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那麽是誰虧了?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 作者:海客無心隨白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非常君與太學主的會麵很順利,雖然他隻是副主事,人家是正太學主,不過他是因為師兄有傷在身故代師兄前來拜訪,所以兩人雖非同輩,但四舍五入算是平級。
就儒門內部的暗流一事,非常君與太學主大概闡明了德風古道的立場, 不希望儒門因此內耗而讓外人看了笑話,所以儒聖明德一脈願意做出讓步。
但這一步,不止儒聖明德一脈要讓,所有參與進來的儒門組織皆要讓。
為了儒門能夠持續興盛,眾人各退一步,商議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出來。
在交流過程中, 非常君也了解到, 太學主確實對得起師兄對他的評價。
太學主在此之前便與藺重陽持相同態度,雙方在冥冥之中的默契, 讓太學主借著機會已經把頑固派給壓了下來,但關於如何把他們吃幹抹淨,此前還沒有一個相對完美的解決方式。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而非常君帶來的全新思想,幫太學主補上了這個空缺,那些老頑固不是口口聲聲說四書五經六藝才是儒門正統嘛,行,儒聖明德一脈承認這一點。
但相應的,為了整個儒門的發展與興盛,他們也需要做出一些簡單的革新。
在太學主的牽頭之下,儒門內部的三方派係代表,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後,推出了儒門最新的規章製度:
新時代的儒門建設,要把“為蒼生服務”樹立為儒門思想內核,易法製, 樹新風, 打造更先進的儒門思想, 傳遞更先進的儒門精神。
險些掀起儒門內戰之類的往事, 儒聖明德一脈可以既往不咎, 但新生代的思想工作,不止是要穩抓,更是要狠抓,不能有絲毫放鬆。
至於說老一代,在非常君看來已經沒救了,等時機到了,也就是他們為蒼生死而後已的時刻。
所以為了新生代能更好的發展,自此之後,凡是儒門所屬,入門之後皆需要先學六藝。
第一輪的學習,由各方組織獨立完成,將儒生的基礎打好。
隻有學過六藝之後,才可稱為儒生,沒有這道程序,那就是散人。
散人是什麽,散人就是沒有背景、沒有資曆儒生,沒有正規儒門組織開發的憑證, 證明其是儒門中人。
修完六藝後,最基礎的環節便完成了, 緊接著便是下一輪的學習。
如果不打算繼續進修, 那就拿了證明之後,哪來的回哪去;若是打算繼續進修,那便先進行一個基礎的測試。
內容也簡單,就是看思想審核是否過關,政治麵貌是否合格。
總不能儒門教你養你這麽久,你吃裏爬外吧?或者幹脆從頭到尾是其他地方的臥底,就算你是臥底,那也要遵守儒門的法。
若是一切都沒問題,那便可以前往學海無涯進修,進行新一輪的學習,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
等從學海無涯畢業之後,若是想從文職,便拿了證明去找工作,或者幹脆自己創業;若是想從武,便拿了證明前往德風古道,以求再進之機。
走完這一套程序,才是真正有資曆,有背景的儒生。
而沒有走這一套程序的,雖然你也是儒生,卻沒有儒門組織認你。
散人讀作散人,實際上寫作泥腿子,處於儒門鄙視鏈最下層。
逍遙自然是逍遙,畢竟頭上沒人管著,但背後也沒人撐腰。
如果有災禍……
懂得都懂。
將基調定下之後,便是細節方麵的探討,比如哪種層次的組織能作為學府教授六藝,哪種層次的組織愧對先聖教育自願被取締,是否要定期做績效考察,讓做得好的組織上位。
這個政策雖然縝密,卻是專門開設給廣大普通儒生的上升渠道,決定自己的未來是學文教化一方,還是學武衛護一方,或者幹脆能文能武,於篳路藍縷開創一方支脈。
畢竟不管是學海無涯還是德風古道,都有自己直係的下屬支脈,在這個政策之中處於主動方。
德風古道的六藝課程固然是選修,但可以通過下屬單位往上輸送人才,在一套流程走完之後就又能去開設全新的下屬單位。
而學海無涯本身的儒生,在戰力方麵自然是不如德風古道,但勝在所學內容多樣化,再加上也可以在這套流程中去德風古道進修,以彌補不足。
而頑固派係雖得到了六藝的正統地位,但在這套係統中的上升渠道,卻被儒門一文一武兩大流氓把持。
同樣的,頑固派內部也是分派係的,有死頑固的,也有能被詔安的,文武流氓的簡單一手,直接讓這些老頑固的聯盟破裂,畢竟其中可以探討的內容太多了。
從結果來看,普通儒生擁有了成係統且穩定的上升渠道,頑固派得到了六藝在儒門至關重要的正統地位,學府派得到了地位的提升與穩固,革新派促成了這個局麵,儒門在這套政策下,能有源源不斷的新血傳達各處。
那麽,是誰虧了呢?
………
“對於師弟此番成果,師叔如何看?”
粹心殿上,藺重陽將師弟發回的書信遞給一旁的夏戡玄,隨後出言道。
夏戡玄接過書信,在看完其上內容之後說道:
“六藝地位的鞏固,對儒門整體來說是一件好事,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區別就在於,這一政策對各方的影響不同。
同樣的,學府的林立對儒門整體而言亦是好事,績效的考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變質。
不過……”
說到這裏,兩人對視一眼
“若是真的出現腐敗的情況,便隻要徹底在變質之前將其消耗掉,便不是問題。”
為蒼生做實事的儒生,自然會得到相應的資源傾斜,亦會得到相應的培養,他們都是儒門的棟梁。
但不是說那些不積極的就不能用,畢竟儒聖明德一脈有律法在那擺著,能與相應的監督體製配合。
隻要在他們敗壞儒門名聲之前,為蒼生死而後已,此生也算不枉了。
“此回看起來是所有人共贏,但實際上贏的隻有我與太學主以及天下蒼生。”
將書信接回收,藺重陽為此番勝負定下結論。
儒聖明德一脈看起來什麽都沒拿,但其實什麽都拿到了,對革新派而言,隻要其餘人跟著改變,那在天然上便贏了一著。
就儒門內部的暗流一事,非常君與太學主大概闡明了德風古道的立場, 不希望儒門因此內耗而讓外人看了笑話,所以儒聖明德一脈願意做出讓步。
但這一步,不止儒聖明德一脈要讓,所有參與進來的儒門組織皆要讓。
為了儒門能夠持續興盛,眾人各退一步,商議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出來。
在交流過程中, 非常君也了解到, 太學主確實對得起師兄對他的評價。
太學主在此之前便與藺重陽持相同態度,雙方在冥冥之中的默契, 讓太學主借著機會已經把頑固派給壓了下來,但關於如何把他們吃幹抹淨,此前還沒有一個相對完美的解決方式。
<a id="wzsy" href="http://www.slkslk.com">slkslk.com</a>
而非常君帶來的全新思想,幫太學主補上了這個空缺,那些老頑固不是口口聲聲說四書五經六藝才是儒門正統嘛,行,儒聖明德一脈承認這一點。
但相應的,為了整個儒門的發展與興盛,他們也需要做出一些簡單的革新。
在太學主的牽頭之下,儒門內部的三方派係代表,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之後,推出了儒門最新的規章製度:
新時代的儒門建設,要把“為蒼生服務”樹立為儒門思想內核,易法製, 樹新風, 打造更先進的儒門思想, 傳遞更先進的儒門精神。
險些掀起儒門內戰之類的往事, 儒聖明德一脈可以既往不咎, 但新生代的思想工作,不止是要穩抓,更是要狠抓,不能有絲毫放鬆。
至於說老一代,在非常君看來已經沒救了,等時機到了,也就是他們為蒼生死而後已的時刻。
所以為了新生代能更好的發展,自此之後,凡是儒門所屬,入門之後皆需要先學六藝。
第一輪的學習,由各方組織獨立完成,將儒生的基礎打好。
隻有學過六藝之後,才可稱為儒生,沒有這道程序,那就是散人。
散人是什麽,散人就是沒有背景、沒有資曆儒生,沒有正規儒門組織開發的憑證, 證明其是儒門中人。
修完六藝後,最基礎的環節便完成了, 緊接著便是下一輪的學習。
如果不打算繼續進修, 那就拿了證明之後,哪來的回哪去;若是打算繼續進修,那便先進行一個基礎的測試。
內容也簡單,就是看思想審核是否過關,政治麵貌是否合格。
總不能儒門教你養你這麽久,你吃裏爬外吧?或者幹脆從頭到尾是其他地方的臥底,就算你是臥底,那也要遵守儒門的法。
若是一切都沒問題,那便可以前往學海無涯進修,進行新一輪的學習,接受更高質量的教育。
等從學海無涯畢業之後,若是想從文職,便拿了證明去找工作,或者幹脆自己創業;若是想從武,便拿了證明前往德風古道,以求再進之機。
走完這一套程序,才是真正有資曆,有背景的儒生。
而沒有走這一套程序的,雖然你也是儒生,卻沒有儒門組織認你。
散人讀作散人,實際上寫作泥腿子,處於儒門鄙視鏈最下層。
逍遙自然是逍遙,畢竟頭上沒人管著,但背後也沒人撐腰。
如果有災禍……
懂得都懂。
將基調定下之後,便是細節方麵的探討,比如哪種層次的組織能作為學府教授六藝,哪種層次的組織愧對先聖教育自願被取締,是否要定期做績效考察,讓做得好的組織上位。
這個政策雖然縝密,卻是專門開設給廣大普通儒生的上升渠道,決定自己的未來是學文教化一方,還是學武衛護一方,或者幹脆能文能武,於篳路藍縷開創一方支脈。
畢竟不管是學海無涯還是德風古道,都有自己直係的下屬支脈,在這個政策之中處於主動方。
德風古道的六藝課程固然是選修,但可以通過下屬單位往上輸送人才,在一套流程走完之後就又能去開設全新的下屬單位。
而學海無涯本身的儒生,在戰力方麵自然是不如德風古道,但勝在所學內容多樣化,再加上也可以在這套流程中去德風古道進修,以彌補不足。
而頑固派係雖得到了六藝的正統地位,但在這套係統中的上升渠道,卻被儒門一文一武兩大流氓把持。
同樣的,頑固派內部也是分派係的,有死頑固的,也有能被詔安的,文武流氓的簡單一手,直接讓這些老頑固的聯盟破裂,畢竟其中可以探討的內容太多了。
從結果來看,普通儒生擁有了成係統且穩定的上升渠道,頑固派得到了六藝在儒門至關重要的正統地位,學府派得到了地位的提升與穩固,革新派促成了這個局麵,儒門在這套政策下,能有源源不斷的新血傳達各處。
那麽,是誰虧了呢?
………
“對於師弟此番成果,師叔如何看?”
粹心殿上,藺重陽將師弟發回的書信遞給一旁的夏戡玄,隨後出言道。
夏戡玄接過書信,在看完其上內容之後說道:
“六藝地位的鞏固,對儒門整體來說是一件好事,這一點是母庸置疑的,區別就在於,這一政策對各方的影響不同。
同樣的,學府的林立對儒門整體而言亦是好事,績效的考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變質。
不過……”
說到這裏,兩人對視一眼
“若是真的出現腐敗的情況,便隻要徹底在變質之前將其消耗掉,便不是問題。”
為蒼生做實事的儒生,自然會得到相應的資源傾斜,亦會得到相應的培養,他們都是儒門的棟梁。
但不是說那些不積極的就不能用,畢竟儒聖明德一脈有律法在那擺著,能與相應的監督體製配合。
隻要在他們敗壞儒門名聲之前,為蒼生死而後已,此生也算不枉了。
“此回看起來是所有人共贏,但實際上贏的隻有我與太學主以及天下蒼生。”
將書信接回收,藺重陽為此番勝負定下結論。
儒聖明德一脈看起來什麽都沒拿,但其實什麽都拿到了,對革新派而言,隻要其餘人跟著改變,那在天然上便贏了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