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鎮、蘇、鬆、常
大明:我幫老婆做女帝 作者:靈靈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據朱媺娖綜合各方消息所得情況,如今南直隸東部的鎮江、常州、蘇州、鬆江、四府的大明舊官軍主要可分為兩部分。
一為受朝廷任命鎮守當地的官軍,一為清軍南下時從江北淮安、揚州等地敗退過來客居的官軍。
另外還有少數文武官員臨時征召的義勇。
這一片名義上為明軍的兵馬究竟有多少,朱媺娖至今都不清楚。
隻因那些軍頭、官員都不清楚底下有多少兵馬,即便知道也隻是個大概——底下隨時有官兵逃跑,又隨時有“新兵”加入,能說出一個清楚的數字就怪了。
好在朱媺娖通過郝光明所查到的後世史料,結合此前所獲得的一些消息,對這一帶的情況有個粗略的了解。
故而在五月份她入主南京城後,就派人到那邊去給有後世史料為其忠誠、能力背書的軍頭、文官下旨,令其聚攏潰散兵馬,根據新軍的標準進行汰選、整頓。
至於整編,則需要等她了解這些兵馬及相關將領的真實情況後才會重新下旨。
至六月中旬,朱媺娖派陳健護送盧九德、明史案及“後世寶物”去蘇州,便令他順帶了解這四府兵馬的整頓情況,並進行檢查。
其中,鎮江總兵蔣雲泰麾下原有官兵近兩萬,汰選、整頓之後剩餘一萬二。
鎮江就在應天府邊兒上,離南京城不遠,蔣雲泰顯然對新軍軍製有所了解,這才故意留了一萬二的兵馬。
但據陳健上奏,他觀察蔣雲泰軍伍,發現實際符合新軍要求的可能也就五千人,甚至不足五千。
另外蔣雲泰還試圖賄賂他——陳健知道軍中有錦衣衛暗子,哪裏敢受賄不僅拒絕,還在奏章中言明了此事。
看到這裏,朱媺娖直搖頭。
這個蔣雲泰本就上了她的黑名單——後世曆史上,清軍下揚州後渡江與鄭鴻逵發生水戰,鄭鴻逵一戰之後發現略處於劣勢,就直接跑了,蔣雲泰則一刀一槍未動,領全軍降清。
如今又在整軍之中搞小動作,妄圖保有兵力、地位,就怪不得她不客氣了。
“鎮江總兵蔣雲泰整軍不力,賄賂觀軍使,擬旨著軍務院軍法司革職查辦。”朱媺娖對一旁小桌邊辦公的劉淑英道。
“是。”
劉淑英匆匆記錄下了,準備稍後去讓翰林院張家玉或別的翰林擬旨,再拿來給朱媺娖用印。
常州、蘇州、鬆江三府負責整軍的有三位,分別是荊本徹、吳誌葵、魯之璵。
荊本徹字太徽,鎮江府丹陽人,崇禎四年進士。
初為兵部司務(從九品),為溫體仁所惡,罷官。崇禎十七年又被以原官啟用,在弘光朝做到兵部郎中,淮海鎮監軍。
清軍南下,淮安府各路兵馬都是觸之即潰,甚至望風而逃,更有甚者直接投降。
荊本徹本就對淮海鎮兵馬沒什麽影響力,這種情況下就跟著潰退到了崇明島上。
其所監軍的淮海鎮張鵬翼、張士儀兩部直接從海上撤至他們原來所在的浙江。
荊本徹則在崇明島收攏潰兵,觀望形勢。
後世曆史上,荊本徹散盡家財,招募兵勇,聯絡其他抗清將領、官員、誌士,在崇明島上建立了弘光朝破滅後的第一個抗清基地。
後加入魯王監國朝廷,為舟山軍閥黃斌卿所殺。
朱媺娖著其轉任軍務院募兵司郎中,暫且負責在崇明島汰選聚集在那裏的潰兵及本地官軍。
荊本徹是有上奏之權的,根據其奏章所言,原聚兵五千餘,汰選之後得兵兩千四百人,不足一營。
而據陳健前往觀察後奏報,荊本徹所選之兵不僅都合格,甚至比軍務院所給標準還高點。
朱媺娖讓荊本徹在募兵司任職,原本也就是試試,如今卻不禁點頭,覺得這人還是能用的。
事實上,後世曆史上荊本徹之所以為黃斌卿所殺,便是因為其練就了數百善射勁卒,為黃斌卿忌憚
吳誌葵,字聖嘉,鬆江府華亭人。崇禎六年武舉,後遊曆北方,因勇武名傳京師,得江南巡撫張國維推薦入軍隊為金山定波營把總。
如今其已升遷為副將,實授吳淞鎮總兵官。
後世曆史上,在今年六月份爆發的江南抗清起義中,吳誌葵可謂是蘇鬆常及浙北這一片的主角。
可惜當時江南抗清軍隊雖多,卻互不統屬,亂七八糟,甚至多有內鬥的。
吳誌葵先是謀複蘇州失敗,後又被清軍逼得和黃蜚一起退往海上,結果跟黃蜚一樣,都被清軍擒住,不降被殺。
陳健在奏報上說,吳誌葵個人確實頗為武勇,但江湖習氣頗重,麾下兵馬多為烏合之眾,訓練兵馬及打仗的本事也很一般。
其人憑借在蘇鬆常三府的名氣,又持有朱媺娖的旨意,聚合了三萬多兵馬,在汰選後剩下兩萬。
但在陳健看來,其中符合新軍標準的大概隻有一萬五。
不過,這些人中到頗有幾名不錯的將領,分別是騎兵把總俞飛熊、昆山守備陳宏勳、南翔都司許龍,江東遊擊朱瑛。
奉旨整兵的第三人則是駐守於蘇州府長江邊福山的副總兵魯之璵。
此人乃是蘇州衛軍戶,世襲千戶,因明末衛所兵逐漸和募營兵混同,魯之璵便累積升遷副總兵。
後世曆史上,魯之璵隨吳誌葵攻取蘇州,入城中伏身亡。
根據陳健的奏報,魯之璵麾下原有一萬多人,汰選後隻剩五千人。可陳健前往其軍中觀察後,發現真正符合新軍要求的隻有三千多人
待陳健過來,朱媺娖仔細詢問了一些事情,便讓他退去。
她則用手指敲打著禦案,琢磨著怎麽整編這些兵馬。
最終,她決定將包括鎮江在內的四府舊官軍整編為兩鎮衛戍軍。
預備以吳誌葵、魯之璵分別以副將之職代任這兩鎮衛戍軍的總兵,前提是,兩人能夠順利從南京軍事學校的將官進修班畢業。
所以,朱媺娖最終下達的命令是,讓這四府汰選、整頓後的兵馬都來南京接受整編,同時調兩鎮南京衛戍軍分別鎮守鎮江及吳淞鎮。
鎮江乃是大運河連通長江南北的重要樞紐,極其關鍵,大明原本就一直以上萬兵馬鎮守的,朱媺娖雖然不覺得眼下誰還能打到鎮江來,卻不得不防。
至於吳淞鎮,位於吳淞江口,後世屬於上海,如今卻是在蘇州府東北角,離嘉定縣城不遠,實為防備海上來敵之要地。
所以這裏也是必須駐兵的。
事實上,蘇鬆常三府需要駐兵防倭(主要指海盜)的地方不少,因此派過去的衛戍軍不會一整鎮兵馬都駐紮一個地方,而是分營駐紮。
至於蘇鬆常鎮四府舊官軍調來南京後,把總以下的將士都將被打亂重新整編,擇少數精銳充入邊防軍,留兩萬四千人編為兩鎮衛戍軍。
把總以上的將官全部到南京軍事學校進修。
這事若完成,還能達到朱媺娖另一個重要目的——進一步掌控鎮、蘇、淞、常四府。
忙碌中,又是幾天時間過去。
這期間成都的拍賣會也結束,通過電報向朱媺娖做了匯報——共獲得205萬石米,800萬兩銀子。
整體看和蘇州府差不多。
主要是因為,成都府有相當部分田地屬於蜀王府;且消息傳播範圍有限,並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四川富豪、地主都參與進來。
否則的話,成都拍賣會所得應該能超過蘇州一大截。
不過即便隻得兩百多萬石米,加上春糧豐收後的稅糧,四川及陝甘、重慶、貴州的軍糧及官用糧食也該無憂了,甚至還能騰出部分支援他省。
看完成都發來的電報,朱媺娖正高興呢,便見守門太監進來道:“啟稟陛下,楊廷麟到了。”
一為受朝廷任命鎮守當地的官軍,一為清軍南下時從江北淮安、揚州等地敗退過來客居的官軍。
另外還有少數文武官員臨時征召的義勇。
這一片名義上為明軍的兵馬究竟有多少,朱媺娖至今都不清楚。
隻因那些軍頭、官員都不清楚底下有多少兵馬,即便知道也隻是個大概——底下隨時有官兵逃跑,又隨時有“新兵”加入,能說出一個清楚的數字就怪了。
好在朱媺娖通過郝光明所查到的後世史料,結合此前所獲得的一些消息,對這一帶的情況有個粗略的了解。
故而在五月份她入主南京城後,就派人到那邊去給有後世史料為其忠誠、能力背書的軍頭、文官下旨,令其聚攏潰散兵馬,根據新軍的標準進行汰選、整頓。
至於整編,則需要等她了解這些兵馬及相關將領的真實情況後才會重新下旨。
至六月中旬,朱媺娖派陳健護送盧九德、明史案及“後世寶物”去蘇州,便令他順帶了解這四府兵馬的整頓情況,並進行檢查。
其中,鎮江總兵蔣雲泰麾下原有官兵近兩萬,汰選、整頓之後剩餘一萬二。
鎮江就在應天府邊兒上,離南京城不遠,蔣雲泰顯然對新軍軍製有所了解,這才故意留了一萬二的兵馬。
但據陳健上奏,他觀察蔣雲泰軍伍,發現實際符合新軍要求的可能也就五千人,甚至不足五千。
另外蔣雲泰還試圖賄賂他——陳健知道軍中有錦衣衛暗子,哪裏敢受賄不僅拒絕,還在奏章中言明了此事。
看到這裏,朱媺娖直搖頭。
這個蔣雲泰本就上了她的黑名單——後世曆史上,清軍下揚州後渡江與鄭鴻逵發生水戰,鄭鴻逵一戰之後發現略處於劣勢,就直接跑了,蔣雲泰則一刀一槍未動,領全軍降清。
如今又在整軍之中搞小動作,妄圖保有兵力、地位,就怪不得她不客氣了。
“鎮江總兵蔣雲泰整軍不力,賄賂觀軍使,擬旨著軍務院軍法司革職查辦。”朱媺娖對一旁小桌邊辦公的劉淑英道。
“是。”
劉淑英匆匆記錄下了,準備稍後去讓翰林院張家玉或別的翰林擬旨,再拿來給朱媺娖用印。
常州、蘇州、鬆江三府負責整軍的有三位,分別是荊本徹、吳誌葵、魯之璵。
荊本徹字太徽,鎮江府丹陽人,崇禎四年進士。
初為兵部司務(從九品),為溫體仁所惡,罷官。崇禎十七年又被以原官啟用,在弘光朝做到兵部郎中,淮海鎮監軍。
清軍南下,淮安府各路兵馬都是觸之即潰,甚至望風而逃,更有甚者直接投降。
荊本徹本就對淮海鎮兵馬沒什麽影響力,這種情況下就跟著潰退到了崇明島上。
其所監軍的淮海鎮張鵬翼、張士儀兩部直接從海上撤至他們原來所在的浙江。
荊本徹則在崇明島收攏潰兵,觀望形勢。
後世曆史上,荊本徹散盡家財,招募兵勇,聯絡其他抗清將領、官員、誌士,在崇明島上建立了弘光朝破滅後的第一個抗清基地。
後加入魯王監國朝廷,為舟山軍閥黃斌卿所殺。
朱媺娖著其轉任軍務院募兵司郎中,暫且負責在崇明島汰選聚集在那裏的潰兵及本地官軍。
荊本徹是有上奏之權的,根據其奏章所言,原聚兵五千餘,汰選之後得兵兩千四百人,不足一營。
而據陳健前往觀察後奏報,荊本徹所選之兵不僅都合格,甚至比軍務院所給標準還高點。
朱媺娖讓荊本徹在募兵司任職,原本也就是試試,如今卻不禁點頭,覺得這人還是能用的。
事實上,後世曆史上荊本徹之所以為黃斌卿所殺,便是因為其練就了數百善射勁卒,為黃斌卿忌憚
吳誌葵,字聖嘉,鬆江府華亭人。崇禎六年武舉,後遊曆北方,因勇武名傳京師,得江南巡撫張國維推薦入軍隊為金山定波營把總。
如今其已升遷為副將,實授吳淞鎮總兵官。
後世曆史上,在今年六月份爆發的江南抗清起義中,吳誌葵可謂是蘇鬆常及浙北這一片的主角。
可惜當時江南抗清軍隊雖多,卻互不統屬,亂七八糟,甚至多有內鬥的。
吳誌葵先是謀複蘇州失敗,後又被清軍逼得和黃蜚一起退往海上,結果跟黃蜚一樣,都被清軍擒住,不降被殺。
陳健在奏報上說,吳誌葵個人確實頗為武勇,但江湖習氣頗重,麾下兵馬多為烏合之眾,訓練兵馬及打仗的本事也很一般。
其人憑借在蘇鬆常三府的名氣,又持有朱媺娖的旨意,聚合了三萬多兵馬,在汰選後剩下兩萬。
但在陳健看來,其中符合新軍標準的大概隻有一萬五。
不過,這些人中到頗有幾名不錯的將領,分別是騎兵把總俞飛熊、昆山守備陳宏勳、南翔都司許龍,江東遊擊朱瑛。
奉旨整兵的第三人則是駐守於蘇州府長江邊福山的副總兵魯之璵。
此人乃是蘇州衛軍戶,世襲千戶,因明末衛所兵逐漸和募營兵混同,魯之璵便累積升遷副總兵。
後世曆史上,魯之璵隨吳誌葵攻取蘇州,入城中伏身亡。
根據陳健的奏報,魯之璵麾下原有一萬多人,汰選後隻剩五千人。可陳健前往其軍中觀察後,發現真正符合新軍要求的隻有三千多人
待陳健過來,朱媺娖仔細詢問了一些事情,便讓他退去。
她則用手指敲打著禦案,琢磨著怎麽整編這些兵馬。
最終,她決定將包括鎮江在內的四府舊官軍整編為兩鎮衛戍軍。
預備以吳誌葵、魯之璵分別以副將之職代任這兩鎮衛戍軍的總兵,前提是,兩人能夠順利從南京軍事學校的將官進修班畢業。
所以,朱媺娖最終下達的命令是,讓這四府汰選、整頓後的兵馬都來南京接受整編,同時調兩鎮南京衛戍軍分別鎮守鎮江及吳淞鎮。
鎮江乃是大運河連通長江南北的重要樞紐,極其關鍵,大明原本就一直以上萬兵馬鎮守的,朱媺娖雖然不覺得眼下誰還能打到鎮江來,卻不得不防。
至於吳淞鎮,位於吳淞江口,後世屬於上海,如今卻是在蘇州府東北角,離嘉定縣城不遠,實為防備海上來敵之要地。
所以這裏也是必須駐兵的。
事實上,蘇鬆常三府需要駐兵防倭(主要指海盜)的地方不少,因此派過去的衛戍軍不會一整鎮兵馬都駐紮一個地方,而是分營駐紮。
至於蘇鬆常鎮四府舊官軍調來南京後,把總以下的將士都將被打亂重新整編,擇少數精銳充入邊防軍,留兩萬四千人編為兩鎮衛戍軍。
把總以上的將官全部到南京軍事學校進修。
這事若完成,還能達到朱媺娖另一個重要目的——進一步掌控鎮、蘇、淞、常四府。
忙碌中,又是幾天時間過去。
這期間成都的拍賣會也結束,通過電報向朱媺娖做了匯報——共獲得205萬石米,800萬兩銀子。
整體看和蘇州府差不多。
主要是因為,成都府有相當部分田地屬於蜀王府;且消息傳播範圍有限,並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讓四川富豪、地主都參與進來。
否則的話,成都拍賣會所得應該能超過蘇州一大截。
不過即便隻得兩百多萬石米,加上春糧豐收後的稅糧,四川及陝甘、重慶、貴州的軍糧及官用糧食也該無憂了,甚至還能騰出部分支援他省。
看完成都發來的電報,朱媺娖正高興呢,便見守門太監進來道:“啟稟陛下,楊廷麟到了。”