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性水,水性火,同時具有水火兩性的能量是什麽?在自然界裏,明顯的有熱火,具有火的高溫特性又具有水的變化流動特性,溶岩硬要算的話,也勉強可以歸於其類。”
鍾鈞秀在剛剛那種玄妙狀態中,不知不覺的斬殺了這三人,從中隱約捕捉到了水性與火**融的關鍵靈感。
這就是他的絕大缺陷,總是過於機械式的遵從現實裏每一點一滴已有的去思考行動,慢慢變得像真正的機器一樣,隻懂得拿來去思考去做,隨著他越強大,這種特性越明顯,在沒有遇到那種剛好給他生死存亡壓力,又不至於一指頭碾死他的對手時,鍾鈞秀是很難發現這種缺點的。
不過西格已經看出了這一點,特意的指了出來,當時也讓鍾鈞秀驚覺。
是他習慣了依賴超強大的運算能力,渾然沒有查覺自己因為這種依賴,不關乎什麽絕對不絕對的掌控,純粹是鍾鈞秀已經一點點變得像機器那樣遵守著固有規則思考,長期下去,他就會慢慢思考,變成真正的機器,不知生為何物。
應該說,變成那種真正的機器人後,鍾鈞秀知道生是為何物,隻不過是從純粹的現實角度去理解,就是會自主活動的、會新陳代謝的、會繁衍後代、總是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等條件,去判斷一個對象是不是生物。
這種變化是細微的,潤物細無聲般的,隻有當鍾鈞秀被西格點醒的時候,才驚出一身冷汗,知道他已經不知不覺走到懸崖邊上,卻還不自覺。
而鍾鈞秀在這個世界要做的,除開其他所有事情,最優先的是這件事情,重新拾取身為智慧生物的“靈性”,而不是繼續在無比強大的死物的道路上走下去。
那也是一條路,也可以走到擁有極端強大實力的後期,但那條路是有盡頭的,鍾鈞秀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是一條成為死物的死路。
要說靈性這種東西,再也沒有從他們熟悉的仙俠世界更好的場所了,畢竟最初最初的仙俠們,總是講究靈性慧根,沒有這些東西,那些修仙者根本不會理那些凡人,還唯恐生怕沾染上他們的物性之氣,湮滅自己靈性。
沒有靈性的凡夫俗人就如死物,就算仙家功法在手裏也隻能拿來當廁紙,完全參悟不出半點信息。
而周冬本體融合了百億子民的紛亂龐大物性,物性早已根深固蒂,想要重新找到喚發那一點如同被被埋在深淵裏的靈性,何等困難?
因此這一戰,有這種意外收獲,也讓周冬久違罕有的感受了一絲細微的驚喜之意。
這種驚喜的美好感受,轉逝即逝,讓他留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鍾鈞秀沒有更深的感受,隻有一點小小的不舍留戀,卻又不深刻。
如同當初獨身在異世界的雪地中孤獨殺戮與行走,四周隻有冰冷透骨的寒冷風雪,現在鍾鈞秀也不知道自己這種狀態是好還是壞。
現在,他終於明白,想要絕對掌控身體一切的原因,其實正是因為他對他自己有一線東西永遠難以掌握,包括但不限於普通智慧生命應有的豐富情緒,無論是愛恨情深,隻有非常偶然之間,他才能淺淺嚐到一口,知道這是好吃的東西,卻永遠不能隨意的去尋找到並大肆品嚐。
物性和靈性,鍾鈞秀的物性是因生而來的大腦異常,而導致成長過程中養成得極為強大,可是一絲靈性也始終緊緊守在心靈最深處,從來沒有消失過。
前方的路,鍾鈞秀隱約已經看到了。
成為高維生命,了解更高維度的奧秘,獲得並理解那些創造宇宙的根源規則信息,龐大無比的超強運算能力隻是基礎條件之一,物性與靈性都具應並存且鍛煉強大,如同靈與肉的結合,才會發揮出最優的功效,脫離其一的單獨存在,都無法更進一步。
物性過強,失了靈性,那就是純粹的死物,要之何用?
靈性過強,把物性遠遠拋在身後,如同要建空中樓閣,滿腦子天馬行空卻沒有辦法走幾步,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又有何意義?
所謂靈物,靈以物為基,物以靈為魂,兩者本是不可缺其一的共生體。
鍾鈞秀以前卻一直不自覺走偏了路,幸運的是,現在他已經開始一點點走回正確的直線大道上。
現在他研究的水性之火,從物性的他看來,無非是種種自然界也可見的自然現象,比如高溫水、岩漿等,具有水的性質同時又具有火的高溫和灼燒。
可是在自己靈性的一麵看來,它們之間又是怎麽樣的關係和聯係?
一麵是實質的、固定有規律的,是變化的也是不變的;而在另一麵,是抽象的,或者說藝術的,那是純粹的感覺意念,無法被現象抽象的描繪出來,是照相機無法拍攝、文字無法記載、言語無法表達,隻有親自感受才會體會到的信息。
晉升高維生物需要的那些信息也具有這種二相性,單純從物理的一切可解釋角度,無法將它解釋清楚,可是光憑純粹感覺去感受,也無法將它總結歸納。
鍾鈞秀回憶起自己所知一切智慧生命對於火的感受的種種描寫,從文字、影像、聲音裏去理解這些感受,把這些感受轉換為自己的感受。
感受到溫暖與光熱……好奇……想要接近……然後被灼燒……然後是劇痛!
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感受,自嬰兒有識起,因懵懂而去接觸火,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流程,甚至連遠古的人類先祖也是如此,對火這種東西又愛又恨。
它狂怒的時候,天雷落下擊發大火,焚燒樹林,不知道多少尚在進化中的人類先祖在樹林哭喊嚎叫著四處逃竄,不比野獸好到哪裏去,它們此時對火的感受隻有惡魔一般的恐怖與高溫灼熱,絕對不能被碰到,哪怕站得遠遠的也會恐懼那衝天的赤紅火光。
赤紅的惡魔顏色,毀滅一切的恐怖存在,這是對於火的深刻感受。
鍾鈞秀在剛剛那種玄妙狀態中,不知不覺的斬殺了這三人,從中隱約捕捉到了水性與火**融的關鍵靈感。
這就是他的絕大缺陷,總是過於機械式的遵從現實裏每一點一滴已有的去思考行動,慢慢變得像真正的機器一樣,隻懂得拿來去思考去做,隨著他越強大,這種特性越明顯,在沒有遇到那種剛好給他生死存亡壓力,又不至於一指頭碾死他的對手時,鍾鈞秀是很難發現這種缺點的。
不過西格已經看出了這一點,特意的指了出來,當時也讓鍾鈞秀驚覺。
是他習慣了依賴超強大的運算能力,渾然沒有查覺自己因為這種依賴,不關乎什麽絕對不絕對的掌控,純粹是鍾鈞秀已經一點點變得像機器那樣遵守著固有規則思考,長期下去,他就會慢慢思考,變成真正的機器,不知生為何物。
應該說,變成那種真正的機器人後,鍾鈞秀知道生是為何物,隻不過是從純粹的現實角度去理解,就是會自主活動的、會新陳代謝的、會繁衍後代、總是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等條件,去判斷一個對象是不是生物。
這種變化是細微的,潤物細無聲般的,隻有當鍾鈞秀被西格點醒的時候,才驚出一身冷汗,知道他已經不知不覺走到懸崖邊上,卻還不自覺。
而鍾鈞秀在這個世界要做的,除開其他所有事情,最優先的是這件事情,重新拾取身為智慧生物的“靈性”,而不是繼續在無比強大的死物的道路上走下去。
那也是一條路,也可以走到擁有極端強大實力的後期,但那條路是有盡頭的,鍾鈞秀隻是稍微一想就明白,是一條成為死物的死路。
要說靈性這種東西,再也沒有從他們熟悉的仙俠世界更好的場所了,畢竟最初最初的仙俠們,總是講究靈性慧根,沒有這些東西,那些修仙者根本不會理那些凡人,還唯恐生怕沾染上他們的物性之氣,湮滅自己靈性。
沒有靈性的凡夫俗人就如死物,就算仙家功法在手裏也隻能拿來當廁紙,完全參悟不出半點信息。
而周冬本體融合了百億子民的紛亂龐大物性,物性早已根深固蒂,想要重新找到喚發那一點如同被被埋在深淵裏的靈性,何等困難?
因此這一戰,有這種意外收獲,也讓周冬久違罕有的感受了一絲細微的驚喜之意。
這種驚喜的美好感受,轉逝即逝,讓他留戀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因為鍾鈞秀沒有更深的感受,隻有一點小小的不舍留戀,卻又不深刻。
如同當初獨身在異世界的雪地中孤獨殺戮與行走,四周隻有冰冷透骨的寒冷風雪,現在鍾鈞秀也不知道自己這種狀態是好還是壞。
現在,他終於明白,想要絕對掌控身體一切的原因,其實正是因為他對他自己有一線東西永遠難以掌握,包括但不限於普通智慧生命應有的豐富情緒,無論是愛恨情深,隻有非常偶然之間,他才能淺淺嚐到一口,知道這是好吃的東西,卻永遠不能隨意的去尋找到並大肆品嚐。
物性和靈性,鍾鈞秀的物性是因生而來的大腦異常,而導致成長過程中養成得極為強大,可是一絲靈性也始終緊緊守在心靈最深處,從來沒有消失過。
前方的路,鍾鈞秀隱約已經看到了。
成為高維生命,了解更高維度的奧秘,獲得並理解那些創造宇宙的根源規則信息,龐大無比的超強運算能力隻是基礎條件之一,物性與靈性都具應並存且鍛煉強大,如同靈與肉的結合,才會發揮出最優的功效,脫離其一的單獨存在,都無法更進一步。
物性過強,失了靈性,那就是純粹的死物,要之何用?
靈性過強,把物性遠遠拋在身後,如同要建空中樓閣,滿腦子天馬行空卻沒有辦法走幾步,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又有何意義?
所謂靈物,靈以物為基,物以靈為魂,兩者本是不可缺其一的共生體。
鍾鈞秀以前卻一直不自覺走偏了路,幸運的是,現在他已經開始一點點走回正確的直線大道上。
現在他研究的水性之火,從物性的他看來,無非是種種自然界也可見的自然現象,比如高溫水、岩漿等,具有水的性質同時又具有火的高溫和灼燒。
可是在自己靈性的一麵看來,它們之間又是怎麽樣的關係和聯係?
一麵是實質的、固定有規律的,是變化的也是不變的;而在另一麵,是抽象的,或者說藝術的,那是純粹的感覺意念,無法被現象抽象的描繪出來,是照相機無法拍攝、文字無法記載、言語無法表達,隻有親自感受才會體會到的信息。
晉升高維生物需要的那些信息也具有這種二相性,單純從物理的一切可解釋角度,無法將它解釋清楚,可是光憑純粹感覺去感受,也無法將它總結歸納。
鍾鈞秀回憶起自己所知一切智慧生命對於火的感受的種種描寫,從文字、影像、聲音裏去理解這些感受,把這些感受轉換為自己的感受。
感受到溫暖與光熱……好奇……想要接近……然後被灼燒……然後是劇痛!
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一感受,自嬰兒有識起,因懵懂而去接觸火,大多數都是這樣的流程,甚至連遠古的人類先祖也是如此,對火這種東西又愛又恨。
它狂怒的時候,天雷落下擊發大火,焚燒樹林,不知道多少尚在進化中的人類先祖在樹林哭喊嚎叫著四處逃竄,不比野獸好到哪裏去,它們此時對火的感受隻有惡魔一般的恐怖與高溫灼熱,絕對不能被碰到,哪怕站得遠遠的也會恐懼那衝天的赤紅火光。
赤紅的惡魔顏色,毀滅一切的恐怖存在,這是對於火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