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蝶思索了一番,心裏著實擔憂,好在如今黃郎是平安歸來了,但她又怕那妖之後還會招惹黃郎,便說道:“待我去問了夫君所去之地,你便去找樓裏幾個姐妹去那地方調查一番。”


    “此事可要稟報宮主?”


    “眼下是宮主恢複元氣的最後階段,需閉關七日,莫要拿這些瑣事煩她了。”


    14


    兩岸青山蒼雲進,一潭黑水幽龍出。幽龍潭在層層高山的包圍之中,四周又有無數石山岩壁。那些石山,座座荒蕪,那些岩壁,處處陡峭。幽龍潭猶如一塊巨大黑玉,水麵不起波瀾,乃是千年的死水。潭四周叢草不生,生靈不有,從岩壁到水岸,隻有光禿禿的岩石。潭西南,兩座巨大石像對峙,一為牛鬼,一為蛇靈,皆凶相畢露。


    萬年前,幽龍潭地界樹木叢生,花草茂盛。但自神將把一口火爐沉入潭底後,幽龍潭地界便開始荒蕪。這口火爐便是神器太極燃爐。神將把火爐沉入潭底後,又命黑水妖龍看守,後妖龍壽盡,便產下黑龍蛋一枚延續使命。後龍蛋被白帝帶走,養育成龍,便是如今的龍地宮之主——黑龍夜王。


    牛鬼蛇靈是龍地宮的守門石妖,在他倆對峙的槍戟之下有道漆黑的大門,進門後又有二道石門,每道石門各有妖兵四名。最後的入口坐落在一條巨大石龍的嘴部,在那尖牙之下,烏金的大門緩緩開啟。


    走進龍地宮的白衣少年手上拿著黑色的鬥笠,他名白碐——夜王三大妖將之首。他步履輕快,穿過悠長的走廊,又向下走了百步階梯,最後看見四根高大的石柱直直的立在地宮之中。那些石柱上燈火環繞,數千盞夜燈將這碩大的石宮照得通明。在這些燈光所照耀的最為明亮之處,妖王的寶座格外顯得巍峨。那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征,黑龍夜王正盤曲在巨大的王座上安睡。


    “夜王,”白碐來到寶座之下,潔白的身軀與巨大的寶座形成鮮明對比。燈光中,他的影子隻有那座上之龍的爪子大小。


    黑龍蘇醒,巨大的身軀在寶座上升起,他的影子蓋住了所有燈光,四周被一片黑影籠罩。隨後,龍一躍而起,在巨大的石柱間來回蜿蜒,再次落座之時,黑影消散,巨龍化身人形,漆黑的軀體與石墨色的寶座相得益彰,隻有龍鱗所化的黑金甲閃爍著不同尋常的微光。


    “夜王,”白碐再次參拜,起身後說道:“墨齪已死!”他雙手捧著那頂鬥笠,是他從蘇山帶回來的墨齪遺物。


    “說明他辦事不力。”夜王抬手一揮,那鬥笠便化為黑煙消散了。他緩了口氣,問道:“墨齪遺體呢?”


    “遭受殘食。屬下達到蘇山時,白塔已破,那寺院中僧屍數十具,死於黑毒,盡皆腐爛,應該是被墨齪所殺,而墨齪的屍體就在旁邊,但、、、”


    “說!”


    “但隻剩蛇頭蛇皮,身子被奪走了。那卓牛貪食,莫不是把墨齪蛇身吃了!”


    夜王搖搖頭。他派墨齪解救卓牛,並為其尋得妖身,如今白塔已破,卓牛顯然複活,但卓牛初出封印初得妖身,妖力所剩無幾,怎能殺害得了墨齪?因此並不相信是卓牛所為。


    但墨齪確是卓牛所殺。即便夜王機智,又怎會料到卓牛妖魂脫離封印後,還有被墨齪吸入體內的一節。


    “白碐,墨齪妖魂可在。”


    墨齪雖死,但隻要妖魂尚在,再尋一黑蛇靈物,自然能讓其複生。


    “屬下去時,墨齪妖魂已散。”白碐長長歎了口氣。他與墨齪同為夜王座下三大妖將,如今墨齪身死魂滅,自然頗多感慨。


    萬物生靈,存活有道。凡人壽定,最多不過百年,身死即入輪回,魂靈往生,開啟下一世。而妖之壽命遠高於人,一世而活,不受輪回。妖之一世,有三階——獸階、形階、魂階。天下之妖,雖千奇百怪,但大多數妖都在三階之列。獸階者,不成人形,妖身一死,妖魂頃刻而散。形階者,可幻化人形,妖身覆滅,妖魂三日才完全散盡。而妖日漸修煉,妖力超出妖身進入妖魂時,便為魂階,即便身死,妖魂不滅。


    墨齪不在魂階之列,死前又被卓牛吸了妖力,是以妖身覆滅,妖魂很快便消散了。他這一世已然結束,再無存在的可能。


    “墨齪無救,是他命數。”夜王說道:“那卓牛已出封印,於我有大用。”


    “屬下這就去把卓牛擒來!趁他初得妖身,還未成氣候。”白碐自然知道當年的天蟲卓牛妖力強大,以他的本事並非對手,但如今卓牛初出封印,自然妖力不濟。


    “隻得活捉!”夜王伸出手來催動妖力,立時有一團黑霧在手掌中聚集,接著便化出一個烏黑的鐲子,“直靈鐲乃是我當年抵禦曲靈鳳釵的寶物。那曲靈鳳釵驅散妖魂,而直靈鐲保魂護魄,你將此物帶著,切記莫讓卓牛魂飛魄散。”


    集市熱鬧,人聲嘈雜。洛安街位於長安城西,早市一開,此地便車水馬龍,行人絡繹不絕。亂世初平,百業待興,但長安乃是帝都,貞觀元年便大興土木,數年之間便繁榮昌盛。以小見大,隻洛安一條街的繁華,便可映射帝都的欣榮氣象。


    在這洛安街,住著一位奇人。袁潮生在亂世,但不畏兵戈之災,年少時便遊曆南境,品略南人之文采,又徒步西幻,賞析物化之玄妙。他交遊天下,終於在戰亂止息,江山姓李之後回到長安。回歸故土後,袁潮卻出人意料的出家為僧,開始修習緣法,後入宮擔任司天監執禮師。如今,袁潮年老,居然又想起還俗,便辭去執禮師一職,來到洛安街擺攤算卦,當起了道士。


    “袁先生,”年少的書生從卦攤上拿起八卦盤,又摸出四枚錢幣,微笑著說道:“這盤值得了四文錢?”


    “公子可要算卦?”袁潮伸出手,意思是叫麵前之人把八卦盤還來。


    “不想算卦,”公子並不歸還八卦盤,而是拿在手裏肆意把玩。


    “公子可想要這盤?”


    “四文錢,賣給我吧。”


    “八卦盤不賣。不過,我可給你算上一卦,算對了,還請公子歸還八卦,若是算不對,這八卦你就拿走,我分文不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妖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铖並收藏貞觀妖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