的,若兩個有甚不好,房裏人不就是個根由了,張氏才沒這樣傻,給人當筏子。
她如今且沒個一兒半女,往這上頭使力氣,不值當。可話由徐老太太說出來,便顯得是她這個做繼母的想的不周,哥兒年紀大了,尋個人給他開開竅,再尋常不過了。
這事兒張氏是早早就想著不去伸手的,便是疏忽也隻認是自個兒大意,如今徐老太太提出來,她便不能再裝聾作啞。
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兩個互看一眼,都又垂下眼睛隻作聽不見,這個婆婆從來無理也要攪三分的,她說你錯了,你便是錯了,痛痛快快認下再告兩句罪這事兒就揭過去了,下回她誇口自家提點了你,你也得捧著她拍兩下馬屁。
可若你頂真了跟她分說,管你話兒說的怎麽軟,她都是一句不服管教,不管芝麻大的還是綠豆大的,總要記個二三十年,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兩個俱都吃過她的虧。
到如今當著小輩孫媳婦的麵,還能指謫她們幾個剛進門子時辦差了什麽事,顯得自家有能耐,仁哥兒媳婦回回都跟坐了針氈似的,恨不得捂了耳朵出去,這哪裏是親近她待她好,分明就是叫婆母看她不順眼。
輪到張氏這裏,竟讓她做這裏外不是人的活,在座的沒個人不明白,張氏心裏一轉,趕緊放下筷子告罪:“倒是媳婦的不是了,原心裏有這主意,想著哥兒年紀大了,是該擺個屋裏人,可看來看去,也沒個合適的。讓娘憂心這個,全是我的不是。”
她想著了,可沒合適,這句話一說,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相互看看,曉得這個妯娌也不是麵上那麽和順的人,接著又聽她一句:“滿院子也沒老太太這兒會調理人,便疼媳婦一回,給賜個好的。”
徐老太太打的主意是萬事不沾手,隻說你們不好,便怎麽去改還是媳婦們來,她再不管,冷不丁聽了這句,也還沒糊塗到家:“我統共才多少人,禮哥兒給了,那智哥兒信哥兒兩個還能薄
了,你們一個個慣會躲懶,罷了,慢便慢著些,挑個好的才要緊。”
婆母開了口,張氏隻好照著做,回來便把帶來的丫頭盤了一回,想一想,跳過一等的,在二等裏挑采蓮,碧荷兩個,湊成一雙送到徐禮院子裏去。
張氏身邊的嬤嬤打點好了丫頭的衣衫進來回:“是不是給采蓮碧荷升上一等?”徐禮的院子裏還沒有正經的大丫頭呢。
張氏搖搖頭,摸摸自己的肚皮:“還是二等,老太太不敢攬這事兒,偏把燙手的山芋丟給我,這哥兒不說立時三刻就要出仕,也差不離了,我有那個心,還不如正正經經自己懷上一個。”說著叫丫頭端了藥碗上來,一氣兒喝盡了:“嬤嬤也教導她們,不許調三惹四的,若有個不好,我先打折她們的腿。”
她做完這些,便光明正大的把徐三老爺從趙仙仙房裏請過來,徐三老爺差點入巷,心裏正是冒火的時候,聽完張氏說了給兒子屋裏添人的事兒,心裏覺得她行事體麵,自然留了下來,折騰了半夜。
徐小郎才進屋門就叫撞了,那一陣脂粉香氣膩得他緊皺眉頭,采蓮也不是有意,她是聽見外頭聲響,想趕出去見禮請安的。
人都進了這個門,哪裏還不知道主家的意思,她跟碧荷兩個算是交了大運,成了哥兒的房裏人,這個哥兒還生的這樣好,兩個來時一樣,這裏頭哪個先得頭籌卻不一定。
還想著這回占了先兒,誰知道一句話才說完,少爺半晌沒說話,羞答答抬眼兒一看,少爺正滿麵怒容,喝道:“哪個許你叫這名兒。”
采蓮一噎,怔在當場不知怎麽回話,碧荷又出來請安,徐禮斜她一樣,坐到上首,兩個丫頭倒如驚雀兒似的打抖,捧硯從外頭回來往徐禮耳邊一通嘀咕,徐禮的眉頭擰起來又鬆開。
既是祖母叫送人過來,便不好送回去,便是這回送回去的,也還有下回,徐禮打心眼裏覺得厭惡,母親在世時,徐老太太便沒少往三房塞人,兩個伯伯都拒妾,偏隻有親爹來者不拒,一個接一個的收進房裏。
他自小便沒少見母親垂淚,當著人麵要強,一個個和和氣氣又是賞衣裳又是給首飾,可背著人,卻聽她歎息,房裏那幾個一鬧,便給母親添氣,為著是老太太送來的,又發落不得,生生坐下病來。
徐禮打小這樣過來,更見不得這些,看看這兩個丫頭,再是紅粉也譬如骷髏,冷笑一聲:“進了我的院子,便要守規矩,小廚房裏缺人用,去給陳嫂子幫手罷。”
采蓮碧荷兩個麵麵相覷,本想著不在書房侍候,也該在房裏端茶遞水,若能守上夜,這事兒便成了,誰想到少爺竟把她們兩個發派去了廚房。
“原來的名不許再用,到陳嫂子那兒起個新的。”徐禮說完就揮手,叫過捧硯,讓他開窗子通氣兒,再把他從書院帶回來的荷花圖掛到牆上去。
采蓮碧荷兩個一下懵了,她們個自然不是頂漂亮,可在正院裏頭也是排得上號的,采蓮知道些
根底,便不是給哥兒,往後也是要給老爺收房的。
比起徐三老爺這樣的,自然是年輕輕的徐禮更勾人,還想著交了大運,不成想這個哥兒是個冷麵郎君,還沒開竅,把兩個嬌滴滴的姑娘送去廚房,別說廚房裏頭的活計,便是院子裏灑掃的活兒也不曾幹過。
碧荷還要開口,采蓮趕緊拉拉她的袖子,兩個退了出去,乖乖往小廚房裏去,碧荷漲紅了一張臉:“便是主子,也沒這樣作踐人的。”
采蓮想的多一想:“哥兒是前頭太太的,想是覺得咱們不牢靠,先把事兒辦好了,才能再想旁的呢。”到了陳嫂子那裏,她一個不識字的婦人,管她什麽荷葉蓮花的,正巧今兒是十五給菩薩上香的日子,點了采蓮說:“你叫初一,另一個,便叫十五罷。”
兩個丫頭氣得眼睛都紅了,陳嫂子看看這兩個的衣著笑一笑:“還是進去換件衣裳,穿著這不出半日就汙得洗不出來了。”
陳嫂子是覘筆的娘,覘筆覷了空兒來尋她,看見灶上切好的粉蒸糕,急急拿一塊吃了:“娘,那兩個少爺瞧不上,該怎麽使喚怎麽使喚,廚房統共就您一個,別累著了。”
徐禮回來頭一天,預備做一桌子菜的,灶上擺滿了刮好的魚,碼著切好的薑,那兩個丫頭換衣裳換了快要一柱香,想是覺得廚房裏頭腥味重,不肯過來,陳嫂子拿圍裙抹抹手,麻利的把蒸糕切了來盛在碟子上。
“少爺怎麽想起改名的,我聽那名字起的挺文氣的。”覘筆原來可不叫覘筆,叫陳小二,因著陳嫂子一向本分才把他兒子調來當了書僮,是徐禮給起的名,書僮不比別個小廝,呆在少爺身邊還有書讀,往後少爺作官,書僮放出去當小吏再多不過,為了這個,陳嫂子拿吳氏當恩人看,怕這兩個是進來挑唆少爺學壞的,打定主意要好好磨磨她們。
“嘿,那個荷花蓮葉,可不是不能取麽,這兩個也配。”覘筆賊笑兩聲,吃了陳嫂子一個毛栗子:“死小子敢跟我弄鬼!”
覘筆哪裏肯說,端了糕點出去,一陣風似的跑到書房門口,把熱騰騰的糕送進去,徐禮沒有心思吃,賞給他們倆,捧硯一把抓過去,在廊下衝覘筆咧嘴:“你定偷吃了,我得多一個。”
那邊采蓮看見了,曉得覘筆是陳嫂子的兒子,心裏定下主意,卷衣袖進去:“大娘,有甚要我幫手的,洗菜切菜俱都使得。”
碧荷還磨磨蹭蹭不曾出來,見采蓮殷勤了還白她一眼,拖了腿兒去井邊,她哪裏打過水,把水桶扔下去,回回都浮在水麵上,還是灑掃的小廝看不過眼兒,幫她打了一桶水送到廚房,碧荷叉了兩隻手:“謝謝小哥了,實是拿不動呢。”
陳嫂子把臉一沉:“十五,既是天長日久呆在廚房的,這活計該做出來,把那菜都泡上。”
卻是徐老太太開的口,一桌子吃飯,三個兒媳婦給她立規矩,徐大夫人丈夫做到了布政司,又娶進了兒媳婦來,也一樣拿了筷子站在後頭。
她那兒媳婦看見婆婆立著,自家哪裏敢坐滿,斜簽著身子,也不敢十分挾菜,私底下自然也埋怨徐老太太規矩大,都已經有第三代進了門,哪裏還用站著立規矩。
徐老太太卻是有意壓一壓她,大兒子的官越做越大,不擺出點婆婆的款來,眼裏哪裏還有她這個當婆母的,一個個媳婦輪著給她挾菜。
“我不吃這油膩膩的,怎的廚房盡上這些菜。”徐老夫人見舀了蟹粉豆腐,批口便教訓起徐大夫人來:“這個年紀了,這些個寒涼的怎麽還好多吃,大老媳婦,你也該多加保養才是。”
徐大夫人眉毛都在跳了,若不是婆婆昨兒說了句今年都不曾好好吃蟹,廚房哪裏敢上這樣菜,這豆腐是拿雞蛋豆腐跟白豆腐一起燒的,隻敢擱兩勺子蟹醬起鮮。
她自然不能當麵開口,臉上笑意一團團的:“倒是媳婦的不是,一個沒盯住,下頭人便懈怠起來,下回定給娘辦得可心可意的端上來。”
徐二夫人挾了個麵筋,做的隻有櫻桃大,裏頭塞了蝦仁切碎拌的餡,一口下去清湯清水,又吊足鮮味,誰知道徐老太太還不滿意:“這東西用多了咳嗽,不要。”專挑的河蝦仁,哪裏就咳嗽了,徐二夫人見大嫂都賠笑,自然也跟著賠笑:“娘說的是。”
到了張氏這裏,她給徐老太太挾了筷炒素,綠瑩瑩鮮靈靈的,不鹹不淡吃口正好,徐老太太嚼了半日沒想出挑剔什麽,忽的想起一樁事來;“咱們禮哥兒如今也出了孝了,你怎的還不他預備下房裏人。”
這句話一出,張氏的臉都漲紅了,心裏暗罵一句老糊塗,她怎麽好伸這個手,便是平日裏,也不曾吐露出這個意思來,當著一家子妯娌的麵說,倒似她這事辦的不穩妥了。
別的尤可,這上頭最不能插手,誰曉得少年人是個什麽心性,連丫頭都不敢調過去侍候,這才中了廩生,若是貪了那事兒,徐三老爺可不把罪過都怪到她頭上來,他可就隻這一根獨苗。
眼看著繼子到了說親年紀了,還不知徐家給他尋摸個甚樣的人家,若兩個好她也沒功勞,拜的還是前頭那個過去的,若兩個有甚不好,房裏人不就是個根由了,張氏才沒這樣傻,給人當筏子。
她如今且沒個一兒半女,往這上頭使力氣,不值當。可話由徐老太太說出來,便顯得是她這個做繼母的想的不周,哥兒年紀大了,尋個人給他開開竅,再尋常不過了。
這事兒張氏是早早就想著不去伸手的,便是疏忽也隻認是自個兒大意,如今徐老太太提出來,她便不能再裝聾作啞。
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兩個互看一眼,都又垂下眼睛隻作聽不見,這個婆婆從來無理也要攪三分的,她說你錯了,你便是錯了,痛痛快快認下再告兩句罪這事兒就揭過去了,下回她誇口自家提點了你,你也得捧著她拍兩下馬屁。
可若你頂真了跟她分說,管你話兒說的怎麽軟,她都是一句不服管教,不管芝麻大的還是綠豆大的,總要記個二三十年,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兩個俱都吃過她的虧。
到如今當著小輩孫媳婦的麵,還能指謫她們幾個剛進門子時辦差了什麽事,顯得自家有能耐,仁哥兒媳婦回回都跟坐了針氈似的,恨不得捂了耳朵出去,這哪裏是親近她待她好,分明就是叫婆母看她不順眼。
輪到張氏這裏,竟讓她做這裏外不是人的活,在座的沒個人不明白,張氏心裏一轉,趕緊放下筷子告罪:“倒是媳婦的不是了,原心裏有這主意,想著哥兒年紀大了,是該擺個屋裏人,可看來看去,也沒個合適的。讓娘憂心這個,全是我的不是。”
她想著了,可沒合適,這句話一說,徐大夫人跟徐二夫人相互看看,曉得這個妯娌也不是麵上那麽和順的人,接著又聽她一句:“滿院子也沒老太太這兒會調理人,便疼媳婦一回,給賜個好的。”
徐老太太打的主意是萬事不沾手,隻說你們不好,便怎麽去改還是媳婦們來,她再不管,冷不丁聽了這句,也還沒糊塗到家:“我統共才多少人,禮哥兒給了,那智哥兒信哥兒兩個還能薄
了,你們一個個慣會躲懶,罷了,慢便慢著些,挑個好的才要緊。”
婆母開了口,張氏隻好照著做,回來便把帶來的丫頭盤了一回,想一想,跳過一等的,在二等裏挑采蓮,碧荷兩個,湊成一雙送到徐禮院子裏去。
張氏身邊的嬤嬤打點好了丫頭的衣衫進來回:“是不是給采蓮碧荷升上一等?”徐禮的院子裏還沒有正經的大丫頭呢。
張氏搖搖頭,摸摸自己的肚皮:“還是二等,老太太不敢攬這事兒,偏把燙手的山芋丟給我,這哥兒不說立時三刻就要出仕,也差不離了,我有那個心,還不如正正經經自己懷上一個。”說著叫丫頭端了藥碗上來,一氣兒喝盡了:“嬤嬤也教導她們,不許調三惹四的,若有個不好,我先打折她們的腿。”
她做完這些,便光明正大的把徐三老爺從趙仙仙房裏請過來,徐三老爺差點入巷,心裏正是冒火的時候,聽完張氏說了給兒子屋裏添人的事兒,心裏覺得她行事體麵,自然留了下來,折騰了半夜。
徐小郎才進屋門就叫撞了,那一陣脂粉香氣膩得他緊皺眉頭,采蓮也不是有意,她是聽見外頭聲響,想趕出去見禮請安的。
人都進了這個門,哪裏還不知道主家的意思,她跟碧荷兩個算是交了大運,成了哥兒的房裏人,這個哥兒還生的這樣好,兩個來時一樣,這裏頭哪個先得頭籌卻不一定。
還想著這回占了先兒,誰知道一句話才說完,少爺半晌沒說話,羞答答抬眼兒一看,少爺正滿麵怒容,喝道:“哪個許你叫這名兒。”
采蓮一噎,怔在當場不知怎麽回話,碧荷又出來請安,徐禮斜她一樣,坐到上首,兩個丫頭倒如驚雀兒似的打抖,捧硯從外頭回來往徐禮耳邊一通嘀咕,徐禮的眉頭擰起來又鬆開。
既是祖母叫送人過來,便不好送回去,便是這回送回去的,也還有下回,徐禮打心眼裏覺得厭惡,母親在世時,徐老太太便沒少往三房塞人,兩個伯伯都拒妾,偏隻有親爹來者不拒,一個接一個的收進房裏。
他自小便沒少見母親垂淚,當著人麵要強,一個個和和氣氣又是賞衣裳又是給首飾,可背著人,卻聽她歎息,房裏那幾個一鬧,便給母親添氣,為著是老太太送來的,又發落不得,生生坐下病來。
徐禮打小這樣過來,更見不得這些,看看這兩個丫頭,再是紅粉也譬如骷髏,冷笑一聲:“進了我的院子,便要守規矩,小廚房裏缺人用,去給陳嫂子幫手罷。”
采蓮碧荷兩個麵麵相覷,本想著不在書房侍候,也該在房裏端茶遞水,若能守上夜,這事兒便成了,誰想到少爺竟把她們兩個發派去了廚房。
“原來的名不許再用,到陳嫂子那兒起個新的。”徐禮說完就揮手,叫過捧硯,讓他開窗子通氣兒,再把他從書院帶回來的荷花圖掛到牆上去。
采蓮碧荷兩個一下懵了,她們個自然不是頂漂亮,可在正院裏頭也是排得上號的,采蓮知道些
根底,便不是給哥兒,往後也是要給老爺收房的。
比起徐三老爺這樣的,自然是年輕輕的徐禮更勾人,還想著交了大運,不成想這個哥兒是個冷麵郎君,還沒開竅,把兩個嬌滴滴的姑娘送去廚房,別說廚房裏頭的活計,便是院子裏灑掃的活兒也不曾幹過。
碧荷還要開口,采蓮趕緊拉拉她的袖子,兩個退了出去,乖乖往小廚房裏去,碧荷漲紅了一張臉:“便是主子,也沒這樣作踐人的。”
采蓮想的多一想:“哥兒是前頭太太的,想是覺得咱們不牢靠,先把事兒辦好了,才能再想旁的呢。”到了陳嫂子那裏,她一個不識字的婦人,管她什麽荷葉蓮花的,正巧今兒是十五給菩薩上香的日子,點了采蓮說:“你叫初一,另一個,便叫十五罷。”
兩個丫頭氣得眼睛都紅了,陳嫂子看看這兩個的衣著笑一笑:“還是進去換件衣裳,穿著這不出半日就汙得洗不出來了。”
陳嫂子是覘筆的娘,覘筆覷了空兒來尋她,看見灶上切好的粉蒸糕,急急拿一塊吃了:“娘,那兩個少爺瞧不上,該怎麽使喚怎麽使喚,廚房統共就您一個,別累著了。”
徐禮回來頭一天,預備做一桌子菜的,灶上擺滿了刮好的魚,碼著切好的薑,那兩個丫頭換衣裳換了快要一柱香,想是覺得廚房裏頭腥味重,不肯過來,陳嫂子拿圍裙抹抹手,麻利的把蒸糕切了來盛在碟子上。
“少爺怎麽想起改名的,我聽那名字起的挺文氣的。”覘筆原來可不叫覘筆,叫陳小二,因著陳嫂子一向本分才把他兒子調來當了書僮,是徐禮給起的名,書僮不比別個小廝,呆在少爺身邊還有書讀,往後少爺作官,書僮放出去當小吏再多不過,為了這個,陳嫂子拿吳氏當恩人看,怕這兩個是進來挑唆少爺學壞的,打定主意要好好磨磨她們。
“嘿,那個荷花蓮葉,可不是不能取麽,這兩個也配。”覘筆賊笑兩聲,吃了陳嫂子一個毛栗子:“死小子敢跟我弄鬼!”
覘筆哪裏肯說,端了糕點出去,一陣風似的跑到書房門口,把熱騰騰的糕送進去,徐禮沒有心思吃,賞給他們倆,捧硯一把抓過去,在廊下衝覘筆咧嘴:“你定偷吃了,我得多一個。”
那邊采蓮看見了,曉得覘筆是陳嫂子的兒子,心裏定下主意,卷衣袖進去:“大娘,有甚要我幫手的,洗菜切菜俱都使得。”
碧荷還磨磨蹭蹭不曾出來,見采蓮殷勤了還白她一眼,拖了腿兒去井邊,她哪裏打過水,把水桶扔下去,回回都浮在水麵上,還是灑掃的小廝看不過眼兒,幫她打了一桶水送到廚房,碧荷叉了兩隻手:“謝謝小哥了,實是拿不動呢。”
陳嫂子把臉一沉:“十五,既是天長日久呆在廚房的,這活計該做出來,把那菜都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