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院士開始給大家講fontan手術。


    “分三步走說起來有點複雜,我還是用倒敘的方法來講,先說結果,也就是三步要實現的目標,為什麽不能一步到位呢,因為心髒被改造後有個適應的過程,一步到位心髒受不了,會出現嚴重並發症,隻能一步一步慢慢來,這樣心髒就可以慢慢適應。”


    “你們看這個病例,左心室很小,發育不良,怎麽辦,我們不要這個左心室,棄之不用,心髒不是還有一個右心室嗎?它也可以泵血,所以我們將主動脈接到右心室來,讓右心室代替左心室;原來右心室是接肺動脈的,是肺循環的驅動力,既然右心室給了主動脈,那肺循環怎麽辦?fontan手術的靈魂就現在這裏,之前不是說過嗎,這種手術的核心是肺動脈與上下腔靜脈直接短接,不需要經過心髒,踢開心髒這個動力源,讓它們的壓力差來提供驅動力;最後呢,把左右心房的隔牆打掉,讓他們變成一個房間,這樣三點就是我們要的結果,隻不過這個結果分三步來實現。”


    “手術後,心髒變成什麽樣子呢?”


    “大家看看!”


    王院士在電子黑板上畫出一幅圖:“我的繪圖沒有楊教授水平那麽高,湊合著用吧。”


    其實,作為醫學繪圖來說,王院士已經是非常高的水平。


    “體循環變成這樣——富氧的動脈血從肺靜脈回到左心房,然後通過兩個心房之間手術製造的開口進入右心房,然後進入右心室,隨著心髒跳動由主動脈泵到全身,最後被上下腔靜脈收集回來。


    “肺循環呢,這樣的——貧氧的血液從上下腔靜脈直接進入肺動脈,在肺部進行氣體交換以後變富氧血液,經由肺靜脈回到左心房。


    大家看,一個人為改造的循環建立成功,而且實現了目標:富氧血與貧氧血是分開的,心髒隻負責體循環,這種改造是利用出廠不合格的配件重組來實現正常功能。


    “大家對照一下正常的體循環和肺循環,是不是很有意思,這是多麽富有想象力的方法。”


    接下來,王院士詳細地講解手術的分期幾具體的做法,第一期一般在一個月以內完成,第二期在半歲,第三期在一歲到一歲半。


    “第一步,我們將主動脈要擴大,因為左心室連接主動脈,既然左心室發育不良,往往主動脈也跟著發育不良,很細,我們要將主動脈擴大,然後將連接右心室的肺動脈切斷,再將主動脈與右心室連接起來,讓右心室替代左心室來完成體循環。那麽拋棄的肺循環怎麽辦?我們將肺動脈與主動脈進行橋接,這種橋接是臨時的。這樣其實循環還是混亂的,富氧與貧氧血液是混合的,也就是還沒有實現目的,不過這隻是第一步,雖然還沒有實現最終目標,但可以保證孩子活到進行第二步手術。當然這一步我們還要打通左右心房的間隔。”


    “等心髒適應後,我們在他半歲的時候開展第二步,原來我們在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搭了橋,這個橋隻是臨時的,現在要拆除,將上腔靜脈與肺動脈連接,這樣肺動脈接受貧氧的靜脈血,距離目標更近一步,但是下腔靜脈的血液依然會進入右心房、左心房和充當左心室的右心室,所以第二步,靜脈血和動脈血還會混合。”


    “在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我們進行最後一步,把下腔靜脈與肺動脈連接起來,大家看看,現在是不是已經實現我們開始說的目標?”


    王院士用通俗簡單的語言,將fontan手術三步說得清清楚楚,再結合繪圖,年輕的學生也已經完全理解。


    “整個手術和術後的監測,我們重點監測肺動脈壓力,因為整個手術的根基建立在主動脈與肺動脈的壓力差上,所以一旦肺動脈高壓,整個手術效果就會崩潰,病人會出現危險,所以我們一旦發現問題,就需要手術來調節肺動脈壓力。”


    “總結一下,我們的目標是——因為左心室是廢的,我們將本來連接左心室的主動脈改連右心室,將原本與右心室的肺動脈與上下腔靜脈相連;打通左右心房的間隔。”


    “隻不過為了讓心髒適應,我們慢慢來,分三步完成目標——先將主動脈改連右心室,此時肺動脈還沒有與上下腔靜脈相連,所以臨時與主動脈搭個通道;再將主動脈與上腔靜脈相連;最後將主動脈與下腔靜脈相連,大功告成!”


    “對fontan手術還有沒有什麽不懂的,或者想提問的。”王院士問道。


    有個學生舉手:“王老師,這個病除了心髒移植,以後會不會出現新的方法可以根治?”


    王院士說:“我不確定,在現有的醫學水平,除了心髒移植,沒有方法可以根治,但是這隻是指現有的,隻是在我的認知範圍,以前三尖瓣閉鎖不是也沒有辦法嗎?fontan手術不就可以救命,下一步的根治手術,我想應該就出在你們當中。”


    王院士說完後,大家沉默,一時沒有想到提什麽問題。


    為了不讓場麵冷下去,楊平此時說:“大家想一想,有什麽好辦法,大膽地想,管它什麽荒謬不著邊的想法都可以,比如,這個病例不是左心室發育不良嗎?我們能不能往左心室裏麵埋一個擴張器,慢慢將它擴大成正常大小?我們先做一個fontan手術臨時用,同時在左心室埋入擴張器,當左心室完成擴張,我們再拆掉fontan手術,將各血管請回自己正確位置。”


    王院士一聽,直接被楊平這想法震住,這個想法的確稱得上“大膽荒謬”,還沒有人往這方麵想呢。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左心室發育不良,很小,所以無法使用,除了心髒移植,就隻有fontan手術,fontan手術也隻是姑息手術,隻是利用殘疾的心髒來正常的工作。


    從來沒有人針對發育不良的左心室想辦法,將它恢複正常。


    是呀!能不能搞個擴張器,埋在左心室,將它慢慢擴張,大家立刻被楊平拋出的話題激活。


    真實天才的想法,天才的腦袋就是不一樣,李澤會和陳教授都被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整懵了。


    有個學生開始說話:


    “左心室它本來就小,將它人為撐大,會不會將心肌壁越撐約薄,到時候搏動無力呀,或者撐破?”


    大家見這位同學這樣的想法沒有引起嘲笑,於是很多大膽起來。


    “是呀,做擴張皮瓣的時候,撐開器撐得越大,皮膚就越薄,它就像一個麵餅,你要把麵積搞大,厚度就會變薄。”


    學生就是思維活躍,很有想象力,大家自信心一上來,膽子就大,就敢說話,不管靠不靠譜,反正敢於說出自己想法。


    “小孩還在生長發育,心髒也在生長發育,又不是撐一個不變的東西,依據伊裏紮洛夫原則,受到牽張的組織會生長更快。”李國棟激動地說。


    “這麽大的擴張器放到左心室不會引起血栓嗎?”有個女生問道。


    “剛剛不是說這個病例已經放棄左心室,因為太小沒用,正好我們就將左心室和左心房之間完全封閉,然後左心室裏麵就沒有血,這樣放擴張器不存在血栓的問題,等左心室發育好,我們再把擴張器取出來,然後再打開封閉的左側房室之間的間隔。”另一個男生馬上接過話。


    想不到這些學生的想象力這麽豐富,楊平心裏非常高興,他就是喜歡這樣的氛圍,大家敢於說話,這樣多好。


    王院士也驚訝,這些孩子的想法相當大膽,很新奇。


    “如果往發育不良的左心室埋擴張器,怎麽實施擴張?我們平時做皮膚擴張的時候,皮膚擴張器裏麵埋了水囊,然後有一根連接水囊的管子引出露在外麵,定期通過管子往水囊裏注水,達到逐漸擴張,心髒怎麽實現?”


    李國棟問道。


    “對呀,怎麽實現擴張?”


    年輕醫生都撓頭,是呀,怎麽實施擴張呢,總不能像擴張皮膚一樣,從心髒裏麵引出一根管子出來。


    想法很荒謬,但是醫學的進步就是將一些看似荒謬的想法實現。


    “能不能從血管裏引出一根小管子,像透析造瘺一樣,需要時往裏麵注水,注完又封閉。”


    “血管不行,血管裏有管子,很快形成血栓,整個血管會堵住,而且左心室已經不參與循環,也不能往血管裏麵引導。”


    宋子墨這時也參與討論:“左心室不參與循環,事情就好辦,參考神經外科的腦室引流,直接將左心室的管子固定好,設計一條路子引出來。”


    “不能從胸腔出,胸腔是負壓,就算埋在皮下,隧道萬一漏氣,術後或者以後切開皮膚的時候,空氣會隨著沿著管子,經過管子與隧道的縫隙進入胸腔,會形成氣胸。”陳教授也激動起來。


    “參考腦室分流,將引流管從左心室引出後,從胸腔經過膈肌裂孔引入腹腔,然後引出腹腔到皮下,埋在肚臍旁邊皮膚皺褶的地方,需要的時候,切開注水,不需要的時候縫合閉住,安全方便。”


    討論到這裏,王院士發現,這個埋擴張器的方案居然有了一個雛形,怎麽埋,管道怎麽走,怎麽擴張,都有了具體的落實方案。


    這個綜合外科不得了,以後會是天才的聚集之地,剛剛宋醫生提出的參考腦室分流,一下子打開了思路。


    “左心室擴張後-——最大的問題是-——左心室與左心房之間的間隔——也就是二尖瓣——如何恢複——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問題!”


    徐誌良的發言。


    這家夥居然用這種方式,將結巴放在合理的斷句之間,雖然說得比較慢,但是居然讓大家可以輕鬆聽明白。


    是呀,二尖瓣重新開放是個難點?


    宋子墨想了想說:“不難,瓣膜存在,有縫合的基礎,可以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知道——我們利用伊裏紮洛夫理論進行-——骨延長-——的時候,限製骨延長的瓶頸在神經-——神經的延長有一定限度-——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會失用——擴張過程中-——會不會出現傳導阻滯-——也就是心髒的傳導束因為牽張而失用。”


    討論越來越深入,王院士坐下來認真聽。


    “這種可能存在或者不存在,我們可以通過動物實驗積累一些數據,然後在臨床中逐步收集數據,逐步優化,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存在這種可能,那麽在失用與正常之間一定有一個臨界值。”


    “我覺得這個想法真的很好,可以做個課題來研究,大有前途,不管以後成功還是失敗,至少往新的路子上去探索。”王院士興奮起來,他越來越認可這個提法。


    雖然很荒謬,雖然很不切實際,但是很多創新始於大膽而荒謬,很多創新就是在荒謬與不切實際中走過來的。


    ps:兩章,八千多字,算是小爆更吧!謝謝大家,鼓勵一下,砸點票票!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外科教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海與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海與夏並收藏外科教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