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場是傳統相聲裏邊的一個固定節目,又或者說是一個班裏主要吸引觀眾的特殊手段。


    怎麽這麽說呢?像是這樣的傳統曲藝裏邊其實大多數觀眾就是為最後的角兒來的。


    角兒為什麽要攛底呢?一般人一說這樣攢底顯身份,但是為什麽有攛底顯身份這樣的書法呢?其實說白了主要還是演員自己說的。


    實際上這樣的安排,其實更多的也有留住觀眾的作用。


    一個班裏的其它演員在前頭表演,觀眾指望著等著後邊的角兒演出,所以也能有個耐心。


    就像嶽龍剛這樣放在前邊演出的演員們,一開始的演出好看嗎?其實真的一般,大家都是可看可不看的一個情況。


    後來慢慢的喜歡上,其實一來是因為演員自己的水平提升,節目質量提高,另外一麵更多的還有愛屋及烏的成分在裏邊。


    要是真把大角兒像是春晚一樣放在中間的位置,那大角兒演出完後邊的演員再表演還能有人看嗎?


    大概率就是可能最後一場演員還沒上完呢,後邊觀眾就走差不多了。


    郭桃兒說何為角兒?舞台上的頂梁柱,劇團班社中的靈魂,貼出你的名字,要保證賣得出票,全團老少指著你吃飯!角兒是有責任的藝人!


    即使是把你放在最後邊的位置上,都有觀眾耐著性子一路等著你最後出場,這才是角兒!


    當然了這樣角兒和觀眾的關係就像是親戚、像是朋友,也是需要維係的。


    就像是最後的這個返場,就是正活兒以後角兒獻給觀眾的額外演出。


    演多演少用不用心,都是自己心中衡量的,包括同樣也需要觀眾一次次熱情的掌聲、叫好聲往回請,這是一個互相給麵的一個過程。


    觀眾和角兒在裏邊都得“夠意思”,我們知道你怎麽回事,我們耐著性子聽前邊的演出,你也知道我們要看你,你也得多賣賣力氣這是相互的。


    之前就有位京劇名家就是這樣,當天晚上的演出掛的是名家的名字,上座率票賣的也是特別好,結果演出開始了以後節目一場場的都是徒弟們在表演。


    最後上場就唱了幾小段就下去了,後邊觀眾直接就是全場開始喝倒彩了。


    當天的演出,觀眾依舊是非常的熱情,返場一共說了五段才算是結束。


    一直到跟隨著走出了劇場以後,王雲的臉上依舊是掛著點點的笑容,心中也是說不出的痛快和愜意。


    眾人揮手告別後各自回家,當天的夜裏,王雲難得的一身輕鬆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日後,京都電台收聽率排行下來了,結果再次驚了眾人一跳。


    大鵬的節目《深夜書場》收聽率再次提升,直接給上升到第二名了。


    電台工作室裏一片沸騰,然而這一次的王雲卻是微微一笑沒有了任何驚訝。


    從昨天聽過徳芸社的相聲,親自體驗過劇場內觀眾的氣氛以後,他就知道隨著大鵬的節目度過前期的積累,後邊的收聽率絕對會有一個大爆。


    《仙木奇緣》


    整個的京都,整個的社會,整個的龍國,隨著物質條件的逐漸豐富,壓力的逐步增加,思想上的逐漸開放、多元化。


    此時人們都太缺少這樣一股能讓人哈哈大笑、輕鬆解壓的娛樂方式了。


    當天的晚上下班以後,王雲和大鵬、錄製團隊結伴說說笑笑的朝著徳芸社劇場走去,結果卻是被路邊文具店的說話聲吸引住了目光。


    “您也要收音機???”店家老板疑惑道。


    “是啊收音機!最好質量能好一點的,音質好一點、聲音大一點的。”門口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點點頭肯定道。


    “不好意思啊小夥子,我們這不巧,收音機全賣完了,要不然您去東邊那家看看吧,他們那裏應該有。”店家老板不好意思道。


    小夥子歎了一口氣鬱悶道:“嗨甭說了,我就從東邊過來的,這一路都問了四五家了,全沒了!不是老板你們這,這麽大的一家店怎麽連個收音機都沒有啊???”


    店家老板也是無奈道:“不是小夥子您這話講的就不講理了,我們這店裏東西是多,但也是根據銷量備貨啊…………”


    “這收音機這東西…………現在除了幾個老頭老太太偶爾買一個,其它人誰要呢,我也不知道最近這怎麽了,都是你們這樣的小年輕來問收音機的…………怎麽這又是什麽新風潮嘛???”


    “嗨也不是…………唉行了行了老板,這事兒我跟您也沒辦法解釋,我再去別家看看吧。”


    小夥子無奈的離開後,一旁的老板莫名其妙的摸了摸腦袋後,隨即打開手機隨即打了一個電話:


    “喂老陳啊!是這樣的,今天有空嗎幫我進點這個收音機來,先給我來個三十個!”


    “什麽???沒啦???庫存都賣沒了???不是這怎麽回事兒…………徳芸社???這收音機大賣跟說相聲的有啥關係啊???”


    “不是真的一台都沒有啦???”


    聽著一旁老板打電話的聲音,幾個人突然沒忍住笑出了聲。


    西晉時期有個著名的文學家叫左思,寫了一部著名的《三都賦》。


    文章寫好後,左思將文章送給當時的文學家張華品評。張華越讀越喜歡,並拿去給當時的學者皇甫謐看。皇甫謐讀後大為讚賞,親自為文章寫了序言。


    《三都賦》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洛陽,每個人讀了都讚不絕口。人們爭相傳閱抄寫,一時間竟讓洛陽的紙張供不應求,價格大漲,從此以後才有了這個洛陽紙貴一詞。


    殊不知到了現代之後,竟然還真的會出現類似的,民眾為了聽相聲而導致收音機脫銷的情況。


    “大鵬,你的節目真的要火了啊!”一旁的王雲眼神看向大鵬真心的開口恭喜道。


    大鵬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目光遙遙的看向遠處的徳芸社招牌開口感慨道:“不王姐…………是徳芸社真的要火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德雲副總,從退出主流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雪色香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雪色香檳並收藏德雲副總,從退出主流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