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沒了三個娃兒就更加清靜了。甚至連靈秀樓外都能有膽子大的靈獸跑過去,爬到窗口往裏打探,似乎在好奇這裏麵往日住著的三個小孩兒去哪兒了,沒人給他們當學習人言的活生生的例子該怎麽辦?
不過靈獸們活動的區域也就僅限於中下半山,上半山它們是不會去的。
而上半山裏如今就是張硯一人。
自從上次在應天台上度了一次天劫之後,張硯就喜歡上了坐在應天台上體驗雲霧繚繞過身邊的奇異感受。放眼望出去,會覺得自己融入的這片天地。這不是他自己的臆想,而是他真真實實的感受。
畢竟張硯認知裏的“道理”,可都是源自於荒天域這方天地,不是自悟而是天地直接塞給他的。
人都說大道萬千隻取一條,可張硯這一條道應該是天地給的。
那我修的豈不是天地之道?張硯有時候會自嘲的如是想到。
不過雖說自己的“道”是天地給的,不是自悟的,可這並不妨礙自己如今對於這天地裏的“道理”逐漸認識深刻。知道天地的力量不隻是五行之氣,還有時間、空間,以及花樣繁多的屬於本源的力量。或者說是比五行之氣更深的力量。
那就是規則的力量。
不能說五行之氣和規則力量是兩種東西,但卻又不完全相對等。
規則力量裏包含了五行之氣,但五行之氣卻並不一定都是來自於規則的力量。
那五行術法遇到規則力量會如何呢?
這其實也不能這麽比較。因為不準確。比如說五行土屬的“天崩地裂”,傳說中可以瞬間摧毀一座大城的大型土屬術法,它屬於土屬,但其中卻又離不開土屬規則力量的參與。
所有厲害的五行術法與規則力量之間是共生或者雜糅在一起的。不存在單獨拎出來比較的說法。
更合理的說法應該是:接觸到規則的修士,他們所使用的術法,哪怕是最簡單的五行啟蒙的術法也會變得威能強大遠超本來的極限,
這種因為加入規則之力而使得術法超出本來威能極限的手段也有個說頭,叫“超界”。是踏入合體境修士的最直觀的證明。
沒錯,規則的力量在合體境之前張硯是沒辦法使用的,哪怕是在歸神境的時候已經朦朦朧朧的感覺到了一些關於規則之力的痕跡,也是沒有能力拿捏到的。那是屬於合體境的領域。
就比如之前張硯在小焦山的時候靠著空間的束縛將魍族的移動限製在一個很低速的程度,這種手段其實就是規則力量的一種淺層的應用。包括之後吞山傘抓拿魍族時也一樣的道理,不然幾十萬的魍族就算擠一塊也不夠時間讓張硯抓拿。
不過規則之力雖然厲害,但並不能替代術法的威能。相輔相成才是術修需要謹記的,迷失在規則之力中的術修很容易走偏,到時候在想扳正回來就很麻煩了。
所以張硯現在有了規則之力,同樣需要兼顧術法,不斷的習練和領悟新的術法手段才是他繼續從正道往下走的正確方式。
而術法基礎就是靈氣和境界。這對於張硯來說不是問題。甚至在眼下這個奇妙的時間點上,張硯還能有一種借他人的勢給自己謀好處的機會。
讓巴隆卡和徐風陽帶著一眾靈族在神界裏麵打生打死,也不知道擋著的是魍族的什麽主力,而張硯則是在下界開開心心的將魍族當飼料投喂給他抓住並取名為“圓球”的能量奶牛。
幾個原本都不在張硯算計之內的事情硬生生的將他推到了一個遊刃有餘甚至可以大撈特撈的渾水池裏。
是在渾水池裏靜靜的等待神界的輸贏和後續的進展,還是趁著誰也沒有工夫搭理他的時候讓自己變成一條池中凶獸,這似乎也不用動腦筋選。
手掌一翻,一顆如人頭大小的液態靈氣團就懸停在張硯的掌心上,這東西可以向普通的物品一樣放入儲物法器當中,倒也省了張硯不少的麻煩。他最近正在做一個大小合適的缸子,就用來專門裝這種液態的靈氣。隻不過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顯得過於壕。
山中如今隻剩張硯一人,封山門也不需要給旁人先打招呼。張硯可以隨時隨地進入修行狀態。
而離開斷崖山各自遠行的三個徒弟,張硯也很放心。玄脈境中後期的實力加上法器、內甲和符籙,大部分的危險都夠不著他們。而且張硯為了以防萬一,還在臨行前一人給了一麵小玉牌貼身帶著。這玉牌有兩個用處。
其一是防身,可以在危險時激發一層術法護盾,抵禦一次強度為歸神境全力一擊的攻擊。
其二,就是作為信標使用。隻要三個徒弟帶著這枚玉牌,不論身在何處,一旦玉佩的防禦護盾被刺激出來,張硯就會立即新生感應,然後再以玉牌為信標,可以直接挪移到徒弟身邊去。而隻要他在,荒天域裏除了巴隆卡和徐風陽,其他任何勢力此時想要動他的徒弟也要掂量掂量。
心裏念頭一起,掌心的液體靈氣就被戳了一個細小的孔洞,然後徐徐的滴出靈氣然後被張硯所吸收。
這麽一顆人頭大小的液態靈氣是張硯用三十萬魍族換來的,前後讓“圓球”胡吃海喝的十一次才完成。而吞山傘裏還剩下的魍族已經不多了,估計十萬都不到了。
有前一次的經驗,這次張硯顯得很是從容。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靠著手裏的這一顆液態的靈氣助自己一臂之力飛躍合體境初期,衝入中期!
按照張硯的估計,他隻要能夠踏入合體境中期,然後同時將境界提升所帶來的“道理”以及規則領悟都捋順,那麽他若是再麵對巴隆卡的時候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隻能押寶在神降術上讓自己逃命了,而是有一戰的底氣。
當然,這種突破一次可能還不夠。算算時間的話,再等一個半月,小焦山那邊若是沒有大的變故必將又有百餘萬的魍族可供他抓拿。隻要再有個這麽幾次,短期內張硯衝擊合體境後期都不是什麽大問題。
不過靈獸們活動的區域也就僅限於中下半山,上半山它們是不會去的。
而上半山裏如今就是張硯一人。
自從上次在應天台上度了一次天劫之後,張硯就喜歡上了坐在應天台上體驗雲霧繚繞過身邊的奇異感受。放眼望出去,會覺得自己融入的這片天地。這不是他自己的臆想,而是他真真實實的感受。
畢竟張硯認知裏的“道理”,可都是源自於荒天域這方天地,不是自悟而是天地直接塞給他的。
人都說大道萬千隻取一條,可張硯這一條道應該是天地給的。
那我修的豈不是天地之道?張硯有時候會自嘲的如是想到。
不過雖說自己的“道”是天地給的,不是自悟的,可這並不妨礙自己如今對於這天地裏的“道理”逐漸認識深刻。知道天地的力量不隻是五行之氣,還有時間、空間,以及花樣繁多的屬於本源的力量。或者說是比五行之氣更深的力量。
那就是規則的力量。
不能說五行之氣和規則力量是兩種東西,但卻又不完全相對等。
規則力量裏包含了五行之氣,但五行之氣卻並不一定都是來自於規則的力量。
那五行術法遇到規則力量會如何呢?
這其實也不能這麽比較。因為不準確。比如說五行土屬的“天崩地裂”,傳說中可以瞬間摧毀一座大城的大型土屬術法,它屬於土屬,但其中卻又離不開土屬規則力量的參與。
所有厲害的五行術法與規則力量之間是共生或者雜糅在一起的。不存在單獨拎出來比較的說法。
更合理的說法應該是:接觸到規則的修士,他們所使用的術法,哪怕是最簡單的五行啟蒙的術法也會變得威能強大遠超本來的極限,
這種因為加入規則之力而使得術法超出本來威能極限的手段也有個說頭,叫“超界”。是踏入合體境修士的最直觀的證明。
沒錯,規則的力量在合體境之前張硯是沒辦法使用的,哪怕是在歸神境的時候已經朦朦朧朧的感覺到了一些關於規則之力的痕跡,也是沒有能力拿捏到的。那是屬於合體境的領域。
就比如之前張硯在小焦山的時候靠著空間的束縛將魍族的移動限製在一個很低速的程度,這種手段其實就是規則力量的一種淺層的應用。包括之後吞山傘抓拿魍族時也一樣的道理,不然幾十萬的魍族就算擠一塊也不夠時間讓張硯抓拿。
不過規則之力雖然厲害,但並不能替代術法的威能。相輔相成才是術修需要謹記的,迷失在規則之力中的術修很容易走偏,到時候在想扳正回來就很麻煩了。
所以張硯現在有了規則之力,同樣需要兼顧術法,不斷的習練和領悟新的術法手段才是他繼續從正道往下走的正確方式。
而術法基礎就是靈氣和境界。這對於張硯來說不是問題。甚至在眼下這個奇妙的時間點上,張硯還能有一種借他人的勢給自己謀好處的機會。
讓巴隆卡和徐風陽帶著一眾靈族在神界裏麵打生打死,也不知道擋著的是魍族的什麽主力,而張硯則是在下界開開心心的將魍族當飼料投喂給他抓住並取名為“圓球”的能量奶牛。
幾個原本都不在張硯算計之內的事情硬生生的將他推到了一個遊刃有餘甚至可以大撈特撈的渾水池裏。
是在渾水池裏靜靜的等待神界的輸贏和後續的進展,還是趁著誰也沒有工夫搭理他的時候讓自己變成一條池中凶獸,這似乎也不用動腦筋選。
手掌一翻,一顆如人頭大小的液態靈氣團就懸停在張硯的掌心上,這東西可以向普通的物品一樣放入儲物法器當中,倒也省了張硯不少的麻煩。他最近正在做一個大小合適的缸子,就用來專門裝這種液態的靈氣。隻不過不知道這樣會不會顯得過於壕。
山中如今隻剩張硯一人,封山門也不需要給旁人先打招呼。張硯可以隨時隨地進入修行狀態。
而離開斷崖山各自遠行的三個徒弟,張硯也很放心。玄脈境中後期的實力加上法器、內甲和符籙,大部分的危險都夠不著他們。而且張硯為了以防萬一,還在臨行前一人給了一麵小玉牌貼身帶著。這玉牌有兩個用處。
其一是防身,可以在危險時激發一層術法護盾,抵禦一次強度為歸神境全力一擊的攻擊。
其二,就是作為信標使用。隻要三個徒弟帶著這枚玉牌,不論身在何處,一旦玉佩的防禦護盾被刺激出來,張硯就會立即新生感應,然後再以玉牌為信標,可以直接挪移到徒弟身邊去。而隻要他在,荒天域裏除了巴隆卡和徐風陽,其他任何勢力此時想要動他的徒弟也要掂量掂量。
心裏念頭一起,掌心的液體靈氣就被戳了一個細小的孔洞,然後徐徐的滴出靈氣然後被張硯所吸收。
這麽一顆人頭大小的液態靈氣是張硯用三十萬魍族換來的,前後讓“圓球”胡吃海喝的十一次才完成。而吞山傘裏還剩下的魍族已經不多了,估計十萬都不到了。
有前一次的經驗,這次張硯顯得很是從容。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靠著手裏的這一顆液態的靈氣助自己一臂之力飛躍合體境初期,衝入中期!
按照張硯的估計,他隻要能夠踏入合體境中期,然後同時將境界提升所帶來的“道理”以及規則領悟都捋順,那麽他若是再麵對巴隆卡的時候就不會再像之前那樣隻能押寶在神降術上讓自己逃命了,而是有一戰的底氣。
當然,這種突破一次可能還不夠。算算時間的話,再等一個半月,小焦山那邊若是沒有大的變故必將又有百餘萬的魍族可供他抓拿。隻要再有個這麽幾次,短期內張硯衝擊合體境後期都不是什麽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